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遠傳5g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遠傳5g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遠傳5g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遠傳5g評價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股魚-不看盤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5G競標逐漸進入深水區,標金也將隨著增高。近期電信類股的股價走勢動盪是難免的,這讓我想起2013年的4G頻譜競標,隨著標金一路拉高,讓政府入袋金額大增但這也苦了電信商,每家至少都付出了200億以上的代價。 200億的代價在當時影響分別是: -2412 中華電信 - 獲利影響8% -3045 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3cTim哥生活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框行動吃到飽門號免費送!抽獎規則 1.訂閱、按讚、分享這支影片 2.留言區留言 『我要抽免費門號』+email 5/18會抽出15位得獎者! 我們會直接將序號寄email到得獎者信箱喔 免費門號兌換期限只到5月底喔!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https://appl...

  • 遠傳5g評價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7 12:08:30
    有 205 人按讚

    5G競標逐漸進入深水區,標金也將隨著增高。近期電信類股的股價走勢動盪是難免的,這讓我想起2013年的4G頻譜競標,隨著標金一路拉高,讓政府入袋金額大增但這也苦了電信商,每家至少都付出了200億以上的代價。


    200億的代價在當時影響分別是:
    -2412 中華電信 - 獲利影響8%
    -3045 台灣大 - 獲利影響 22%
    -4904 遠傳 - 獲利影響 29%


    延伸閱讀:4G標金大戲 – 三大電信背後跌幅密碼破解
    🔥🔥🔥 http://bit.ly/2YSZmsl


    也不意外的,獲利影響最大的遠傳當時股價一路走低,反映了過高的標金讓企業獲利動能大幅受傷。


    5G可說是會重演 4G的歷史(政府預期標金收入 800億)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以前的分析文章來盤算這場競標後可能影響。

    -------------------------------
    價值投資實戰班 12.21 ~ 12.28 (實體課程_確定開班)
    🔥🔥🔥 課程報名 http://bit.ly/2YfxDBu

    教你從入門、指標運用、個股評價、價位估算一次搞定,另外再提供Excel選股輔助工具,投資再也不困難

  • 遠傳5g評價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25 11:52:34
    有 36 人按讚


    INSIDE今年要滿十歲了,成立於金融海嘯之後,乘著智慧型手機、臉書社群與4G行動網路三股強風而起飛,也茁壯成一個台灣具有指標性的科技媒體。

    在2017年之前,INSIDE是一個小而美的媒體,五個人的扁平化小編制,四位編輯就是四條「一條龍」產線,加上一位四處奔波的業務「一條龍」,賺錢養活自己倒也不難,但也的確受限於資源,例如這樣的人力,辦個數十人的活動還可以,上百人那可就人仰馬翻了。

    2018年INSIDE加入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之後,經過了一年多的磨合,INSIDE也有很大的轉變,社群有集團的行銷部門協助,業務有集團的業務部門龐大編制從開發、集團眾多媒體的資源整合到執行,節目部可以支援製作系列性節目,還有強大的工程師讓INSIDE的內容可以展示在上市公司的員工餐廳,甚至有足以舉辦大型活動的團隊。

    也許對其他媒體來說都是例行公事,但對INSIDE來說卻是持續的突破、學習與成長,而這一切的努力在這次的5G論壇也是一個總驗收,不但邀請到了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交通部王穆衡、經濟部許冬陽、高通劉思泰、AWS的Dean Samuels、遠傳饒仲華和台哥大郭宇泰這些頂尖的講者,數百位的參與者更是不畏風雨的待了兩天,而且還有65%的參與者給了滿分的評價。不敢說很成功,畢竟還是新手,一定有很多待改進之處,過程中整個團隊也持續在回報和檢討將來如何做得更好,但活動的順利與圓滿也的確證明了INSIDE與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所具備的專業與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個活動最終還是希望大家有所收穫。5G真的會造成很緩慢但是卻很重大的改變,而INSIDE本為一個報導科技趨勢的媒體,自然要讓讀者們比別人更早一步去意識和認知到這個重要的議題。在兩天的論壇中,5G的高頻寬、低延遲和大連線已經被講者們說了上百次,但是在這些特性背後,要怎麼開發出創新的應用,卻是現在大家現在根本還看不到、不了解也不確定的,但也在論壇的眾多討論中越來越清晰了,我自己過去這一季為了活動的舉辦可以說是沈浸在5G的發展上,同樣深受啟發,講者們對趨勢的掌握與對於議題的深度思考著實令人佩服,也讓人對台灣從政府到業界的專業與創意感到很有希望,尤其是在5G的發展上,正好可以大量運用台灣過去所累積的強項。

    很開心可以跟一群專業的團隊合作,感謝關鍵評論網共同人Mario Yang和癮科技創辦人Atticus Wu帶領團隊跟INSIDE共同舉辦這次的論壇,Believe Liao帶領著強大的業務團隊取得贊助廠商信任與參與,而且還有TNL Brand Studio製作專業的懶人包與動畫,總策劃Feather Wu和Ming Yueh Wang更是讓這個活動得以順利舉辦的關鍵人物,還有許許多多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的同事,都為這個活動貢獻了很多專業,也期許未來我們能夠迎接更巨大的挑戰。

    當然,對我個人來說,最榮幸的是可以成為INSIDE這個五人小團隊的其中一份子,高頻寬、低延遲和大連線不只是5G的特性,同時也是INSIDE這五條龍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