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過程蛋堡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過程蛋堡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0KTAR (肉塔)看板Hip-Hop標題[討論] 有沒有過程修辭很屌根本無敵大蛋堡的八掛時間...
過程蛋堡 在 蕭逸玫 Hsiao Yi-Me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1 14:38:34
一切都是過程(蛋堡腔) #art #artwork #artworks #negative #effect #negativeeffect #pink #dark #blue #black #process #oiloncanvas #oilpanting #hsiaoyimei #dinosaur...
看上去標題還滿廢的
但是真的有 無敵大蛋堡!
就在最後一段哈哈~
小弟唸理工,國文程度頂多也就國高中
還是來這獻個醜,希望我國文老師不會哭QQ
只是一篇不專業歌詞賞析,篇幅頗長
(看推文也覺得這樣分析好像太刻意 藍色窗簾 XD)
我個人是超愛這首,就聊聊愚者淺略見解
稍提蛋堡細心的巧思、神想像力
然後還有欣賞修辭運用 (我是依維基資料判定)
https://goo.gl/nMgDA2
蛋堡 - 過程 (月光 Oct 2010)
https://youtu.be/E3njYnsJTWk
--
排比絕對是饒舌的基本功,這篇就不特別提啦
韻腳也是基本功,雖然不是獨立的修辭格,但我還是上色
入正題 (以每四小節分段)
'1-1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整首歌的主題part,用字遣詞依然淺白
但內容幅員卻是遼闊無際的
一、四句是框,二、三句是畫
而畫能輕易喚醒在人生歷程中的每一段相同情境
「活著不難,最難的是做人」
帶出了每一次棘手的人際問題、衝突、尷尬
「在移開的眼神裡代表著默認」
當人(你)問了你(他)不想回答的問題,就會把你(他)眼神移開~
甚至沒人提問,但在不想面對時,都會直接閃避代替移開~
不能否認,不想承認,那只好默認...
不用說得太深,因為講得都很真 「幹!真的!」
'1-2
那些以為是結果 其實是每一站
每過一站 不斷開始著每一段
每一晚 每個抉擇沒選的每一半
都在疑問你有沒有遺憾
首句以隱喻,把那些以為是結果,具體變成一個個車站
前三句構成層遞:每一站 > 每一段 > 每一晚 > 每一半
第四句這裡同時用了轉化中的擬人、設問中的詰問
每個抉擇沒選的另一半,當然不可能對你開口說話
而這個問題肯定也不是讓你回想每次抉擇有多坦蕩蕩
他帶出的是人們抉擇時的糾結,抉擇後的懊悔、遺憾
從層遞中,有些跳脫思緒的第四句,將此三句做了超漂亮收尾
又讓人嘆了嘆說「幹!真的!」
'1-3
你沒有看過的陌生的臉 更熱或更冷的水
更軟或更狠的嘴 更深刻的...
怎麼體會 誰的眼神最深邃
怎麼體會 哪種笑容最珍貴
前兩句的事物,乍看雖然能以「視覺」(沒看過)來托出
但還隱藏有「觸覺」(冷熱水) 及「聽覺」(狠嘴)
而後兩句(眼神、笑容),感覺上也能以視覺帶過
但怎麼體會那最深邃,怎麼體會那最珍貴
無法數字量化的感覺難以比較,又何來之最?
這裡更進到了一種相對抽象的第六覺
那是心靈上的感受、體悟,也就是「意覺」
這段以人類五感六覺,讓腦中輕易浮出各種人生體驗的畫面
(視 聽 味 嗅 觸 意)
'1-4
最忘不了 什麼事 是你最放不掉
忘不了的黑暗 忘不了的光
忘不了的安心 忘不了的慌
正經歷的人們阿 那都是過程
最忘不了什麼事?什麼事是你最放不掉?
兩頭共用一身,但我找不到一種修辭格來放
二三句概念如同上一段
最後一句則是將以上前四段做總結:
所有安心光、黑暗慌、笑容珍貴、眼神深邃、嘴臉水、
每一站一段一晚一半的遺憾,愛或恨、難做人
正經歷這些的人們啊,一切都是過程~
--
以上是歌曲的第一套
再來進入第二套
'2-1
我們把希望寄託在道路城市
精神寄託電影音樂文字
人們記錄著 他們說的真實
如此 你只知道結局的故事
把一二句兩相映襯比對
道路、城市像是指硬體建設方面的硬實力
電影、音樂、文字則是文化層面的軟實力
第四句「如此 你只知道結局的故事」
→ 如此 這故事 你只知道結局
→ 如此 你只知道故事的結局
依我個人感受,我較傾向後面這種最白話的語意
但調換過來也是同一件事,而且句尾還能押個韻!
