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故】將港式街頭字體電腦化 港男8000粒字逐個執
想睇返原汁原味足本片段,即刻follow👉@oncckonggu👈同去IGTV📺睇啦!
CLICK link in Bio👆SUBSCRIBE our Youtube channel🎞 for more videos!
20幾年前,一位將...
【#港故】將港式街頭字體電腦化 港男8000粒字逐個執
想睇返原汁原味足本片段,即刻follow👉@oncckonggu👈同去IGTV📺睇啦!
CLICK link in Bio👆SUBSCRIBE our Youtube channel🎞 for more videos!
20幾年前,一位將要退休的寫字佬,抄寫了幾千字,送給他的招牌佬好友。20幾年後,招牌佬的兒子拿起這疊泛黃的字稿,細細翻閱。20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或許是你再抬起頭,突然發現一片不一樣的街景。又或許是你繼續低下頭,對着螢幕輸入一段簡短的文字。在時代的巨輪中,改變的是環境,還有習慣。不變的是字稿上的墨跡,那剛猛的一撇一捺,氣勢如舊。
寫字佬李漢,招牌佬李威和兒子李健明。這是一份橫跨兩個時代的情誼,一個寫字佬和招牌佬之間的故事。
寫字佬與招牌佬 「由你出世嗰日,你已經喺一個做招牌嘅環境之下長大,好難話有冇興趣。」李健明就是這樣,對着一份談不上興趣的事情做了30年。從小學開始,李健明就偶爾會到招牌店裏幫爸爸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或是當個跑腿,去向李漢伯伯拿字。在他的印象中,李漢是一位很隨和的人,和爸爸情同手足。有時候會免費幫爸爸寫字,在付錢時趕走李健明。兩人甚至經常到新界尋幽探祕,試過有一次氣溫驟降,李漢心急地買衣服給爸爸。「李伯真係當我爸爸係細佬咁看待。」李健明憶述。
90年代初期,李漢打算退休,告老還鄉。他怕自己退休之後,沒人幫李威寫字做招牌,便對着字典抄寫了楷書和隸書,共5000多字的字稿送給李威。然而在90年代中期,招牌店買進了第一部電腦𠝹膠貼機,招牌製作上也開始使用電腦字,李漢的字稿也只能存放在櫃裏。
由手寫招牌到電腦字型
20年後,李健明翻開霉黃的字稿,決定將李漢伯伯的字製作成一套電腦字體,讓這當年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字體可以出現在螢幕中。製作電腦字的過程並不簡單,李健明要先將字稿上的字按部首整理好,然後將2000頁的字稿掃描成電腦檔案,再逐一命名。之後用電腦軟件勾畫出每個字的外框,最後交由台灣公司編碼做電腦字體。
更困難的是修復的過程。因為李漢當年只抄寫了字典的前半部,而字稿上沒有的字,李健明需要透過不同的方法去集齊餘下的字。例如搜集爸爸過往製作招牌留下的原稿,透過將文字部件拆開再拼合的步驟,甚至一筆一筆地拼出字稿上沒有的字。「電腦化一套字最難嘅,就係你真係要好有恆心、好有毅力去做,6000個、7000個字,一個一個做出嚟。」李健明看着電腦中的文字檔案說道。
編碼完後還要做校對的工作,透過不斷地試用字體,去檢測字與字之間的粗幼、比例等,再作出修改。連同製作,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整理好近8000字,這套字體才大致上完成。 「李漢港楷」 延續手寫字的溫度
李健明將這套字體命名為「李漢港楷」,取其諧音想市民看看香港的街道。「以前嘅招牌好多時就淨係得字,比較少會見到有圖像出現。依家整嘅招牌,可能真係會欠缺咗舊香港嘅味道,我只能夠話係特色唔同咗。」李健明介紹起香港招牌的變遷。他想藉着這套字,將舊香港招牌的味道帶到現在,於是籌辦不同的導賞團、工作坊、展覽等,分享李漢伯伯的字體,分享香港招牌的點滴。
