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遠傳微型基地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遠傳微型基地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遠傳微型基地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遠傳微型基地台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鈺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快要投票了,常看到我的競選對手把5G、AI、IoT這些名詞寫在臉書上,但從沒看過他們談過具體內容,我也沒機會和他們討教。 這次很感謝BuzzOrange 報橘 社長戴季全的專訪,讓我有機會把自己在科技產業的經驗和觀察闡述得完整一點。 透過這次專訪,我也把太空產業政策、5G產業、雲端...

  • 遠傳微型基地台 在 高鈺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22 17:05:07
    有 1,994 人按讚


    快要投票了,常看到我的競選對手把5G、AI、IoT這些名詞寫在臉書上,但從沒看過他們談過具體內容,我也沒機會和他們討教。
     
    這次很感謝BuzzOrange 報橘 社長戴季全的專訪,讓我有機會把自己在科技產業的經驗和觀察闡述得完整一點。
     
    透過這次專訪,我也把太空產業政策、5G產業、雲端服務的未來發展、台灣政府的資安業務整合、新竹市民的需求和我個人的從政初衷,做了清楚的說明。
     
    專訪連結在這裡:https://bit.ly/2XM5JgB
     
    接下來幾天,我們會將專訪分段分享。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以下是【5G產業的未來發展】部分的專訪全文:
     
    戴:5G 呢?5G 其實也是資通訊產業的重要新領域,像衛星是包覆整個地球的,5G 就是基地台一定要蓋在地面,這塊台灣算是在全球上算是走得比較前面,你對台灣發展 5G 的政策有什麼樣的看法?你比較支持台灣走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高:我個人比較支持快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新的 5G 的架構有被解構、軟硬有被分開,台灣之前一直沒有辦法切到,台灣之前沒有辦法像 Nokia、Ericsson、華為一樣做比較基礎的,但是台灣可以做小基站(Small Cell),甚至到特微型蜂巢基地台(Picocell)、毫微微型基地台(Femtocell),我們都有能力做。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雲端裡面的邊緣運算,或是 Server,在這邊台灣都可以獲得一些商機,主要是 5G 原本的架構都已經被解構了,這個架構是樂天提出來的,但這是樂天 4G 的計畫,他們說這樣做可以把基地台的價格降到原本的一半,所以未來如果要發展 5G,只要從軟體升級,就可以發展 5G。中華電信就說他們覺得沒有那麼容易。
     
    戴:中華電信的想法是不是傾向晚一點比較好,有一種說法是說他們看不到商業模式,而且 4G 的硬體投資都還沒完全回收,現在就要開始弄 5G,不就是我們又要再掏一筆錢?
    但你還是覺得 5G 要早一點比較好,為什麼?
     
    高:現在我們知道 5G 有分 sub-6 跟毫米波,但我個人覺得 sub-6 是假 5G。因為低於 6Ghz 的頻譜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在這之下頻譜都很有限制,但因為在這樣的系統架構比較好實現,但頻寬這麼窄,其實真的很難做到很低的延遲。
     
    5G 最重要的是,終於可以結合 AI,可以結合車載系統、無人機、無人車、物聯網、車聯網都可以做到,但如果低延遲出不來,那就是假 5G 啊!
     
    那為什麼毫米波這麼難發展?因為頻率很高,損耗非常大,甚至連人都沒辦法穿透,不要說牆,只要你的手擋住天線,訊號甚至就穿不出去,所以實質上似乎問題很大,第一是天生的損耗度非常高,第二是設置的成本很高,也很難,現在能做的廠商也只有三家吧,本來的門檻就很高,製程也都要最先進的製程,這本來就是天生限制要玩這個遊戲的成本,所以美方當然是主推這個,因為他敢!是他們比較成熟的東西,但就算他們已經相對成熟,還是沒辦法彌補微米波的缺點,技術還沒追上,可是這個規格訂出來以後,才叫真 5G。
     
    戴: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政策細節上有看到這些問題嗎?
     
    高:我身邊認識的產業分析師,有些也定期向行政院 5G 辦公室提供意見,我相信他們一定對這些產業脈動有一定的掌握。
     
    戴:那目前看到民進黨 5G 的發展方向,有符合你剛剛的分析或觀察嗎?你覺得他們是正確的?還是有修正空間的?
     
