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速食遊戲商業概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速食遊戲商業概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速食遊戲商業概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速食遊戲商業概念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未來流通研究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商業數據解讀】疫情下的台灣內銷商品銷售走勢分歧 未來流通研究所繼昨日「疫情肆虐,台灣內需服務業冰火兩極」(https://reurl.cc/R4yqOG),今天納入「內銷商品銷售額」分析,進一步觀測台灣內需市場所受到的影響。 分析了2020年1-2月主要民生消費品內需銷售規模年成長率數值後,我...

  • 速食遊戲商業概念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24 12:01:20
    有 395 人按讚

    【商業數據解讀】疫情下的台灣內銷商品銷售走勢分歧

    未來流通研究所繼昨日「疫情肆虐,台灣內需服務業冰火兩極」(https://reurl.cc/R4yqOG),今天納入「內銷商品銷售額」分析,進一步觀測台灣內需市場所受到的影響。

    分析了2020年1-2月主要民生消費品內需銷售規模年成長率數值後,我們發現到,與兩極化發展的內需服務業走勢相同,疫情下的商品銷售表現也相當分歧。

    整體來說,疫情期間消費者購買重心集中於「吃飽喝足型」的必要性消費與「防疫保健型」的目標性購物,銷售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顯著成長。反觀「娛樂消遣型」的非必要性支出則持續縮減,即使是在節慶購買高峰下仍舊陷入衰退。

    造成商品銷售走勢兩極化的原因包括了購物目標轉變、生活與工作型態調整、以及消費通路移轉等,其中部分原因可能隨著疫情結束而恢復常態,但也有一部分的轉變可能形成持續性的影響,使後疫情消費期間的商品消費市場出現長期結構性變化。

    ✔成長陣營:「吃飽喝足型」消費
    食品與家庭用品為1-2月間銷售成長幅度最為顯著的商品類別,為了防疫囤貨的積極消費心態帶動能夠長時間保存的冷凍食品/食品罐頭/速食麵/白米/礦泉水、以及家庭用紙/衛生棉/紙尿布等用品類商品銷售大幅攀升,其中冷凍水產食品更是大幅成長了53%,反映出商品市場回歸到民生消費的基本面。另外有趣的是,做為疫情下少數的日常小確幸,啤酒的銷售量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了8%。

    ✔成長陣營:「防疫保健型」消費
    酒精、乾洗手、洗手乳等其他清潔用品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6%,市場甚至出現不理性消費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迫使政府必須頒布限購酒精等措施進行因應。此外,室內健身器材是這波疫情經濟下少數逆勢成長的非必要性消費項目,主因除居家時間拉長、運動中心關閉使民眾必須轉移運動場所外,不少消費者也開始接受運動提升免疫力的預防保健概念,為居家運動器材銷售開啟新增消費力。

    ✔衰退陣營:「娛樂消遣型」消費
    保養品、化妝品、服飾成衣、菸草、玩具(不含線上遊戲)等非必要性消費支出大幅縮減,主因包括消費者降低前往百貨等大型通路進行購物、居家上班使服飾保養品需求降低等短期因素外,較令市場擔憂的原因還包括了無薪假、停工所造成的薪酬降低,上述原因有可能在後疫情期間內帶來中長期的消費降級與購物緊縮影響。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菸草類商品銷售較去年同期降低了12%,主因除了消費者基於防疫或預防保健概念降低日常購買頻率、交際應酬場合減少以及部份娛樂場所暫停營業外,有相當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旅客人數縮減導致免稅商品店銷售額大幅滑落所造成的影響。

    ✔衰退陣營:「通路支援」型商品
    部分「通路支援」型商品銷售受到主要通路銷售降低以及消費者購物通路移轉的影響,連帶使銷售規模出現下滑。例如受到餐廳業者倒閉或停業、以及消費者避免前往傳統市場的影響,生豬肉、生麵條等商品銷售同步陷入衰退。而紙袋、高度酒類則受到百貨公司、娛樂場所銷售下滑的衝擊,銷售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降低。此外,受到餐廳飯店營業額下滑的影響,烘焙類商品銷售也陷入小幅衰退。

