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過與不及中庸之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過與不及中庸之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過與不及中庸之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產品中有7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680的網紅愛比妞。親子純粹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丈夫是公立小學派,六年來雲遊四海快樂天堂、我私小畢業,老實說沒生小孩之前根本不知道,小學有半天這個噩耗!!直到我家哥哥要入學了,才知道可能要找安親班這件事情,萬萬不可啊!孩子,媽媽雖然愛你,但能晚點回家就晚點回家吧!😂😂 總之我們走上了私小的路線,對於課業,丈夫覺得等到孩子知道「恥」字怎麼寫之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習近平最初豪言「以牙還牙」,美國發動貿易戰,擊殺中興,孤立華為,拉孟晚舟,才要劉鶴「割地賠款」。港鐵撞車、「豆腐沙中線」醜聞、林老師跳樓悲劇、王賢誌歡樂滿東華式把事情告一段落、教育官僚漠不關心... 香港煩惱全因缺一字 。大陸經濟寒冬警報,李克強公開提及「放水養魚」大規模減稅計劃、「刀刃向內」的「政...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Abbie Ta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6:02:50

丈夫是公立小學派,六年來雲遊四海快樂天堂、我私小畢業,老實說沒生小孩之前根本不知道,小學有半天這個噩耗!!直到我家哥哥要入學了,才知道可能要找安親班這件事情,萬萬不可啊!孩子,媽媽雖然愛你,但能晚點回家就晚點回家吧!😂😂 總之我們走上了私小的路線,對於課業,丈夫覺得等到孩子知道「恥」字怎麼寫之後,...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Panpu圖文插畫|紫微斗數插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2:18:45

【看圖學紫微】紅鸞星⭐️ 看著身邊的朋友都一個一個步入婚姻了😞尋尋覓覓,到底命中的那個他(她)到底甚麼時候才會出現阿? 哇! 沒想到今年紅鸞星動了呢(開心)沒對象的朋友們,是代表今年我的真命天子、夢中情人要出現了? 有對象的朋友們,是代表今年喜事將近了嗎?對方會跟我求婚嗎?紅鸞這麼好嗎?可是晚...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Ami Jan 亞美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4 12:32:08

自以為的貼心。 昨晚和朋友聊到一個觀念,我們常常為了不要變成他人口中的自私,所以會做很多「自以為」的貼心事情,但是殊不知對方根本沒有要你那份貼心。 你以為這樣付出了,就能得到好評。 「哇你好貼心」 「哇你好友善」 「哇你真的很親切」 可是沒有人會符合你期待說出你想聽的話。 那麼你所付出的是...

  •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愛比妞。親子純粹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14:50:02
    有 103 人按讚

    丈夫是公立小學派,六年來雲遊四海快樂天堂、我私小畢業,老實說沒生小孩之前根本不知道,小學有半天這個噩耗!!直到我家哥哥要入學了,才知道可能要找安親班這件事情,萬萬不可啊!孩子,媽媽雖然愛你,但能晚點回家就晚點回家吧!😂😂

    總之我們走上了私小的路線,對於課業,丈夫覺得等到孩子知道「恥」字怎麼寫之後,考試輸給別人,就一定會開始自動自發認真讀書(明明未必喔!有可能一厥不振,也有可能奮發過人,要賭嗎?我不要啊!)

    我自己則是覺得孩子不會走、不會跑得稍微帶,結論走好跑壞就是靠他自己努力了。

    幼稚園畢業後,哥哥升上小一的黃金過渡期,得有一位師父(我)幫忙領進門,修行好壞與否真的就是在個人~

    這個暑假稍微擬訂計畫表,哥哥從本來的天天厭世哭鬧寫完、到最近暑假即將倒數結束的這幾天,自動自發在中午12點前完成作業,開心走進來告知我們(沒錯,我們永遠都還在睡覺),問我:「媽媽,我事情都做完的話,可以打一下平板嗎?」

    「可以!當然可以❤️」

    我講到爛掉的,「事情做完,剩下的時間完全由你們自己規劃,爸媽絕對不會干涉(除非是3C時間上的限制)。」於是哥哥帶著弟弟玩了樂高,等我起床後快樂的打著平板。

    無形中,孩子已經發現事情主動做完的差異。

    謝謝我的丈夫,從不干涉我的教法作法、當然一路上也會張開耳朵聽取他的意見,混合成公私立派的作風。

    孩子~

    媽媽還是那句老話,你不必永遠當第一,太孤單太累了,你要保持中庸,爭取進步的空間,同時擁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不及的人們,這才是唯一可以持續成功的辦法。

