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生的果園
德國巴登的南部地區以眾多的蔬果種植為名, 果樹四處生長, 幾乎每個家中有花園的都會種上幾棵果樹。郊外的果樹也成了固定的風景, 似乎只要看到許許多多的果樹生長, 就知道這是德國的哪個地區。
這裡最著名的就是蘋果, 從甜甜小小, 深受小孩歡迎的到適合烘培做成蘋果派或者蘋果酥蛋糕的都有。種...
被放生的果園
德國巴登的南部地區以眾多的蔬果種植為名, 果樹四處生長, 幾乎每個家中有花園的都會種上幾棵果樹。郊外的果樹也成了固定的風景, 似乎只要看到許許多多的果樹生長, 就知道這是德國的哪個地區。
這裡最著名的就是蘋果, 從甜甜小小, 深受小孩歡迎的到適合烘培做成蘋果派或者蘋果酥蛋糕的都有。種類非常多, 我怎樣也辨別不出來誰是誰。參考一下當地果園的網頁, 單單一個果園就有可能種出近二十種蘋果!!! 我自己只分得出來紅色和綠色的差別。
除了蘋果, 還有棗子, 櫻桃, 李子, 西洋梨。蘋果幾乎是全年都可以吃到, 應該算是德國的國民水果了吧!
康士坦茲湖附近的蘋果樹還有較特別的一種, 矮矮小小的蘋果樹, 幾乎也只是像個藤蔓一樣在生長, 卻可以快速結出果子而且產量很大。這些因為矮小, 摘取容易, 且都是較甜的蘋果, 大部分都會特別設蓋圍欄和蓋網保護。
可是其他很多地方的果樹就完全沒有保護, 很多時候樹木也不是整齊排好, 這裡一棵那裡一棵, 甚至就在路邊也有一棵。到底這些樹木是屬於誰的呢?
這些果樹當然都屬於果農的。可是為什麼不圍起來?難道不會害怕被偷走?
你或許會想, 為什麼要偷水果? 試想一下, 在郊外騎腳踏車騎了一整天, 沿著蘋果樹大道一面騎一面傳來陣陣的果香, 那濃郁多汁的水果就這樣遍佈在你眼前, 哪裡都是, 樹上很多, 地上也很多, 吃一顆應該沒有關係吧?
好吧, 雖然我們不是要來這裡教別人做壞事的, 可是事實上如果你真的找到一棵沒有圍起來的果樹然後還結滿了一堆水果, 再不摘可能就要爛了的那種, 那你摘吧! 你吃吧! 只要不是就在人家的花園裡, 不是依著人家的房子, 也沒有任何標記, 基本上都是可以摘來吃的。
然後接下來就來解釋為什麼我大方跟你說可以吃:
❶因為我吃過還沒有被人趕
❷因為我先生小孩都吃過還沒人來趕
❸因為我看過別人吃過也沒有人去趕他們
❹這些水果通常是酸的。如果你很幸運吃到很甜的, 恭喜你。大部分這些蘋果或者李子都還算蠻酸的, 習慣了台灣的甜水果的你可能會受不了德國的酸果。(習慣了之後其實是還好,半甜半酸, 解渴果腹很好用)
❺很多時候這些水果都有蟲子。牠們可能自出生就已經住在這個水果裡面, 所以你如果能夠找到沒有蟲子的水果, 恭喜你。
❻這些水果樹可能自小就住在沒有人管的地方, 所以不屬於任何果農, 純粹屬於大自然的。跟黑莓紅莓一樣, 你看到安全的, 熟的, 沒有蟲的也還沒有壞掉的, 恭喜你可以拔來吃 (安全 = 不是在太低的地方, 沒有野生動物可以在那個高度大小便的, 會有寄生蟲所以請小心。這些莓類很多刺, 也請小心。)
❼這些水果都沒有噴農藥的。
除了一些水果樹是天生長在三不管地帶, 大部分其實真的都是果農的屬地。可是為什麼要種這種不甜的水果或者為什麼都放著不摘, 讓它們掉滿地呢?
這樣子掉滿地的地區叫做Streuobstwiese, 五六零年代的時候很流行, 幾乎全德國每個區域都是這樣種果樹。後來農業小改革, 為求經濟效益大部分的果園都改成單一種類的果樹, 而這樣四處"放生"的種植方式就只剩下南巴登, 布蘭登邦的南部, 薩克森安哈特, 巴伐利亞的法蘭克區和一些其他的小地區還在實行。
這種放生種植講求的不是只有販售的經濟效益, 水果太多還不一定值錢。這些除了上部的效益之外, 也注重掉下來的這些水果能夠帶給土地的營養效益, 果樹分布的地方大部分也都有許多的草原, 部分可能作為乾燥牧草(Mähwiese) 也可能是讓牛羊直接在那裏行動飲食(Viehweide)。讓果園可以有多部效益, 一方面也可以保護植物和物種的多樣性。尤其對蜜蜂生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呢!
