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德勤發佈2020技術趨勢報告:五個新趨勢可引發顛覆性變革 北京新浪網 10-26 18:12 來源:產業智能官 「2020 年的趨勢將顛覆整個行業,並在未來十年重新定義業務,即使數字創新已成為各種規模企業的常規行為。」德勤管理諮詢新興技術研究總監兼政府及公共服務首席技術官 Scott Buchh...

  • 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5 18:39:26
    有 0 人按讚

    德勤發佈2020技術趨勢報告:五個新趨勢可引發顛覆性變革

    北京新浪網 10-26 18:12
    來源:產業智能官

    「2020 年的趨勢將顛覆整個行業,並在未來十年重新定義業務,即使數字創新已成為各種規模企業的常規行為。」德勤管理諮詢新興技術研究總監兼政府及公共服務首席技術官 Scott Buchholz 在一份報告中如是說。

    近日,《德勤 2020 技術趨勢報告》(中文版)正式發佈(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了五個可能在短期內引發顛覆性變革的關鍵新興趨勢:「數字孿生:連結現實與數字世界」;「架構覺醒」;「技術道德與信任」;「人感體驗平台」;「財務與 IT 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勤第十一年發佈技術趨勢年度報告。今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繼續在開篇回顧了 11 年來的技術趨勢發展,展示了技術趨勢隨時間推移的演進全過程以及最新宏觀科技力量作為業務轉型基礎帶來的共生效益和不久的未來的新興科技力量。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即環境體驗、指數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一、九大宏觀科技力量

    隨著以技術為驅動的創新的空前擴張,一場高風險的「打地鼠」的競爭遊戲由此展開,企業利用技術保持先進的能力將決定其生死存亡。

    過去十年內,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為各項技術賦能,展現了他們自身的價值,已然成為眾多企業有效地推進戰略和新商業模式的核心基礎。接下來十年中,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顛覆性驅動力。它們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各行各業的案例成倍增加。技術業務、 風險和核心系統現代化是驅動企業變革和創新的基礎技術,它們需要保持穩定、強勁、可持續發展。

    基於此框架下討論新興技術,可以簡化技術進步對企業所造成的顛覆性影響。同時,圍繞九大宏觀科技力量衍生更多細分領域和更加細化的技術創新點和趨勢點。

    十年前我們首次探索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之時,只能看到其中的可能性,並不能確切地估測 它們的影響。現如今,這些技術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並在對業務、運營模式和市場造成了顛覆性影響之 后,發展勢頭依舊迅猛。

    (1)數字化體驗

    數字化體驗依然是企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因素。實際上,在德勤 2018 年全球 CIO 調查報告 中,64% 的參與者表示接下來的三年裡,數字化技術將對他們的業務造成影響。在去年的超越營銷:體驗重塑中,我們已經審視了這一趨勢,企業正逐漸摒棄傳統意義上以獲客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轉而致力於創造更多以人為本的互動——包括與其員工和商業夥伴的互動。

    (2)分析技術

    分析技術包括能夠提供深刻洞察的基本技術和工具。數據管理、數據治理以及數據運營體系這些重要因素不僅僅是人工智慧項目的核心基礎。同時,鑒於企業內對數據儲存、數據隱私和數據使用的嚴格要求,這些重要因素也是必須面對和考慮的重大策略點。

    60%的首席信息官(CIO)表示,在未來的三年內, 數據和分析技術將對他們業務帶來影響。但這個問題正變得更具挑戰性。「靜止的數據」 和「使用的數據」這兩個久經考驗的概念被「動態數據」所連接,藉助工具和平台動態數據進而支持數據流、數據攝取、數據分類、儲存和訪問。值得欣喜的是,雲技術、核心系統重塑、認知技術和其它技術正在為異常複雜的挑戰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3)雲技術

    雲技術已經全面深入企業。90% 的企業在使用基於雲技術的服務,並且這一比例有增無減。實際上,就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預算來看,接下來三年內對雲技術的投資會翻倍。正如我們 2017 年所預計的那樣,雲技術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基礎應用,它帶來了 「一切即服務」 的藍海,使任何 IT 能力都可以變成基於雲的服務供企業使用。在眾多企業當中,少數超大規模企業主宰了公有雲和雲技術服務市場,在雲技術的賦能下,為其它宏觀力量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基礎和平台,例如分析技術、雲技術、區塊鏈、數字現實,以及未來的量子技術。

    雲技術還驅動我們思考並重塑一些陳舊的企業管理和業務職能。

    當今的顛覆性驅動力(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都是由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發展而來。未 來十年,這些新的趨勢雖然不再新鮮,但它們將和過往的重大趨勢一樣,在人們持續深刻的理解和應用 中,推動重要的變革。

    (4)數字現實

    數字現實技術,包括 AR/VR 、混合現實、語音交互、語音識別、普適計算、360°全方位攝像和沉浸式技術等,幫助用戶突破鍵盤和屏幕的禁錮,與用戶感知無縫銜接,用戶可更加自然地參與互動。數字現實的目的是打破傳統的空間界限,讓人與底層技術進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識的互動。

    (5)認知技術

    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程序、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更廣泛的人工智慧領域等認知技術可能推動所有產業變革。這些技術將人機互動個性化、場景化,通過 定製化語言或圖像信息,驅動業務流程,實現無人值守。

    企業對認知技術的需求大幅增長一一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預測 2022 年 企業此項支出將達 776 億美元,與此同時,信任和技術道德問題也迫在眉睫。

    (6)區塊鏈

    德勤 2019 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者表示區塊鏈技術至關重要,較前一 年增長了 10% 。83% 的人能夠明確構思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較前一年增長了 9% 。調查結果顯示,2019 年,企業已經不再討論「區塊鏈是否可行?」,轉而關注「我們該如何利用區塊鏈?」

    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公司持續領航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但其它領域也開始推行區塊鏈技術, 尤其是政府、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科技、媒體、通訊等領域。

    再提技術業務、風險和核心系統重塑似乎有些枯燥無味,但不可否認,它們是業務的核心所在。企業在這些已經發展很成熟的領域,依然繼續進行著可觀的投資。綜合來看,正是因為它們不僅為數字化轉型、創新與增長提供了可靠的、可規模化的基礎,也是在分析技術、認知技術、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

    (7) 技術業務

    隨著技術應用與業務戰略的融合,技術業務也在不斷發展。隨著企業更多地通過重塑 IT 來實現運營效率提升和與業務部門合作者一起進行價值創造,很多 IT 團隊通過實施促進跨業務協作的開發體系(如敏捷和 DevOps ),逐漸將傳統的項目制交付調整為產品化運營。

    強大的技術功能讓企業更敏捷地響應技術驅動的市場和業務的變化。一隻強大的數字化技術運營團隊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回應技術對市場的影響以及相關業務挑戰。

    (8)風險

    在以創新為驅動力的時代,企業面臨的風險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網路風險、監管風險、運營風險及財務威。2019 年的 CEO 和風險管理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最大的風險廣泛涉及新顛覆性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企業品牌及名譽、文化等。對此,很多公司清楚地意識到他們還未對此類風險做好準備,或沒有想法在管理此類風險方面進行投資。

