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全文沒有出現一個「空」字,但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相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佛在舍衛...
⭕️第276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全文沒有出現一個「空」字,但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相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佛在舍衛國,為須菩提等,初說境空,次示慧空,後明菩薩空者,蓋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為詮也。此經不如大般若經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經之太簡,而能說般若之空慧,無有餘蘊,故古來傳持,弘通甚盛。然自如是我聞至果報亦不可思議之前半,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至卷末之後半,語句文意,殆似相同,以此僧肇解之,謂前半說眾生空,後半說法空。吉藏駁其說,而以此為重言。謂前半為前會眾,後半為後會眾,又前半為利根,後半為鈍根,又前半盡緣,後半盡觀也。南北朝時代的開善智藏大師持誦金剛經多有靈驗感應,唐朝以後的僧人,將本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更因為禪宗各祖師的提倡,地位甚高,唐玄宗敕定《孝經》、《道德經》、《金剛經》為三教中最重要的經典,親自為此三經作註。宋代公家以《金剛經》測驗僧侶。明成祖因國師臨濟宗的姚道衍之請,集僧俗二界善知識作《金剛經解》。金剛經以禪宗之大力弘揚,加上士大夫大多尊此經,認為讀通之後可以成就佛果,民間則認為本經典有不可思議感應,單純誦經時也能感召八大金剛護法。明朝末年的祕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將「空」等同於「道」,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真空家鄉」。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為唐朝咸通年間(868年)印刷,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雕刻印刷品,現存於大英圖書館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該印刷品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千佛洞」,後由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從王圓籙處購得,上面標明「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在中國佛教史上,《金剛經》有六種漢譯,其中被《大正新修大藏經》收錄的版本分別為:㊀姚秦.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目前流傳最廣。㊁元魏.菩提流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㊂陳.真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㊃隋.達磨笈多《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㊄唐.玄奘《大般若波羅蜜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㊅唐.義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六譯中流傳最廣者為鳩摩羅什法師譯本,與出土梵文本最能對應者為達磨笈多法師譯本與玄奘法師譯本;達磨笈多譯本與梵文馬克斯·繆勒版本幾乎是完全對應。黃念祖評價玄奘譯文為「準確完備,力保原面,雖篇幅稍增,而原語具存,辭義詳明,可免誤解杜撰之弊」。1996年,許洋主出版新編、譯、註梵文《金剛經》五冊。在藏傳佛教的甘珠爾中,金剛經有一種譯本,名稱是《聖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能斷大乘經》,別稱《三百頌般若》。西藏傳統對般若經的分類有「六部母般若,十一部子般若」的說法,金剛經屬於子般若中的一種。這部經的原題目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有兩種意義:①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②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金剛能斷」有兩種解釋:❶金剛喻作智慧。鳩摩羅什下的註解為:(如)金剛(的般若)能斷(煩惱)。金剛(即鑽石)用以比喻「般若」,即指般若如金剛,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❷金剛喻作煩惱。玄奘等註解為:(般若)能斷(如)金剛(的煩惱)。金剛用以比喻「煩惱」,即煩惱難以破壞。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由於人們認虛為實、認假為真,所以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業、口業、意業,並且受這三種業力的牽引、拖累,以致長劫地生死輪迴,經受不可言狀的種種痛苦,始終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在佛教釋義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就是本經題的深刻涵義。鳩摩羅什譯本中,梁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作三十二品(章),並以副標題加以註解。梵文本及藏譯本中並沒有這種分法。本經的主旨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⑴印順導師闡述為:「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⑵聖嚴法師闡述為:「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⑶江味農居士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即生實相。」⑷「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直譯為:應生起「不住於任何一處之心」。
道德經全文翻譯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年前的今天,911事件發生時,你正在做什麼?