還有一個特別的保護品種功用則是因為現今在德國販售的水果種類有固定的品種, 以蘋果來說, 中歐就有超過三千種的蘋果, 可是在德國被販售的只有其中的六十幾種。這樣的放生果園可以讓那些不太具有販售價值的品種也得以生存, 不至於被單一化的果樹替代過去。為了保護這些水果品種, 大自然保護協會也會每年選出一個放生果園的植物或者水果品種, 算是特別讓大家更加認識這種品種, 提倡種植也讓它們不會頻臨滅絕。
以文具控的角度來看, 這些果樹也特別的棒。因為大部分它們的樹木材質都非常好, 雖然不是很適合做成家具, 但是做成小物都非常適合。有時候因為水果太多太重而讓樹枝斷掉, 或者怎樣因為暴風大雨閃電打雷而斷, 這些樹枝通常都會拿走再利用。可能是怎樣做成乾柴, 也有人特別拿來做成文具! 果農將這些木頭提供給手工職人, 讓他們製作成例如原木筆桿這樣的文具們, 不論是原子筆或者沾水筆, 除了有特殊的原木香味, 也算是給果農的另外一種經濟來源唷!
下次希望大家在鄉間騎腳踏車或者健行的時候也能一起享受一下果香吧! 真的要試試看水果的時候只有幾點請大家注意:
這裡是否有果農將果樹圍起來?
上面是否有看起來像是蜜蜂的生物?
為了拔水果有沒有可能傷到自己?
為了拔水果有沒有可能傷到樹木?
如果答案都是"有" 的話, 請不要摘來吃唷!
#放生果園 #德國日常 #德國生活 #德國旅行
#果園 #果樹 #fallobst #streuobstwiese
#hegau #germany #badenwürttemberg
適合南部種植的果樹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人很奇怪,一過中秋節就不太吃文旦了。」
黃志耀說,文旦被定義為送禮水果,但其實中秋後文旦還是很好吃,且後續還有紅文旦、西施柚、大白柚等等,尤其紅文旦滋味不輸文旦,種植人少,價格每斤可達80元,政府應該多多向民眾宣導中秋後繼續吃柚子,輔導農民種植更多元的品種。
文旦大多在節氣「白露」前後十天採收,若中秋節和白露太近,產銷失衡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今年白露在國曆9月8日,離中秋節有16天,銷售時間充足,不過今年麻豆文旦產量增加2成,且黃志耀觀察,今年天氣太熱,原本南部、中部、北部文旦採收期會錯開到3週,今年卻可能大量集中到一週,勢必得盡快擬好產銷策略,找到銷售管道。
黃志耀看過許多產區的文旦後發現,今年文旦品質相當好,而且果型、大小非常均勻,大約在500公克左右,是送禮最好的規格。「今年果樹是我20多年來看過最均勻的。」
除了繼續強打直銷、送禮市場,黃志耀也提醒農政單位,雖然今年品質普遍不錯,但因產量多又集中,「萬一有10%格外品流入就糟了。」格外品指的是過熟、外皮有損傷、果粒太大或太小不適合送禮,流入市面恐拉低整體市場價格。
不過這些格外品要往哪去?黃志耀認為,臺灣一定要投注更多心力發展文旦加工。其實文旦從裡到外有許多用途,果皮可以萃取精油、當清潔劑,果肉可做成餡料,和冬瓜餡、芒果等一起調味,比較熟的果實則可以做柚子茶,打成泥,或保留部分形狀增加口感。「韓國沒出產柚子,柚子茶卻能行銷全世界,臺灣有柚子,一定可以做。」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適合南部種植的果樹 在 法式生活 - 洛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無花果樹(fig)。在法國南部很常見,大部份人的花園都會有一棵。無花果樹很粗生,而且味道清甜,做果醬、甜品,或者直接食用都很適合。
我從前認識的無花果都是乾的,來自澳洲和土耳其,通常用來煲湯,價錢不便宜,大概是老家香港不適宜種植無花果。第一次食到新鮮無花果就是在法國,一試傾心。懷著Emi的時候正值季節,每日都去摘幾粒無花果做飯後果,季節尾還會做成果醬留待日後食用。
回到正題。我和洛先生都被這棵無花果樹嚇倒,因為無花果樹5月就結果子真的是太早了,通常是7,8月。估計是天氣反常的關係。去年冬天,市區已沒落過雪;這個時候的清晨還可以是5-10度,真的很少見。繼而引申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idea。而對打算6,7月到南法旅遊的人,估計最擔心的是對薰衣草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到有關報導,相信今年薰衣草還是會盛開,可能會早一點(通常是6月中至7月初)。要是我聽到甚麼消息,都會即刻同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同時好好想想全球暖化這個問題,有些事情其實我們是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