    高:我覺得一定是有修正空間的,比如說以企業專網來講,先前起一些爭議,現在是說延後三年。其實我認為它沒有被取消,延後三年也沒有到很久,因為我也覺得真的不是用一兩年,技術就可以瞬間突飛猛進,三年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弄一個實驗的場域讓企業來使用,會幫助企業升級,三年不是一個過分的長度。
     
    戴:就是說你是贊成專網?那現在他們在政策上有些調整,這次發照後三年才會釋放專網的頻段,所以你覺得這還在合理範圍內?
     
    高:對,這三年顯然就是他們要發展 Sub-6 Giga,很明顯就是為這些電信業者,就像剛說的他們前面還沒回本,不是說真的要替電信業者發聲,但這現在這樣看起來是一個比較平衡的作法。
     
    戴:所以這樣看起來 5G 確實不是 4G+1G,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通訊架構,不管是使用的頻譜、通訊的模式,都很有可能會影響既有的電信業,目前的營運方式跟生存的樣態?
     
    高:很有可能,因為 5G 最重要的還有包含後面的雲端服務,這才是重點, 台灣在雲端這部分過去軟體能力不足以跟國際大廠競爭,但隨著物聯網、5G 應用要落地,邊緣運算的需求會出現。電信營運商可以思考要怎樣善加利用網路基礎建設的優勢來切入,或去跟國際大廠合作。
     
    重點是要讓大家覺得用你這個電信業者,才可以提供的服務,不然錢要從哪裡賺回來?因為你現在的資費已經賺不回來了,甚至現在台灣大哥大一直在做的、遠傳、中華電信也有做,他們一直希望大家可以用他們的雲端服務。
     
    像 Amazon 的 AWS、微軟的 Azure,或是 Google 的 Cloud service,你看他們的頁面,或是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國內電信業者若再不發展,,我也擔憂他們未來是要賺什麼?租這些 Cable 給企業?
     
    戴:所以應該要從語音的電信服務之外,發展新的雲端服務?
     
    高:對,你必須讓大家覺得夠貼近、夠符合,而且對於 5G 的應用會更廣泛。
     
    戴:所以你認為在 5G 這個架構下,像 AWS 或是 Azure,他們會設很多資料中心,然後資料中心上面會用軟體做到資安、備份、最佳化,你覺得這個機會是我們的電信商可以發展或掌握的嗎?
     
    高:對,我現在就是覺得他們不夠力,要加強,尤其是中華電信,但要追到像 Google 那樣當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戴:這樣的話他們的機會在哪裡?
     
    高:應該不是說新的機會,而是你要思考從中獲取的新商機,而不是就給別人做,不是嫌賺的錢不夠多嗎?那是不是應該投入一點心力,加強所謂的升值服務?這個機會在 5G 時代特別明顯。
     
    戴:5G 所需要的資料中心架構,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低延遲,所以數據存取不能離服務發生的地方太遠,才有機會達到低延遲的目標,有些服務是連一點點遞延都無法接受的。
     
    高:他就是用這些一個一個的雲端服務,一個拉一個,在架構上我們就知道了。所以我在說的是還有其他的,所謂的升值服務,而不是只靠資費,如果資費太貴,那我為什麼要升級?反正也貴沒多少,如果我下載一部影片,慢五分鐘而已,結果收費 double,那我為什麼要?所以就是不能只靠資費,要靠雲端應用服務來連結,創造屬於自己的新模式。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說,他目前除了用資費賺消費者的錢,他應該要花更多心力發展 5G 新的應用服務帶來的新價值。
     
    高:我覺得電信商應該要往這邊去想, 但我想他們應該也清楚。
     
    戴:我就是不確定,因為目前看起來,我覺得電信商和社會溝通的模式,似乎就是把 5G 當成是 4G+1,只是多 1G 而已,他們整個表現的方向跟範疇讓整個社會大眾覺得,5G 就是比 4G 快一點而已。
     
    高: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就是假 5G,所以為什麼我們當初在制定這樣的標準時要狂推成這樣,其實根本就還沒到位,因為我做技術的,我就知道這些技術還沒有到位。
     
    我說的不是要發照快一點,是希望技術研發、服務研發上面可以快一點,我還是很技術(導向)的。
     
    戴:可是如果沒有發照,這些事情辦得到嗎?發照的意思就是,這段頻譜給你用,那如果沒有發照的話,這些都還是可以加速?
     
