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遠傳網路跑不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遠傳網路跑不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遠傳網路跑不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遠傳網路跑不動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73的網紅屋諾強 Uno's Jum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現在人應該都是手機不離身吧 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到現在 已經超級大眾普及化,最少都人手一機 也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沒有網路,可能會讓很多人都活不下去 記得剛開始有網路吃到飽的時候 一個月的月租費都還要一千多塊 但為了網路吃到飽,也是只能照付錢 近幾年,網路吃到飽的費用越來越低 電信公司也為了...

遠傳網路跑不動 在 啊婷|JR創始人|02.11|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2:43:44

遠傳真的很有距離現在真的動不動網路就跑不動😡...

  • 遠傳網路跑不動 在 屋諾強 Uno's Jum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1 16:30:00
    有 99 人按讚

    現在人應該都是手機不離身吧

    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到現在
    已經超級大眾普及化,最少都人手一機
    也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沒有網路,可能會讓很多人都活不下去

    記得剛開始有網路吃到飽的時候
    一個月的月租費都還要一千多塊
    但為了網路吃到飽,也是只能照付錢

    近幾年,網路吃到飽的費用越來越低
    電信公司也為了讓網路使用更普及
    大家都紛紛調降吃到飽的費用,根本就是殺破頭

    先不管台灣之星了
    中華台大遠傳,這是台灣三大電信公司
    幾乎都有500左右的專案
    當然還是有高資費方案

    一個月能少付近1000塊,真的是省很多

    但是就有人問說
    低資費方案網路比較慢啊
    高資費方案那個網路速度有比較快

    快你妹!快你老師!你全家都快!
    沒有知識也可以google一下好嗎

    首先台灣沒有那種市場也沒那種成本技術
    專門針對每個方案特別開一條專用網路渠道
    然後還要特別裝設專屬資費方案的基地台
    給個別的資費方案去使用網路

    可以有點腦袋好嗎?

    網路快慢,跟你用的手機有關
    網路快慢,跟電信公司的基地台覆蓋率有關
    網路快慢,還有跟你的使用區域有關

    而且還有很多人無法分辨
    到底是網路慢,還是你手機慢

    手機的檔案都沒有在整理
    記憶體都塞滿滿,然後手機整個跑不動
    在那邊牽拖說是網路慢讓他手機卡住

    根本就不可能488比較慢1399比較快
    也沒有任何的真實數據可以去佐證這個理論
    一切都是人的心理作用,跟自我感覺良好

    "我付1399就應該比付488的網速還快
    不然我幹嘛付1399啊,我是低能喔!"

    是的!你就是低能!你就是製杖!

    自己要簽高資費方案
    自己覺得可以用月租換手機

    殊不知,其實手機買空機比較便宜
    用資費方案換手機,只是變項的分期付款而已
    還要催眠自己說高資費方案網路比較快,很棒

    殊不知,你也不過就是滑滑IG FB還有傳line而已
    這些手機app是能佔用多少網路瞬間效能啦

    反正講半天,也不信啊,就覺得高資費比較快
    然後就要被綁約綁24-30個月,怪誰,怪你自己

    我現在改成一個月只繳488,也是網路吃到飽
    網速也是快得亂七八糟的,每天用好用滿
    我上個月整個月租時段,使用流量到達212GB

    就是212GB
    你沒看錯,就是212GB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高流量的使用率

    對大部分的人相比較之下,應該是很大的流量啦
    要用到我這種流量,真的是要很瘋狂的上傳
    才有可能有超過200GB的使用流量

    我一個同事,昨天跟我說
    他也想換成低資費方案,然後要吃到飽
    就是跟我一樣,但是一直強調會不會比較慢

    他還跟我說,他去問遠傳的服務人員
    服務人員居然跟他說
    你去吃飯1499跟499是不是有差

    贛林老師咧!這服務人員是三小比喻
    是我我一定會回嗆他,價格有差
    當然附加的內容物會有差
    但是都能吃飽,都吃一樣時間

    就是有這種無良的服務人員
    就是要騙不懂的人去簽高資費方案
    然後自己要去賺高資費簽約的業績

    高資費方案沒有錯
    但是適不適合你的使用狀況

    現在已經不是那種
    只有高資費方案有吃到飽的年代
    不要傻傻的多付好多錢都不知道

    阿屋師的良心提醒
    去看看自己的資費方案吧
    如果不是商務人士,有瘋狂打市話的需要
    真的可以去把資費降低啦
    一個月能省個500-1000的,不是很爽嗎

