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只靠關係人脈上位的職場,會是你喜歡的世界嗎?】 執行工作,最討厭的是什麼?有人靠「潛規則」繞道,直接給你超前,你問他怎麼不按規則辦事?他反問你:「去排銀行排隊領錢,按照號碼來你是第五十號,A靠關係直接超前了,B靠人脈也把自己拉前了。此時倘若你有關係、有人脈,你會選擇用還是不用?」 劇中蘇筱說:...
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 在 王一個太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03:50:14
2020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由信任和欣賞的朋友帶來認識時,先是把薪水和工作內容都談好,一直拖拉履歷又說急著要搬到恆春,問可不可以到恆春再正式面試。 一上工發現不對勁,能力不相符,感覺完全沒經驗? 但沒人也只能硬著頭皮先讓她上班。(這部分是我處理不好我對不起波波) 半年的日子讓管理人員痛苦不已! ...
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靠關係人脈上位的職場,會是你喜歡的世界嗎?】
執行工作,最討厭的是什麼?有人靠「潛規則」繞道,直接給你超前,你問他怎麼不按規則辦事?他反問你:「去排銀行排隊領錢,按照號碼來你是第五十號,A靠關係直接超前了,B靠人脈也把自己拉前了。此時倘若你有關係、有人脈,你會選擇用還是不用?」
劇中蘇筱說:「所以人人都用了潛規則?那規則給誰用?」但的確現實就是充滿了各種不公平,尤其應對到職場,更是血淋淋活生生的地獄。
《理想之城》看的就是職場中最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每個人都期待有主角光環,升職就像坐電梯般直上青天,成為人中之龍,龍中之鳳,但大半的人往往最後都下了地獄。
劇中有一個角色叫紅玫,是主角蘇筱的學姐。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不想往工地跑,所以選擇去建築業擔任人力資源,頂頭上司就是一個標準的必取。你可以把她想成「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女主管,開口閉口參著幾句英文,很了解如何討好上位的人心,但卻對下屬極度的嚴苛跟賞罰分明,對她來說「有利用價值的才是好關係,下屬沒有利用價值,丟棄也沒關係。」
她在公司,整天恪盡職守完成主管交辦,因不會討好上司所以被討厭,甚至被同事排擠,還被對桌的人跟主管打小報告,但為了房租,又離不了職!離了職就怕連生活都有問題。
紅玫跟男友租屋在上海老舊社區,幾年工資月月往家裡送,遠地的母親說:「那是幫你存著!」她一直想等結婚後拿錢去買房,沒想到母親卻拿去給還在念書的弟弟買房,連一個房間都不給她。她想要回錢,母親卻一句話:「我養育你這麼多年,你給的錢拿去幫家裡買房有什麼錯?你就該找個能幫你買房的男人,不是讓妳也出錢一起奮鬥。你看隔壁家的丫頭,她嫁的人就替她買房買車。」
身心俱疲回到家,看到男友下班就窩在電腦前跟人連線對打,說了錢被挪用後沒有得到安慰,反而被男友怒罵。這樣的男人沒有太好的收入,平日省東省西就,就連出去大餐都要用各種活動券湊成折價才敢吃,或許這就是貧窮帶來的生活疲憊。
心想:「或許這才是大部分人貧窮感的來源,做的不喜歡的工作,處著不喜歡的環境,過的不喜歡的生活,就連家人、男友都無法支持你。最可笑的是總有人拿你跟誰比較,要你學著她,要你機靈點,要你長腦子。」
職場為什麼總讓人疲憊?大概就是太多潛規則存在。
夏明說:「制定規則就是讓人去遵守、去執行,但有人就會有私心,有私心就有潛規則。」
蘇筱回:「一旦所有人不相信規則,只相信潛規則。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運用人脈、如何找關係,那這還是我們喜歡的世界嗎?」
你是否也問過自己,如果連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世界裡,那短暫快樂是不是也是欺騙呢?
