為什麼這篇避險基金經理人薪水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避險基金經理人薪水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aneslacakus (Amber)看板RIPE_gender標題Re: [分享] 致富途徑...
原文恕刪
其實致富有一個最快的方法
大家請先準備好一個好的枕頭與床舖
然後喝杯溫牛奶
上床爬山
這樣不僅可以致富
還有機會獲得至高的權力喔
不管是香車美人或是帥哥型男都可以一手掌握 (誤
以上是開玩笑
認真回一下
因為眼界的關係 (敝人眼界又小又窄 請見諒
我只能以自己熟悉的產業為例
有一種產業
自從有人以來
一直歷久不衰
大家可以試著猜一猜
猜到了嗎?
沒錯就是金融業
舉凡當舖、錢莊、保險、證券、銀行...等皆是金融業的範疇
金融業核心人員是致富最快的途徑之一
當然這邊的核心人員
並不是說當免洗業務(理專、營業員、業務員
也不是當萬年櫃員、襄理、經理
雖然說當到經理薪資不錯
但離致富還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
接著來談一下金融業主要的組成份子 (最後會提示進入的方法
投資銀行、創投與創業、對沖基金、管理顧問、私募基金、大企業(跨國保險公司..等
我想投資銀行大家都有聽過 (肥貓集散地,從banker到基層員工,每位都是肥貓)
但可能不清楚投資銀行到底是甚麼
我來介紹一下銀行的種類
銀行有四種:消費金融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綜合銀行(台灣稱金控)
消費金融銀行業務是個人與企業的存放款
商業銀行業務則是提供借貸服務
以現在來說台灣幾乎都是金控了
單純的retail、commercial bank幾乎看不到
投資銀行雖然以投資為名
但這項業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investment bank主要有四項大的部門
一是投資部門
主要是服務企業、私募乃至於政府
協助它們進行重大的金融交易
例如: 凱雷吃掉日月光
這個部門的人員組成很複雜
各產業的專家都有 (所以非商學院的同學,還是有機會進入產業)
他們會依照專長產品分組
例如:科技業、媒體、電信、國防、醫療生科、消費性商品與零售、金融機構...等
產品則有:合併收購、資本市場交易、債券市場交易、槓桿融資、信用風險等
另一部門是銷售交易部門 (基金經理人 & 交易員 )
和投資部門一樣
銷售部門也是協助客戶完成交易
客戶通常是對沖或共同基金
有時則是保險公司或企業
交易範圍為初級跟次級市場
次級市場(EX 股票)大家比較清楚就不說明了
至於初級市場嘛
例如:facebook 的 IPO
IB有能力取得極低廉的資金
所以才有許多鉅額交易產生
但這也造成銀行間緊密的依存關係
所以雷曼一垮
整個IB業差點全倒
當然其中也有美國決心產業升級 (本土 ys 猶太)
捅破泡沫的因素在
題外話 MBS也就是 mortgage-backed securidties 可以開始布局
布局MBS獲利機率高過購屋分租
再補個八卦
美國本土勢力跟猶太勢力現在鬧翻天了
如果黑嘛嘛當選
衍生性商品最好注意一下 (衍生性泡沫是有史以來全世界上最大的泡沫)
這個泡沫可能會被捅破
至於熱錢會流往何方
有興趣者可以觀察HSBC與渣打中槍案件與libor案件
第三個部門為資產管理部門 (人脈為主的業務部門)
版上很多人都有接受過銀行的VIP服務
台灣最有名的品牌應該是UBS
補個八卦
SNB(瑞士央行)目前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外匯玩家
白話解釋 → 距離鉅額虧損不遠了 所以CHF...
若有瑞士度假行程可以先緩緩
最後一個部門為研究部門 (分析師 & 研究員)
我們習慣暱稱為嘴砲部門
每位成員的戰力都破表
堪比超級賽亞人
某些人更勝合體後的超級賽亞人
如此戰力不斐的部門
有成立的必要嗎? 當然有
對內與對外的資訊完全不一樣
對內要上呈詳細陷阱的寶藏圖
也就是說
對外要製造陷阱吸引資金朝聖
好讓交易員可以一網打盡
IB的薪水優渥
菜鳥第一年約13~14萬 (不含分紅,分紅約3~5倍)
但工作跟爆肝工程師有的拼
許多人一周沒幾天能回家睡
也沒有所謂的週末假期
周工時至少100起跳
當然可以請病假
但除非階級夠高
不然病假條等於是辭呈
其實IB現在的營業範圍已經包含私募、對沖、共同的業務了
所以IB之後要跳到哪邊都OK
創投與創業
創投主要是四處尋找有營運計畫的創業者
或是尋找有能力大幅成長的新創公司
創業則是把某個新商品或新點子變成一家公司
創投會出資投資中獎的公司
與經營團隊共同發展公司
之後再將公司賣給大企業或IPO
說到這邊真讓人感概
創投現在幾乎遠離台灣了
奈米產業跟再生能源算是目前最熱門的產業
尤其在黑嘛嘛將健保跟新能源列為重點發展之後
IB對客戶很硬
創投則相反
身段必須放的很軟
創投賺錢靠長期壓注
難以迅速致富
不過一旦案件成功賣出或上市
報酬可能就是數百萬乃是數千萬鎂
舉個例子
上海有許多廠房
有創投進駐投資
近來中國開始開發新市鎮
創投再將土地賣給中國
目前耳聞最多的是一間廠房賣了37E人頭紙
接下來看到私募
私募最有名的就是KKR
當然有史以來最大的是黑石、貝恩、凱雷
私募主要就是透過LBO來收購其他公司的股權
併購資金僅少數自有資金
大多借貸而來
除了銀行 多來自債券市場
也就是惡名昭彰的junk bonds
我想這邊很多人都有買過聯博高收益債券吧
基本上
只要私募一上市
那就........
