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道教神仙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道教神仙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道教神仙圖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54的網紅吳佩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悼念.林富士老師(1960.10.22-2021.6.22) 今天一早,起床後打開電腦,看到朋友在臉書張貼林富士老師昨晚仙逝的訊息,腦子裡瞬間築起一道屏蔽,無法順利瀏覽時事新聞。 史學界的朋友泰半聽聞林富士的大名,事實上,很多來逛粉專的朋友,可能很早就認識這位歷史學者,1998年出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願 #碼頭姑娘 #二胡 還願-碼頭姑娘 二胡版 by 永安 Devotion - Lady of the Pier (Erhu Cover by YungAn) ■ Piano by Na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G3TZSwdzQ 《還願》...
「道教神仙圖」的推薦目錄
道教神仙圖 在 蓮想 | 風景 | 手寫 | 創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44:35
🍀緣聚緣散,天自安排 偶爾看到一篇文章,寫著「泰山分手」,覺得有意思。寫著夫妻或情侶相㩗去爬一趟泰山回來之後,便分手了。 緣何?因為旅行時會碰到許多的狀況及需要溝通的問題,需要處理的細節,及一些意料之外的麻順事兒,再加上舟車勞頓,彼此的喜好不同,非常容易因一點小事而失去耐心,爆發激烈的爭...
道教神仙圖 在 王傑Wang Chieh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4 04:08:38
神獸 前兩天,正當我坐在書房翻著「方氏墨譜」這本有趣的古書,書是明朝中期由一位製墨商方于魯出版的,超級文雅的一本書,其實就類似於今日的產品圖鑑,但是因為墨條就專屬文人需求的產品,因此這本墨譜雕印得極為精美,開創了中國書籍印刷藝術的里程碑。 所以,好書就是可以拿來清洗眼睛的,沒事翻翻有益身心靈健康...
道教神仙圖 在 芝麻棉花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3 16:22:17
🖍️ 竟然畫好了哈哈哈哈不愧是我(不其實只是不提早畫的懶芝麻_(:з」∠)_ 很想試試畫東方的傳說生物!!!( • ̀ω•́ )✧ 但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如何入手ww 最後決定先從大家應該會聽說過的上古四神獸開始畫起!~ 上古四大神獸出自於遠古神話,起初稱為“四象”或“天之四靈”,是屬方遠古星象崇拜的神...
-
道教神仙圖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02 10:46:29#還願 #碼頭姑娘 #二胡
還願-碼頭姑娘 二胡版 by 永安
Devotion - Lady of the Pier (Erhu Cover by YungAn)
■ Piano by Na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G3TZSwdzQ
《還願》(英語:Devotion)是一款由赤燭遊戲發行於Steam平台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解謎遊戲,遊戲選於2019年2月19日(恰為該年農曆上元節)開放下載。遊戲描述了1980年代的臺灣臺北的一個小公寓中,一個試圖遵循傳統觀念的三口之家周邊發生的諸多事件。遊戲之名稱「還願」,是佛教、道教的一種宗教行為。在信徒禱告祈求的願望實現後,會以此報答回饋神仙、聖者甚至妖魔等。遊戲以1980年代的臺灣為故事背景,並融入1970年代、1980年代常見事物(如歌謠、選秀節目)與臺灣民間信仰概念。
赤燭遊戲在以《返校》揚名之後,推出最新驚悚作品《還願》,19日一上市就引爆話題。故事中,小女孩杜美心擁有好歌喉,更催淚演唱主題曲《碼頭姑娘》,而替她配音演唱的是童星劉芷融。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3ESjqB-Ck
《碼頭姑娘》原版是1=A,但我找不到原版伴奏。偶然間在Youtube聽到NaeN的鋼琴版,覺得非常美。鋼琴在深情的慢板過後,加快了速度,如櫻花雨般落下的鋼琴,彷彿看到了美心跳起舞來,靈魂也得到了昇華。NaeN的鋼琴一開始是1=bA,後半段升半音轉為1=A。二胡演奏時避免使用空弦,輕撫運弓、氣息綿長而溫柔,拉出空氣感的音質。演奏時心中默唱以加強情緒,想像小女孩想回到媽媽身邊的心境。我的二胡演奏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拿起二胡 在櫻花雨般的鋼琴下
與美心一起 翩然起舞...