前天粉絲問我一個問題:「職場上遇到自私的人該如何應對?」我想「規則」以待。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但人必須遵守規則,才會感到舒心。
✈ 澳洲 南澳洲 庫伯佩地 Cooper Pedi, Australia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https://reurl.cc/4yEqzV
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曾經,我看著電視螢幕上播送的日劇,崇尚著劇中角色對於工作的投入,其團隊為了完成一份工作,彼此盡心盡力不分你我,完成各項高難度挑戰與任務,最後這不被人們看好的團隊,成為公司發展的明日之星。一齣劇讓我好羨慕能跟一群有共同理念、想法與目標的人一起共事,尤其大家都有足夠的企圖心想要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或許是我過度天真、太過浪漫,曾效力過的公司,鮮少能找到有共同價值觀的同事或是夥伴。當然,另外一個可能性是我根本無法跟大家共事,我才是那一位他們眼中難以配合的對象,特別是我自私、懶惰以及又自大加傲慢。仗著自己想法快又多,好似能做很多事,可實際卻是個眼高手低的人。不論是什麼,在職場上,期盼的團隊協作氛圍始終苦尋不著。
尋覓十多年後,且經歷無數次的挑戰與困難,在今年團隊組織的發展上,在不經意之時,仔細深究下去,這才發現身邊這群了不起的夥伴,一直都是心裡最期盼的夢幻團隊。
而這個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有一段值得大書特書的故事:
我們有一位創業經歷豐富的執行長,來到我們公司帶領研發團隊前進。他在之前創業遇上一場風暴,導致許多事情無法進行,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我們意外結緣,也因此,我想都沒想過有一位執行長具備豐富資訊產品、平台開發經驗,能加入我們團隊,並帶領平台開發,以及在募資經驗上,他的知識跟專業補足了許多我所不足之處。
我們有一位媽媽,她來到公司時,大多專業技能、職能都不完全符合行政會計的職缺,雖說有豐富業務跟客服經驗,短時間無法為我們所用,但是她卻在到職後的三個月內,去修了這輩子想都沒想過的會計,雖然至今還是離標準會計作業的專業還有一段距離,可是她已經成為公司裡最穩定的一顆心臟,也是解決公司大大小小行政事務的重要樞紐,甚至兼任做客服,將我們遇到的疑難雜症處理到位。
我們有一位小姐姐,她曾在知名大型媒體集團擔任HR,後來換工作繼續擔任高階主管特助,在業界累積豐富人脈,應當可以再加入更棒的公司,可是她卻願意在我們公司還很混亂,甚至一無所有的時候,選擇加入我們,為我們整頓招募、組織規章、作業辦法、薪獎制度、人事作業還有各項工作的後勤支援,成為公司另一個穩定力量,維持著公司持續且常態發展的作用力,推動公司許多重要專案進行。
我們有一位大哥哥,他曾在日本知名的玩具公司萬代從事業務,同時服務台灣各大玩具代理商多年,後來到大陸發展好長一陣子,並處理過不少人民幣數億規模的大專案,同時有擔任過創投審案的角色。想也沒想過,經驗豐富如他,在一場意外見面會下結緣,擔任公司實體產品監督與開發重要一職,為公司所開發的各類商品,帶來各種豐富的解決方案,也為公司內部同仁在洽談國際版權時,給予教育訓練,讓我們得以跟國際接軌。
我們有一位很厲害的小朋友,說小也不算小,已經三十多,擁有多年手遊異業結盟經驗,還有豐富業界人脈,並且常常腦衝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執行力在他身上徹底貫徹,而在他曾跟我講過一句對數據分析能力很差又弱的前提下,竟也在幾個月工作環境陶冶中,學習與理解如何用數據驅動行銷,甚至透過行銷找出轉換銷售的路徑,在他身上每天都看到持續成長的動力,還有深如無底洞般潛力,讓公司的所有合作案,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看出該做或不該做,做得好或做不好。