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當天的震驚,是一個不容抹滅的記憶。在那之後世界一連串的發展,讓許多的事物被賦予特定的色彩。包括國土安全和恐怖主義等等新的詞彙進入主流。中文翻譯成「聖戰」的伊斯蘭吉哈德 (jihad),成了這一串論述背後的壞人。但任何有回教徒朋友的人應該都知道,穆斯林大部分是非常溫和以及愛好和平的。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反差?而在6到10世紀輝煌的伊斯蘭文化,以及後來發揚光大,橫跨近800年的鄂徒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是如何發展?這一些問題都是我在選擇這本書的時候想要得到的答案。
「興亡世界史」這個系列的書籍,之前就看了幾本很棒的,讓我在華人視角的世界史,與西方視角的世界始終史之外,看見一個不一樣的可能。之前一位書友的描述很貼切,說日本人看歷史,很像監視器一樣反應一切,平鋪直敘不帶立場的陳述事情。
從穆罕默德開始創立說起,他說講述的思想與當時阿拉伯社會截然不同。包括獨一真神的信仰,社會的平等,還有賙濟窮人的理念,在當時部落主義盛行,多神信仰,以及富人只管自己的文化當中,幾乎是挑戰權威的一股力量。從那裡開始論述的「吉哈德」,講到的就是內心善與惡的爭戰,還有受到逼迫時自身保護的行為,並沒有什麼侵略或是攻擊他人的含意在內。
這一連串因著堅定意志,和天時地利,與巧合之下,伊斯蘭的世界逐漸擴張在整個阿拉伯地區。到第6世紀開始,更是誕生了輝煌的文化,特別是他們著重翻譯和貿易,更是讓文化交流鼎盛。像是「一千零一夜」故事描述的繁華,還有現在數學基礎的阿拉伯數字和代數 (algebra),以及現代 AI 人工智慧必須由的「演算法」(algorithm) 都是從阿拉伯數學家 al- Khwārizmī 名字衍生的。在當時伊斯蘭文化強調的是對各種宗教信仰的兼容並蓄,社會的平等 (特別是對於窮人,另外伊斯蘭初期,婦女的地位也不低),和整體社會的和平發展。後來因著政治和接班人不明確的因素,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敵對,讓很多初期的善意開始變質。歷經鄂圖曼帝國百年的傳承後,包括阿富汗,土耳其,和伊朗,都有類似宗教改革的推動。但當時已經是面對20世紀的強大西方世界,因著石油的利益,讓這些改革受到嚴重的干擾。而1948年以色列建國產生的巴勒斯坦問題,更是挑起伊斯蘭世界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現在我們熟知的一些人物包括賓拉登,以及塔利班,和蓋達等組織,某一段時間之內其實是西方世界所連結的勢力。所以書本最後的一部分是在檢討這些恐怖的攻擊,真的是伊斯蘭世界挑起的戰爭,還是西方世界所埋下的種子?在這裡我就不要破梗了。
雖然這本書許多可蘭經內容,眾多烏瑪和哈里發的翻譯名字,不是那麼容易閱讀。但不要太在乎這些細節,還是可以掌握到一定的輪廓。冤冤相報的循環,到底要怎樣才能結束?我想引用我最欣賞的作 者,同時也是猶太拉比的Jonathan Sacks,在紐約 911 事件10周年紀念所發表的談話來總結:
“Whenever Me takes precedence over We, and pleasure today over viability tomorrow, a society is in trouble. If so, then the enemy is not radical Islam, it is us and our by now unsustainable self-indulgence. The West has expended much energy and courage fighting war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abroad and defeating terror at home. It has spent far less, if any, in renewing its own morality and the institutions — families, communities, ethical codes, standards in public life — where it is created and sustained. But if I am right, this is the West’s greatest weakness in the eyes of its enemies as well as its friend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world is to begin with ourselves. Our burden after 9/11 is to renew the moral disciplines of freedom. Some say it can’t be done. They are wrong: it can and must. Surely we owe the dead no less."