至於有沒有期望這套字能對香港帶來甚麼影響,李健明搖了搖頭:「手寫字的確有一個人情味、一個溫度喺度。就好似短訊同寫信,係兩回事嚟。冇話邊個比較好,只係大家使用嘅媒體唔同咗。」李健明笑說,自己只是讓別人在眾多字體中,能有多一個選擇。又或者只是想將以前寫字佬的智慧帶來現在,讓招牌製作更方便。因為以前的手寫招牌字,刻意用行書將筆劃連起來,除了美觀之外,更有功能上的考慮,方便招牌字的剪裁和安裝。
不想辜負李漢伯伯的心意,想將小時候看過的招牌的感覺和前人的智慧帶到現代,這大概就是李健明堅持延續李漢字體的原因。
或許現在抬頭已經很難再看到舊香港味道的招牌,或許很多人已經習慣打字,很少再拿起筆來寫字。那就讓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重新體驗一下手寫招牌字的人情味和溫度。 《港。故》第135集《港人港字》
#李漢港楷 #港人港字 #李健明 #舊招牌 #舊香港 #招牌設計 #街頭書法 #毛筆 #手寫字 #楷書 #隸書 #造字 #電腦字型
------------------------
【快啲Follow我哋IG啦】@oncckonggu
【仲有我哋Facebook啊】🔍港。故oncckonggu
造字檔安裝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95年視窗九五上市】#超商買得到
大家用的第一款電腦作業系統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是從微軟的DOS或視窗系列入手,而在其中最具時代意義的可能就是「視窗九五 (Windows 95)」了。
Windows 95在當年的聲勢備受矚目(微軟的廣告費也花了數億美元),挾著視窗系列在全球的高市佔率,產品一推出必定造成全面影響。系統本身的優勢,如圖形化介面、硬體隨插即用、多工能力等,也都是革命性的。如早期DOS系統使用文字指令操作,需要額外學習,Win95的圖形介面則簡單易懂,降低門檻;其他像32位元多工環境容許多程式同時執行、進入網路時代及稍後掀起的瀏覽器大戰⋯⋯都已是電腦發展史的重要篇章。
跟隨英文版在1995年8月的上市,中文版也於同年11月28日在臺上市了。有趣的是,當年也是微軟首次與便利商店通路合作,讓消費者在超商就能買到。而隨著Windows 95降低使用電腦的門檻,帶來更廣大的電腦市場、更高的硬體需求,資訊產業的規模也一併擴大,使個人電腦進入飛速發展的時代。
#大家對Win95最有印象的是什麼呢
#彈珠台 #新接龍 #傷心小棧 #還是藍屏畫面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5/11/28
圖說:港都超商昨天起供應視窗九五電腦軟體,令消費者頗為好奇。
來源:聯合報
攝影:曾大年
歷史新聞
【1995-05-24/聯合報/41版/資訊專刊】
中文版視窗 九五世代交替
打開「我的電腦」 看看硬體配備是否齊全;整合程式、檔案、列印管理和控制台,「檔案總管」做你最佳幫手...
【李若松】中文版視窗九五作業系統是微歡發展世代交替的電腦產品,至少可領導未來五年風騷。從使用者觀點,用過中文視窗的資訊族,很容易熟悉「視窗九五」,開機的時候,螢幕出現「我的電腦」、「網路上的芳鄰」、「資源回收筒」三個圖形,左下角一個開關(START),就像電視開關遙控器,滑鼠一點就進入視窗世界,如果你還在發呆,儀表板會提醒你「請按這個地方,開始作業」。
奔馳在資訊世界,駕駛人上車先了解車況,將滑鼠移到「我的電腦」選項,視窗九五會立即報告電腦安裝那些硬體配備。過去裝印表機、音效卡、數據機、網路卡,最擔心視窗環境不知道電腦主機多了新成員,人工設定的結果不是新配備不能工作,就是和原系統相衝突;視窗九五只要添購設備具「隨插即用」的相容性,就能「隨插即用」,因此視窗九五環境比傳統視窗更能滿足功能不斷擴充的多媒體電腦。
軟碟、硬碟、光碟機分門別類有那些應用軟體,視窗九五的「檔案總管」會整合現有視窗環境的程式管理員、檔案管理員、列印管理員、控制台功能。好像成立「任務小組」,只管駕駛要辦什麼事情,自動叫出相關的程式或檔案執勤。電腦還記錄最近做過的事情,例如:最近一次用電腦寫信給女朋友,重新開機後,只要一個按鍵,就能瀏覽上次的信件。至於操作發生困難,按一下滑鼠右鍵,「視窗九五」就會依當時狀況,提供適當的指引。