  •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5 18:30:37
    有 2,746 人按讚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所謂的人才,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要能夠吸收「日月精華」,再不斷展延、產生效益。如果樣樣東西都要人家教,就不能算是人才。尤其,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菁英分子的人,往往到後來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
     
      有一句話叫做「小時侯胖不是胖」,依照我的觀察,很多所謂的「青年才俊」,最後往往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原因在於他們只是學了一個「形」便拿來套用,並沒有真正地內化。所以,倘使這些「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願意努力學習,尚能學到一些東西,成為組織中的中間幹部;最糟糕的是當他受到大家的鼓勵,稱讚他是菁英分子,產生自己很行、很優秀的認知,反而降低持續體驗與學習的努力,最後無法勝任工作,遑論成為卓越的領導者。
     
      「形」就是外顯。西方的理論比較強調外顯的部分,希望人們表現出有自信的一面;但是這樣的人,雖然看起來很耀眼,卻很容易淹沒在掌聲之中。相反地,有些人看起來沒什麼自信,但是他內部有某些東西持續成長,當內涵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就像大家說的「開竅」,他便會開始慢慢發光,內涵才是真正的能力。
     
      我們在衡量人才時,往往只從他外顯的學歷、工作經驗等等角度來看,可是還有一些能力本身並不那麼耀眼,但它就像一種催化劑,讓事物可以從內部不斷醱酵,這些反而是更為根源、更重要的根源能力。如果沒有這些根源能力做為基礎,其餘的能力條件將無法長期、持續不斷的產生。
     
      因此,了解這幾項根源能力,有助於領導者與主管真正有能力讀人識人,找到真正的高潛力人才。
     
    一、涉務性
     
      首先,就是「涉務性」。涉務性強調的是一個人必須養成涉及一般事務的習性,習慣去瞭解自己所接觸到的東西,而不是因為它目前對自己沒有價值,就視若無睹。
     
      效用1:幫助學習
     
      隨著年齡增長,見到外面的世界,你接觸的事物愈來愈多,不管是報紙新聞,還是你自己實際接觸到的事物,都會愈來愈多元,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項目,可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就變成一種常識。專業能力你可以透過學習而學會;但是「常識」,它的範圍太廣泛,那是從每個人自出生以來便一點一滴累積下來,變成一種習慣,沒有辦法在企業裡面教會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常識。
     
      常識可以幫助你學習,當你在課堂上學到某樣東西的時候,可以連結到實務的世界,知道可以跟什麼東西互相對應;否則的話,如果是在「真空」裡面學習,不曉得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實際應用的、可以用在哪裡,學用若無法合一,學習效果也不不會太好。然而,很多人把書唸得很好,卻始終沒辦法做到學用合一。
     
      真正的領導者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指的其實是他要知道天文的存在,而不是很狹隘地對於其他事物完全外行,連聽都聽不懂,邊也沾不上;但是,他也不需要變成所有事物的專家,他只要知道那些事物的存在就好。
     
      效用2:瞭解實務
     
      涉務性對於個人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可以增加對實務的瞭解。因為你平常就有涉獵,當你在規劃、執行的時候,可以從自己的資料庫裡面搜尋出來,融入其中一併考量,於是你就比較能夠知道可能遭遇那些狀況,才不會變成「不食人間煙火」。
     
      甚至,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有些東西,無論你再怎麼樣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解決方案。這種時候,管理學上往往會告訴我們,應該要「異業學習」。可是,我們不能為了異業學習而去異業學習,不能等到需要的時候才去做,那樣能夠學到的東西很有限。現在這個年代,我們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的事物,像是看報紙、看電視都是一種方法,即使你不是演藝界的人,你可能也知道他們有一些什麼樣的潛規則、又或者你不是做DRAM的,但你也知道DRAM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種習慣,對於碰到的事物都會去嘗試瞭解。
     
      其實,涉務性關係到我們一種最根本的能力,就是「好奇心」。在人腦的結構當中,我們透過五感獲得的東西,傳到腦子裡,如果以往不曾接觸過,杏仁核就會開始運作,啟動腎上激素,直到搞懂為止。這種研究精神會讓我們在問題解決之後,腦中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分泌物,也就是俗稱的腦內嗎啡,自己感覺很開心,因為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於是成為一種興趣,想要主動瞭解一些事物,慢慢形成你的「觀察力」。
     