“當我們看重[我]超過[我們],看重今日的歡樂超過明日的繁榮,那麼社會就會陷入麻煩。這樣說來,我們的敵人並不是激烈的伊斯蘭主義,而是我們自己,和我們寅吃卯糧的個人主義。西方的世界用盡許多精力和勇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爭戰並且在國內防恐,卻幾乎沒有花時間精力在更新自身的道德,和創造並保持這些道德標準之處,包括:家庭,社群,道德共識,和在公開場合的行為標準。如果我想得沒有錯,那麼這就是西方世界敵人和盟友眼中,我們最大的弱點。拯救世界的方式,從檢視自己開始。911事件之後,我們共同的負擔就是要重新定義自由世界中的道德標準。很多人說這是不可能的,但我認為他們錯了,這是可能而且必須的。我們向所有逝去的犧牲者,有這樣的責任”
📚延伸閱讀📚
📗“Destiny Disrupted” 中文版 「中斷的天命」
這是我15年前讀的書,是一位伊朗學者從伊斯蘭世界的角度講述世界史,讓我眼界大開,也開始愛上從不同視角來了解世界史。
📙“Not in God’s s Name” 中文版「毋以神為名」
我2018的top 10 之一,也是我知道惟一一本Jonathan Sacks的中文書。原來宗教戰爭,常常是一種有忌妒衍生出來的兄弟鬩牆? “當宗教將人變為兇手,上帝痛心垂淚”
全文與延伸閱讀的連結在部落格中 👇👇👇
https://dushuyizhi.net/%e4%bc%8a%e6%96%af%e8%98%ad%e5%b8%9d%e5%9c%8b%e7%9a%84%e5%90%89%e5%93%88%e5%be%b7/
#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 #興亡的世界史
道德經全文翻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 博客來、 博客來OKAPI 與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邀請擔任六月試讀偵探的大來賓,今年國外出版才幾個月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匿名小說家》是 Alexandra Andrews 處女作,不僅確定將改編電影,被譽為出版界的《天才雷普利》,更迅速翻譯成繁體中文版本,讀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融合文學元素與驚悚刺激的敘事手法,往返在紐約與摩洛哥兩個風格迥異的國度,迅速將讀者捲入層層翻轉、高潮迭起的懸疑世界。
⠀⠀⠀⠀⠀
▍博客來:https://bit.ly/3vY11vo
⠀⠀⠀⠀⠀
⠀⠀⠀⠀⠀
「有時候作家的靈感源頭很貼近生活,家人、朋友、敵人;有時候靈感來源就像訪客,來自另一個時空,另一個宇宙。」
⠀⠀⠀⠀⠀
此一席話,出自梅莉史翠普主演的話題新片《#讓他們說吧》,這部電影沒有劇本,所有台詞皆為即興發揮。她飾演一位備受文學獎肯定的作家愛莉絲,當初疑似取材大學好友羅貝塔的人生,撰寫出一部獲得高度讚譽的虛構小說,使得羅貝塔多年來耿耿於懷,認為愛莉絲始終對自己有所虧欠。然而,身為一位創作者,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泉源幾乎是天經地義,就如親自參與西班牙鬥牛後,海明威寫成了《太陽依舊升起》;不得不投筆從戎後,托爾金創造出了中土世界;二戰於軍情六處任職後,格雷安葛林的小說頻繁出現偵探元素;大抵多數迷人的事物都帶有傳記色彩。
⠀⠀⠀⠀⠀
也許可以說,小說家或多或少,必然會運用真實經歷作為陶土,描繪得愈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愈能將讀者拉入那個無法親自走一遭的人生與世界,之所以迷人更在於其觸不可及,有些探問了道德底線,有些則遊走在生死交界處。亞莉珊卓.安德魯斯耐人尋味地將《消失的匿名小說家》建構在如此概念上,試圖叩問讀者 —— 假使身為一位作家,你會願意付出多少代價,成就「另一本」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
重點確實為「另一本」,並非「第一本」。
⠀⠀⠀⠀⠀
真正讓多數創作者陷入困境的,不是怎麼傾注全力來到生涯巔峰,而是在抵達巔峰的下一步,該如何坐好坐穩,同時求新求變,才不會在資訊量爆炸的時代,迅速被期待值節節攀升的廣大讀者群請下神壇。
⠀⠀⠀⠀⠀
所有選擇隱姓埋名的暢銷作家,幾乎都存在無法與旁人言說的理由,《消失的匿名小說家》裡也出現一名莫德迪克森,性別不明、身份成謎,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好似橫空出世,橫掃各大排行榜,於美國文壇掀起一陣旋風。最為人所稱道的,莫屬作者附身角色內在,身歷其境般透過文字赤裸裸捕捉其痛下殺手的過程,充滿野性,極其逼真。
⠀⠀⠀⠀⠀