    除合規和安全的必要要求,企業還面臨新興技術對產品、服務和商業目標的潛在影響,這些使得企業正在把更為廣泛的信任作為企業戰略。

    (9)核心系統現代化

    核心系統現代化體現了數字化轉型、用戶期望及數據密集型演算法給核心系統的前台、中台和後台帶來的持續性壓力。無論是在財務數字化、實時供應鏈,還是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核心系統都承載了關鍵業務流程。

    在如今這個即時、持續和定製交互的時代,企業需要降低整體的技術負債。實現核心系統 現代化的成熟舉措,比如重塑現有的遺留系統,更新 ERP 系統及重寫其他系統,這些目前來講尤為重要。

    二、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

    隨著三大顛覆性技術(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崛起,並準備在未來十年為業務做出重大貢獻 的同時,未來三大技術發展和創新的新星(環境體驗、指數型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 本世紀 20 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a:環境體驗

    環境體驗展望了這樣一個構想:在未來,技術只是環境的一部分。計算設備的功率不斷增加,體積不斷縮小。這些越來越小的設備將我們的輸入從非自然的(指向、點擊和滑動) 演變為自然的(說話、手勢和思考),它們與我們的交互從被動的(回答問題)變成主動的(提出意料之外的建議)。

    隨著設備變得無縫和無處不在,它們和我們越來越密不可分。想像未來的世界,一些微小的,已連接的,內容感知的設備被嵌入辦公室、家中或者其他地方,成為背景活動的一部分。例如,你如果在腦海中想「我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出發去機場」,就能觸發一系列背景活動,包括安排航班值機,準備可供生物特徵識別的虛擬登機牌,將無人駕駛汽車目的地設置為正確的航站樓,將家中的智能系統狀態調為「離開」,以及暫停出差期間的快遞服務等等。

    b:指數智能

    指數智能建立在當今認知技術能力上。如今,機器智能能夠發現數據中蘊藏的規律,但是無法判斷這些規律是否有內在的意義。同時,它目前還缺乏識別和響應人類互動和情感的細微差別的能力。而且,機器智能的認知能力還非常有限,比如機器能夠打敗國際象棋大師,卻不能理解房間發生了火災需要逃跑。

    未來有無限可能。隨著對語義和符號識別的理解,機器逐漸能從假想的相關中梳理出真實的因果關係。藉助來自人感訥驗平台的技術組合,我們的虛擬助手將越來越能夠識別並適應我們的情緒。隨著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廣義的智能,指數智能將超越統計和計算的層面。我們敢說,最終,這將導致更有能力的人工智慧誕生。

    c:量子技術

    量子技術利用亞原子微粒的反直覺特性處理信息,進行新型計算,實現「不可非法侵入式」 交流,技術微型化等等。量子計算中,這些量子比特(或量子位)的特殊屬性有可能發生 指數型變化。通過操縱單個粒子,量子計算機將能夠解決某些高度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 對於目前的超級計算機來說,太大,太雜亂,包括從數據科學到材料科學。

    隨著研究者們不斷突破技術限制,量子計算機將逐漸取代傳統的計算機。數據科學家將能 夠處理前所未有宏大的數據量,並從中獲取相關性信息。材料科學家利用量子比特模擬原 子,這是無法在傳統計算機上實現的。同時,在通訊、物流、安全、密碼學、能量等不同領域,我們都能預見無限可能。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各類前沿技術動態,基於宏觀科技力量及其可被預期的時間範圍,報告歸納整理了一張完整的統一化視圖。

    三、五大關鍵新興趨勢

    一)技術道德與信任

    技術變革常態化的同時,贏得全方位的信任變得更具挑戰——但也充滿機遇。

    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企業要用戶以新的更深層次的方式信任他們,過去是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現在則是通過數字痕迹追蹤用戶的線上行為。同時,技術引起的問題也經常成為新聞頭條,例如安全漏洞、不當或非法監視、個人信息濫用、虛假信息傳播、演算法歧視、缺乏透明度等等。這些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之間不信任(包括客戶、僱員、合作 夥伴、投資者和管理者),嚴重損害企業聲譽。的確,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正在逐漸下降,人們對公共機構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員工則要求企業明確闡述其核心價值觀。

    德勤 2020 年全球市場趨勢報告中提到,當今時代,品牌信任對企業來講尤為重要,關係到企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客戶、監管機構,還是媒體,都期望品牌商在其開展業務的各個領域都是開放、誠信和始終如一,從產品生產、促銷活動、到員工文化和合作夥伴關係維護等。

    被技術顛覆的企業,它的每一個方面都意味著可以贏得或失去任何一個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投資者和/或監管機構信任的機會。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貫徹企業價值觀和技術道德觀,努力履行「做好事」的承諾,企業就能夠與利益相關者建立長期牢固的信任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信任就變成了一個全方位的 承諾,並且確保信任是企業的技術,流程,人員都在共同努力維護的基礎。

    技術道德這一術語指的是不局限於或側重於任何 一項技術的綜合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是指導企業對技術使用的整體方法及通過部署這些技術驅動業務戰略和運營企業應考慮主動評估如何以符合公司宗旨和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使用技術。

    在數字時代,信任是個複雜的議題,企業面臨著無數的生存威脅。雖然顛覆性技術通常會給企業帶來指數型增長,但僅憑技術卻無法建立長期信任。因此,領先企業們正在通過全方位的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領先企業們正在嘗 試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數字現實和其它 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我們的 曰常生活。企業該如何通過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使用這些技術來構建信任呢?

    解讀企業價值觀。

    如今,技術根植於業務,機器學習也驅動著業務決策和行為,因此,必須先了解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才能進一步解讀和評價企業價值觀。數字化系統可以被設計用來減少偏差,讓企業能夠遵循自己的原則運 營。

    保障措施可以防止用戶以不健康或不負責任的方式使用技術,從而幫助提高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例如,一家公司對可能成癮的遊戲強制限定遊戲時間和遊戲花費一個內容提供商提醒用戶關注信息來源的準確性;雲計算提供商在 戶超出其預算之前自動發出警報。

    建立強大的數據基礎。

    如果不能系統性地、統一地追蹤數據內容及來源,並確定可訪問數據的人員,就沒有辦法營造良好的信任環境。強大的數據基礎讓利益相關者擁有共同的願景, 為數據負責,採用安全的技術手段實現有效的數據管理。管理者需要讓利益相關者了解他們提供的數據將如何運用,此外,除非為了法律或監管的目的,在利益相關者要求時須刪除相關數據。

    強化防護措施。

    德勤 2019 年未來網路調查報告顯示,管理者為網路問題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網路防禦體系意味著您要 保護您的客戶、員工和商業合作夥伴,讓他們遠離與他們——或者說你們——的價值觀不同的群體。從最開始就需要建立並實施網路安全風險策略略,並將其貫穿於商業運營和政策制定的全過程,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部門的問題。企業領導者應當與信息技術部門一起制定全面的數字安全風險策略,考慮安全、隱私、 誠信和保密等各方面,增強利益相關者的信任,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優勢。因此,需要評估企業的風險容忍度,明確弱點所在,並判斷企業最具價值的數據和系統,制定風險緩解策略和恢復計劃。

    二)財務與 IT 的未來

    IT 和財務領導者共同努力為創新融資尋找靈活的途徑。

    德勤的研究發現,56% 的首席信息官(CIO)期望應用 Agile, DevOps 或類似的靈活 IT 交付模式,來提高 IT 的響應能力並激發更廣泛的創新的雄心。