      涉務性並不用特意花費許多時間,但是卻很重要;它是一種習慣,你走到哪裡、碰到什麼,就瞭解到哪裡。
     
      二、與人互動
     
      其次,學習不能只是自己關在家裡學,那樣很容易變得偏頗,所以還必須要與人互動。有人認為,與人互動就是具備團隊精神、很會跟人家聊天,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有些人,他不一定很喜歡跟人家講話,甚至可能是看起來沈默寡言的,但是他喜歡「言及義」;所以,我覺得,與人互動的重點不是頻度的高低,而是在講話的過程中,談的都是真正有意義的東西,而且也會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拿出來跟人家交換意見。
     
      效用1:辨證學習
     
      在互動的過程當中,你會去思考過去的觀念和認知是什麼,如果不一致,就會拿出來跟對方討論進行辯證。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原本以為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其實還是有應該調整的地方;反之,如果沒有這樣與人互動的過程,很有可能你會逐漸產生偏執,甚至在學習事物的時候,學錯了也不知道。可是,藉由不斷地交流、修正,一方面讓你學到的東西更為正確,另一方面也更加豐富。
     
      效用2:學會傾聽
     
      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讓你學會傾聽。否則,雖然我們都知道傾聽很重要,但如果只是機械式地告訴你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效果其實很令人懷疑。可是假若在這樣的過程中,你發現多聽別人的話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擴充自己的資料庫,就比較容易真正做到主動傾聽。
     
      我們常會說:「這個人很怪」,可能你也說不出什麼道理,就是覺得他跟大家不一樣,可能就是他不擅長與人互動;可是,如果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會有一種無意識的學習,譬如到北京三天之後,因為他高頻度的跟當地人互動,與當地人產生了共鳴,自然而然講話就開始有一點捲舌。
     
      人跟人在一起,會產生互動,產生觀念的共鳴。所以,與人互動可以避免「自閉」,當你在和人互動的時侯,聽到別人說什麼,就可以放到腦袋裡,跟自己既有的認知比對,如果覺得對方講得很有道理,就把它記下來;反之,如果你覺得對方說得不對,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講出來。最後的結果,可能沒有100%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其中可能有20%,是你認為有道理的,就可以吸收進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同時,這也改變了自己原本有20%不正確的地方。
     
      以我自己來說,雖然我是O型,理論上是「外向」,但我覺得我也是一個思考型的人,談事情的時候很嚴肅,不喜歡參加很多活動,一群人談一些言不及義的事情。我覺得,一個人應該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能靜能動的人;該動的時候動,但不要一天到晚都在動,或是從頭到尾都很靜。
     
      就像孔子說的「中庸之道」,它不是一個「點」的概念,而是一個範圍;西方的哲學比較是傾向於兩個極端,就是0和1的概念,但東方的思維並不是0與1,而是在0.6~0.4之間,過與不及都不好。我們常會說,要教育小孩子成為一個「全人」,一個五育均衡發展的人,也是相同的道理,就是不要偏執。當你開始思考這些事,你就會去拿捏、修正你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怎麼做,動態地調整自己的做法。
     
    二、自律性
     
      最後,很簡單但也是最根本的一種能力,就是你必須要有自律性。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是改變很痛苦,所以,當你知道怎麼做之後,還得要讓自己願意付諸行動,願意去改變,讓事情變得更好。否則,就像你知道關燈可以省電,但是你因為懶惰而不願意動手去關,結果還是沒有用。
     
      能夠要求自己去做,就是自律性。這種自律性,是一切的源頭,所有的事物,不管是要有涉務性或與人互動,如果這些道理你都懂,卻不願意有所行動,那就變成「光說不練」,還是沒有用。
     
      我覺得,在一個公司裡面,真正的A級高潛力人才只有5%,其餘15%是B級人才,10%是未來有可能成為A或B級人才的待觀察名單,其餘70%都是一般人。這所謂的5%的A級人才,可能是公司的中高階主管,但並不是中高階主管就一定具備這些特質,因為在我們的社會當中,「人才錯置」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其中的原因,除了人本身就很難以瞭解之外,要怎麼分辨人才也是非常複雜的,可能出現掛一漏萬的情形,很可能有一個問題人物放在那裡,你都還不自知。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培養人才,不能只看這個人的學歷或工作經驗,而是首先得確定我們所找到的人,是不是具備這三項基礎的能力;如果沒有,就應該要淘汰掉。所以,能夠成為高階主管的人,本身都或多或少具備這些特質,並且假使他可以認知到這一點,就會有意識地強化這些特質;回過頭來,當他在讀人識人的時侯,也會注意那些人是否具有這樣的特質。
     