若有來世 你還願意嗎?
========================
還願-碼頭姑娘 二胡版
英文:Devotion - Lady of the Pier
原唱:杜美心(劉芷融)
作詞:江東昱
作曲:楊適維
原曲發行:2019年2月19日
二胡錄製:2019年3月02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bA BPM=60~80
大海滿是波浪 不見船入港
65 5535 35231
她站在碼頭 遙望著北方
355 35 322 12
青絲飛上白霜 心還惦著他
65 5535 311 56
信裡沒說的 那句回答
16 161 53 533
傻傻的姑娘戴一朵花 等著他回來呀
323 35 3233 2353 21
小小的嘴兒藏不住話 都唱成情歌呀
3235 3233 23311 5
青山依舊 歲月如常 也不見她悲傷
3235 3233 2353 21
有情的人 別問她 你還願意嗎?
3235 553 23312
大海滿是波浪 不見船入港
65 5535 35231
她站在碼頭 遙望著北方
355 35 322 12
青絲飛上白霜 心還惦著他
65 5535 311 56
信裡沒說的 那句回答
16 161 53 533
傻傻的姑娘戴一朵花 等著他回來呀
323 35 3233 2353 21
小小的嘴兒藏不住話 都唱成情歌呀
3235 3233 23311 5
青山依舊 歲月如常 也不見她悲傷
3235 3233 2353 21
有情的人 別問她 你還願意嗎?
3235 553 23312
1=A
傻傻的姑娘戴一朵花 等著他回來呀
323 35 3233 2353 21
小小的嘴兒藏不住話 都唱成情歌呀
3235 3233 23311 5
青山依舊 歲月如常 也不見她悲傷
3235 3233 2353 21
有情的人 別問她 你還願意嗎?
3235 553 23312
傻傻的姑娘戴一朵花 等著他回來呀
323 35 3233 2353 21
小小的嘴兒藏不住話 都唱成情歌呀
3235 3233 23311 5
青山依舊 歲月如常 也不見她悲傷
3235 3233 2353 21
有情的人 別問她 你還願意嗎?
3235 553 23312
若有來世 你還願意嗎?
2122 12271
END -
道教神仙圖 在 梓凜Tsul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27 17:54:41去追蹤梓凜的TWITCH這邊會有可愛的音效喔!!!
https://www.twitch.tv/mio86815
抖內給精華師/剪輯師的網址:
https://streamlabs.com/梓凜精華區
梓凜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sulinSoCute
梓凜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W0SKKATlsXh-Kx_i03bSg
遊戲介紹【維基百科】:
《還願》(英語:Devotion)是一款位於Steam平臺由赤燭遊戲發行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解謎遊戲,遊戲選於2019年2月19日(恰為該年農曆上元節)開放下載。劇情描述1980年代的臺灣臺北的一個小公寓中,一個試圖遵循傳統觀念的三口之家周邊發生的許多事件。遊戲之名稱「還願」,是佛教、道教的一種在信徒禱告祈求的願望實現後,報答回饋神仙、聖者甚至妖魔等的行為。遊戲以臺灣1980年代為背景,並融入1970年代、1980年代常見事物(如歌謠、選秀節目)與臺灣民間信仰概念。遊戲採用第一人稱視角來進行,玩家將扮演家庭男主人杜豐于的角色進行遊戲,玩家一開始需在四個不同時間軸、類似而不相同並彼此相連的舊公寓場景中搜尋線索、推理解謎,劇情將會隨著各時間軸中的線索與道具揭曉後推進。
- 幹你何老師
- 杜豐于
- 鞏莉芳
- 杜美心
- 八十八