    但目前有些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這些努力:資金的來源和分配。IT 的運營和開發流程正變得越來越靈活,更加側重產品,而財務部門仍舊按照過去數十年的方式來制定預算、融資和財報。結果顯而易見:IT 需求與財務流程之間的矛盾。若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它可能會破壞首席信息官(CIO)的創新計劃,乃至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

    IT 對資金的需求與財務的漫長流程之間的矛盾並非形成於一夜之間。而是在過去十年中曰漸累積。雲技術和平台技術一步步地顛覆了傳統運營模式,迫使財務部門不得不重新評估財務管理方法。

    《報告》指出這種變革體現在三方面:

    從資本支出轉向運營支出

    從在現場轉型到基於雲的系統,涉及大量的支出從資本支出轉移到運營支出。事實上,團隊一直都有一些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新的準則是「誰開發誰管理」。從會計的角度而言,短期運營支出增長會影響季度財報。

    衡量難以捉摸的投資回報率。

    技術創新舉措通常是難以達到內部收益率預期的嘗試,可能產生正回報也可能不會。在財務及短期收益上, 創新投資通常不具備傳統 IT 項目的信心水平, 因此這類投資往往也很難通過標準管理流程獲得有力支持。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財務部門難以建立精確的流程,來跟蹤長期投資回報率。例如,對於無限期重複使用的平台這類的固定預算投資,跟蹤其投資回報率更是難上加難。

    計算交付價值。

    根據德勤《 2018 年全球首席信息官(CIO)調查報 告》,65%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評估 IT 投資時, 通常採用具體案例具體分析的方法,而不是遵循常規財報流程。顯然,在評估 IT 帶來的價值這件事上,首席信息官 (CIO )與首席財務官 (CFO)不在同一立場。

    作為財務與未來的T趨勢的一部分,我們預計有更多首席信息官(CIO)、首席財務官(CFO)以及他們各自的團隊,將會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及其他在融資、會計與財報上所面臨的挑戰的方法。

    三)數字孿生技術

    利用下一代數字攣生技術助力企業設計、優化和轉型。

    當下,企業正以多種方式使用數字彎生技術。在汽車和飛機製造領域,數字彎生技術逐漸成為優化整個製造價值鏈和創新產品的重要工具;在能源領域,油田服務運營商通過獲取和分析大量井內數據,建立數字模型,實時指導鑽井作業在醫療保健領域,心血管研究人員正在為臨床診斷、教育、培訓,創造高模擬的人類心臟的數字彎生體;作為智慧城市管理的典型案例, 新加坡使用詳細的虛擬城市模型,用於城市規劃、維護和災害預警項目。

    數字彎生可以模擬物理對象或流程的各個方面。它們可以展現新 產品的工程圖和尺寸,也可以展現從設計到消費者整個供應鏈中 所有子部件和相應環節——即」已建成「數字彎生,也可採用 「即維護」模式——生產車間設備的實物展現。模擬模型可以捕獲 設備如何操作,工程師如何維護,甚至該設備生產的產品如何與客戶關聯。數字彎生可以有多種形式,但它們無一例外都在捕獲和利用現實世界的數據。

    數字孿生髮展勢頭迅猛,得益於快速發展的模擬和建模能力、更好的互操作性和物聯網感測器, 以及更多可用的工具和計算的基礎架構等。因此, 各領域內的大小型企業都可以更多地接觸到數字孿生技術。IDC 預測,到 2022 年,40% 的物聯網平台供應商將集成模擬平台、系統和功能來創建數字孿生,70% 的製造商將使用該技術進行流程模擬和場景評估。

    與此同時,通過訪問大量數據,使得創建比以往更為詳細、更為動態化的模擬成為可能。對於數字孿生的長期用戶而言,這就好比從模糊的黑白快照過渡到彩色高清數碼照片一樣,從數字源中獲取的信息越多,最後呈現的照片就越生動逼真。

    長期來看,若想要實現數字孿生技術的全部潛力, 可能需要集成整個生態圈內的系統和數據。創建 一個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或供應鏈(囊括了一線供應商和其自身的供應商)的數字化模擬,可以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宏觀運營觀點,但仍然需要將外部實體整合到內部數字化生態系統內。直至今曰,大多數企業仍對點對點連接之外的外部集成感到不滿意。克服這種猶豫可能是一個長期挑戰, 但最終,所有的付出都將是值得的。未來,期望企業會利用區塊鏈打破信息孤島,繼而驗證信息並將其輸入數字孿生體中。這可以釋放先前無法訪問的大量數據,從而使模擬更加細節化、動態化、更具潛在價值。

    四)人感體驗平台

    通過Al、神經科學、人本設計重塑人機聯接。

    人感體驗平台趨勢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方法,它首先確定我們想要實現的人性化和情感體驗,而後決定使用何種情感和 AI 技術組合能夠達成這一效果。企業將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員工群體和其它利益相關者,確定能引起他們共鳴和引發他們情緒的具體響應或行為,並進一步開發情感技術,使其能夠識別和複製某一段體驗中的特質。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人們對人性化的技術需求曰益增長。在數字化革命進程中,我們目前進入到一個階段,就是每個人之間未必有 接,但每個人一定都與技術有聯結。我們正在消除流程和交互,直接與機器互動。因此,我們渴望我們正在迅速失去的東西:有意義的聯結。為此,我們期望技術能夠用更 加人性化,更人道化的方式跟我們互動。設計能夠滿足這一期望的技術需要對人的行為有更深刻的洞察,並不斷創新,以提高我們預測和響應人們需求的能力。不久的將來,人感體驗很有可能會帶來長久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五)架構覺醒

    演進架構師角色,從而轉變系統架構並支持業務 發展的速度。

    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導層和高管們逐漸意識到,如今,技術架構領域的科學在戰略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事實上,為了在技術創新顛覆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已成立的企業需要不斷演 他們的架構一一這一過程可以從改變技術架構師在企業內扮演的角色開始。

    這種轉變的目的非常明確:把經驗最豐富的架構師安排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即加入到設計複雜技術的軟體開發團隊中。一旦這些架構師被重新部署和賦能,他們便可幫助簡化技術棧, 提升技術敏捷性,從而為新興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另外,他們還可以直接負責實現業務成果,解決架構難題。

    此外,擁抱架構覺醒這一趨勢的企業將開始重新定義架構師角色,使其更具協作性、創新性,並能對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做出回應。具有全局觀的架構師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多部 門混合的項目團隊中,與專注於應用程序的架構師 以及來自 1T 和業務部門的同事共同作戰。未來,他們的使命將不僅是利用傳統的架構組件,還要利用顛覆性力量(如區塊鏈、AI、及機器學習)大胆創新。

    資料來源:https://m.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026/36690918.html

  • 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 在 Johan Ku 古又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07 13:04:17
    有 90 人按讚


    不管其他酸酸怎麼掰,我這個在選舉時投苗一票的人,腦袋可是非常清楚地,就是要「#以苗養同」:培養苗博雅這個唯一的出櫃政治人物,宣示同志族群也可以跟歐美一樣,選出已出櫃的代議士,未來甚至是市長或總統。

    性向歧視不應該是拒絕候選人的原因,候選人的人格品質、熱誠與政見(我選舉公報可是看得非常仔細的)比什麼都重要。

    苗博雅在婚姻平權與其他社會議題的努力已經很久了,這次在大安文山這種保守派鐵票區當選,應該要更激起同志族群的氣勢,思考一下,如果每一區都有幾席同志議員,還有誰敢把對同志的支持當成 #施捨?沒選好就要同志族群道歉?