      我們受西方影響很深,一般人從小到大的教育,會要求自己表現出「我是青年才俊」的樣子,可是即使他很有才華、很有自信,也可能長不大。才華是現階段的才華,但我們在看人才,不是只看他現在可以做什麼工作,還要看他的才華能不能再成長、可以成長到多大。如果只是外顯的自信,會讓他畫地自限;如果他能真正體認到自己有所不足,自然而然會想要去彌補不足,對他的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所以,如果你是主管,當你看到這樣一個「青年才俊」,你要心裡有數,知道怎麼用這個人,不要過度期待;相反地,如果是一個比較不外顯的人,但是具備人才的三種特質,好好地培養,你獲得的回饋會更好。涉務性、與人互動、自律性,是每個人從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透過工作訓練,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專業能力,但是企業沒有辦法再造一個人。(本文摘錄自《哈佛商業評論》;羅玳珊採訪整理)
     
    #連結閱讀
    1.杜書伍用人心法 突破職場三盲點
    https://bit.ly/3zDjxM6
    2.談紀律不如談自律
    http://bit.ly/3q4W2WL
    3.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專業經驗)×(專業紀律)
    https://bit.ly/3dMqQaD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Panpu圖文插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8 19:00:06
    有 77 人按讚

    【看圖學紫微】紅鸞星⭐️
    看著身邊的朋友都一個一個步入婚姻了😞尋尋覓覓,到底命中的那個他(她)到底甚麼時候才會出現阿?
    哇! 沒想到今年紅鸞星動了呢(開心)沒對象的朋友們,是代表今年我的真命天子、夢中情人要出現了?
    有對象的朋友們,是代表今年喜事將近了嗎?對方會跟我求婚嗎?紅鸞這麼好嗎?可是晚年遇到紅鸞又代表是甚麼事情要發生了呢?

    ✅紅鸞星,為紫微斗數桃花星🌺之一,並掌管婚緣及喜慶之事,原來不同階段遇上代表的意思也不盡相同,年輕時期,走紅鸞則會有新戀情發生(偏正緣),但如適婚年齡就有機會步入人生下一步,老年時期走紅鸞反而不宜,主血光之災,那可真的要注意了呀!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紅鸞在哪裡?

    ✅紅鸞星在命宮:此命主聰明、外型清秀、親和力佳且討喜、人際關係良好、異性緣好、屬於偶像派(:就是有偶包唄XD)
    ✅如在六親宮位,命主與此親人的感情加溫,且紅鸞給此宮位使用
    ✅如在官祿宮,此命主在職場上,在工作中有貴人且同事之間相處的不錯
    ✅如在疾厄宮,在身體上,容易有血液的問題

    ✅紅鸞星本身為桃花星之一,更適合與木訥或剛毅的星曜一起搭配效果更好,在個性上較柔軟(一個桃花星反倒讓此命主好相處多了),但已經具備桃花與社交能力的星曜,反而會導致桃花過旺盛(哇,沒想到不是越多越好呢!)

    講到這邊大家就很清楚,原來一切都是團隊組合而定,不是所有的吉星通通丟給命主就是好呢!

    "紫微斗數:講求中庸,過而不及"

    🐷普普:『小編小編,好想知道那何時我能遇到生命中那個他(她)?』

    🐮小編:『不要急阿,人跟人之間都是緣分嘛,自然緣分到了就會遇到了阿,
    但這邊是可以告訴大家要如何簡單辨別!』

    *那就是當流年行至紅鸞,這時就紅鸞星動啦!PUPU這時妳可是有機會遇上那個他(她)唷!

    👉如果對紅鸞星有問題都可以私訊留言詢問我們,小編都會回覆大家(因訊息量較多,回覆訊息會較慢,請大家見諒)

    ⭕️近期線上紫微斗數圖文基礎班資訊✎ :https://forms.gle/zqvy8zMfr4uw8M9M8

    #紫微斗數 #紅鸞 #桃花 ##正緣 #真命天子 #真命天女 #圖文 #插畫

  • 過與不及中庸之道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19 19:51:25

    習近平最初豪言「以牙還牙」,美國發動貿易戰,擊殺中興,孤立華為,拉孟晚舟,才要劉鶴「割地賠款」。港鐵撞車、「豆腐沙中線」醜聞、林老師跳樓悲劇、王賢誌歡樂滿東華式把事情告一段落、教育官僚漠不關心... 香港煩惱全因缺一字 。大陸經濟寒冬警報,李克強公開提及「放水養魚」大規模減稅計劃、「刀刃向內」的「政府割肉」縮減開支計劃。(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貿易戰 #港鐵撞車 #教師跳樓 #李克強經濟 #沙中線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地鐵撞車了。