    就醬

    Be a Hero , We are X

  • 遠傳網路跑不動 在 我是中壢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22:00:11
    有 74 人按讚

    #團友發問part1
    1. 想問有沒有人用遠傳網路訊號滿格可是跑不動嗎?
    2. 想問有沒有人辦玉山銀行的紓困貸款十萬,已經成功核准撥款了?
    3. 請問還有在賣捕蚊大師嗎?或是哪一款的家用捕蚊器效果比較好嗎?
    4. 各位美女,請問一下,你們有割雙眼皮的經驗嗎?可以介紹,要在那裡割,那一位醫生嗎?謝謝大家,感恩

  • 遠傳網路跑不動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4 11:36:21
    有 20 人按讚

    經濟部新世代通訊技術推進辦公室 許冬陽

    #Inside未來日 #5G #6G #衛星網路 #企業專網 #國家隊 #開源 #許冬陽 #經濟部

    2015年台灣就已經開始投入5G的研究,當年大家想的跟做的方向跟現在國際上的成品趨勢大家可以看下,大家講的5G應用非常多元化,有高端也已很低端,要如何滿足這麼多需求?例如網路跳脫以前的黑盒子的狀況,變成軟體化的環境,可以用台幣五萬元買到5G網路也可以用五億元買到5G網路。但如何要做到軟體化?傳統電信業跟軟體產業有五到十年的落差,因此電信業目前首先要做的是網路虛擬化,做到虛擬化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達到客製化,未來要好幾個月才能達到客製化,未來只要幾天就可以達到。這對整個中小企業或新創業者是非常有利的。

    2016年看的時候,台灣有哪些機會,第一個室友725億美金的Small Cell的市場,接下來是把公眾網路切一塊出來給企業使用也就是Mobile Edge Computing,雖然比較小也有8.7億美金的市場。接下來就是專網的市場,例如Nokia有做預估,若全世界的幾千萬家工廠都要建置5G網路未來市場就非常的大。

    當年我們在畫產業地圖的時候,傳統電信市場的業者之外,有基礎建設市場支持他們,而所有消費機會都是一般消費市場。而垂直應用的主導已經不是由電信業者來推動,而是要有完整解決方案的像是工廠,醫院,或者場館,例如世貿整個區域如何做個展場內部專用網路的設計。這樣的網路規模是比較小的,未來每個人可以透過手機AR眼鏡,參觀的時候除了實體外還有其他資訊,這樣就可以把展場虛擬擴大。在這樣的市場機會下,研發政策從傳統小基站加上邊緣計算以及輕核網等方向。

    去年在中華電信與遠傳的協助下,建立了5G的國家隊。在今年年初展示了一些成果。在台北流行音樂場域做了完整end-to-end的網路搭配VR360的現場互動,展現過去三年的研發成果,已經可以端到端的展示完整的5G網路。5G的大頻寬與低延遲的特性要如何展現呢?在演唱會除非坐在搖滾區,否則是要帶望遠鏡去看,傳統透過手機或者VR的眼靚透過網路看現場的影片是有1~2分鐘的延遲,因此目前所有開放演唱會的應用都不是在現場的。若是在現場必須把延遲縮短到幾百個msc以下,才能跟現場聲音同步。

    政府也有支援業者在做5G的小基站,當然這是有國際上的標準規格,今年底到明年初有小基站可以上市。

    除此之外,整個供應鏈非常的特別,台灣的通訊產業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在4G時代我們產業跟國際一線大廠有三到四年的差距,但這次5G從供應鏈零組件到終端產品跟國際大廠只有一年內的差距,而局端以小基站來看誰會先出來還不曉得,甚至有機會跟國際同步。這些底層架構的優勢是什麼?當5G有CP值更高的設備時候,就有機會用更便宜的方式取得5G設備更快佈建5G網路。

    國際機構包含E///預測的發展機會,全世界的數位化產值在2026年有1.32兆美金是來自5G。基礎建設在裡面只有兩成,大部分是服務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帶來的商機。這些是消費者還有醫院工廠帶來的各式機會。我們要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呢?我們建議是由四大方向,包含環境、技術、資安與人才。