    恭喜苗博雅當選台北市議員,投你一票的我除了真心祝福為妳高興,也會在未來四年繼續觀察妳的政治表現,檢視妳是否背離當初的初衷,決定四年後成為妳最堅強的支持者,還是最堅實的反對者。

    期待妳未來四年的表現!

    【給關心婚姻平權、擔憂台灣前途朋友們的一封信】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我必須要說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才有今晚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請所有支持平權的人,不要覺得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組織比人家弱;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募到的錢比人家少
    ⋯⋯
    我們的努力不夠,還不夠會做組織,不夠會催票,但這不代表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與性別教育的人真的有這麼少。

    所以請各位聽到這段話的朋友相信一件事:這不是你的錯。就跟身為同志不是你的錯一樣。

    今天票開得不夠多,是平權公投小組努力不夠,不是這件事在台灣沒有人支持。」

    以上是我在11月24日深夜,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跟所有朋友講的一段話。【註1】

    ------

    從開票日到現在,我沒有一天為自己的議員選舉結果感到開心。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大多數的人只看到我是一個市議員當選人。但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同志,我是一個台灣人。

    我和所有同志一樣,因為台灣有七百萬人否定我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而感到沮喪;我和你一樣,對台灣前途感到憂慮。

    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大家的焦慮不安、憤怒沮喪。

    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讓所有的傷害到我為止,我願意保持沉默。

    但,很遺憾,我的沉默並沒有帶來療癒和團結。

    反而有更多的流言、臆測,讓深深受挫的公民社會,彼此猜疑、相互攻訐。很多平權公投的志工們,有了更多的自我懷疑、挫折,不安。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這段時間,我把心力放在鼓勵傷心沮喪的同志朋友,在感到灰心挫折之餘,不要忘記,還有350萬人溫暖的善意,不要放棄,我們還可以一起走下去。

    做決策,需要判斷、勇氣與承擔。在發起公投之初,我就很清楚,一但結果不如預期,萬箭穿心就是我必須承擔的結果。

    但,回看這段日子,人們一邊承受著深深的失落,一邊閱讀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我的沈默不反駁,並沒有讓同志們變得更團結,反而讓自由派相互廝殺、四分五裂。

    我很擔心。行政院即將在三個月內提出專法草案;2020那場不能輸的戰役也只剩14個月。

    我們需要儘速集結戰力審慎應對。我們不能讓一時的挫折變成長期的潰散。

    為了重建社群的信任,讓平權力量再次團結,我願誠懇交代我的心路歷程,重新梳理一次平權公投的脈絡、不足、和成果。

    以下我將分述:

    1️⃣為何發起平權公投?
    2️⃣公投最終票數差距被拉開的原因?
    3️⃣苗博雅有沒有利用公投拉抬自己的選舉?
    4️⃣進一步可能的策略

    也懇請各位朋友未來評論時,務必基於事實,以免造成社群更大的猜忌撕裂。

    ------

    4月17日,中選會放手讓三個反同公投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時,任何對台灣政治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反同公投連署必過,年底大選必定有這三個公投案。

    當時的同志社群面臨以下三條路:

    1️⃣置之不理
    2️⃣只動員不同意票
    3️⃣參考過往入聯、返聯公投的經驗,提出一個對案,動員己方支持者投票熱情。

    第一條路,置之不理,等於坐以待斃。

    有些人主張,是因為有平權公投激起對決,反同公投才會有這麼多票。當初應該不要理它就不會過。

    這種主張,第一,沒有注意到公投法修法後,不投票已經失去抵制作用。第二,也與數據顯示結果完全相反。

    另外五項沒有對案的公投,都成功順利跨過門檻。尤其是國民黨所提三案,同意票比反同公投更多,不同意票更少,勝利幅度更大。

    按照開票數據來看,沒有對案,保守派所發起的公投,包括反同公投,都還是高票通過。

    反同組織的人力、資金,不論有無平權公投都早已到位。若當時選擇置之不理,不動員平權陣營選票,最後的結果,平權必敗,且兩邊票數比例會更加懸殊。

    按照公投法規定,反同公投通過後就對政府有拘束力。抱著「同婚不能公投」的口號,並沒有辦法取消反同公投的法律效力。

    既然不能坐以待斃,那剩下的選擇就是:如何把平權票衝高?

    第二條路(只動員不同意票)以及第三條路(平權公投),當時在同志社群內部引起一波爭論。

    我主張發起公投因應的政治判斷如下:

    1.
    反同公投有很高機率跨越五百萬票門檻。對平權陣營而言,既然已經被中選會拖上公投戰場,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平權票全部催出來,盡量拉近票數比例(並在逆境中尋找勝利機會)。

    2.
    要怎麼衝高平權票?

    當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只剩7個月,若只跟著反同公投的節奏動員,會來不及在大選日催出最多票數。提出平權公投,藉由提案、連署過程,有助於提升社群危機意識、提前預熱,提高關注度,提升平權方投票率。

    3.
    我認為按照台灣過往公投的數據(尤其參考入聯、返聯公投),發起平權公投的同意票,有機會大於反同公投的不同意票,把整體平權票數字開得更高。

    於是我和其他發起人,反同公投連署上路的隔天,公開徵求平權公投的支持者。

    平權公投小組的發起人們,並非任何一個既存的組織,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也就是散戶)。我們沒有固定的組織力量,也沒有經費。在一開始,我們發動的平權公投,就是一場公民運動。

    社群內部的路線爭議,就交由人民來判斷決定。在每一個階段,平權公投的決策理念是:

    「只要群眾給予足夠的支持,我們就繼續往前。反之,我們也不會堅持己見」。

    平權公投一路走來,每階段都是在取得群眾同意後才解鎖。

    非常感謝第一階段參與提案的2萬公民,以及參與群眾募資的朋友。

    還有,第二階段參與連署的50萬公民。讓平權公投走到11月24日投票日,讓350萬公民能用選票表達自己力挺性平教育、婚姻平權的聲音。

    我們在選前85天,動員到50萬人參與行動,僅花費200萬左右的經費。

    在反同公投浩浩蕩蕩送件後,平權公投繳出37天募集50萬份連署的成績單,創下台灣公投史無前例的動員強度、速度,給予同志社群「值得一搏」的期待。

    這是全台2000位志工朋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後,平權公投在婚姻平權案取得338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290萬不同意票提升14%)在性平教育案取得350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341萬不同意票多9萬票)。

    這個成果,當然還不夠。雖然方向上符合4月份的判斷,但仍不夠取得公投的勝利。

    但考量到平權公投從頭到尾所募集、運用的僅僅三百萬資金,即使加上大平台及其他團體所募集的資金,也不超過二千萬,總體能夠開出超過三百萬票,並在全國範圍內拉升14%的票數,和任何廣告行銷方案相比都不遜色。

    就這點,我認為平權公投成員、全體志工朋友(除了我之外),以及其他所有團體夥伴,都應該獲得一點肯定。

    ------

    有些朋友會問,既然到9月連署送件時兩邊氣勢還沒有差太多,為何最後票數開不出來?甚至有些人質疑,苗博雅選前不是講有900萬票?怎麼開出來只有350萬?