    不可能發生的意外,在中環站,兩列列車,迎頭相撞。

    從「豆腐沙中線」的醜聞,看港鐵高層的反應和處理,就知道這間通車四十年的運輸巨無霸,已經徹底腐爛,更大更荒謬更多傷亡的意外,是等著發生的。

    天水圍小學林老師跳樓的悲劇,發展到今日,羅校長因壓力入了沙田醫院精神科,即是因病請假;辦學團體東華三院現屆主席王賢誌,歡樂滿東華式的走了幾個轉,成立了委員會,將來會交報告,即是告一段落啦。

    東華已經腐臭,麥理浩翻生,都無法改革。換句話說,這類悲劇,會繼續發生的。

    教育官僚並不關心,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北京兩會結束,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承認,大陸遇新的經濟下行壓力。

    對於幾十年來一直大喊:「形勢大好,不是小好」的中共來說,李克強這番話,已經是最嚴厲的經濟寒冬警報了。

    還有那個一直在進行,但好像永無完結跡象的中美貿易談判,究竟又怎樣?

    特朗普似乎不想達成協議。

    一直在談判,一直拖下去,大陸的廠商,頭頂永遠有陰霾,大陸的經濟,永遠被拖著後腿。

    最重要的,習近平很渴望這個貿易談判有結果。

    美國發動貿易戰,擊殺中興,孤立華為,拉孟晚舟,才坐下要你「割地賠款」。

    習不知輕重,最初豪言「以牙還牙」,不買黃豆。但沒有美國黃豆,大陸養豬業無法運作,市場缺豬肉,中共最怕的動亂便來了。

    所以,貿易未談,先大手買黃豆。那還有什麼討價還價能力?劉鶴做李鴻章,什麼都答應好了。

    這時,特朗普在越南見金正恩,示範了一幕中途起身就走,不吃午飯,回酒店開記招,上機回國的大龍鳳。

    他做給習近平看。

    貿易談判他主導,不容有花招,即使安排了會面,只有一字一句有疑問,他起身便走,中方沒有議價餘地。

    這是殺對手的威風。

    但習近平呢?

    如果他和特朗普的峰會如此結束,他能吃下嗎?

    中共領袖的敵人,永遠在體制之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香港面對的內部腐爛,和外圍因素,就是這些。

    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時代,運氣是抽象的,但徵兆是實在的。

    看到樹葉在搖,就知道有風。風是看不見的,但樹葉看得見。

    《中庸》說: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見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誠如神。

    香港遇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字,誠字。

    特區政府,港鐵,東華三院,擴大一點,李克強面對的困難,中美貿易戰的死結,都是因為欠缺一個誠字。

    《周易》六十四卦中,談到真誠之道的,是第六十一卦,風澤中孚卦。

    《序卦傳》說: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中孚卦是跟著節卦而來的。節,是信物,也是信念。

    古代使者出訪他國,手持使節,如蘇武出使匈奴,持節北海,心中有信念,十九年不改其志,不改其節,最後歸漢。

    節然後信之,適度的節制才能有情,才能信之。濫情,寡情都不行,然後才能建立有彈性的制度,才可以建立互信,所以就受之以中孚。

    誠信,是要付之實踐的,故受之以小過。

    實踐信念,往往有偏差,所以是小過,因無法做到恰到好處,不是太過,就是不及。所以必須在重覆實踐中不斷調節,可見所謂的信心,是要經過無數考驗來建立的。

    有過物者必濟,人生有了真實的人事物的真實磨練經歷,中孚的誠信,要經歷過實際的操作,才會成功,故受之以既濟。

    孚,是誠信。

    誠,是對個人道德的要求。
    信,是對社會倫理的要求。

    中孚,小過,然後既濟。

    既濟,就是搞掂。

    中共為什麼永遠內鬥,搞不掂他們的同志?

    大陸社會,為什麼永遠都不和諧?

    北京七十年來,政策都只能假大空?

    九七之後廿二年,特區政府為什麼所有政策都無法推行?施政失誤?

    香港的學校、醫院,又為什麼悲劇頻傳?

    香港人行屍走肉,人人都不快樂?

    全都只因為欠缺誠信之故!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