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連音變化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連音變化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stroviolin (Astroviolin)看板TW-language標題連音問題時間Su...
連音變化 在 Iris⁽⁽ૢ(⁎❝ົཽ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10-03 09:51:27
公布! 十月份主題!秋天。 什麼歌最能代表這樣的天氣 此刻的心情呢! 每個人對於秋天的定義都不同 雖然台灣大部分的人總開玩笑著說居住的城市裡沒有秋天 但對我來說秋天不僅僅是天氣的變化 更像是種過渡期 那一年離家到台北換了一個新環境 告別了高中生活 正好是秋天 那時候18歲的我將秋天解讀為離別 ...
台語裡面確實是有連音情形的
其實 Mandarin 也有, 只是少很多
台語的韻尾比較豐富
所以很容易就出現一些連音
以及 "不知道怎麼連才順" 的音 (對習語者來說)
比如 chap-goo (15), 我就聽過很多種唸法
單純觀察拼法的話, 就可以觀察起碼有四種組合
chap-goo (全部唸出來)
chah-goo (前音節尾巴丟掉)
chap-boo (後音節受前面尾巴影響)
chah-oo (全部丟掉, 顯然是沒學好... 不考慮...)
而其實觀察一個人語言是否流利
往往就是從這些連音的小細節可得知
反過來說針對各種不同連音情形做訓練
也可確保自己的語言更加流利通順
而這讓我想到之前自己在想的一個問題
所以在此算是要小小岔開話題了
之前在轉電視的時候
突然看到一首新的流行歌
是徐家瑩的 "身騎白馬"
融合 Mandarin 流行音樂與歌仔戲的元素
歌曲是很動聽
但我反而被其中一個小問題吸引
她唱: "...我身騎白馬呀~~~ 走三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qGWPE2kCoc
... 等等, "呀" 是怎麼來的 @@?!
Mandarin 裡面有許許多多這種感歎詞
但很多其實就只是同一種
比如說 "啊" ah
就會受到前音節的結尾音的影響
產生像是 "哪 nah", "呀 yah", "哇 wah" 的變化
看哪 (khan-ah)! 好美的人哪 (jen-ah)! (=> nah)
誰呀 (shei-ah)? 對呀 (tui-ah)! (=> yah)
好哇 (hau-ah)! (=> wah)
等等, 其實都只是因為連音造出來的字
同樣的情形, 也可套用在連音更加豐富的台語
回頭看剛剛的歌
"身騎白馬啊~ sin-khia peh-be ah~"
這中間完全沒有 "i" 的音出現啊
究竟 "呀" 是哪裡冒出來的?
我的推論是, 這是受到民間誤寫台文的影響
許多人由於未受過正統的台文訓練 (無論漢字 or 羅馬字)
很容易變成不經考慮亂寫一通
尤其出現率最高的 "e" (我e, 你e, 咱e...)
就常常被寫成 "ㄟ"
在許多招牌, 小吃攤等等都可以見到
更加討厭的是, 還會出現在很多政治人物的選舉標語裡
不分黨派都有這樣的ㄟㄟ人
明明這些人平常你看他就不曾關心過母語發展或任何語言文化議題
甚至他的標語整個根本就是 Mandarin 的句構
卻好像只要加上個 "ㄟ"
就可以跟你很親近
記憶猶新的是前陣子的出版品
"關不住的聲音: 阿扁坐監ㄟ五十張批"
看到這標題的我第一個反應是: ㄟ你個頭... 實在很反感
這本書也是 Mandarin 出版品不是?
在封面ㄟㄟㄟ有意義嗎?
(會不會有人看到這裡卻不知道 "ㄟ" 出了什麼問題?
姑且不論拿注音符號來書寫台文的問題
這是打從發音上就不正確了
注音符號ㄟ的發音是 "ei", 但是台語裡面根本沒有 "ei" 的音
只有 "e"... 你好歹寫個 "ㄝ" 吧?
雖然我還是不認同, 但起碼你發音發對了)
我認為徐家瑩的這個音就是因為受到ㄟㄟ文的影響
導致她將 "be" 誤唸成 "bei", 而後面無端跑出個 "呀" 來
書寫回過頭來影響口語的問題不可謂不大
可以觀察平常在那裡 "哇金酣慢共威" 的人
有幾成比率還會把 "我 goa" 的 "g" 正確發出?
又像平常沒事在就會問候別人 "老木" 的傢伙
有多少還會正確發 "b" 的音?
希望政治人物能真正關心台文發展
不要只會拿ㄟ來消費
再回到連音
其實連音問題是很常見的
台語裡面也就因為有許多連音的元素
有時也會發展成新詞
而對漢字使用者來說變成不得不造字
例如 m-ai => mai
另外又像本文一開始舉的例子
前後音節子音相接
造成後音節的頭被吃掉的情形也是很常見的, 比如
"走=出去 chau=chhut'i" => chhut-lih
"行=轉來 kiann=tng'ai" => tng-ngaih
又像最近其他文章討論過的
"我欲來去啊 lai'i" => laih
甚至創出類似新的第9調的
"中央 tiong'ng" => tiong9
"昨昏 chang'ng" => chang9
"欲來去打狗 lai'i Takau" => lai9 Takau
其實是很豐富的
客語也有這些現象
這也是每次別人問起母語的重要性
我會給的回答之一
許多孩子們每每在學習英語
或其他外語時
聽到老師說講話要連音
會感到非常不習慣, 瞠目結舌
明明這些現象在母語裡面非常常見啊!
從小熟習母語的話
這方面又怎麼會產生問題
母語真正的重要性也就在此
它如此自然地存在日常生活當中
且無形增加我們學習新語言的 "元素"
也因此要鼓勵大家多熟練母語
多學習幾種語言絕對是有好無壞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70.178.184
※ 編輯: Astroviolin 來自: 76.170.178.184 (01/31 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