    答案很簡單:

    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無法募集到和反同組織一樣多的資金打公投廣告戰,無法催出更大的擴散度。

    就如同欣潔所言,從九月以來,民調資料顯示雙方大概還在五五波。9月中的民調甚至顯示,性平教育案(第15號公投)的同意票比率到達52.2%!
    https://goo.gl/DWAm4G

    但從11月開始,反同公投廣告資金鋪天蓋地,從電視、網路、廣播、傳單,上億資金在各種社群、傳統通路全灑,民調就拉開差距。

    談到選舉,大家都知道資金差距會造成廣告行銷的不公平競爭,影響、扭曲選舉結果。其實,公投也是一樣。

    依照蘋果日報的報導,反同方有企業家贊助的數億資金。而平權公投所使用的,僅有三百萬元。最後開出近2:1的票數比例,已經是公投史上罕見。

    而反同方的大筆資金,也帶來比平權方更強的擴散性。

    觀察連署書數量以及最後開票數字,可以看出反同方的「擴散力(拉票力)」比平權陣營強。反同方一份連署書開出約10票,平權陣營一份連署書僅開出約7票。也造成最後票數絕對值的落差。

    有鑑於擴散性(拉票)非常重要,選前的動員催票文內,我的目標就是強化平權方的擴散性,盡量加強支持者向外拉票的動機。

    當時我要傳達的概念是:

    根據長期和近期民調皆顯示,鐵桿支持者和傾向友善的潛在支持者,總數可以到達40%~50%。若真要具象化,就是保守估計有900萬人是「可以爭取動員」的選民。

    「可以爭取的潛在選民」和「一定會出來投的選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在選前動員文所提及的900萬人所指的是前者【註2】,但選後有人釋出流言扭曲成後者,造成社群的猜忌和分裂,非常惡質。非常令人遺憾。

    ------

    另外,有人在選後釋出「以同養苗」的流言,也造成公民社群相當大的猜忌和撕裂。

    台灣政壇最不缺的就是惡毒的謠言。我的沉默並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各種腦補滿天飛。縱使平權公投其他發起人公開說明、澄清【註3】,也無法停止撕裂。

    進廚房就不要喊熱。我沒打算為自己辯駁。

    畢竟,我在選區餐會、菜市場因為台獨、反死刑、挺同婚被選民當面痛罵的時候,都笑笑回應了。沒必要生什麼氣。

    畢竟,我在選前一週,遇到一個自稱全力支持兩好三壞的議員候選人,連番追問我「如果同意票沒到五百萬,你要不要切腹謝罪?」

    我很早就知道,打這場公投戰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但我是有團隊的。

    我可以不為自己說話,但身為主將,有責任捍衛我團隊成員的尊嚴。

    您不必支持我每一個政治判斷。

    但我不能坐視有人用一個惡意口號,把平權公投所有發起人矮化成我的助選員。也不能坐視有人抹煞我的競選團隊三年蹲點的努力。

    就像以核養綠其實沒有養綠一樣,所謂的以同養苗,也只是一種惡意的政治詐騙修辭。只要有一點常識和對政治的基本理解,就能破解。

    我在議員選舉能勝選的主因只有一個:我是文山在地人、團隊合作經營基層三年。

    認為發起平權公投能拉抬我的議員選情,恕我直言,您不懂選舉。

    我曾經在本區一位年輕進步的里長舉辦的里民活動內,發現愛家公投的文宣放在報到桌上。所有主張婚姻平權的候選人,在我的選區內,都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對同婚和性平教育的長期明確立場,已經足以讓我拿到本區的平權票。

    若發起平權公投只是為了議員選舉,真的就是畫蛇添足,平白瓜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為了處理平權公投的事務,我減少很多跑選舉行程的時間。選前,還有一位同區議員候選人,在媒體上公開酸我沒有每天早上站路口揮手拜票,不適合當議員。

    發起平權公投,不會讓我的平權票更多,只有讓我在選區內變成更多人的攻擊標靶。如果本來無法當選,想拓展其他票源,根本不必發起一個在選區不受歡迎的公投。

    以同養苗的指控,不但顯示發言者完全不懂選舉,同時也並不尊重政治是一種專業,更是對我團隊努力的輕蔑。

    在選舉和推動公投期間,我從未動用任何一位平權公投的支薪工作人員、從未動用任何一毛錢、也從未假借任何和公投有關的機會宣傳自己的選舉。

    從第一階段開始,我的競選團隊最重要的幹部,就免費無償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平權公投。平權公投未募資前,我用我自己的競選經費墊錢。最後倒數衝刺,我動用了選務助理協助平權公投的催票工作。

    會相信以同養苗的人,大概就像深藍深紅相信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是為了養自己的宇昌公司。我寧可相信,傳播這些流言的人只是對現實欠缺理解吧。

    ------

    談到對現實的理解,我相信大家現在都對下列問題很焦慮:

    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怎麼辦?2020大選怎麼辦?台灣的未來怎麼辦?

    針對這三點,我的想法是:

    1️⃣迅速集結準備法律戰
    2️⃣自由派團結一致守護本土進步價值
    3️⃣放下鍵盤,走入人群,認真踏實和身邊親友溝通。

    在美國自由派大本營加州,也曾有反同的婚姻定義公投以過半比率通過。

    但加州的同婚倡議者並不放棄。繼續打法律戰爭取應有的權利。最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禁止同性婚姻違反平等權。

    公投絕對不是世界末日,雖然這個國家的公投結果嚇了大家一跳,但我們相信台灣是個法治國家,我們還是尊重這個公投的結果。

    既然是法治國家,這個法律戰,我們就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

    大家不要忘記,釋字第748號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司法院也已經正式表態,立法院修法,仍然要遵守釋字748的意旨。

    未來行政院、立法院所提出的專法草案,需要我們一起投入心力,一個一個把專法中,所有違反釋字748號解釋、牴觸平等權的地方挑出來。

    我們就一條一條在立法院內辯論,爭取更好的版本。

    如果立法院無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我們再辛苦地訴訟、找上大法官,讓大法官告訴立法院說「對不起,你們立的法錯了!必須要再次修法!」

    或許,如果大法官再一次的把專法打臉,這些護家盟又一定會說:我要公投,開啟無限迴圈。

    但這是台灣人民2018的選擇。我們眼前僅有的選項是,繼續在這個法治的社會,為了平等權、婚姻自由權奮鬥,這是我作為一個法律人,期待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公投結果讓台灣必須很痛苦的繞遠路,但這不是絕路。哪一個民主社會沒有犯過錯呢?我們還是有路可以走。

    公投的結果說性別平等教育施行細則裡的同志教育要拿掉。

    但性別平等教育法寫得很清楚,學校必須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部官員已經再三地公開表示,若不教認識同志,性平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認識同志跟性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未來第一線的老師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350萬的友善公民,還是可以持續地努力,把所有受到欺負、霸凌的同志小朋友們接住。

