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過度尋求關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過度尋求關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過度尋求關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過度尋求關注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371的網紅我們不只是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育兒筆記】198:陪孩子走過分離焦慮的風暴(下) (芳瑜) 上篇提到開學第二週,Aaron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風暴,透過不斷重複話語,來對抗內在的焦慮情緒。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40002883820606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好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大家的時間軸 04:03 美國大選預測 10:43 鬼滅開始 11:53 頭薦骨療法 37:30 YouTube Premium鍵盤印度人會員密技 1:12:36那支很靠北,還剛好小下坡然後藏樹枝後面很賊 1:54:00 當空氣上班族XD 1:45:32人會找相似的🧐(講解怎樣的框架會遇到怎樣框...

過度尋求關注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0:49:39

從斷奶以後 跟寶寶變的很會吵架 也聽過說不喜歡媽媽了 還是最討厭媽媽了 也很常兩個哭到不行 有一次還因為我躲在被子哭 寶寶以為我死掉了 本來生氣變成邊哭邊叫我張開眼睛 一直叫我說話 (我明明就兩個眼睛看著他🤷🏽‍♀️) 惡魔期的孩子 真的很難招架,很想不要吼罵 但常常忍到最後都是失控 雖然每一...

  • 過度尋求關注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2 07:00:47
    有 203 人按讚

    【#育兒筆記】198:陪孩子走過分離焦慮的風暴(下)  (芳瑜)

    上篇提到開學第二週,Aaron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風暴,透過不斷重複話語,來對抗內在的焦慮情緒。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400028838206063/)

    連續好幾天被這樣的行為和情緒轟炸,雖然我自覺沒有因此煩躁,但除了心疼之外,不免也開始產生很多疑問:為什麼他得到回覆的下一秒還要再次確認?為什麼他不相信我們會準時去接?

    禮拜三下課時,我決定向老師提及他的行為,也順便瞭解在學情形。

    老師聽了感到很意外,說:「他會這樣嗎?在學校不會這樣耶!」還說他漸入佳境,越來越適應,即使他嘴裡也會唸著想媽媽,但已經沒那麼頻繁了。

    老實說,這句話實在太耳熟了,因為我也曾對家長講過。聽了這一句,我大概心裡有了底:真正要改變的,是家庭教育。

    接著,老師建議我們可以對他說:「好,我聽到了。你講一次就好,我就知道了。」雖然我認為這樣不見得就能停止他的焦慮,但老師的最後一句話彷彿醍醐灌頂:「我們要幫助他。」

    是的,當孩子面對想像的恐懼而陷入無法克服的焦慮時,我們除了傾聽、同理、接納與陪伴,更重要的是,#身為大人的我們要幫助他。

    因此,我決定「化被動為主動」,別讓自己不自覺地和孩子一同陷入焦慮的漩渦。

    ─────

    一、 #確認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因為我對孩子的理解夠充分,所以能確定他正處在極度的焦慮之中,彷彿身陷情緒風暴裡而無法獨自邁步走出。

    而此時他的需求,其實並不是我隨著他無止盡的重複語句而給予無止盡的重複回應。在看不見盡頭的一來一往之間,他顯然沒有因此而緩解焦慮、變得安心,反而更加深他內心對於想像的恐懼。

    他真正需要的是,大人以穩定的力量,溫和堅定地帶領他走出分離焦慮的風暴。

    二、 #帶領孩子走出焦慮風暴

    在同理與接納的前提之下,為了帶領他走出風暴,我的首要任務就是避免他不斷陷入情緒漩渦,甚至越陷越深。換句話說,盡量讓他與焦慮維持適當的安全距離,進而引起他的覺知。

    我目前運用的方式有三:不追問學校生活、拉開焦慮的間距、以擁抱取代言語。

    #不追問學校生活

    上學第一週,孩子們會主動提起學校的生活,我們也很樂見他們的分享,於是一起聊了許多。但第二週開始,仔細一想,似乎只有Evonne比較願意講,而我們在聊的過程中,Aaron不太參與,只是不斷重複他想講的那幾句話。

    因此,我們決定下課後就讓「他的焦慮也下課」。除非他主動提起,不然我們就盡量不多聊。即使Evonne有提到學校生活,我們在適當回應之後也暫時不再追問。

    如此一來,下課的他就無須不斷回想學校的一切,彷彿再度置身於分離的情境中,因而無法緩解他的焦慮。

    #拉開焦慮的間距

    當他開口說:「去幼兒園的時候,我會很想你,我怕你不見。」我照樣回應:「你很想我是因為你愛我,謝謝你這麼愛我。我也很想你,因為我也很愛你唷!」將他的思念與恐懼一步步與「愛」連結。