道教神仙圖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悼念.林富士老師(1960.10.22-2021.6.22)
今天一早,起床後打開電腦,看到朋友在臉書張貼林富士老師昨晚仙逝的訊息,腦子裡瞬間築起一道屏蔽,無法順利瀏覽時事新聞。
史學界的朋友泰半聽聞林富士的大名,事實上,很多來逛粉專的朋友,可能很早就認識這位歷史學者,1998年出版的《認識台灣(社會篇)》,他是主要撰寫者之一,而這本教材,無疑啟發了台灣年輕世代對本土的重視與關心。
林老師並沒有躲在象牙塔裡做學問,積極入世,關懷社會。他的研究領域很廣,涵蓋了巫師、乩童、檳榔、屎尿、疾病、道教等「冷門歷史」,跨越宗教與醫療,體現他對常民生活的關懷。我念大學時,只聽過其名,拜讀其大作,但不識其人。直到推甄上研究所後,我先去了一趟台南,大學的指導教授叮嚀,我的研究主題與林富士老師等人領域較相近,修課之餘若有時間,記得要常去史語所的生命醫療史研究室聽演講。
該研究室每月會舉辦一場小型座談(又稱月會),請來相關領域的學者,或發表文章,或帶領我們閱讀史料,接著是討論時間,參加的多半是對該議題感興趣的老師們,研究生頂多兩三位。圓桌會議上,主持人通常會向演講者一一介紹出席來賓的來歷,記得林富士老師介紹我的開場白大多是「佩蓉是清大歷史所研究生,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在成大指導的學生,請大家多照顧〜〜」。
我在史語所當助理那些年,常有機會聆聽林富士老師主持、發表與評論,他的詞鋒犀利、邏輯清晰,對於問題的核心,切入點掌握精準。他對於學術品質的要求嚴謹,律己更嚴,但私底下的他,幽默風趣,尊師重道,很照顧學生,也樂於提攜後進。
去年中,我北上國圖印資料,順道回中研院拜訪師友,與林富士老師不期而遇,數年未見,他的容貌改變很大,我差點認不出來,直到聽到他的聲音,才確認是他,我們閒聊了好一會兒。即便我不是他指導的學生,但他仍會透過身邊的親友傳達對我的關心、鼓勵與支持。
憶起南港的氣候潮濕,也常下雨,如同今天高雄的天氣,濕溼答答,讓人靜不下心。聽到林老師過世的消息,讓我難受不已。我想,雖然他很捨不得人世間的親朋好友和同事學生們,但應該也想到天堂與師母相聚,再續前緣,快樂地當一對神仙伴侶。這一刻,耳邊好似又聽到他那爽朗的笑聲。
謝謝林富士老師,一路好走!我們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守護這塊土地。
#認識台灣
道教神仙圖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8禁]
週日晚疲乏於疫情,來看點紓壓的,將近兩千年前的多P。
三點全露但不是照片,人物的臉孔也都看不清楚,無法透過網路肉搜。重點是請帶著「學習」和「研究」的眼光,來看看古人死後與情慾的世界。
讓我們先從兩幅驚世駭俗的漢代畫像磚說起吧!
1977 年由四川省新都縣所徵集的 10 餘塊畫像磚裡,其中的內容有搗米、釀酒、樂舞、雜技等,最特殊的兩塊為〈桑間野合〉,畫像磚長 49.5 公分、寬 29 公分、厚 6 公分。
畫像磚當中為赤裸的三男一女,中間為頭疏高髻的女子仰臥於地,雙腿抬起,其採桑的竹簍翻倒於一旁。女子繫衣的帶子解下後隨意的扔在身旁,其中一名男子撲在她的身上,男子兩腿之間露出雄偉而堅挺的陽具,準備插入女性的生殖器官。交合男女的身後有一個身材矮小的男子跪在地上,以雙手推著交合男子的臀部(用力一點!),生殖器也呈現勃起的狀態。
畫面的左方則是高大的桑樹和另外一個男子望著交合的場景,彷彿被興奮的景象所感染,生殖器堅挺的勃起。在樹枝上掛著四人的衣服,4 隻小鳥在枝枒上跳躍,2 隻猴子於旁邊嬉戲。整體的畫面呈現喜悅而且和諧的氣氛,彼此之間沒有爭先恐後,歡愉且溫馨。
第二塊畫像磚則是第一塊的後續,兩幅為連環的畫面,原先交合的男子坐在樹下喘氣,矮小的男子疲倦的扶著樹幹,輪到原來畫面左方的男子交合,女子的雙腿似乎支撐太久,已經垂下。
看到這兩幅畫像磚,讀者的想法是甚麼呢?覺得很正常或是驚世駭俗呢?