'2-2
寫下結果 因為人們愛追溯
省略過程 因為時間愛催促
他們揮舞手跟腳 追捕 著 分秒
你歸屬感真小又正巧沒有退路
這段可精彩,除了韻腳神爆發,還包含了四處修辭
第二句有用轉化的擬人,時間不是人,但竟對你催促
第三句也有轉化的擬人,分秒好似犯人,跑給你追捕呢
而分秒本身也是一種借代,以其二單位(小)來借代 時間(大)
(如把酒話桑麻,以桑麻借代農作物)
這段並不是個很具體的事情,但透過一些手法也能變得很有畫面
這就是示現,其實只要敘述過去曾發生的事都是追述示現,很常見
但這裡用了鮮少見的懸想示現,無關過去或未來
時間催促、揮舞手腳、追捕分秒、歸屬感真小、正巧沒有退路
他把抽象的概念套入生動的畫面,根本超絕!
'2-3
文字沒靈魂 是散落的筆劃
我起身又 撿起散落的筆
在創作時重新排列 散落的記憶
下筆重現 每個看過的你
文字本身沒有靈魂,只是散落的筆劃
而蛋堡自身的本領強項,就是給文字筆劃 賦予靈魂
第三句用了轉化的形象化
讓無具體形象的記憶,像碎片般散落,再提筆重新排列
'2-4
每個散落的你 被捕捉在底片
有時一個轉身感動產生在裡面
如果不屑紀念 沒結果的經驗
於是 過程是風景 結果是明信片
一二句往前連接前段,也成了一個懸想示現
第三句則用引用中的暗引,2005年吳克群-不屑紀念 XD
我不屑紀念~ 我不屑懷念~ 你的側臉只是我腦子裡面的一點殘缺
這首歌正是唱著一段愛戀我不屑紀念,沒有結果的感情經驗
第四句,我覺得不只是單向的譬喻
從整首歌主題來看,過程是風景,結果是明信片,我覺得ok~
但只看此兩段來看會是倒喻
在記憶中的轉身,無疑地美好風景,也是過程
然後快門喀嚓地將風景捕捉在底片,那是明信片,也是結果
所以一正一反,成雙向的互喻
同時這句,無論對第一、第二套、或對整首歌,都是很好的結尾。
--
芭樂~888~
無敵大蛋堡底加~
'3-1
麵包 -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火腿 -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蛋 -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起司 -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起司 -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蛋 -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火腿 -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麵包 -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曲末這整段是以句為單位對稱的大迴文
切一半以1234唱也順,倒過來4321唱也順
兩小節一個八,兜起來剛好一套四個八
最後以如此特別的方式,重複本曲的主題part兩次
PTT有個經典以字對稱的大迴文: 床上妹妹~(略)~妹妹上床
--
最後附張 建議配歌再次服用的歌詞圖
http://i.imgur.com/FCPOHtE.png
基本上格線都是照原曲的節奏
只是我把弱起拍的歌詞全都拔到句頭
話說這首歌,很多雙韻韻腳的第一個字
都以八分音符小拖一下,比例算滿高的
呼~ 打好久~
本來以為4~5頁能解決,結果打完看...10頁...
--
每個散落的妳 被捕捉在底片
女神一個轉身感動產生在裡面 >///<
https://media.giphy.com/media/12qFlnM1ASIE2A/giphy.gi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75.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p-Hop/M.1501403871.A.B6C.html
其實我也覺得蛋堡寫詞時也不會想到那麼多
但是以所學工具來檢視作品 他內涵就是有這麼多
我這篇的確就是學校云云教科書形式 XD
修辭是後來從文學手法中整理歸納的
這些手法都是來自人類的邏輯思考概念
然而寫文的時候回歸 美感 作出發點是必須
腦中沒有那豐富創意 心中也沒有如此美感
那肯定寫不出來 硬寫也只是匠氣
不過懂得這些工具 人人都可以更確切地欣賞作品
後人如果要把這些感動能「說出個所以然」
我想多數還是得靠這些形式上的工具來代入
我覺得啦 XD
推篇文章「修辭學沒那麼糟」 cr. nevercool
http://nevercool999.pixnet.net/blog/post/88043861
認同每個人閱讀感受不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作者說了算
當作個人閱讀感想抒發來看,也沒那麼糟吧
對「文本詮釋」本身,我覺得不會是件壞事啦 @@
https://goo.gl/UHSRWz
「我不像你分析的任何一項」
「我的座標在你找不到的象限」
認同修辭技巧的多寡只是其中一個充要條件
只有蛋堡心中鬼神般的美感神經才是首首成為經典的原因
再次感謝賜教~~
讓你看得很累那我道歉 XD
畢竟是國文課 這首英文太多 那 我覺得不行
源自美感讓文字自帶修辭 (O)
不屑紀念2005年 過程2008年 還算是很近的年代
而且以主流音樂圈來看 不屑在當年算很紅的了吧
內化程度到一個境界 怎麼寫都會很美 絕對無須刻意賣弄
而我這篇文是從修辭去賞析歌詞 阿我打出來就是長成這樣阿
其實會被喻為藍色窗簾 我覺得也不為過啦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