    當他開口說:「我睡完覺、吃完點心、玩玩具之後,你要快快來接我喔!」我照樣回應:「請你相信我,我一定會準時去接你。幼兒園裡還有其他小朋友的時候,我就會去接你。」向他確保不會被單獨留下,爸媽一定會出現。

    但是在他隨即重複之後,我會看著他的眼睛再補上一句:「好,我知道了。你還想講的話,可以等到OO的時候再跟我說一次嗎?」他會稍微緩緩,雖然之後可能再度提起,而我會提醒他:「你記得嗎?你可以等到OO的時候再跟我說一次喔!」

    藉由漸漸拉開他重複行為的間距,也同時拉開他陷入焦慮的間距,進而引起他的覺知,並重新掌控自己的行為。

    #以擁抱取代言語

    如果,他仍然無法掌控自己的行為,任由漫無邊際的焦慮控制他的言語,我不再隨之起舞,而是輕輕的告訴他:「我聽到了,你已經講了很多次了。你的嘴巴會累,我的耳朵也會累,所以先不講了,我們來抱抱,好嗎?」

    然後他就會鑽到我懷裡,得到他所需要的安全感。擁抱,比不斷以言語回應更能有效地緩解他的焦慮。

    ─────

    禮拜四、五,Aaron重複話語的頻率降低許多,大概從每天100次減少成50次😂至少,他開始能接受自己少講幾遍,而且也比較能夠轉移注意力了。

    甚至,禮拜五有了重大突破!

    那一天到校較晚,而暘斌還要趕著去上課,於是就由我獨自帶他們前往教室。雖然下車前Aaron又開始哭了,但我等他稍微穩定之後告訴他們:「媽媽沒辦法抱抱,我們要牽手一起走過去喔!(擔心兩隻都崩潰要我追著、抱著)」

    路程不算遠,但要是他像前幾天一樣哭著不肯走,肯定很煎熬。所幸,這件事完全沒有發生。雖然感覺他的腳步不算從容,但還是牢牢牽著我的手,跟著我的步伐前進。

    走到一半,我突然想試著收手,藉此喚起他們內在的前進力量,雖然很有可能不如預期,但不妨一試。

    我說:「你們好像已經熟悉這個地方了,不用我牽手了耶?」看他們沒太大反應,便請他們手牽手走一段路(同時幫他們拍照,製造歡樂感😆)。接著,再請他們繼續牽手走上樓,並數一數有幾個階梯。不知不覺,就越來越接近教室了。

    到了教室前,我照例抱抱他們、說些話。眼看情緒仍算穩定,我加碼問:「今天,你們要老師來抱你,還是自己走進去呢?」Evonne只有上學前三天有大哭,後來幾乎都是自己進去的,而Aaron就不一樣了。

    沒想到,今天Aaron開口說:「我要自己走進去。」這個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預料。甚至在我還沒回神時,他竟然就火速進門、換穿鞋子,還在我的提醒之下才跟我說掰掰,然後很快地消失在我的眼前。此時,Evonne才開始要脫鞋子⋯⋯

    你問,那個將他困了許久的分離焦慮呢?

    我想,不是突然消失不見了,而是他的內在漸漸長出了自信與勇氣,試著去面對並轉化自己的焦慮。

    昨晚睡前,他告訴我:「媽媽,你知道嗎?雖然我去幼兒園的時候會想妳,但是我還是願意去幼兒園。」

    孩子,媽媽很感動。我看見了你的努力,也看見了你日漸茁壯的心。

    ─────

    #家有雙胞胎的番外篇

    看似情緒穩定、適應不錯的Evonne,其實也有她的焦慮行為。

    從即將開學到現在,將近一個月來,每當她在家情緒激動,就往往忍不住尿在地上。在學校時,反而都沒這個問題,因為她是一個對外很ㄍㄧㄥ的孩子。

    我直覺與分離焦慮也有關係,因此盡量溫和的處理這件事。我們屢次陪著她洗內褲、擦地板,不多說道理。

    而昨晚,這份直覺終於從她的嘴裡得到了證實:

    「我尿尿是因為我怕怕,我怕妳不見。」
    「我去上學的時候,我想說為什麼要跟妳掰掰?為什麼妳要去工作?」
    「妳離開的時候,我很難過,也很失望。」

    如我所料,儘管她在校表現良好,老師也誇獎,但我明白她的內心仍有無法承擔的情緒與壓力。上學第二週,偶爾我會淡淡的問她:「妳會想我嗎?跟媽媽分開的時候會難過嗎?(對Aaron就避免這樣問)」她竟然連忙搖手否認。

    那些她原本不想面對,試圖否認、壓抑的情緒,回家後就表現在失控的行為上。

    她不自覺的透過這個行為,讓爸媽必須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專心地陪著她處理滿地的尿。簡言之,這是一種「過度尋求關注」的表現。

    這一晚,趁著她坦承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我除了告訴她,想尿尿的時候可以隨時找我,帶妳去廁所,也告訴她:

    「我知道妳會怕、會難過、會失望, #妳可以有這些感受。而且,我希望妳知道,不論妳有什麼感受,不論妳會不會又尿在地板, #我都一樣愛妳。」

    對於一個外在看似穩定,而內在充滿焦慮的孩子,她不需要說理,更不需要懲罰,或許她需要的,只是我引領著她看見自己的情緒,並且始終如一的愛她。

    我期待那一天,她有勇氣接納自己,並在接納中清楚的看見愛。

    #明天是我最後一次接送🥲
    #往後三年有勞爸爸了
    #不懲罰不獎勵的陪上學之路
    #歡迎分享
    #3y0m11d

    ─────
    🔸延伸閱讀🔸

    📌194:上學,分離與獨立的開始(上)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95538651988415/

    📌195:上學,分離與獨立的開始(下)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96226851919595/

  • 過度尋求關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5 08:30:47
    有 72 人按讚

    [ 週間來抽書*2 ]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專注於幫助孩子面臨日常挑戰
    #培養韌性和負責與適應力
    和身邊特教夥伴共事這麼多年,非常欽佩特教專業的教師們,
    永遠維持彈性、學習力、幫助現場教師釐清辨識特殊孩子的「錯誤行為」和「無辜行為」
    是的,特殊兒童因為具有他們先天的限制或未被發現的天賦,所需要的學習方式更是各具獨特性。若父母在早年擔憂孩子「與人不一樣」進而在教養上使用寵溺、忽略或認為丟臉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特殊性,那麼孩子將被耽誤『被協助的時機』進而因為不瞭解自己,而與家庭或社會失去基本的歸屬感,更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每一個被錯待的孩子,無法體會到自己 #值得被肯定、#有貢獻、#有能力,常常在社交和社會技能方面感到挫折。 書中依據長年實行正向教養的講師35多年的資歷,以及臨床社工師,和簡尼爾森一同透過實際案例寫下這本書,試圖透過正向教養的觀點,協助父母重拾對孩子的養育信心!
    ☐唐氏症的孩子,反覆打斷正在講電話的媽媽,想博取媽媽的注意。
    ☐溝通障礙的孩子,常拒絕學校的圍圈活動,執拗地往反方向行動。
    ☐過動症的孩子,經常突發地在上課中講話,甚至伸腳絆倒新同學、傷害他人。
    ☐當爸媽出遠門,自閉症的孩子便開始孤僻,撲倒在地上,久久哭泣。
    孩童們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或自暴自棄……一些錯誤行為,看起來就像無辜行為,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分辨?本書提供「#錯誤行為目的量表」,讓你 #正確判斷孩子的舉動,#回應孩子背後的訊息密碼,使用正向並有效果的教養工具。
    ☐如何讓孩子適應創傷或殘疾,同時仍然教他們盡力而為。
    ☐回應孩子難以表達的憤怒,尤其當某種程度的憤怒可能合理時。
    ☐幫助孩子融入社會,並與同齡人互動。
    ☐教育對任務掙扎的特殊兒童,同理他們的處境。
    ☐增強孩子的歸屬感與重要性。
    本書不是在治癒特殊兒童,也不是為了緩解孩子的特殊症狀,而是#提醒父母和師長:#相信每個孩子的潛力、#欣賞孩子的氣質;#鼓勵孩子積極解決難題,並#提供他們做出貢獻的機會;深層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陪伴孩子面對不可避免的挫折感,適時表達同理、關懷、彌補、傾聽的行為;幫助孩子學習寶貴的社交和重要的技能,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想參加以下抽書活動,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喔~~
    1.在粉專(非僅僅貼文)按讚。
    2.在本文下方留言「我想多多了解正向教養」或「相信每個孩子的潛力」或「我想學習如何回應孩子背後的訊息密碼」+成功標註3位好友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
    就有機會獲得此書,本次將抽出兩位幸運讀者喔!
    留言時間8/5(四)8:30-8/7(六)12:00~~
    8/8(日)將公告幸運得主兩名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網路書店參考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363