畫像磚是放於墓室中的壁畫,為什麼墓室中會放這種圖畫呢?
由於這兩幅畫像磚不是透過考古挖掘出的,不知道原本擺放在甚麼地方,加上畫面的特殊性,不少學者嘗試從「生殖崇拜」或是道家的「房中術」加以解釋,認為屬於「房中術」、「合氣之術」,屬於道教儀式中的養生或是神仙術的範疇,是信仰者必須經歷的一種「過度儀式」(rite of passage)。其他的學者則認為屬於一種原始的性禮儀習俗、一種原始巫術。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儀式,因為不是日常生活常見的景象,背於常道,甚至有些驚人!
究竟這兩幅野合的畫像磚應該要怎麼看?我們不妨從為什麼覺得驚人這件事先來談起。
為什麼覺得驚世駭俗?
近半世紀的考古發現讓我們對於中國古代文明有了新的認識,每次從考古現場發現新的文物,媒體都報導「驚人的考古發現」,像是四川三星堆的發現,因為造型特色,有些人覺得像是外星人或是中美洲的文明,為什麼這些考古發現會讓人覺得驚訝呢?
上面的兩幅畫像磚之所以讓學者驚訝,是因為它與我們對於漢代的歷史想像不同,顛覆了以往歷史課本和書籍所教的歷史,而透過真實的文物,可以重新發現與了解真實的過去,這兩幅畫像磚能讓我們了解漢代的社會嗎?
讓我們先看看漢代畫像磚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西漢中後期之後,墓室中開始產生壁畫,墓室畫像除了滿足美感或是裝飾上的需求,還與道德勸誡和政治上的要求有關。當時不僅貴族的墓可以擁有壁畫,有經濟實力和地位的人都可以擁有。
東漢的時候,由於儒學興盛,學者和官員對於社會的價值、文化都有一套自身的標準,並且將這套想法付諸於藝術的表現上。以最有名的武氏祠為例,在畫像的風格上較為簡約,追求古典的主題和風格,強調對稱和秩序。
而且因為建立祠堂可以獲得名聲,花越多錢,葬禮越奢侈,請越多人來,壁畫上畫越多聖賢孝子的故事,就可以讓子孫後代獲得名聲,在學者和官員中獲得認可,然後可以出仕做官。
當時畫像磚主要有什麼樣的畫像呢?
大部分都是聞名於當時的歷史故事或是人物。舉例而言,武梁祠畫像的陳列很明顯地讓人浸淫在儒家的思想與道德情境中,讓人感受到教忠教孝的氛圍。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壁畫都那麼喜歡講大道理的,四川就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四川畫像的特別之處
漢代四川的墓室畫像對於歷史故事和人物沒有興趣,也對儒家的聖賢孝子感到乏味。在四川的畫像大多關心什麼問題呢?