我們有一位厲害的小女生,電商經驗豐富,可是講話很小聲,常常聽不清楚她在講什麼,但這不影響她的專業能力,再複雜、再麻煩、再混亂的事情到她手上,總會在短時間內被梳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各種流程,哪怕是沒做過相關事務的經驗,她也能靠各種資訊補完、補強,來設計出一個符合當下需求的執行方案,只要在她手上,事情用遠不用擔心被漏掉或被遺忘,而是她能將整條線上所有段缺的地方,完整清晰的給予補上。
我們有一位宅宅小男生,有多年電商經驗,做過大公司的PM,最愛的是玩具,特別喜愛動漫之一的角色蕾姆。他大半部人生都沈浸在日本論壇,每天專注各類玩具的討論,整天刷PTT就像呼吸空氣一般自然,也因此他總是掌握各類玩具的第一手動向,包含市場的討論、品質的好壞、評價的結果,各式各樣關於日系動漫商品的問題,問這位極度宅絕對會有很清楚完整的答案。
我們有一位能刺繡、能手繪、能剪輯、能做美術設計的工讀生,她抓商品賣點做廣告素材,速度飛快以及很會抓重點,讓我們的廣告點擊成效都相當不錯。非常省錢的她,嚴格管控自己的開銷,懂得每一分寸讓成效效益最佳化,同時又很願意為公司做各式各樣的工作,即使很多時候沒有請她做,但每每看到她主動舉手願意協助,並且在事後做出令大夥亮眼的成果,著實令人驚艷,不說她是工讀生,偶爾都會冒出這應該是藝術總監假冒的念頭。
我們有一位超級熱愛收藏等級鋼彈的超級產品PM,他也非常喜愛假面騎士。在他手上曾監修過許許多多國際大型知名IP,理解各個不同IP在審核時的眉眉角角,不僅如此,他還是位原型師,能上色、雕塑、改造,在他手裡,各式各樣的產品,都能從我們不容易發覺的角度找出要去關注的細節,而且從日本修藝術大學回來的他,擁有相當完整豐富的專業訓練,在面對工廠的各種執行細節上,想要馬虎偷懶是絕對不可能,他清楚每個環節的工序跟時程,也因此工廠碰上他都得退讓個幾分。
我們有一位很安靜但藝術天份極高,美術敏感度卓越的3D設計師,他曾經做過知名國際電影的IP商品,從造型到機構,再從表面到電路,他對於設計的美感跟堅持,讓我們得以實現許多幻想中的畫面,尤其在需求抽象,細節不清楚的狀態下,還能抓到我們想要的神韻,在極為不合理的時間內,快速完成任務,成為產品設計的核心支柱,為我們在產品設計開發上,瞬間成為國際等級的競爭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國際大型廠商在同個等級的賽道之中競賽。
我們有一位很會化妝,同時又是長年經驗豐富的Coser,熟悉各類動漫ACG的角色,並且拍出許多令人驚艷的作品,而這樣一位才華豐富的小女生,她不僅能為公司找到許多發展潛力極高的IP,還能準確的跟洽談對象接觸,並將雙方彼此的需求整理出來,成為一份我們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的執行企劃,尤其在文字、圖像、影片等內容的策展,她有著獨到眼光,知道內容佈局與策劃,也清楚文案怎麼樣溝通才能打動社群裡的人們,在社群之中,那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我們還有好多好多位值得説說的同伴,分享他們精彩的故事,以及他們在這的每一天,所創造出來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現在,我們期盼著你的故事可以在此一起分享,誠摯邀請你加入這充滿故事的團隊,也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在這世界的大舞台上,共同做些令自己覺得驕傲的好事、大事。
諾利嘉股份有限公司,誠摯邀請以下夥伴的加入:
【電商產品經理】
・負責高階收藏品經營
・負責經營VVIP客戶
・負責耕耘大陸市場
【3D建模設計師】
・負責各類3D商品設計
・負責3D掃描與3D檔案管理
・負責商品至工廠端生產協調
【電商助理】
・負責日常出貨事務
・負責資料建檔與彙整
・負責商品上下架事宜
【總經理室秘書】
・負責主要營運事務協調與跟進
・負責商業合作洽談與合約擬定
・負責各項行政事務的執行管控
以上工作,如果您有興趣,以及您覺得能力能夠符合這份工作的想像,歡迎您將履歷寄到《何小姐》的信箱:
jojoho@norikaoda.com
她確認過履歷資格符合,會盡快的與你連絡,謝謝。
遇到極度自私的同事 在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男人何苦非Man不可?