  • 過度尋求關注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3 17:37:34
    有 130 人按讚

    【#育兒筆記】176:重整生活排序,一急天下皆難事  (芳瑜)

    今天是居家防疫第30天。

    疫情突襲,迫使大家改變原有的生活型態,同時也給了我們難得的機會,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步調,練習如何放慢那早已習慣的匆忙腳步。

    這兩年的育嬰假對我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時間夠用」。

    從前的我,頗重視計畫和效率。雖然不到魔人等級,但生活及工作上,只要讓我覺得「浪費時間」的事,我一定會想辦法改善或乾脆捨棄它。

    然而你也知道,育兒這檔事,絕對無法追求百分百的完美計畫、超高效率。因為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人。每當覺得時間被浪費的時候,我不一定能找到立即的改善方法,但是也不能就此捨棄他。

    於是,我在這兩年之間,開始學習如何「浪費時間」。

    不會吃飯、穿鞋,我陪你練習一步步獨立;動作拖拖拉拉,我陪你尋找內在動力;情緒失控爆炸,我陪你覺察、接納、安定。

    因為時間夠用,所以我試著改變自己的慣性,將「計畫與效率」的排序往後挪動,重新思考有哪些是比它更重要的事。

    比如上述所提的「 #獨立」、「 #內在動力」、「 #情緒教育」,都是我在育嬰假學會值得浪費時間的事情。

    ─────

    大約一週前的某個早晨,暘斌趕著吃完早餐要上第一節課,卻正好遇到Aaron對他鬧脾氣。其實只是小事,不會太難處理,但「一急天下皆難事」。

    暘斌少見的對Aaron口氣很差,臉色也很難看,情勢便一發不可收拾。

    我暗想他還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來源是因為「心急」,而不是兒子的小事。於是,我緩緩的在一旁提醒他:「或許,你可以選擇下課再吃早餐。」

    暘斌看了我一眼。本以為他想要遷怒,覺得我囉嗦,那我就不多說,等忙完後再算帳(誤)

    沒想到久經練習的他,尤其剛把《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讀完,竟然立刻把自己的早餐收好,然後溫和堅定地抱起還在哭吼的兒子去遠處,化解了這個衝突。

    此刻的他,將原來排序第一的「計畫與效率」往後挪動,而孩子的「情緒教育」置前。

    早餐晚一些吃,沒關係(甚至他後來選擇讓自己早一點吃),但孩子在失控時無法練習如何覺察、接納、安定自己的情緒,卻是影響至深的事。

    —————

    我也想起自己類似的經驗。

    防疫前某個傍晚,我一邊煮飯,孩子們一邊在廚房門口玩。但那天Aaron也是因為一件小事而不斷暴走,讓我無暇好好下廚。

    雖然心裡明白他正在「過度尋求關注」,但適時關注之後並無好轉,所以我開始有點生氣、煩躁。沒多久後,我轉念一想:「煮飯」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嗎?值得我放任孩子的情緒失控,讓他感覺求助無門嗎?

    於是,我決定將「煮飯」的排序往後挪動,告訴自己:即使今天煮不出來,大不了就吃白飯。一餐隨便吃,沒有關係。

    然後我就帶著他到房間,試著穩定彼此的情緒。我躺在床上深呼吸,而他在床邊用盡全力哭吼、尖叫、跳。大概過了五分鐘,讓問題跑一會兒,情緒風暴後的我們才能重新展開對話。

    而最後,他完全穩定了下來,我也把飯煮好了。沒想到,當我調整了心中的排序之後,結果竟然是兩全其美。

    ─────

    如果你也像從前的我,重視「計畫與效率」,在疫情期間總覺得事事不如己意,不妨試著擺脫時間的限制,重新思考看看,有哪些是比它更重要的事?

    人生中的各項排序,說到底都是一種選擇;而選擇的關鍵,其實都在於自己。

    #2y10m
    #舊照

    ─────

    🔸延伸閱讀🔸

    📌 世界越快,心則慢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09149253960690/?d=n

    📌「聽核心」──最實用的對話工具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72765334265748/

    📌「積極暫停區」讓我們避免彼此傷害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8653860288842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