他們著眼於生活的世界、世俗的點點滴滴。在畫像中描述日常生活,他們想要在死後還享受人間世界的一切,關注市井、採桑、耕作和煮鹽等日常生活常見的事物,希望把生前的享受帶到死後世界。
為了更加了解前面那兩塊畫像磚,我們還可以透過畫像磚的生產過程來看看它們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成都平原的畫像磚在東漢時期由於商業的發達,作為墓葬使用的畫像磚大量的模式化與程式化,如同馮漢驥先生所言:「凡是同一題材的,都為一模所制。」畫像磚一個模可以製造出很多塊,製模的成本較大,題材顯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才會開模,這樣才符合商家的成本。
如果四川的畫像磚是大量製造,是商業化的考量,像這樣「驚世駭俗」的畫像磚應該不是孤例,而是大量生產的結果,可以顯示這樣的題材在當地並非驚世駭俗。
除此之外,這場多 P 似乎有點即興,到樹林中採桑就被親親、抱抱再推倒。從畫面所呈現的愉悅、輕鬆氣氛,並不像是學者所說的舉辦儀式,不應將之視為宗教活動。簡單的說,其所展現的就是男女之間的魚水之歡,而且是多男一女的性關係。
從我們對於漢代社會和文化的想像來說,東漢社會由於獨尊儒術,社會風氣也逐漸重視儒家的道德觀念,男女之間的界線已日趨嚴格。在墓室壁畫中所呈現的主要為道德訓誡、三綱五常和烈士貞女的觀念。
然而,四川畫像呈現不同的世界,大量的畫像描繪日常生活的種種,他們對於古賢烈士、忠臣孝子和男女大防的想法並不重視。或許也可以說成都平原的男女之防與道德界線,比起儒家思想濃厚的山東來說,較為的開放。天府之國,不僅吃穿不愁、生活愜意,且情慾之事也較其他地方開放。
看到這兩塊畫像磚,有點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台灣鄉下,有時葬禮或是酬神的活動中會請電子花車來跳脫衣舞,讓往生者和神感受到人間世界的喜悅和歡愉。
透過兩幅漢代的畫像磚告訴了我們古代世界性開放的一面,古代中國和您們想像中的一樣嗎?
如果想看更多古代四川的故事,請看我的書。
#現在有疫情
#不適合這樣群聚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道教神仙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7
命運必懂數410
在家也能自修,不用去廟,家也不用有神明。如何在家自修呢?
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持續延燒,除了連續多日,本土確診案例破百,政府也宣布全國都儘速三級警戒狀態。
對於有習慣去廟裡拜拜、參加進香團到處拜拜的人來說,不能拜拜是個很麻煩的事,因此在這裡提供簡單方法,讓大家在家也能拜神。
一、敬拜神明圖像
神明圖像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常見的拜神方式,神明圖像,在過爐後,等同於神明金身,如果家中有神明圖像則天天敬拜,跟到廟裡拜神是一樣的。
二、敬拜香火袋
香火袋就是平安符,古早時期的香火袋是真的將神明爐內的香灰放進去,現在則多以折成八卦形的符令為主。香火袋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神明發給信眾的保護令,告訴周遭的無形眾生,配有香火袋的這個人是某某神明看顧的,所以香火袋本質上就是神明分身,見香火袋如見神。在無法入廟參拜的情況下,可以將香火袋放在身上,或掛在牆上,接著簡單敬拜即可。
三、朝廟宇方向參拜
如果沒有神明圖像,也沒有香火袋,最簡單的參拜方式就是直接朝著廟宇的方向參拜,向神明表達心中的敬意同時祈求護佑。
如果廟宇的方向剛好是家中浴廁,那麼直接面對窗戶,朝天空參拜即可。
心誠則靈,恭敬於事,則能獲得靈驗或靈感。在家跟在廟效果一様。
正如古人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只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在家也能自修,不用去廟,也不用家有神明
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努力的實施,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自修也能,心誠則靈。
道教也提倡「心誠則靈」,並且從教義出發,將其納入「天人感應」的範疇。
「天人感應」指的是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能夠相通。道教有關「天人感應」的理論,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第一,是從天地與人體相類這方面來解釋。《雲笈七籖》引《真文經》之說:「人之生也,頭圓像天,足方法地,發為星辰,目為日月,眉為北斗,耳為社稷,口為江河,齒為玉石,四肢為四時,五臟法五行。與天地合其體,與道德齊其生」。
人體所有的部位,不僅與天地相對應,還和「四時」、「五行」相聯繫。
第二, 是從神仙與世人相通這方面來解釋。《神仙可說論》說:「五臟六腑,百關四肢,皆神明所屬,各有主守」。比如,《黃庭內景真經》云:口神為丹朱,舌神為正倫,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炁神導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所以,人的內丹修煉可以與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華。
第三, 是從人的言行受到上天神靈的監控這方面來解釋。
心誠行善,必得福報;心不誠行不善,則厄運不遠。
《太上感應篇》中說,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所以,我們常說的「心誠則靈」,實質上屬於「天人感應」的另一個方面。趁着疫情在家虔修也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