    -----------------------------------------------------
    關聯閱讀:
    疫情肆虐,台灣內需服務業冰火兩極:https://reurl.cc/R4yqOG 
    股災之下,台灣流通企業是否浮現投資價值:https://reurl.cc/QdZj12

    #商業數據解讀

  • 速食遊戲商業概念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2-31 10:48:03
    有 726 人按讚

    2017年的最後一天,看Lizzy寫創業電影真是太幸福了。

    其實我是特別喜歡看創業電影的人,一方面可以輕鬆補習一下專業以外的企業知識,其實我真正能稱上如數家珍的公司,只有華爾街券商、台灣銀行業,和一些中國公司而已,其他方面真的還是得靠多看多想;二方面是創業電影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雖然裡面說的東西多半無法在工作時照搬用上,但是它會講到很多題目,激發思考。

    就像Lizzy分析師筆下的麥當勞,就很適合台灣這種飲食大國參考。麥當勞縱有千般惡,成為我碩士論文指導老師馮建三最愛指責我偷吃的一家餐廳,然而麥當勞賣的不是食物,是文化,這一點真是許多美國公司獨步全球的成就。

    包括迪士尼、可口可樂這類公司,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在推動的是一種文化。文化簡直能讓用戶成為俘虜、信徒,這才是最成功的企業。那些嘴上喊著作品牌好難的公司,其實掀開來外皮看看,大多也沒有什麼自己的文化。沒有文化,怎麼會有品牌呢。

    這篇文章真的非常好看,感謝Lizzy。2017年的最後一天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

    【分析師Lizzy的影視時間】

    麥當勞金色拱門下的殘酷往事
    ──聊《速食遊戲》(The Founder)的商業啟示

    以麥當勞「創辦人」雷克洛克(Ray Kroc)為主角的電影《速食遊戲》,作為電影或許稍微溫吞了些,但它是精采的商管電影,可以讓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也能思考一些經營管理的挑戰,相當值得一看。

    為何我特別把「創辦人」三個字用引號強調呢?因為雖然雷克洛克名片職稱是這麼印的沒錯,曾有許多年,麥當勞公司的確也聲稱克洛克是唯一的創辦人,但嚴格說來他並不是創辦人......

    原來50年代,克洛克還在當奶昔機業務員的時候,麥當勞兄弟(Dick & Mac McDonald)兩人已經在加州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開設了麥當勞的第一家分店。克洛克對他們的餐廳很有興趣,毛遂自薦要幫他們拓展加盟店,但後面演變成醜惡的商戰,最後麥當勞兄弟被迫只能拿一筆錢走人,讓克洛克拿走品牌使用與經營的權利。

    這其中的風風雨雨頗為精彩刺激,雷克洛克到52歲才開始拚出此生最大的事業,也挺激勵人心,這些過程就請大家去看電影吧。

    在創業與經營管理方面,《速食遊戲》提供了許多有趣案例及啟示,可以整理成以下幾點:(在下沒創過業,下列心得純粹是從電影劇情的角度來觀察,小妹知道 Emmy, Ingrid and friends. 這個粉絲頁的讀者臥虎藏龍,若各位先進願意補充實戰經驗或心得,歡迎留言分享,我會退到一邊倒茶兼打雜)(Emmy:弄一個爆強電影粉絲頁就算是一種創業啊,幹嘛客氣。。)

    1. 不要怕重新調整、改造事業

    麥當勞兄弟的餐廳,原本是個烤肉"drive-in"餐廳,用餐方式、菜單內容,都與其他同類drive-in餐廳相近。然而因為生意不太好,他們將餐廳的內容與流程做了創新與大翻轉:1. 客人不再「免下車」,而得自己下車買,如此省掉許多點餐小妹,也避免了送餐錯誤;2. 菜單大幅簡化,只賣之前賣得最好的產品;3. 廚房流程大改造,讓客人取餐快速不用等。