不少現代人同時擁有兩部個人電腦,視窗九五的「公事包」能透過傳輸線,自動更新兩部個人電腦的檔案,讓攜帶型電腦維持與桌上電腦或網路檔案同步。 新視窗想上網路更方便,「網路上的芳鄰」可掌握網路上的其他電腦,拷貝其他電腦提供的檔案更方便。新系統也具環保觀念,沒有用的檔案、程式,只要丟進「資源回收筒」,就可移出視窗;一旦後悔,只要在硬碟空間未移作他用前,還可到資源回收筒恢復資料,不像過去視窗不慎刪除檔案,無法補救。
熟悉DOS系統的玩家很習慣下指令,視窗九五除可單鍵切換到DOS操作外,視窗下方有一工作列,用「start程式集、MS-DOS模式」,就直接進入DOS做事;至於舊視窗軟體,也可用「start應用程式名稱」直接呼叫視窗應用軟體。傳統DOS、視窗程式或檔案名稱,都限制主檔名八個字母、附屬檔名三個字母;視窗九五不僅可用長檔名,中文版還可用中文長檔名,讓使用者更方便操作。
此外,視窗九五是卅二位元多工的環境,「一心多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以往電腦必須等待列印文件,視窗九五搭配卅二位元應用軟體,可同時列印及編輯文件,或執行其他程式。
視窗九五工作不忘娛樂,四部電腦玩拱豬,未來四人在不同地點打麻將,中山大學發展網路多人參與同樂拼圖競賽,使個人電腦不再是資訊孤島。
目前多數光碟片已是視窗版本,因為視窗九五的圖形能力更強及「自動執行」(Autoplay) 使玩光碟軟體,就像聽雷射唱片一樣簡單,可預見下一代多媒體光碟將使資訊族生活更有趣。(李若松)
【1995-11-29/聯合報/07版/綜合】
視窗九五中文版 台灣正式上市
售價七千九百元 被指訂價過高 台灣微軟:只是「建議售價」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全球知名軟體「視窗九五」的中文版昨天正式在台灣上市。台灣微軟公司計畫以新台幣三千萬元的廣告行銷費用、特價促銷、附贈應用軟體和網路帳號等方式吸引買氣,不過,台灣的電腦族並未出現半夜大排長龍等著購買軟體的狂熱。
視窗九五中文版標準版在台灣的售價高達七千九百元,和美國上市的「視窗九五」標準版價格為一百九十九到二百零九美元(約為台幣五千四百元到五千七百元)相比,被部分消費者抨擊訂價過高。台灣微軟則解釋,價差主要是因為版本需要中文化,進口時也有關稅;此外,這個價位是「建議售價」,台灣地區的零售業者可以視需要自行給予折扣。視窗九五今年八月底在美國上市後,迄今已賣出九百萬套,台灣微軟公司估計,到明年底為止,台灣地區現有的五十萬名合法前一代視窗軟體用戶應有兩成左右會升級,加上國內電腦廠商併售、以及使用者自行購買新軟體,總銷售量將可能超過三十萬套。
由美國微軟公司推出的「視窗九五」,強調操作比過去容易、方便,讓使用者更容易接近電腦,在中文版推出前,已推出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版本。 台灣微軟昨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產品發表會,並邀集三十多家廠商共同發表符合「視窗九五」規格的卅二位元軟體,國內也已有十四家個人電腦廠商將在出售電腦時,併售視窗九五中文版,台灣微軟並和7-ELEVEN簽約,在便利商店出售。
大眾電腦副總經理張朝深表示,視窗九五推出,代表電腦進入卅二位元時代,因為技術層次提高,可以研發出功能更多更好的軟體,電腦硬體他將隨之升級;因為操作容易,一次能執行多個功能,使用者更能接近電腦,讓電腦幫自己節省時間。
中文版視窗九五保留英文版所有功能,包括長檔名、多工作業、即插即用等特色,為符合中文使用者需求,還加強造字、便捷中文輸入等功能,為了提供諮詢服務,台灣微軟公司增加五十支電話線路,以應付客戶在安裝時所遇到的各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