身為編輯助理的芙羅倫斯,生在美國鄉下一個平庸家庭,自學生時代便懷有作家夢,因此來到紐約,置身處處附庸風雅、充斥菁英主義的藝文界,總是讓芙蘿倫斯疲於適應另一種價值觀,不僅陷入迷惘,亦感到有志難伸。但另一方面,那難以澆熄的文學熱忱,導致自視甚高又缺乏自信的她不願主動離開這個圈子,覺得自己只是時候未到,缺乏伯樂,並非技不如人,同時,她的職場話題與私人生活一直無法脫離莫德迪克森和《密西西比狐步舞》,人人皆可能成為這位臉孔模糊的作家。
⠀⠀⠀⠀⠀
「如果妳老媽成天穿緊身衣褲、狂擦助曬油,跟她提菲利浦‧羅斯,她會以為是大都市的哪個平價家具店,妳該怎麼辦?要是妳想過另一種人生怎麼辦?妳要怎麼從魯蛇組跳到人生勝利組?妳要怎麼變成徹底『歸屬』人生勝利組的那種人?」
⠀⠀⠀⠀⠀
始料未及,在命運的安排下,一轉眼她已拎著打包妥善的行李遠離市區,斬斷與外界所有聯繫,包括母親,芙羅倫斯成為在全世界唯二得知莫德迪克森真實身分的人,以助理身份戰戰兢兢身兼編輯與作家之間的橋梁,不僅與崇拜多時的偶像同住一個屋簷下,還滿足了己身按耐不住的窺視與模仿等內在渴望,她深深相信,只要有這位名利雙收的前輩當作榜樣,很快就會找到「正確的」觀念,並徹底改頭換面,讓過去蔑視自己的人刮目相看。如此人生的轉捩點,似乎不只是迎向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更與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甚至即將展開一趟久違的摩洛哥探險之旅。
⠀⠀⠀⠀⠀
⠀⠀⠀⠀⠀
▍全文寫於:大抵多數迷人的事物都帶有傳記色彩
—— 讀《消失的匿名小說家》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692
道德經全文翻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外交官全面「戰狼化」 余茂春: 中共外交大失敗】
首場美中高層會談於安哥拉治時間19號中午結束。按照原定計劃,美中沒有聯合聲明,也沒有共同記者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國安顧問沙利文在會後對記者表示,與中國的對話「艱難而直接。」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3192021100939.html
經歷了第一天會晤開場時的火花,美中高層在阿拉斯加的最後一場會談於當地時間3月19日上午九點十分展開。
白宮新聞副發言人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19日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簡報時表示,美國代表團到安克雷奇的目的是闡明美方的原則與期望,立場也始終不變,即「不尋求衝突,但歡迎激烈的競爭,且永遠堅持為人民和朋友奉行的原則。」
「但我們看到(中方)誇大的外交秀,那經常是針對國內觀眾的。」 皮埃爾說,美國很早就意識到與中國對話會是艱難的,「但我們已經準備好坦率地交談,並且將(美中會談)繼續進行下去,利用剩餘的時間在私下為中國官員勾勒出同樣的信息。」
至於此次會談的緊張氣氛是否會影響拜登總統與習近平會晤的可能? 皮埃爾僅強調這是一次性會議。
美國總統拜登19日上午在搭機前往喬治亞州前,對於美中會談只發表了簡短的看法,他說「我對國務卿感到非常驕傲。」
▪️余茂春:中共戰狼手段的僵化
18日,原本安排僅幾分鐘的開場,由於中方代表楊潔篪突然「超時演說」,演變成鏡頭前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唇槍舌戰。
「中共(官員)講了十幾分鐘不守規矩、很不禮貌,外交官員沒有外交官的姿態。這不是第一次了,大家都有目共睹。」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規劃顧問 #余茂春 告訴自由亞洲電台,這顯示中方代表不是帶著誠意來解決問題,只想利用鏡頭攻擊美國,他重批,「中國把中美關係所有的癥結,全部歸咎於美國,沒有自己反省的誠意,這是(中共)外交上的大失敗。」
「習近平講這個 #東升西降,像當年毛澤東一樣,對世界形勢發生嚴重錯誤的估計。」
余茂春進一步分析,「以前戰狼外交在比較低層次的人身上,像外交部的發言人,可能代表著基層官員、吃瓜群眾,現在由中國最高級別的外交官說出來,反映出中國的戰略力度。我覺得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只會更孤立,一點幫助都沒有,也顯示出他(中共)的外交手段非常僵化。」
余茂春還認為,中國政府千方百計想在美國前後任政府間「挑撥離間」,本來期望拜登政府全面否定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看來(中方的計謀)失敗了,現在還有點惱羞成怒。」
