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進塔第一年掃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進塔第一年掃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進塔第一年掃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進塔第一年掃墓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8的網紅我是愛咪黃-AmyHu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一次辦喪事就上手 本篇文章寫給跟我們一樣需要自己處理喪葬相關事宜的朋友們。 疫情爆發,殯葬股齊漲,很多人突然要遭遇生命的消逝,親友突然急診送進加護病房,醫生要你有心理準備,但沒有長輩能告訴你該怎麼辦,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先跳過生離死別的傷痛 辦喪事其實就幾個重點,遺體去哪裡(殯儀館或冰櫃)...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Ashlee挫C?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01:25:56

老家,家。 上個週末一隔離完整整21天, 搭上高鐵直達台南,為了參與家族掃墓, 其實老家不在台南而是嘉義, 但是因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隨著時空背景轉移,每一代總有新的方向要前進, 不過台南的家是啊罵過世的地方, 我們一到就被招呼坐下吃大伯母親手準備午餐的地方曾是奶奶的床,那個最後一口氣沒有喘過來...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游智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2 22:03:11

•淺談十天前的靈體文後記(上) - 字數太多只能分上下篇。關於那篇照片,早在當天就有人跟我說了,是一直到晚上我收到一則陌生訊息,內容告知我某張照片有靈體的存在,姑且相信大家不是共同好友,應該沒那麼無聊,圈的地方又大同小異,好在自己是個麻瓜,所幸公諸於世讓大家看。 關於信仰這件事情,其實本人沒有任何...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劉仕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8:49:54

《在屏東老家跟老爸喝一杯高粱》 這兩天過的很悠閒,吃吃喝喝,享受國境之南的悠閒。 特別帶兩隻小的回故鄉掃墓,這是他們出生以來第一次掃墓。客家鄉的掃墓日期很特別,通常在清明時節之前。 感觸很深。 麟洛公墓許多墳都已荒涼,乏人整理,雜草叢生。倒非兒女不孝或世態炎涼,而是時代變遷,後代或早已在異鄉...

  •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我是愛咪黃-AmyHu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6 18:33:20
    有 26 人按讚