    高:其實就是發照之前,技術有沒有足夠的成熟,可以滿足當初所有的規格。
     

     
    「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那你覺得政府現在在體制上面,是不是缺乏一個積極性的、專注在這些跟網路、資通訊、產業數據相關發展的部會?你覺得有必要嗎?
     
    高:其實行政院像 5G 就有成立一個辦公室,針對重點的項目都有成立相關的辦公室。
     
    戴:但這個比較偏向專案類型的,你說的是在科技會報辦公室下的,我說的是一個針對數位國家、或智慧國家、新產業的國家層級戰略部會。
     
    高: 關鍵可能還是要看找誰來做。
     
    戴:以前就是張善政在做這個角色,因為他可能是中華民國政府第一任 CIO,就是科技政委。
     
    以前當然也是有這些 Base,例如科技會報辦公室的政委,但張善政可能是第一個把數位或網路拉得這麼高的一個政委,也是因為這樣,他就變成第一任科技部部長,尤其他的背景是 Google,所以他在推動這些政策跟想法上面,看起來都比起前面的政府官員更貼近網路世代。
     
    當然你剛的問題是誰來做,那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沒有這樣的部會,人也培養不出來啊?
     
    高:這也沒有錯,如果沒有這樣機構成立出來的話,但如果有這樣的機構出來,機構當中需要的人力也是問題。
     
    戴:我們現在分三個,例如行政院下面有資安處,他上面沒有部或會,叫不動其他的部會,然後國發會下面有一個處,交通部下面也有一個郵電司。
     
    高:所以你是說把這些相關的部會都拉出來,專心做好資通訊發展的事?
     
    戴:因為 NCC 只管監理,他體制上不太能處理發展這類的東西,是比較被動式的。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單位來研發、爭取預算,或是來看台灣的戰略角色是什麼,比如說像 5G 導向的資料中心配置,這個就是全新的東西。
     
    我換個角度問好了,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這些科技政策或法案上面,是完備的嗎?有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會不會就是缺乏一個部會角色去整合,就比如交通部只會想智慧運輸?
     
    高:同意,就是說橫向的連結不夠緊密,各部會之間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明明就是重工了,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沒有錯。比如說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因為很多新的東西或是重要的東西都跟通訊、網路、數據相關,但其實這些部會他們的專業性都不是在這件事上面,很明顯啊,交通部其實也是運輸啊?
     
    高:他們可能也會聘請像我們這樣的技術人員進去工作吧?
     
    戴:可是策略意義就不一樣?
     
    高:那如果你要讓他策略意義一樣,但是又要如何符合所謂的智慧運輸,會不會又被下面的人打槍?
     
    戴:所以我覺得這件事就是要拉高層級。
     
    高:就是拉高層級,然後再分散下去,例如這群人做智慧運作,這群人做數據管理,這樣的話我覺得可以。
     
    戴:除了網路科技的發展,你還關心什麼科技政策或法案?
     
    高:目前政府沒有根據太空產業發展一個明確的法源依據,或是一個明確的政治方向,目前沒有。我主張太空中心的規模要升級,現在是 200 多人,目前才慢慢再擴編。
     
    我要說的是,太空中心的人員就是這麼少,所以得聽國研院的話,國研院要聽科技部的話,所以他的層級很低,但如果我們希望太空中心跟 NASA 一樣,像其他國家,例如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一樣來發展,就必須要提升他的層級,才能做到這種規模。就是由總統府直接來督管,NASA 也是這樣。科技部自己委託草擬的「太空法」草案,也是預計提升太空中心層級。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認為,太空中心要有法源基礎,然後位階要直接在總統府下面,然後要有常態性的預算,才能有足夠的發展,還有人才鏈?台灣人有時不太敢把事情想大,你的想法是說,台灣在接下來國際太空發展上不能缺席對嗎?
     