    改善廚房流程這部分,《速食遊戲》以視覺呈現當年麥當勞兄弟如何在網球場上用粉筆畫位置、讓員工實際在上頭走動操演的情形,這一幕非常精彩神奇,讓觀眾親眼見證麥當勞的「效率」是怎麼實地推演、試驗出來的。

    2. 讓客人輕鬆了解產品概念

    麥當勞兄弟完成了餐廳模式的改造之後,起初客人沒上門,因為不懂餐廳在搞什麼,例如客人以為是drive-in但車開進來了卻沒有人服務......等等。有了創新的調整與改造後,如何讓客人快速理解、使用產品,也是很重要的。

    3. 忽大忽小的現金流量一定要管好

    在克洛克正式開始替麥當勞兄弟負責加盟業務後,他積極開疆闢土,卻發現分到的抽成根本無力應付擴張版圖燒掉的錢。如果現金不夠,生意再好也沒用,克洛克被迫分神四處找錢。創業初期,現金流起伏尤其大,而且不容易預料,不像穩定期的企業,幾個簡單Excel做一下看一下就可以抓,所以對新創事業,現金流量的管理更是不可忽視的大學問。

    4. 你不一定是餐飲業,可能是房地產業

    正當克洛克為了資金焦頭爛額,一位律師點醒了他,克洛克所在的事業根本應該是房地產業,而不是餐飲業。應該把地買下來,租給加盟者,這樣對克洛克最有利。克洛克照做後果然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也讓麥當勞兄弟對克洛克越來越沒轍。只有想清楚最適合事業的營運模式,才有可能發揮最大潛力,之前克洛克使用的模式錯了,拿著微薄的分紅去替人家拚加盟店,不管怎麼死拼活拼,都只是在繞圈子。

    5. 隨時思考、調整哪些人適合為你工作

    克洛克物色加盟主時,一開始找的是有錢有閒的上流人士,卻發現這群人沒有動力為餐廳付出,每天繼續悠閒過日子、打高爾夫,任憑餐廳經理人「自由發揮」,品質無法穩定。於是克洛克改變策略,參加中產階級的各式聚會,鼓吹這些有動力苦幹實幹、追求財富的人們加入他。而且克洛克對於不同族群的聽眾,都有適宜、動人的話對他們說,這種吸引人才的能力與魅力也挺重要。

    此外,「找人才」的雷達要隨時打開,多多留心、觀察他人,腦袋裡要有資料庫,並願意往非典型方向尋找,才不會在時機成熟的那刻,由於缺乏人才而趕不上機會。

    6. 合夥/合作要謹慎

    麥當勞兄弟原本可以一輩子穩穩經營著他們的餐廳,也許再多開幾家加盟店,勤奮又滿足地度過餘生,但在找來克洛克負責加盟事業之後,不僅面對許多意見不合造成的情緒起伏與衝突,影響心情與健康,最後甚至還讓兩兄弟丟掉畢生心血的擁有權,包括餐廳名稱以及他們設計的金色拱門。即使獲得某些金錢補償,但心中的鬱悶與不甘可想而知。

    與人合夥,不宜引進想法差太多的合作對象,不能忽視早期的意見不合,如果想法差異大,又沒有溝通出共識,堆積下去只會更糟。此外,要仔細觀察對方的動機與心理,提早有警覺與準備(例如隨時與律師討論),若等到狀況很差時才開始積極對抗,籌碼恐怕已經不在自己手上。性格與理念的相容度,以及是否可互相信任,在選擇合作對象時非常重要。

    恰巧這兩天某個中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背後的紛擾浮上檯面,或許也跟合作雙方的理念不同、溝通不清楚有關。