好喜歡 #今周刊蕭婷文 的專訪,她是第一位跟我聊 #厭女症 陰影的記者,我曉得,這可不是人人敢碰的話題,但無論女人還男人,想活成自己,就得先活成一個「人」,不能再死命背著男人就該有男人樣、女人就該有女人樣的包袱,吃力地演出「角色」。
———————————————————
接受自己的全部,你的人生才不會卡住!
蘇予昕心理師:改變永不嫌晚,
中年後一定要做的3件事
撰文記者:蕭婷文
日期:2020年04月01日
所有你不喜歡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面提醒的鏡子,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也很想逃的那一部分。但內在整合有三個關鍵,第一個就是「認識自己」,再來就是面對自己,最後就是接納自己。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痛苦皆來自人際關係。不管是伴侶、家人、老闆、朋友、陌生人等等,而所有的痛苦都像是鏡子般,映照出你最不想面對的自己。」
諮商心理師蘇予昕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句話有跡可循;中年後不再迷路、真切地感受幸福,你仍需要去看那面映照真實的鏡子,找到自己,才能愛自己。
|為了成為「美麗」,殘忍地逼自己折翼|
「曾經我也扭曲過自己,去做符合他人要求的樣子,人生的低潮一個個走過後,我到底是誰?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又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我的人生終於站對位置,而我真心認為,每個人都可以。」
一頭黑髮如夜的蘇予昕,19歲那年當過演藝圈的「練習生」,為了要扮演大眾喜歡的女生特質─呆呆的、瘦瘦的,只能長期地委屈、扭曲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每天吃生菜配眼淚,可是還是被罵醜、被罵胖......要做大家喜歡的樣子,代價不只是辛苦難過,而是失去自我價值。
可是當蘇予昕放棄明星夢,被父母要求做一份「正常」的工作時,朝九晚五的日子卻帶來內心無止境的空洞感......直到遇到職場挫折與朋友鼓勵後,她內心的渴望才慢慢戰勝腦中的恐懼:
「女人不要再扮演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從今天起,我想要順從內心的渴望而活!」
女人總要花了大半輩子,或是深陷各種刻苦、低潮後,才願意回首來時路?蘇予昕說,也許我們有時候不小心服膺了社會的潛規則,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其實有可能就是「厭女症」。
|女人為何總愛為難女人?說不定你有「厭女症」|
「我覺得『厭女症』很隱微地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社會還是很男尊女卑,想要向上階層流動,我們就不能『太柔軟』,最好要打扮、表現以及在行為舉止『Man』一點。其實這就是崇拜男性,覺得跟男性一樣就是好的、被認可的、有權力的。」
「有些女生容易被稱為『做作』,我認為會這樣批評別人的女性,內心也有這樣的渴望,所以會羨慕她們很有勇氣,她們做自己又受男生歡迎,同時被批評做作的女生又代表著威脅,威脅著自己進入男性世界的通行證......可是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女人擁有溫柔、脆弱、感性的這些特質,並沒有任何問題。批評的人,是不是自己被壓抑住了呢?」
每一個女人為難女人的背後,都有不能做自己的壓抑。包括了婆媳、母女、朋友、同事等等。
|#男人的原罪?愛與愁像一杯酒,什麼都往肚內吞|
「但我認為,世界的風向也慢慢地在改變中!已經愈來愈沒有『男人該怎樣,女人又該怎樣』的束縛,也從極度崇拜陽性能量,轉向尊重陰性能量。做為一個女人,或是做為一個人,愈是自在地展現自己,就能愈快樂、愈平安。」
她談到,若人生遭逢挫折打擊,男人與女人,誰容易在家借酒澆愁、一蹶不振?答案應該大部分都是男人吧!因為女性很像吸管,富有彈性;男性太剛硬,反而遇到打擊就斷了。這不是男性的原罪,女性要做自己、愛自己,也同樣要給男性空間,擁抱自己的「陰性能量」,也就是感性與脆弱。
「為什麼我會不斷講女性容易顯現的『陰性能量』呢?因為真正的溝通是陰性的,當我講出我的不安時,關係才會有很深的感情交流。」
|#女人的勇氣:中年卸下武裝,做最真實的自己|
可是如果過去都是為了他人而活?中年後才講「做自己」,會不會太晚了?