    高:當然,你如果要發展衛星通訊的話勢必要如此,我跟你說,為什麼 5G 做到現在美國要做不做,就是因為他們在做衛星通訊。
     
    *註:感謝朋友提醒,我在訪談中有些地方提到「科技會報」、有些地方提到「行政院5G辦公室」,其實我指的就是「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這個幕僚單位協助推動政院核定的「台灣5G行動方案」等計畫。
     

    【高鈺婷募款專戶】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鈺婷政治獻金專戶
    線上捐款網址:
    https://reurl.cc/2eV7n
     
    若要線下捐款,也可以直接匯款:
    銀行代碼:005臺灣土地銀行東新竹分行
    帳號:103-0010-18888
    若需收據,請私訊至粉專,謝謝您。
     

    高鈺婷資歷: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碩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大安高工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島國前進幹部
    2016年邱顯智立委選戰工程師後援會成員
     
    加Line分享訊息:http://nav.cx/fspuJHt
    追蹤instagram
    當我粉絲:https://www.instagram.com/kaofornpp

  • 遠傳微型基地台 在 高鈺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22 17:05:07
    有 1,994 人按讚

    快要投票了,常看到我的競選對手把5G、AI、IoT這些名詞寫在臉書上,但從沒看過他們談過具體內容,我也沒機會和他們討教。
     
    這次很感謝BuzzOrange 報橘 社長戴季全的專訪,讓我有機會把自己在科技產業的經驗和觀察闡述得完整一點。
     
    透過這次專訪,我也把太空產業政策、5G產業、雲端服務的未來發展、台灣政府的資安業務整合、新竹市民的需求和我個人的從政初衷,做了清楚的說明。
     
    專訪連結在這裡:https://bit.ly/2XM5JgB
     
    接下來幾天,我們會將專訪分段分享。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以下是【5G產業的未來發展】部分的專訪全文:
     
    戴:5G 呢?5G 其實也是資通訊產業的重要新領域,像衛星是包覆整個地球的,5G 就是基地台一定要蓋在地面,這塊台灣算是在全球上算是走得比較前面,你對台灣發展 5G 的政策有什麼樣的看法?你比較支持台灣走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高:我個人比較支持快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新的 5G 的架構有被解構、軟硬有被分開,台灣之前一直沒有辦法切到,台灣之前沒有辦法像 Nokia、Ericsson、華為一樣做比較基礎的,但是台灣可以做小基站(Small Cell),甚至到特微型蜂巢基地台(Picocell)、毫微微型基地台(Femtocell),我們都有能力做。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雲端裡面的邊緣運算,或是 Server,在這邊台灣都可以獲得一些商機,主要是 5G 原本的架構都已經被解構了,這個架構是樂天提出來的,但這是樂天 4G 的計畫,他們說這樣做可以把基地台的價格降到原本的一半,所以未來如果要發展 5G,只要從軟體升級,就可以發展 5G。中華電信就說他們覺得沒有那麼容易。
     
    戴:中華電信的想法是不是傾向晚一點比較好,有一種說法是說他們看不到商業模式,而且 4G 的硬體投資都還沒完全回收,現在就要開始弄 5G,不就是我們又要再掏一筆錢?
    但你還是覺得 5G 要早一點比較好,為什麼?
     
    高:現在我們知道 5G 有分 sub-6 跟毫米波,但我個人覺得 sub-6 是假 5G。因為低於 6Ghz 的頻譜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在這之下頻譜都很有限制,但因為在這樣的系統架構比較好實現,但頻寬這麼窄,其實真的很難做到很低的延遲。
     
    5G 最重要的是,終於可以結合 AI,可以結合車載系統、無人機、無人車、物聯網、車聯網都可以做到,但如果低延遲出不來,那就是假 5G 啊!
     
    那為什麼毫米波這麼難發展?因為頻率很高,損耗非常大,甚至連人都沒辦法穿透,不要說牆,只要你的手擋住天線,訊號甚至就穿不出去,所以實質上似乎問題很大,第一是天生的損耗度非常高,第二是設置的成本很高,也很難,現在能做的廠商也只有三家吧,本來的門檻就很高,製程也都要最先進的製程,這本來就是天生限制要玩這個遊戲的成本,所以美方當然是主推這個,因為他敢!是他們比較成熟的東西,但就算他們已經相對成熟,還是沒辦法彌補微米波的缺點,技術還沒追上,可是這個規格訂出來以後,才叫真 5G。
     
    戴: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政策細節上有看到這些問題嗎?
     