    ***

    雷克洛克與麥當勞兄弟之爭,看起來很殘酷,但如果一定要評價克洛克是不是「壞人」、是否「偷」了「創辦人」名號......嗯,他有些作為的確太過火,沒有必要對麥當勞兄弟趕盡殺絕,不過,兩方的初衷,其實沒有對錯,只是不同罷了。

    他們的想法都深刻影響了麥當勞後來的發展,兩組人馬皆用不同方式創建了麥當勞,為它今日的樣貌奠定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克洛克,也許出了聖貝納迪諾不會有人聽過麥當勞,更別說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有分店,但若麥當勞兄弟對於賺錢的小規模事業很滿足,那也沒甚麼不對。只是,當這兩種人湊在一家公司裡合作,就會有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格局,以及適合的方向。明白並接受自己的潛力與限制,才是重要的。

    就像克洛克的第一任老婆Ethel,她在丈夫背後,也許說不上是偉大的女人,但肯定是悲傷的女人。她需要安全感,這並沒有錯,只是不適合有克洛克這樣的丈夫。觀眾首次切入這對夫妻的生活之時,克洛克已是個52歲的業務員,他過去經年累月不在家,Ethel獨自帶著孩子都撐過來了,到這把年紀總算可以期待兩人好好享福,沒想到老公又弄出一個更忙碌更龐大的事業,更常把她獨留在家。

    她無法認同與參與那些創業展店的愉快舒爽,沒法享受開疆闢土的快樂,卻要承受它們帶來的龐大經濟壓力與不安,每天枯坐家中擔憂房子車子存款可能都會不保,害怕兩人花半輩子撐起的家,明天就不見了。這兩人性格相異,能成就的格局不同,除非克洛克的事業一輩子無法有大突破,否則恐怕很難長久相守。

    當創業家難,當創業家的配偶也很難。尤其當創業並非配偶願意一同付出的夢想時,更是寸步難行。人很難突破自己的格局,這沒有對錯,但早早認清會比較好。選擇合夥人或高階主管時也是,認清彼此的性格與想法,才能同心努力。

    ***

    讀到這兒,各位是否已經想吃麥當勞的薯條與雞塊了?沒關係,我把解藥替各位準備好了,如果你理智上不想吃,但感性上需要一點幫助來拒絕麥當勞的誘惑,可以看2004年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導演自己下海實驗,連續一個月只吃麥當勞菜單上有的東西,而且只要店員有問「是否要加大餐點」,都要答「好」。

    一個月後導演不只體重增加11公斤、體脂肪從11%變18%,還有憂鬱症與肝臟衰竭的跡象。當然,這些年來麥當勞的餐點做過不少調整,增加了沙拉的選擇,也公開餐點營養資料供消費者查詢,不過它的美味主餐畢竟還是類似的玩意,嘴饞時適量解解饞就好。

    #看了好怕元旦假期還是少吃一點好了

    #減肥前先舉起肥肥的手指大力轉發Lizzy女神的好文

    #農曆年假期我們考慮再請Lizzy發出警世防貪食文~

  • 速食遊戲商業概念 在 DJ恆星的小宇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1-04 16:11:22
    有 5 人按讚


    【中年級電台大叔的星電影】:刺客教條

    又到了美好的禮拜三,等等要去南投縣政府收縣長拜年的音!當然本周開始陸續就會有跟農曆過年有關的錄音等等工作要來忙啦。

    話說:最近還會陸續去欣賞幾部電影,之後一樣會找時間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一集的星電影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刺客教條』,這部電影算是蠻多曾經玩過此遊戲的朋友們很期待的作品,雖然我個人是沒玩過這遊戲啦!

    而且對於電玩改編的電影總是抱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畢竟最後的結果總是聽見失望地居多,當然這跟一開始就對於電影本身有些超乎想像的預期與期待心理所導致。

    『刺客教條』這部電影大致上是從電玩來延伸改編,本體上並沒有跳脫出電玩太多,動作的設計上當然也少不了電玩的特色那就是跑酷元素!