    #第一次辦喪事就上手
    本篇文章寫給跟我們一樣需要自己處理喪葬相關事宜的朋友們。
    疫情爆發,殯葬股齊漲,很多人突然要遭遇生命的消逝,親友突然急診送進加護病房,醫生要你有心理準備,但沒有長輩能告訴你該怎麼辦,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先跳過生離死別的傷痛
    辦喪事其實就幾個重點,遺體去哪裡(殯儀館或冰櫃),處理完(火化),如果是Covid-19離開的人,一定要24小時內火化,再來就是他要去哪裡(葬在哪裡),有沒有要做宗教儀式(招魂法會之類的),要不要辦家祭或公祭(告別式),什麼時候出殯(火化好送到葬在安葬的地點)。
    上面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有處理的事情其實很多。以下詳細說明待辦事項:
    1.請冷靜,如果你是家中唯一能處理的人,一定要盡量讓自己不要太難過,想辦法冷靜,喪事處理完有的你哭。疫情關係見不到最後一面的朋友,我相信更痛苦,請相信你的親友知道你很愛他,他去更好的地方了,會勉強好一點點。
    2.如果親友有買生前契約,就算你沒有文件,直接打客服去查,如果沒有請看第三點。
    3.先確認親友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需要辦告別式,不過現在疫情也不用辦了。因為葬在哪裡,出殯時間這些也會需要看信仰決定後面的行程。遺體火化後就是安葬,如果出殯要看日子,骨灰要找地方暫厝(就是暫時放在一個地方)
    4.如果沒有特別信仰,或是也不打算做什麼儀式,你要考慮的就是要將遺體送去殯儀館先冰起來,等候火化,然後進塔或入土樹葬。如果你沒認識的殯葬業人員,建議可以直接去醫院地下室找駐點配合的禮儀公司,不用擔心被騙什麼的,先去問清楚費用,你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就好,如果經濟有困難,可能運送遺體和找冰櫃,因為如果遇到殯儀館客滿冰不進去就會比較麻煩,反正這兩條錢省不了,火化申請找塔位什麼的是可以自己跑。(疫情期間火化有特殊規定醫院會告知)
    5.如果要火葬就要買骨灰罈和塔位,樹葬就谷歌一下你住的縣市哪裡可以樹葬,台北市的在木柵詠愛園,新北的在三芝的樣子,佛光山也有但要排隊。公家的塔位,每個地方縣市政府的民政局可以查住的附近有沒有位置,私人的記得要找有立案的,我之前去看過很多廟附設的感覺不錯,但可惜很多都沒立案。現在應該非常少地方可以土葬了。
    6.找親友安葬的地方建議找容易到達離自己近一點的,不然以後掃墓或是這幾年會很想去看他的時候很麻煩,像我本來想把我媽葬在花蓮海邊的廟,後來大家都覺得掃墓太麻煩就放棄了。
    6.樹葬可能大家比較陌生,有的人樹葬還會再請一個牌位我家是沒有,這個就是看親友或你自己的的宗教信仰而定。反正就只要申請遺體火化的時候,標明樹葬,遺體火化完他會給你看骨頭然後去壓成粉弄一包放在一個紙盒裡面,好像講太細了。
    7.前面事情安排好再來就是等出殯然後安葬了。
    #下面是補充
    出殯要看日子,骨灰要找地方暫厝(就是暫時放在一個地方),請禮儀公司協助最主要就是喬這些事情,還有一些細節,例如遺體火化前要不要上裝,要不要穿壽衣,要穿還要挑壽衣款式,還有要不要最後擦身什麼。如果有宗教信仰要做什麼儀式,在火化前還要折蓮花什麼的,這邊就先跳過,這篇主要講一切從簡的。
    #取暖社團
    一直想說要成立一個取暖社團,剛好現在疫情應該很多人突然面對死亡,希望可以幫一點忙,現在是公開社團人多一點就會改成私密,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32584587676121

  •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00:15
    有 1,719 人按讚

    連續清明假日,咱許多鄉親回來祭拜祖先,清明祭祖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習俗,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凝聚家族向心力及不忘本意涵。

    雲林縣資源不足,我在擔任第九屆立委時,協助催生 #艱苦人條款,造福全國16萬戶低收入戶,能夠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就任縣長後也指示民政處與公所協調,縣內20鄉鎮市在去年12月全數修法通過這項福利政策,讓雲林成為 #全國 第一個中低收戶及低收入戶火化費與塔位費都免費的縣,讓窮苦人家的身後事都能夠圓滿無遺憾。

    今年除了倡導提前掃墓分流措施,各鄉(鎮、市)公所也提前將環境整理舒適,提升鄉親掃墓環境;祖先也可以在優美環境裡安息。

    在清明節當日也會設置清明掃墓服務站協助民眾,感謝第一線服務人員犧牲假期,也提醒咱鄉親進入納骨塔祭拜咱祖先,也必須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 進塔第一年掃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2 22:05:44
    有 136 人按讚

    老家,家。

    上個週末一隔離完整整21天,
    搭上高鐵直達台南,為了參與家族掃墓,
    其實老家不在台南而是嘉義,
    但是因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隨著時空背景轉移,每一代總有新的方向要前進,
    不過台南的家是啊罵過世的地方,
    我們一到就被招呼坐下吃大伯母親手準備午餐的地方曾是奶奶的床,那個最後一口氣沒有喘過來的地方;
    對於奶奶的回憶,我總是下意識的不想想起來,
    也是親身面對曾經這麼親暱人死亡時,
    我給自己的處理方式,也是第一次懂得,不是所有人面對悲傷時都會顯露相同一張臉,同一個態度。