    走出學校的圍牆,我們還能夠透過各種方式,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所有的青少年。

    反同人士希望他們自己的小孩是無知的,也希望別人的小孩也變成無知的,那我們就致力於提供正確的資訊。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長期工程,比公投更困難。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自由派的公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有些人怪罪性平公投拖垮執政黨選情,甚至導致自由派陣營不斷相互猜疑、分裂。

    如果這個判斷符合事實,那2020已不會再有同性婚姻公投了(同一事項2年內不能再投),我們就可以放心慶祝本土政權的勝利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中國因素、保守陣營的資金宣傳優勢,一直都會在。即使沒有同性婚姻公投,任何一個保守議題(例如反年金改革、反轉型正義)被拉上公投戰場,若本土政權還是保持曖昧模糊,依然會被直接輾過。

    我是選輸過、失敗過的人。我很清楚,選舉就是一個和成千上萬選民不斷「接觸、交流、說服」的過程。

    如果上次敗選,我把原因歸咎在自己的理念太進步導致選民無法接受,開始切割自己的進步價值理念,這樣的態度,不僅太自戀,而且絕對會導致再一次失敗。

    選舉的檢討,必須有數據事實作為支撐,才能迎向成功。直覺式的評論經常跟天橋下說書的差不多,不小心就會變成病急亂投醫。

    許多研究者都已經提出數據分析【註4】,指出同性婚姻議題並非民進黨敗選主因,僅是代罪羔羊。盼望各位有志守護本土政權的朋友,在沮喪憤怒過後,可以一起來對症下藥。

    同志有投給國民黨的,但這是少數;如同民進黨內也有反同的候選人一樣,不過這也是少數。即使民進黨有表態支持反同公投的候選人,我還是力挺本土政權,反對老K。

    護主權和挺平權是相輔相成,不需要把少數人的言行過度放大,破壞追求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國家的團結力量。

    有些主張台獨的前輩當著我的面,堅決反對同性婚姻,但這完全不會影響我支持台灣獨立的信念。我還是大安文山區唯一把捍衛主權寫在幾萬份文宣上的候選人。

    核心價值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不能拿來交換,也不該是拿來跟潛在盟友鬧脾氣的籌碼。

    全台支持平權公投的志工,在選前一週,發出了50萬份包含東奧正名公投的投票小抄。雖然不敢說貢獻多大,但我想,平權公投的志工朋友們,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了一份力,值得被尊重。

    ------

    未來,請大家採取「正面作戰」方式,支持鼓勵友善的政治人物。

    也請同志朋友們,深深記得,「投票」在民主社會不是兒戲,請把自己的權利放在優先,不要支持任何一位反同的候選人。

    平權公投小組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會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婚姻平權、性平教育、捍衛主權奮戰。

    若接近5月24日時立法院尚未完成立法,我會在台北市議會,監督台北市民政局即時完成戶政系統的必要準備,讓同志朋友可以依照748號解釋依民法登記結婚。

    ------

    同志被反同公投拉上逃不開的公投戰場,打了一場資源極度不對等的仗,我們付出能力範圍的一切,我們都傷痕累累。

    但,為了那些已經付出一切的同伴,我們會重新整隊,和夥伴一起帶著這些傷痕繼續往前走。

    感謝你讀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都希望台灣未來能成為一個更平等、更自由的美好國家。

    平權公投小組有任何決策上的疏漏,由我一人承擔。但平權公投累積的成果,是未來向前進的重要基礎。

    請各位朋友擦乾眼淚、相互扶持。

    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一起走。


    平權公投小組召集人、婚姻平權案領銜人
    苗博雅 敬上

    【參考資料】

    [1]11/24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發言影片
    https://goo.gl/nLJ4K2

    [2]選前動員文
    https://goo.gl/4jXLXt

    [3]平權公投小組成員說法
    陳茻:https://goo.gl/VZ9Hn9
    盛浩偉:https://goo.gl/tK5nDF

    [4]
    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https://goo.gl/84rnUi
    不能一概而論:新北、台中、高雄的選舉與第十案公投(給關心政治的朋友們的初步資料整理)
    https://goo.gl/8QWMu2

  • 進入系統後無法使用鍵盤的處理方式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2-05 08:41:00
    有 4,545 人按讚

    【給關心婚姻平權、擔憂台灣前途朋友們的一封信】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我必須要說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才有今晚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請所有支持平權的人,不要覺得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組織比人家弱;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募到的錢比人家少
    ⋯⋯
    我們的努力不夠,還不夠會做組織,不夠會催票,但這不代表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與性別教育的人真的有這麼少。

    所以請各位聽到這段話的朋友相信一件事:這不是你的錯。就跟身為同志不是你的錯一樣。

    今天票開得不夠多,是平權公投小組努力不夠,不是這件事在台灣沒有人支持。」

    以上是我在11月24日深夜,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跟所有朋友講的一段話。【註1】

    ------

    從開票日到現在,我沒有一天為自己的議員選舉結果感到開心。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大多數的人只看到我是一個市議員當選人。但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同志,我是一個台灣人。

    我和所有同志一樣,因為台灣有七百萬人否定我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而感到沮喪;我和你一樣,對台灣前途感到憂慮。

    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大家的焦慮不安、憤怒沮喪。

    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讓所有的傷害到我為止,我願意保持沉默。

    但,很遺憾,我的沉默並沒有帶來療癒和團結。

    反而有更多的流言、臆測,讓深深受挫的公民社會,彼此猜疑、相互攻訐。很多平權公投的志工們,有了更多的自我懷疑、挫折,不安。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這段時間,我把心力放在鼓勵傷心沮喪的同志朋友,在感到灰心挫折之餘,不要忘記,還有350萬人溫暖的善意,不要放棄,我們還可以一起走下去。

    做決策,需要判斷、勇氣與承擔。在發起公投之初,我就很清楚,一但結果不如預期,萬箭穿心就是我必須承擔的結果。

    但,回看這段日子,人們一邊承受著深深的失落,一邊閱讀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我的沈默不反駁,並沒有讓同志們變得更團結,反而讓自由派相互廝殺、四分五裂。

    我很擔心。行政院即將在三個月內提出專法草案;2020那場不能輸的戰役也只剩14個月。

    我們需要儘速集結戰力審慎應對。我們不能讓一時的挫折變成長期的潰散。

    為了重建社群的信任,讓平權力量再次團結,我願誠懇交代我的心路歷程,重新梳理一次平權公投的脈絡、不足、和成果。

    以下我將分述:

    1️⃣為何發起平權公投?
    2️⃣公投最終票數差距被拉開的原因?
    3️⃣苗博雅有沒有利用公投拉抬自己的選舉?
    4️⃣進一步可能的策略

    也懇請各位朋友未來評論時,務必基於事實,以免造成社群更大的猜忌撕裂。

    ------

    4月17日,中選會放手讓三個反同公投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時,任何對台灣政治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反同公投連署必過,年底大選必定有這三個公投案。

    當時的同志社群面臨以下三條路:

    1️⃣置之不理
    2️⃣只動員不同意票
    3️⃣參考過往入聯、返聯公投的經驗,提出一個對案,動員己方支持者投票熱情。

    第一條路,置之不理,等於坐以待斃。

    有些人主張,是因為有平權公投激起對決,反同公投才會有這麼多票。當初應該不要理它就不會過。

    這種主張,第一,沒有注意到公投法修法後,不投票已經失去抵制作用。第二,也與數據顯示結果完全相反。

    另外五項沒有對案的公投,都成功順利跨過門檻。尤其是國民黨所提三案,同意票比反同公投更多,不同意票更少,勝利幅度更大。

    按照開票數據來看,沒有對案,保守派所發起的公投,包括反同公投,都還是高票通過。

    反同組織的人力、資金,不論有無平權公投都早已到位。若當時選擇置之不理,不動員平權陣營選票,最後的結果,平權必敗,且兩邊票數比例會更加懸殊。

    按照公投法規定,反同公投通過後就對政府有拘束力。抱著「同婚不能公投」的口號,並沒有辦法取消反同公投的法律效力。

    既然不能坐以待斃,那剩下的選擇就是:如何把平權票衝高?