    而且這部電影也找來了頗有魅力也很適合演出這角色的男主角「麥克.法斯賓達」,整體來說應該期待值還蠻不錯的,不過事實證明因為過往相關的電玩改編作品之深刻印象,其實感覺上票房成績其實一般般。

    好啦!簡單說:『刺客教條』是這部電影是透過「聖殿騎士」與「刺客」之間的愛恨情仇,來隱喻當今社會對於「自由」與「人性」間的衝突對立,或許無關乎宗教信仰,但其實確實也包含其中。

    或許,目前掌握權力的人就如同電影裡的「聖殿騎士團」一樣,打著正義的美名與陽光正面的形象,卻在背地裡真實的執行著見不得人的事?!

    然後,藉著美化之後的理由或名號來包裝這些事情與行為,當然以上都只是我自己看完之後的感觸與妄想啦,不過卻也真心覺得現實往往比電影呈現的還要更加殘酷些。

    這部電影或許只是一般的爽片但也稱不上太爽快的動作電影,導演也或許想透過這樣看似商業模式的動作類電影來傳達些甚麼概念或想法?不過,我想電影中所呈現的一種信念之戰,或許如電影中所呈現,早在你我祖先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上演了百年千年之久了吧?

    這追求真正自由與個人觀點的權利,能夠在主流聲音中保有個人想法與反思的能力,或許在這個被操弄的世界社會裡,透過這部電影或許也只是希望能燃起一些反思的力量!

    好啦!有種看完電影想很多的概念,哈哈。

    最好還是不免俗地來稍微給大家一些小小關於這部電影是否值得上戲院一看呢?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是死忠粉絲那就別管那麼多去看看吧!

    不過,因為這年頭大家對於電影的口味已經被養壞了,所以,雖然我覺得是有比我想像中的好看一些?但如果單純就動作電影來說,『刺客教條』的刺激度其實不算太重口味,但是確實有那麼點電玩的氛圍,或許這會成為一個系列電影吧,我猜?

    但整體來說應該在電玩改編的電影作品中,算是還不錯的一部啦!或許這年頭還真的需要「刺客教條」的精神阿!

    好啦,接下來當然還是要準備好康的甜點囉。

    一起來看看本週的電影SHOW TIME小單元:

    這是由中部地區的兩間威秀影城所提供(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Tiger City威秀影城)

    ★ 威秀影城 強片預告 ★
    現正熱映:長城(IMAX3D同步上映)、刺客教條、擺渡人、通靈美人、傷物語2熱血篇、深夜食堂 電影版2、星際過客、惱爸偏頭痛、聖誕搞轟趴、電影版妖怪手錶:閻魔大王與五個故事喵、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IMAX3D版本同步上映)、遇見街貓BOB、最美的安排、歡樂好聲音、樂來樂愛你、鋼鐵英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01/06上映:同盟鶼鰈、鐵道飛虎、一級危險、速食遊戲、
    ★ 上週威秀影城TOP 5 ★
    1. 長城
    2. 刺客教條
    3. 星際過客
    4. 樂來樂愛你
    5. 擺渡人

    全新同名【威秀影城】官方APP
    2017/01/01-2017/01/15,第一次安裝成功【威秀影城】官方APP,即可於官方APP「我的訊息」單元進行【惡靈古堡:最終章】命運抽牌遊戲,有機會獲得「台北信義威秀影城」2017/01/16晚間20:15【惡靈古堡:最終章】首映票2張,與蜜拉相見歡。(每手機僅有一次抽獎機會)

    【傷物語II-熱血篇】隨票送
    即日起,現場購買【傷物語II-熱血篇】電影票,或憑交換券乙張劃位,即送「特典明信片」乙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IMAX版隨票發小海報活動
    即日起-01/08,凡購買【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IMAX版本電影票,每張票可兌換「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IMAX版小海報一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以上就是這一期的【中年級電台大叔的星電影】也期待下一次在相見喔,掰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