余茂春肯定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延續性,以及加強與盟友聯繫應對中國挑戰的做法。「中國不是民主國家,是以個人意志來進行統治。他們喜歡把對華政策的波動歸咎於某個個人的理念。比如上屆政府(中國把責任)歸咎於蓬佩奧。他們沒有看到根本的原則是源自中國的所作所為,也根據美國民意。所以不管美國什麽政府上台,(對華政策)基調都會是差不多的。」
▪️老虎為誰變身為戰狼?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狼外交」秀上,外界最關注的角色是楊潔篪的轉變。
1977年,擔任外交部翻譯官的 #楊潔篪 陪伴前總統老布希一行人前往西藏訪問,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曾在《洛杉磯時報》回憶說「每個人都喜歡他(楊)」。
楊潔篪此後的外交仕途順遂,還因此與布什家族建立了很好的關係,他的綽號「老虎楊」(Tiger Yang)還是老布希取的,由來是1950年生的他屬虎,加上名字裡的 「篪」字。
四十多年後,長袖善舞的「老虎楊」搖身一變成了阿拉斯加的戰狼領袖。
「楊潔篪就是個外交官,以前顯得比較低調。現在他的調子轉得那麽強硬,不近人情,肯定是上面給的指示,不過就是個傳聲筒而已。」余茂春說。
即將出版有關中國戰狼外交的書籍(China's Civilian Army: The Making of Wolf Warrior Diplomacy)的前彭博社駐華記者馬丁(Peter Martin)則分析,楊潔篪的強項就是「善於傳達北京想聽的話」。
他引述長期跟楊潔篪打交道的美國前資深官員韋德寧(Dennis Wilder)的分析,「他(楊)是一個有能力在必要時展現極端魅力,在必要時開啓極端憤怒模式的人。」 韋德寧認為,楊潔篪的表現經過精心盤算,也要表現給現場的中國代表團們看,好讓他們上報會議成果。
馬丁(Peter Martin)在推特上回顧,1950年代初,中國外交官還在摸索,如何代表一個封閉又偏執的政治體系去面對世界;到了九零年代,他們則試圖避免指責美國,維持一種韜光養晦路線。但到了2021年,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國外交官需要適應一個廢除領導人任期制度,一個在新疆建立「再教育」營地的政治體系,以及一位吹捧中國制度有「明顯優勢」的大領導。
▪️美國國會對華戰線一致
在19日的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上,美國前朝官員及兩黨議員在對華政策上展現著強烈的一致性。近兩個小時的聽證會話題在團結印太盟友、調整對台戰略模糊上。
川普時代的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 #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及小布希時代的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哈斯(Richard Nathan Haass)都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的延續性表示肯定。
「拜登政府上任之初發表的聲明及採取的行動讓我感到鼓舞,我對國家首腦級別的四方會談(Quad),以及國務卿與防長訪日韓的2+2會談及後續行動表示讚賞。」薛瑞福說。
「(面對中國的挑戰)多邊主義對美國至關重要,我們無法用單方面的力量對中國產生影響。」 哈斯則提醒,美國的策略也要保持務實,「但我們也不能要求盟友夥伴選邊站,例如,即使他們會加強與美國的安全關係,他們有許多人仍希望與中國建立經濟聯繫。」
共和黨籍的眾議員安迪∙巴爾(Andy Barr)則對中共外交官在美中會談上的無理表示氣憤。
「雖然我知道美國經歷了非常艱難的一年,我們有自己的問題。但我想突出美中兩國在道德上的差異。美國有正在利用拘留營對自己的人口進行種族清洗嗎?美國有對在這裡做生意的公司進行知識產權偷竊,並提供給軍方嗎?美國有把那些倡議民主和人權的人們關押起來嗎?」
巴爾說,當美國在談論印太地區的未來時,必須讓盟友清楚,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跟一個封閉的共產黨領導的警察國家在道德上的差異。
▫️布林肯、沙利文會後講話: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antony-j-blinken-and-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statements-to-the-press/
▫️王毅、楊潔篪會後講話:https://www.pscp.tv/CGTNOfficial/1yNGaWVdDwjxj
圖:中國官媒整理宣傳的戰狼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