    高:我身邊認識的產業分析師,有些也定期向行政院 5G 辦公室提供意見,我相信他們一定對這些產業脈動有一定的掌握。
     
    戴:那目前看到民進黨 5G 的發展方向,有符合你剛剛的分析或觀察嗎?你覺得他們是正確的?還是有修正空間的?
     
    高:我覺得一定是有修正空間的,比如說以企業專網來講,先前起一些爭議,現在是說延後三年。其實我認為它沒有被取消,延後三年也沒有到很久,因為我也覺得真的不是用一兩年,技術就可以瞬間突飛猛進,三年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弄一個實驗的場域讓企業來使用,會幫助企業升級,三年不是一個過分的長度。
     
    戴:就是說你是贊成專網?那現在他們在政策上有些調整,這次發照後三年才會釋放專網的頻段,所以你覺得這還在合理範圍內?
     
    高:對,這三年顯然就是他們要發展 Sub-6 Giga,很明顯就是為這些電信業者,就像剛說的他們前面還沒回本,不是說真的要替電信業者發聲,但這現在這樣看起來是一個比較平衡的作法。
     
    戴:所以這樣看起來 5G 確實不是 4G+1G,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通訊架構,不管是使用的頻譜、通訊的模式,都很有可能會影響既有的電信業,目前的營運方式跟生存的樣態?
     
    高:很有可能,因為 5G 最重要的還有包含後面的雲端服務,這才是重點, 台灣在雲端這部分過去軟體能力不足以跟國際大廠競爭,但隨著物聯網、5G 應用要落地,邊緣運算的需求會出現。電信營運商可以思考要怎樣善加利用網路基礎建設的優勢來切入,或去跟國際大廠合作。
     
    重點是要讓大家覺得用你這個電信業者,才可以提供的服務,不然錢要從哪裡賺回來?因為你現在的資費已經賺不回來了,甚至現在台灣大哥大一直在做的、遠傳、中華電信也有做,他們一直希望大家可以用他們的雲端服務。
     
    像 Amazon 的 AWS、微軟的 Azure,或是 Google 的 Cloud service,你看他們的頁面,或是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國內電信業者若再不發展,,我也擔憂他們未來是要賺什麼?租這些 Cable 給企業?
     
    戴:所以應該要從語音的電信服務之外,發展新的雲端服務?
     
    高:對,你必須讓大家覺得夠貼近、夠符合,而且對於 5G 的應用會更廣泛。
     
    戴:所以你認為在 5G 這個架構下,像 AWS 或是 Azure,他們會設很多資料中心,然後資料中心上面會用軟體做到資安、備份、最佳化,你覺得這個機會是我們的電信商可以發展或掌握的嗎?
     
    高:對,我現在就是覺得他們不夠力,要加強,尤其是中華電信,但要追到像 Google 那樣當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戴:這樣的話他們的機會在哪裡?
     
    高:應該不是說新的機會,而是你要思考從中獲取的新商機,而不是就給別人做,不是嫌賺的錢不夠多嗎?那是不是應該投入一點心力,加強所謂的升值服務?這個機會在 5G 時代特別明顯。
     
    戴:5G 所需要的資料中心架構,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低延遲,所以數據存取不能離服務發生的地方太遠,才有機會達到低延遲的目標,有些服務是連一點點遞延都無法接受的。
     
    高:他就是用這些一個一個的雲端服務,一個拉一個,在架構上我們就知道了。所以我在說的是還有其他的,所謂的升值服務,而不是只靠資費,如果資費太貴,那我為什麼要升級?反正也貴沒多少,如果我下載一部影片,慢五分鐘而已,結果收費 double,那我為什麼要?所以就是不能只靠資費,要靠雲端應用服務來連結,創造屬於自己的新模式。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說,他目前除了用資費賺消費者的錢,他應該要花更多心力發展 5G 新的應用服務帶來的新價值。
     
    高:我覺得電信商應該要往這邊去想, 但我想他們應該也清楚。
     
    戴:我就是不確定,因為目前看起來,我覺得電信商和社會溝通的模式,似乎就是把 5G 當成是 4G+1,只是多 1G 而已,他們整個表現的方向跟範疇讓整個社會大眾覺得,5G 就是比 4G 快一點而已。
     
    高: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就是假 5G,所以為什麼我們當初在制定這樣的標準時要狂推成這樣,其實根本就還沒到位,因為我做技術的,我就知道這些技術還沒有到位。
     
    我說的不是要發照快一點,是希望技術研發、服務研發上面可以快一點,我還是很技術(導向)的。
     
    戴:可是如果沒有發照,這些事情辦得到嗎?發照的意思就是,這段頻譜給你用,那如果沒有發照的話,這些都還是可以加速?
     