    第二條路(只動員不同意票)以及第三條路(平權公投),當時在同志社群內部引起一波爭論。

    我主張發起公投因應的政治判斷如下:

    1.
    反同公投有很高機率跨越五百萬票門檻。對平權陣營而言,既然已經被中選會拖上公投戰場,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平權票全部催出來,盡量拉近票數比例(並在逆境中尋找勝利機會)。

    2.
    要怎麼衝高平權票?

    當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只剩7個月,若只跟著反同公投的節奏動員,會來不及在大選日催出最多票數。提出平權公投,藉由提案、連署過程,有助於提升社群危機意識、提前預熱,提高關注度,提升平權方投票率。

    3.
    我認為按照台灣過往公投的數據(尤其參考入聯、返聯公投),發起平權公投的同意票,有機會大於反同公投的不同意票,把整體平權票數字開得更高。

    於是我和其他發起人,反同公投連署上路的隔天,公開徵求平權公投的支持者。

    平權公投小組的發起人們,並非任何一個既存的組織,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也就是散戶)。我們沒有固定的組織力量,也沒有經費。在一開始,我們發動的平權公投,就是一場公民運動。

    社群內部的路線爭議,就交由人民來判斷決定。在每一個階段,平權公投的決策理念是:

    「只要群眾給予足夠的支持,我們就繼續往前。反之,我們也不會堅持己見」。

    平權公投一路走來,每階段都是在取得群眾同意後才解鎖。

    非常感謝第一階段參與提案的2萬公民,以及參與群眾募資的朋友。

    還有,第二階段參與連署的50萬公民。讓平權公投走到11月24日投票日,讓350萬公民能用選票表達自己力挺性平教育、婚姻平權的聲音。

    我們在選前85天,動員到50萬人參與行動,僅花費200萬左右的經費。

    在反同公投浩浩蕩蕩送件後,平權公投繳出37天募集50萬份連署的成績單,創下台灣公投史無前例的動員強度、速度,給予同志社群「值得一搏」的期待。

    這是全台2000位志工朋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後,平權公投在婚姻平權案取得338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290萬不同意票提升14%)在性平教育案取得350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341萬不同意票多9萬票)。

    這個成果,當然還不夠。雖然方向上符合4月份的判斷,但仍不夠取得公投的勝利。

    但考量到平權公投從頭到尾所募集、運用的僅僅三百萬資金,即使加上大平台及其他團體所募集的資金,也不超過二千萬,總體能夠開出超過三百萬票,並在全國範圍內拉升14%的票數,和任何廣告行銷方案相比都不遜色。

    就這點,我認為平權公投成員、全體志工朋友(除了我之外),以及其他所有團體夥伴,都應該獲得一點肯定。

    ------

    有些朋友會問,既然到9月連署送件時兩邊氣勢還沒有差太多,為何最後票數開不出來?甚至有些人質疑,苗博雅選前不是講有900萬票?怎麼開出來只有350萬?

    答案很簡單:

    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無法募集到和反同組織一樣多的資金打公投廣告戰,無法催出更大的擴散度。

    就如同欣潔所言,從九月以來,民調資料顯示雙方大概還在五五波。9月中的民調甚至顯示,性平教育案(第15號公投)的同意票比率到達52.2%!
    https://goo.gl/DWAm4G

    但從11月開始,反同公投廣告資金鋪天蓋地,從電視、網路、廣播、傳單,上億資金在各種社群、傳統通路全灑,民調就拉開差距。

    談到選舉,大家都知道資金差距會造成廣告行銷的不公平競爭,影響、扭曲選舉結果。其實,公投也是一樣。

    依照蘋果日報的報導,反同方有企業家贊助的數億資金。而平權公投所使用的,僅有三百萬元。最後開出近2:1的票數比例,已經是公投史上罕見。

    而反同方的大筆資金,也帶來比平權方更強的擴散性。

    觀察連署書數量以及最後開票數字,可以看出反同方的「擴散力(拉票力)」比平權陣營強。反同方一份連署書開出約10票,平權陣營一份連署書僅開出約7票。也造成最後票數絕對值的落差。

    有鑑於擴散性(拉票)非常重要,選前的動員催票文內,我的目標就是強化平權方的擴散性,盡量加強支持者向外拉票的動機。

    當時我要傳達的概念是:

    根據長期和近期民調皆顯示,鐵桿支持者和傾向友善的潛在支持者,總數可以到達40%~50%。若真要具象化,就是保守估計有900萬人是「可以爭取動員」的選民。

    「可以爭取的潛在選民」和「一定會出來投的選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在選前動員文所提及的900萬人所指的是前者【註2】,但選後有人釋出流言扭曲成後者,造成社群的猜忌和分裂,非常惡質。非常令人遺憾。

    ------

    另外,有人在選後釋出「以同養苗」的流言,也造成公民社群相當大的猜忌和撕裂。

    台灣政壇最不缺的就是惡毒的謠言。我的沉默並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各種腦補滿天飛。縱使平權公投其他發起人公開說明、澄清【註3】,也無法停止撕裂。

    進廚房就不要喊熱。我沒打算為自己辯駁。

    畢竟,我在選區餐會、菜市場因為台獨、反死刑、挺同婚被選民當面痛罵的時候,都笑笑回應了。沒必要生什麼氣。

    畢竟,我在選前一週,遇到一個自稱全力支持兩好三壞的議員候選人,連番追問我「如果同意票沒到五百萬,你要不要切腹謝罪?」

    我很早就知道,打這場公投戰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但我是有團隊的。

    我可以不為自己說話,但身為主將,有責任捍衛我團隊成員的尊嚴。

    您不必支持我每一個政治判斷。

    但我不能坐視有人用一個惡意口號,把平權公投所有發起人矮化成我的助選員。也不能坐視有人抹煞我的競選團隊三年蹲點的努力。

    就像以核養綠其實沒有養綠一樣,所謂的以同養苗,也只是一種惡意的政治詐騙修辭。只要有一點常識和對政治的基本理解,就能破解。

    我在議員選舉能勝選的主因只有一個:我是文山在地人、團隊合作經營基層三年。

    認為發起平權公投能拉抬我的議員選情,恕我直言,您不懂選舉。

    我曾經在本區一位年輕進步的里長舉辦的里民活動內,發現愛家公投的文宣放在報到桌上。所有主張婚姻平權的候選人,在我的選區內,都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對同婚和性平教育的長期明確立場,已經足以讓我拿到本區的平權票。

    若發起平權公投只是為了議員選舉,真的就是畫蛇添足,平白瓜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為了處理平權公投的事務,我減少很多跑選舉行程的時間。選前,還有一位同區議員候選人,在媒體上公開酸我沒有每天早上站路口揮手拜票,不適合當議員。