    以技術來說軟體非常重要,open source會大量採用,人才要如何導引到通訊系統是很大的挑戰。而產品的資安部分,因為沒有會很難賣到主要國家。

    第一個挑戰是企業專網,過去是走MVPN的模式全部的網路都由電信商提供、或者某些國家由MVNO業者提供。那有沒有辦法用MEC或者用網路切片的方式讓企業使用,或者有些企業自己蓋網路?這些都對政府是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垂直應用的系統整合,第一個是應用的場域主,中監視系統整合商,最下面一層則是電信設備供應商。以往從OT的業者需求就只有做到IT的系統整合,從通訊到IT就是兩種方式,要不是自己買Wifi來蓋或者是跟電信業者租門號。但是會有涵蓋率、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問題。未來業者要如何跟IT業者合作打入企業應用的市場。

    第三個挑戰是資安的問題,過去的是個資的影響,未來則是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資安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引起大家的關注,因此5G產品在研發的開始就必須納入資安的元素,如果有用到open source,要如何確保有用到資安的更新,通過檢測,通過國際上通訊的資安要求以及各行各業的資安要求,才有機會進入專網應用市場。

    第四個挑戰是未來5G網路會大力應用open source,這在資訊業已經非常普遍,未來已經有電信業者成立Open RAN (O-RAN)組織,理想是基地台硬體是開放架構,軟體也希望可以開源化,甚至網管軟體也可以開源。這樣就可以把IT與資通的資源到這個平台,對電信業者來說可以取得成本效益比較高的做法。

    台灣若在未來的5G系統要扮演關鍵角色,不只是只有元件或者系統產品,整個軟體與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以上是未來三到四年政府的5G研發專案的方向。

    此外我們現在與法人及研發單位已經啟動6G的研究,或許大家會想目前5G都還沒有出現為什麼要開始關注6G?從2013年開始國際上就出現很多5G組織,2015年就開始有大量的白皮書,而目前看到的大量專利都是在白皮書開始之前。因此目前開始啟動6G的研究是適當的,另外從以往到現在Facebook 與 Google 等大網路業者都在思考如何讓全球七十億人都可以上網路,過去他們會放熱氣球或者其他東西讓這些地區人可以上網路,3GPP會在思考的是比較實際的例如把網路打到衛星上面,這樣搭配比較強力的電池,在海上或者天空就可以用6G網路。各位現在可能看到低軌道衛星,就可以解決很多偏遠地區的上網需求問題。

    6G目前常提到的題目首先是無線頻段要到Tera Hz等級,以往大家提到的是mmWave ,這個到可見光中間就是THz 。第二個是AI如何連結到網路。國際上探討未來十年的網路需求大約有兩個方向,一個是ITU-T,從網際網路的觀點出發,另外一個是6G峰會,從無線通訊技術出發。過去視訊通訊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未來在6G時代,是Holoportation的應用,需要到Tera-bps量級的頻寬,另外五感的傳輸要如何發生是想像中未來十年會發生的應用。未來十年會是後5G/6G、衛星網路與新的網際網路。

    到目前為止已有五次的峰會,每次都是以1970年代以來網際網路的老問題出發,希望可以在未來十年獲得解決。

    QA
    5G和光纖是競爭關係嗎?從過去到目前,無線技術要跟光纖技術競爭都是失敗的,因為兩邊都在進步與提升。所以我認為5G與光纖並非是互相競爭而是合作的關係,5G要提供企業這麼大的頻寬,若沒有光纖的配合還是跑不動的,目前電信業者的光纖環可能是用1到10G未來要到5G需要提升到100Gbps以上。光通訊還是非常基礎的。

    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目前是比較小的,要等到未來兩年ultra low latency 比較成熟才是比較有利的,目前的進行是以無人機為主。能否透過5G網路在台北操作高雄的無人機,透過網路把資訊回傳,透過ultra low latency把指令下到遠端的無人機。這樣就不用每台機器都搭配一個飛手。

    毫米波在傳輸上的損耗如何穿透牆壁?毫米波要穿透牆壁是十分困難的,我們認為sub 6GHz是比較可能發展的,mmWave是要用FWA取代光纖。mmWave可能是在室內應用比較大的,例如在窗簾上面把mmWave 埋進去,涵蓋率會非常好。

    國家隊有要輸出到其他國家嘛?還是著重在硬體設備出口?我們著重在系統整合、從終端到系統網路,做國家隊當然不是只為放煙火,希望可以把整體解決方案帶到國外。我們最近加入5G-CIA(?)的國際組織,希望可以把我們業者帶到未來的潛在買主,買主也不再是電信商而是像Mercedez-Benz等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