私募之所以叫做私募
就是要避開上市的監管和義務
以便利用槓桿收購其他公司
通常私募買進的公司較容易出問題
因為私募買進所借的錢
得由這家公司來支付償還 (我沒有說難刪、幗具、冬蔘、鈤躍胱...等有問題
所以績效不佳的公司通常...
08年後
整個信用市場凍結
所以陸續有私募轉進PIPE、TALF、PPIP
PIPE其實也是收購公司
但不是用高於市價的LBO去投資
而是以低於市價的方式向經營者收購股權
TALF跟PPIP則是FED用來救市的措施
term asset-backed-securitiesg loan facility:投資人運用槓桿買進資產擔保證券
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主要就是購買房地產證券
私募的收費標準較共同高
共同基金通常向投資人收取投資金額1%的費用
而私募的收費通常是基金總額2%的管理費
還有20%的績效收益
若報酬率高則收取的比重越大
因此私募基金的經理人 = 富豪
例子
資產 報酬率 管理費 績效費 總收費
共同 20E 20% 2000 0 2000
私募 20E 20% 4000 8000 1.2E
也許有人會問私募跟創投有甚麼不一樣
其實都差不多
都是買進一家公司的部分或所有股權
不過私募的買進方法在公開市場上行不通 (高於或低於市價)
創投是在公司早期投資
私募則是在後期投資
私募跟創投大同小異
投資成功報酬少則7位數
多則8位數
一般來說
私募菜鳥底薪約是10
IVY商研所學歷且有經驗者
底薪有機會到50
每年分紅約3~5倍
許多資深的經理底薪都有7位數
再金融業中
不含交易員、基金經理人
薪資平均算是一等一高的
接著看到對沖
對沖基金又稱避險基金
字面上的解釋是風險最小的基金
當然這是一個陷阱
其實它的風險是最大的
Soros的量子基金大家應該不陌生
主要的業務就是買多賣空進行套利
範圍從匯市、股市、期貨、期權、債市、商品、能源、利率、衍生性商品到二進式全都包
從業務就可知道成員為何
基金經理人、交易員就是其主要成員
也許有人會問
為何沒有分析師、研究員呢? 當然也會有研究人員
〈簡單的說:研究員跟交易員其實差不多,只差交易與否〉
一個合格的交易員必定是分析師、研究員
但一位分析師卻不一定能成為交易員
當交易員掌管的資金達到一定程度
其實就是為基金經理人 (當然得扛會議、報告...等屎缺,主要賺管理費)
收費方式與私募一樣2%20%
報酬越高費用越高
這一行的薪水由績效決定
底薪大多由10開始
分紅從0~9位數都有
補個掛
交易員門檻其實沒大家想象的高
也並非每位交易員都要熟稔程式
千萬別認為交易員真的十八般武藝都要會
光是理論 如: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模型拿出來
10個有9個會跟它大眼瞪小眼
其實這個部分是由IT負責的 (quant成員從心理、數學、哲學、物理、天文到算命的都有
^^^^^^^^^^螺旋曆法
市場上每發生一件事、發布一項數據
譬如等會UK要發布的PPI、晚上加拿大公佈的失業率...等等
IT就得馬上修正變數甚至整個模型大變動
一個模型不可能一天不做任何修正 (既使在週末,市場上仍舊會發生許多事
當然quant這種苦力單位
大多是大鼻子跟26再擔任的
離題了 拉回來
如果你能長期創造穩定的現金流 (例如:一天100~150點
建議去投履歷
當然這時你可能會覺得自行操作就好
但是到了那邊
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當然金融業是很現實的
尤其在這個績效至上的部門
同事可能只會教你一點東西
所以一切得靠自己偷師
管理顧問業
Mckinsey相信是很多台灣商學院學生的首選
主業就是幫客戶做分析、規畫改善
跟私募、創投一樣
扮演空中飛人的角色
想要結識空姐、空少可以考慮進入這行業
一般而言底薪與ib、創投、私募差不多
但分紅只有底薪的一部分
不過資深的合夥人以機會拿到7位數
當然這邊說的都是在華爾街
台灣麥肯錫起薪有多少就要問版上高手了
至於其它的企業
我只知道精算師薪資優渥
尤其台灣正統的精算師少之又少
以保險業來說
年薪台幣數百上千外
尚有8~9位數的免稅酬傭
若有人對數學、統計有興趣
可考慮報考精算師
以上全是我聽來的八卦
感謝大家看到這邊
有興趣成為banker的版友
可以找小型投銀當跳板
當有了一番成績
再跳到其他的公司、基金
或者到獵人頭公司自薦
ex SG、Oxbridge、Mckibben ← 私募與創投大多從這幾家找人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8.136.36
既然s大都開口了 原想周末LDS時再提 大IB不好進 大家可選小IB當踏板
http://www.xmarks.com/site/www.greenhill.com/homepage.php
這邊有十多家投行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選一家應徵
IT團隊的成員從機械、物理到心理都有 有興趣者可以投履歷試試看
致富離我很遙遠 我的心聲 → http://ppt.cc/ZPv0
※ 編輯: waneslacakus 來自: 1.168.130.173 (08/15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