    發起平權公投,不會讓我的平權票更多,只有讓我在選區內變成更多人的攻擊標靶。如果本來無法當選,想拓展其他票源,根本不必發起一個在選區不受歡迎的公投。

    以同養苗的指控,不但顯示發言者完全不懂選舉,同時也並不尊重政治是一種專業,更是對我團隊努力的輕蔑。

    在選舉和推動公投期間,我從未動用任何一位平權公投的支薪工作人員、從未動用任何一毛錢、也從未假借任何和公投有關的機會宣傳自己的選舉。

    從第一階段開始,我的競選團隊最重要的幹部,就免費無償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平權公投。平權公投未募資前,我用我自己的競選經費墊錢。最後倒數衝刺,我動用了選務助理協助平權公投的催票工作。

    會相信以同養苗的人,大概就像深藍深紅相信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是為了養自己的宇昌公司。我寧可相信,傳播這些流言的人只是對現實欠缺理解吧。

    ------

    談到對現實的理解,我相信大家現在都對下列問題很焦慮:

    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怎麼辦?2020大選怎麼辦?台灣的未來怎麼辦?

    針對這三點,我的想法是:

    1️⃣迅速集結準備法律戰
    2️⃣自由派團結一致守護本土進步價值
    3️⃣放下鍵盤,走入人群,認真踏實和身邊親友溝通。

    在美國自由派大本營加州,也曾有反同的婚姻定義公投以過半比率通過。

    但加州的同婚倡議者並不放棄。繼續打法律戰爭取應有的權利。最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禁止同性婚姻違反平等權。

    公投絕對不是世界末日,雖然這個國家的公投結果嚇了大家一跳,但我們相信台灣是個法治國家,我們還是尊重這個公投的結果。

    既然是法治國家,這個法律戰,我們就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

    大家不要忘記,釋字第748號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司法院也已經正式表態,立法院修法,仍然要遵守釋字748的意旨。

    未來行政院、立法院所提出的專法草案,需要我們一起投入心力,一個一個把專法中,所有違反釋字748號解釋、牴觸平等權的地方挑出來。

    我們就一條一條在立法院內辯論,爭取更好的版本。

    如果立法院無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我們再辛苦地訴訟、找上大法官,讓大法官告訴立法院說「對不起,你們立的法錯了!必須要再次修法!」

    或許,如果大法官再一次的把專法打臉,這些護家盟又一定會說:我要公投,開啟無限迴圈。

    但這是台灣人民2018的選擇。我們眼前僅有的選項是,繼續在這個法治的社會,為了平等權、婚姻自由權奮鬥,這是我作為一個法律人,期待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公投結果讓台灣必須很痛苦的繞遠路,但這不是絕路。哪一個民主社會沒有犯過錯呢?我們還是有路可以走。

    公投的結果說性別平等教育施行細則裡的同志教育要拿掉。

    但性別平等教育法寫得很清楚,學校必須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部官員已經再三地公開表示,若不教認識同志,性平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認識同志跟性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未來第一線的老師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350萬的友善公民,還是可以持續地努力,把所有受到欺負、霸凌的同志小朋友們接住。

    走出學校的圍牆,我們還能夠透過各種方式,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所有的青少年。

    反同人士希望他們自己的小孩是無知的,也希望別人的小孩也變成無知的,那我們就致力於提供正確的資訊。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長期工程,比公投更困難。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自由派的公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有些人怪罪性平公投拖垮執政黨選情,甚至導致自由派陣營不斷相互猜疑、分裂。

    如果這個判斷符合事實,那2020已不會再有同性婚姻公投了(同一事項2年內不能再投),我們就可以放心慶祝本土政權的勝利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中國因素、保守陣營的資金宣傳優勢,一直都會在。即使沒有同性婚姻公投,任何一個保守議題(例如反年金改革、反轉型正義)被拉上公投戰場,若本土政權還是保持曖昧模糊,依然會被直接輾過。

    我是選輸過、失敗過的人。我很清楚,選舉就是一個和成千上萬選民不斷「接觸、交流、說服」的過程。

    如果上次敗選,我把原因歸咎在自己的理念太進步導致選民無法接受,開始切割自己的進步價值理念,這樣的態度,不僅太自戀,而且絕對會導致再一次失敗。

    選舉的檢討,必須有數據事實作為支撐,才能迎向成功。直覺式的評論經常跟天橋下說書的差不多,不小心就會變成病急亂投醫。

    許多研究者都已經提出數據分析【註4】,指出同性婚姻議題並非民進黨敗選主因,僅是代罪羔羊。盼望各位有志守護本土政權的朋友,在沮喪憤怒過後,可以一起來對症下藥。

    同志有投給國民黨的,但這是少數;如同民進黨內也有反同的候選人一樣,不過這也是少數。即使民進黨有表態支持反同公投的候選人,我還是力挺本土政權,反對老K。

    護主權和挺平權是相輔相成,不需要把少數人的言行過度放大,破壞追求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國家的團結力量。

    有些主張台獨的前輩當著我的面,堅決反對同性婚姻,但這完全不會影響我支持台灣獨立的信念。我還是大安文山區唯一把捍衛主權寫在幾萬份文宣上的候選人。

    核心價值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不能拿來交換,也不該是拿來跟潛在盟友鬧脾氣的籌碼。

    全台支持平權公投的志工,在選前一週,發出了50萬份包含東奧正名公投的投票小抄。雖然不敢說貢獻多大,但我想,平權公投的志工朋友們,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了一份力,值得被尊重。

    ------

    未來,請大家採取「正面作戰」方式,支持鼓勵友善的政治人物。

    也請同志朋友們,深深記得,「投票」在民主社會不是兒戲,請把自己的權利放在優先,不要支持任何一位反同的候選人。

    平權公投小組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會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婚姻平權、性平教育、捍衛主權奮戰。

    若接近5月24日時立法院尚未完成立法,我會在台北市議會,監督台北市民政局即時完成戶政系統的必要準備,讓同志朋友可以依照748號解釋依民法登記結婚。

    ------

    同志被反同公投拉上逃不開的公投戰場,打了一場資源極度不對等的仗,我們付出能力範圍的一切,我們都傷痕累累。

    但,為了那些已經付出一切的同伴,我們會重新整隊,和夥伴一起帶著這些傷痕繼續往前走。

    感謝你讀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都希望台灣未來能成為一個更平等、更自由的美好國家。

    平權公投小組有任何決策上的疏漏,由我一人承擔。但平權公投累積的成果,是未來向前進的重要基礎。

    請各位朋友擦乾眼淚、相互扶持。

    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一起走。


    平權公投小組召集人、婚姻平權案領銜人
    苗博雅 敬上

    【參考資料】

    [1]11/24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發言影片
    https://goo.gl/nLJ4K2

    [2]選前動員文
    https://goo.gl/4jXLXt

    [3]平權公投小組成員說法
    陳茻:https://goo.gl/VZ9Hn9
    盛浩偉:https://goo.gl/tK5nDF

    [4]
    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https://goo.gl/84rnUi
    不能一概而論:新北、台中、高雄的選舉與第十案公投(給關心政治的朋友們的初步資料整理)
    https://goo.gl/8QWMu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