    高:其實就是發照之前,技術有沒有足夠的成熟,可以滿足當初所有的規格。
     

     
    「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那你覺得政府現在在體制上面,是不是缺乏一個積極性的、專注在這些跟網路、資通訊、產業數據相關發展的部會?你覺得有必要嗎?
     
    高:其實行政院像 5G 就有成立一個辦公室,針對重點的項目都有成立相關的辦公室。
     
    戴:但這個比較偏向專案類型的,你說的是在科技會報辦公室下的,我說的是一個針對數位國家、或智慧國家、新產業的國家層級戰略部會。
     
    高: 關鍵可能還是要看找誰來做。
     
    戴:以前就是張善政在做這個角色,因為他可能是中華民國政府第一任 CIO,就是科技政委。
     
    以前當然也是有這些 Base,例如科技會報辦公室的政委,但張善政可能是第一個把數位或網路拉得這麼高的一個政委,也是因為這樣,他就變成第一任科技部部長,尤其他的背景是 Google,所以他在推動這些政策跟想法上面,看起來都比起前面的政府官員更貼近網路世代。
     
    當然你剛的問題是誰來做,那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沒有這樣的部會,人也培養不出來啊?
     
    高:這也沒有錯,如果沒有這樣機構成立出來的話,但如果有這樣的機構出來,機構當中需要的人力也是問題。
     
    戴:我們現在分三個,例如行政院下面有資安處,他上面沒有部或會,叫不動其他的部會,然後國發會下面有一個處,交通部下面也有一個郵電司。
     
    高:所以你是說把這些相關的部會都拉出來,專心做好資通訊發展的事?
     
    戴:因為 NCC 只管監理,他體制上不太能處理發展這類的東西,是比較被動式的。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單位來研發、爭取預算,或是來看台灣的戰略角色是什麼,比如說像 5G 導向的資料中心配置,這個就是全新的東西。
     
    我換個角度問好了,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這些科技政策或法案上面,是完備的嗎?有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會不會就是缺乏一個部會角色去整合,就比如交通部只會想智慧運輸?
     
    高:同意,就是說橫向的連結不夠緊密,各部會之間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明明就是重工了,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沒有錯。比如說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因為很多新的東西或是重要的東西都跟通訊、網路、數據相關,但其實這些部會他們的專業性都不是在這件事上面,很明顯啊,交通部其實也是運輸啊?
     
    高:他們可能也會聘請像我們這樣的技術人員進去工作吧?
     
    戴:可是策略意義就不一樣?
     
    高:那如果你要讓他策略意義一樣,但是又要如何符合所謂的智慧運輸,會不會又被下面的人打槍?
     
    戴:所以我覺得這件事就是要拉高層級。
     
    高:就是拉高層級,然後再分散下去,例如這群人做智慧運作,這群人做數據管理,這樣的話我覺得可以。
     
    戴:除了網路科技的發展,你還關心什麼科技政策或法案?
     
    高:目前政府沒有根據太空產業發展一個明確的法源依據,或是一個明確的政治方向,目前沒有。我主張太空中心的規模要升級,現在是 200 多人,目前才慢慢再擴編。
     
    我要說的是,太空中心的人員就是這麼少,所以得聽國研院的話,國研院要聽科技部的話,所以他的層級很低,但如果我們希望太空中心跟 NASA 一樣,像其他國家,例如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一樣來發展,就必須要提升他的層級,才能做到這種規模。就是由總統府直接來督管,NASA 也是這樣。科技部自己委託草擬的「太空法」草案,也是預計提升太空中心層級。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認為,太空中心要有法源基礎,然後位階要直接在總統府下面,然後要有常態性的預算,才能有足夠的發展,還有人才鏈?台灣人有時不太敢把事情想大,你的想法是說,台灣在接下來國際太空發展上不能缺席對嗎?
     