「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與勇氣,與年紀沒有直接關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人生就會有新的可能。」
蘇予昕說,所有你不喜歡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面提醒的鏡子,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也很想逃的那一部分。但內在整合有三個關鍵,第一個就是「認識自己」,再來就是面對自己,最後就是接納自己。
「像是有婆婆指責媳婦懶惰,但在這份反射性的生氣中,會不會隱藏著:『我也想跟她一樣』的訊息呢?或是媽媽在對小孩生氣時,我們可以先沈澱下來,在這份情緒裡,有沒有自己不滿足、也想滿足的部分。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真實面貌,而不是人期待中的『角色形象』,我們會活得更輕鬆。」
「如果你愈能接受自己的各個面向,就愈不容易箝制住自己的人生。」
聽起來好像很多負面特質?沒錯,就是擁抱自己的陰影面。
「當我們關心了內在的陰影面,我們就不會讓這些陰影面在生活中流竄,讓它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我們是它的主人,不會被控制住。」
|愛自己能通往幸福,3重點天天練習、時時覺察|
既然已經做到了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接納自己,那要如何愛自己呢?蘇予昕又提供了三大覺察,很重要,請筆記!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能在生命中確實地感受。
1. #放掉評價:
我們仔細想看看,我們平時腦中在說些什麼話呢?假使我們今天手機忘了帶,你會不會說:「我怎麼這麼笨?」這就是自我否定的習慣。我們可以練習換句話說:「這件事我沒做好,但我願意再試試看,我肯定願意試試看的自己,與自己內在的能量重新連結。」
宇宙底下沒有好與壞之分,每個特質都有他的故事與原因。你可以說一件事是好事、是壞事,可是不需要斷定一個人是好人、是壞人。
2. #身心平衡:
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身心平衡。當你的腦袋、身體、情緒、靈魂,沒有任何一個部分在勉強另一部分,當自己處在身心平衡狀態時,就是真正的「紓壓」。
有人說大吃大喝、去玩樂就能紓壓。可是你覺察一下,是否情緒逼迫自己的身體去進食?但其實自己要吃多少,應該睡多少,自己一定知道。當愈有意識維持身心平衡,愈能跟愛的泉源連上線。
3. #照顧自己等於照顧全世界:
其實很多人不敢照顧自己,擔心照顧自己就被當作自私的人。但在沒有照顧自己的情形下,一味付出,是很嚴重的消耗,也容易產生「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這樣對我」的情緒。
照顧好自己,才能有餘裕照顧別人,當每個人都擁有美好的身心平衡時,世界就會少了暴戾之氣。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生命有它的流動。讓自己放鬆,也許生命疑問與答案,會自然地出現在自己面前。鬆脫了過往的許多執著後,其實說不定生命要給我們的禮物,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在人人都在鼓勵做自己、愛自己的世代,也別把「愛自己」視為目標、圭臬,變成另一種壓力或逃避的藉口。放鬆下來,就像蘇予昕在著作《#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所說,回到內在愛的源頭,你會發現,你光是存在,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全臺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