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通霄農地農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通霄農地農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通霄農地農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環境資訊中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農地變更光電,「2公頃」關鍵數字的秘密 要先說的是,「並非所有小面積農地都不適合做光電」。但縣府或中央不說個清楚,「山頭會不會東禿一塊、西禿一塊?」外界的揣想就會滿天飛。 --- 據苗栗縣府6月初資料,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光電」申請件數以通霄居冠,共36件、24.67公頃;其次為三灣17...
通霄農地農舍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農地變更光電,「2公頃」關鍵數字的秘密
要先說的是,「並非所有小面積農地都不適合做光電」。但縣府或中央不說個清楚,「山頭會不會東禿一塊、西禿一塊?」外界的揣想就會滿天飛。
---
據苗栗縣府6月初資料,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光電」申請件數以通霄居冠,共36件、24.67公頃;其次為三灣17件、造橋15件。通過的案件也以通霄8件最高,頭份市5件次之。
這種現象不是苗栗獨有,台東、花蓮、屏東、嘉義、台南等地都有類似狀況。
該由縣府承擔地方發展與政治角力的壓力嗎?縣府沒有表態,則壓力就落在承辦人員身上。
【#環資專題】小光電怎麼了?
【2公頃以下光電申請急增 苗縣破百公頃 基層為難「盼中央說清楚」】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3
【阻淺山光電 石虎背黑鍋 保育團體吐無奈心聲】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5
【光電的罪與非罪 「農地變建地」打什麼如意算盤?】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4
【「農舍般的存在」 蔡卉荀評析:環社檢核能解套嗎?】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7
【石虎、生態農夫、光電邊緣的里山夢】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6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通霄農地農舍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題 #小光電 #石虎
在濕地、鹽田、魚塭上種電的「大面積光電」問題尚未解決,
「小面積光電」接連引爆。
---
【小光電怎麼了?】專題報導
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50002
5月梅雨不斷,苗栗通霄一處山坡地光電在下過雨後,雨水匯集流出的影像在當地社群媒體流傳。這塊近2公頃面積的光電盤據山頭、不久前經媒體揭露,引發議論。苗栗縣議員質詢後發現,這類「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做光電」的申請案,已達132件,總面積106公頃。其中,16件通過審查,總面積16.7公頃。
這波引發關注的案件,都是低於2公頃的光電。
政府放寬2公頃以下的光電開發,原以為面積小,不至於產生太大影響,由地方審核即可。但苗栗、花蓮、台東等縣市接連發現,「小面積農地變更為光電」申請案件達上百件。
在光電板下,還有一套土地開發話術。以苗栗為例,不少打著光電之名租地的,都是土地仲介公司。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也請教了土地法規學者,不直接轉變,而要走「特目」程序的理由。所謂「光電養地」之說,受訪的光電業者也直言,早有耳聞,不過在媒體上公開討論,還是頭一遭。
撇開這些紛擾,生態農夫李璟泓帶我們來到他在苗栗的田地。看著他口中「西部很棒的地方」,與一般人所想像的苗栗有多不同。眼前山坡上的樹林,是石虎的臥室,旁邊的溪是走廊,田地是廚房。空有廚房、沒有臥室的家,你會想住下去嗎?
#專題系列
【2公頃以下光電申請急增 苗縣破百公頃 基層為難「盼中央說清楚」】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3
【阻淺山光電 石虎背黑鍋 保育團體吐無奈心聲】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5
【光電的罪與非罪 「農地變建地」打什麼如意算盤?】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4
【「農舍般的存在」 蔡卉荀評析:環社檢核能解套嗎?】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7
【石虎、生態農夫、光電邊緣的里山夢】
https://e-info.org.tw/node/225336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通霄農地農舍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大畢業青年投身友善農業🌾建立美好家園】
#NTU #臺大 #臺大青農小舖
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致力於整合並協助校內及臺灣各相關資源,透過研究、教育與推廣活動,進行生物多樣性之維護,並經由國際交流提升臺灣保育工作的成效與能見度。2019年6月14日「臺大小農工作坊及市集」假臺灣大學生多中心會議廳舉行,合辦單位包含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及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此次活動由生多中心袁孝維主任擔任總召集人,《老鷹想飛》梁皆得導演親臨開幕專題演講,倆佰甲發起人楊文全及多位學者擔任主題演講者,臺大畢業青農分享農田裡的知識與經驗。
民以食為天,美食佳餚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農地孕育豐盛的作物,但長期使用農藥、肥料,與種植單一作物的慣行農法,卻讓農田變得黯淡無光,甚至造成食安問題。曾幾何時,農田不再生機盎然,土壤與流水充滿農藥,阡陌的苔萱長出農舍,蟲鳴鳥叫逐漸消失,農田因此寂靜。農田是里山里海的生物搖籃,為找回失去的生物多樣性與健康農業,有一群臺大畢業的學子,選擇離開教室後、捲起袖口,回到摯愛的土地,成為默默耕耘的小農。
「我們家」以職人的態度對待每項產品,工作室自有小型碾米加工設備,接單出貨前才碾製包裝,因此能將最新鮮的米送到大家的餐桌上。「禾餘麥酒」協助農民量產小麥、復育大麥,並配合研發天然無污染的催芽方式,成為全國第一間使用臺灣自製麥芽的精釀啤酒廠,產出第一款完全使用本土品種小麥的啤酒。「山不枯」推動著茶山的永續文化與地方創生,遵循與環境共生的古老智慧、結合現代茶葉製程科技,製作出有機、無農藥殘留的好茶。「田鱉米」於通霄的谷津田中重新發現消失30餘年的大田鱉,致力透過保育行動推動田鱉及谷津田的生態價值及。「田董米」守護宜蘭珍貴的水田資源,提供鳥類良好的棲息地。「藍鵲茶」建構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為一無農藥的流域,讓萬物生態與農村共存共榮於集水區。一步一腳印的他們,使用友善環境的農法,不僅維護生物多樣性,更建立健全的食安。農村的地景也因為他們漸漸改變,田埂不再單調荒蕪,各樣的野花野草取而代之,大地與天空出現飛鳥。
臺灣大學生多中心為校內一級教學研究單位,為鼓勵更多年輕學子,將所學帶回農村,建立兼俱生態、食安,與文化的農田。致力於推廣友善農業,成為年輕小農的後盾。「臺大小農工作坊及市集」活動除了將臺大畢業的青農集結,建立網絡分享平台,更進一步於臺大農業陳列館設置「臺大青農小舖」,推廣販售兼具食安與友善環境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