    住了一夜台南,第二天清早出發嘉義,掃了兩個墓,因為疫情關係不能進到擺放靈骨塔的建築裡,只能全體在防曬的遮雨棚下挑個桌子祭拜,打開為兩邊祖先準備的不同食材,原來拜不同對象不能用同樣的菜色,想想也對,總不能讓第一位先吃,然後讓第二位吃剩菜,就算我看不到他們到底有沒有吃,不過最後糯米腸跟菜燕是被我帶回台北吃光就是了,那是南部市場的味道,台北永遠學不來。

    掃完墓,家族三台車又去往一個我從來沒印象的地方,說是要找姑婆,哇,到底誰?!身為晚輩就是跟著去就對了,下車眼前的三合院,喔不,是少了左邊那塊的鏤空L型合院,看起來明顯沒有整修,但是非常有味道,還在讚嘆家族居然有住在這的親戚,傳說中的姑婆已經赤腳站在門口望著我們了,一見到她就有印象,是小時候看過的人,用長相猜測應該是啊罵的姊姊或妹妹,覺得好像,接著就是大家庭的互相介紹,永遠是我覺得最尷尬的橋段,大家圍坐在正中間客廳閒聊,忍不住飄去看其他房間,這就是家庭還有比我更小的孩子在的好處,大家的關注都在那些單純可愛的雙眸上;其他空間不外乎就是和室、廚房、房間,房間的床永遠是目光焦點,尤其到味的是那塊客家花布被,但能看出房子舊歸舊,主人們雖然不重視衣著但卻重視整潔,耳朵聽著聽著原來姑婆跟他老公已經89歲了,兩人曾經是農民領著政府給的7500每人每月的年金,他們說著好險他們有這筆錢領,生活已經綽綽有餘,那個笑容好真心,偷偷想著他們的那種知足,或許是我此刻辦不到的。

    到了預約餐廳午餐的時間,大家紛紛道別上車,最後想去好好跟姑婆說再見,結果被她皺摺彎曲的指頭緊抓住,她操著台語對著我說,如果以後結婚有辦婚禮一定要跟我說,我讓我小孩去包紅包,以前都沒有栽培你過,我拿出對著長輩的客氣微笑說謝謝然後想往車方向走,沒想到她抓的更緊,後來走到已上車的爸媽窗戶旁紅著眼眶哽咽的說:「我沒有想到你們還來看我,我還有你們這些孫子我很感恩。」會台語的朋友自己用台語想像這段話,還有是從這位將近百歲的阿婆講出來的,那個畫面真的太強烈,我居然也跟著流淚,好險有戴墨鏡,畢竟在親戚面前流淚不是我會感到自在的場面,最後終於再好好說再見,在車上我好想啊罵。

    後來才知道,這位姑婆根本不是啊罵的姐妹,而是阿公的妹妹,但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因為我阿公是被賣掉的孩子,而這個姑婆是原本家的孩子才變成妹妹的關係,而我啊罵也是被買過來的童養媳,但是這個家庭其實本身非常窮,所以阿公阿罵姑婆這一生都是甘苦人,也就是為什麼姑婆最後說出那樣的話,因為我們去拜訪的這整家人沒有一個跟她同個血脈。

    但是家人是什麼?
    血脈是什麼?
    家又是什麼?
    剛剛看完的電影「遊牧人生」裡面有提到一句歌詞:「家不是只是一個字,而是我們心底最美的歸屬。」

    終其一生,面對自己最美的歸屬有時候跟最痛的那塊卻也難以分割,永遠的理還亂,原本以為能夠用智慧理性去抑制所有的感性和難受,但這些情緒仍然緊密交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故事會有happy ending,而結局也只有蓋棺那天才能自己論定吧,原來勇敢的好好過生活,就是自己最好的歸屬了。

    祝大家連假愉快。

    —————————

    5/28-5/30金門團還有9個名額:https://www.hifly.com.tw/chinmen_travel-1-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