    高:當然,你如果要發展衛星通訊的話勢必要如此,我跟你說,為什麼 5G 做到現在美國要做不做,就是因為他們在做衛星通訊。
     
    *註:感謝朋友提醒,我在訪談中有些地方提到「科技會報」、有些地方提到「行政院5G辦公室」,其實我指的就是「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這個幕僚單位協助推動政院核定的「台灣5G行動方案」等計畫。
     

    【高鈺婷募款專戶】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鈺婷政治獻金專戶
    線上捐款網址:
    https://reurl.cc/2eV7n
     
    若要線下捐款,也可以直接匯款:
    銀行代碼:005臺灣土地銀行東新竹分行
    帳號:103-0010-18888
    若需收據,請私訊至粉專,謝謝您。
     

    高鈺婷資歷: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碩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大安高工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島國前進幹部
    2016年邱顯智立委選戰工程師後援會成員
     
    加Line分享訊息:http://nav.cx/fspuJHt
    追蹤instagram
    當我粉絲:https://www.instagram.com/kaofornpp

  • 遠傳微型基地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1-09 11:37:01
    有 0 人按讚


    耀登科技提前布局通訊天線新應用趨勢

    2016/01/08-陳其璐 更新時間:2016/01/08 11:13

    天線技術發展與未來布局,短期1至3年將以4G行動通訊及物聯網需求為產品規劃重點。專業天線廠商耀登科技,將技術研發重點於4G行動終端與Small cell天線、Smart Home RFID技術延伸應用。

    未來3至5年將布局生技醫療與5G通訊領域技術研發,藉由公司在電磁波專業切入生技醫的應用,同時以多天線與波束可控技術來迎向5G通訊技術發展。耀登科技持續提升無線通訊的天線效能技術與客製化設計製造,提供高產業價值的天線模組與系統產品。

    未來將著重4G技術布局

    金屬環境手機天線方案,提出金屬背蓋無開槽或金屬邊框無斷點之創新天線設計概念。頻率可調天線方案,以頻率可調方案克服產品空間與金屬環境問題。多波束可控智能天線,開發Small Cell天線產品,滿足LTE寬頻帶操作、具961種波束切換、智慧波束選擇功能(Smart-Selection)、支援多天線MIMO架構。

    各項具體技術應用說明

    運用於物聯網智慧家電與RFID,成功開發微型高增益RFID讀取器天線, 提供客戶在手持RFID讀取器開發上更佳天線方案選擇。物聯網智慧家電應用上,已成功開發高整合雙天線模組,全面支持802.11a/b/g/n/ac、MIMO雙天線、高效率、高傳輸效能,目前已導入國際電視大廠Smart TV上。

    運用於交通運輸,讓高鐵4G LTE上網更穩定,使車廂內乘客在時速近300公里下仍順暢使用4G網路。高速移動下的行動通訊應用在全世界都是待開發的技術,耀登科技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高速移動通訊技術讓民眾搭乘高鐵時享有順暢上網體驗。未來作為延伸5G技術在高速移動工具的發展基礎。

    運用於醫療市場,醫療用平板及手持行動無線超音波,手持式的無線超音波由過去手推式進化成手持式無線超音波。主要技術採用觸控式人機介面,經由Wi-Fi無線傳輸控制本機運作。主要應用範圍在於肌肉結構掃描、乳房超音波掃描、頸動脈掃描和超音波血管定位器等領域。

    透過將無線通訊結合醫學研究,來挖掘更多創新應用,包含手持式超音波也會發展為穿戴式超音波,包括超音波治療貼片、穿戴式胎兒心音計、與皮膚檢測超音波。甚至,行動超音波能協助畜產業,把關優質的肉品。

    運用於無線通訊市場,IoT相關設備及小型基地台應用,針對LoRA聯盟所發展的低功耗廣域網路傳輸技術,成功研發出ISM頻率所專用的高增益全向性天線,可使用於各種IoT設備之互聯,具遠距離且低功耗的傳輸特性,最遠傳輸距離可達20公里。此外也針對小型基地台皆必須要透過回程線路(Backhaul)將本地網路所產生的訊號傳回到電信網路的節點,以便和電信核心網路連結傳輸的特性,開發出LTE專用的無線回程線路(Wireless Backhaul)天線,加強各基地台間的連結,以提升覆蓋率,又同時降低網路建構成本。

    附圖:4G Small Cell室內寬頻波束控制天線模組產品規劃。

    資料來源: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