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通商寬衣知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通商寬衣知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通商寬衣知乎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51的網紅元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股近況回顧】 在一片美國失業人數破2000萬人的哀鴻遍野中,5月16日我寫了篇長文「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https://bit.ly/3dxqMKI)」提到兩個重點: 1. 看似嚇人的失業數字很可能是錯誤政策「買」出來的結果。而兩大錯誤政策分別是:a. 過於寬鬆且...
通商寬衣知乎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近況回顧】
在一片美國失業人數破2000萬人的哀鴻遍野中,5月16日我寫了篇長文「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https://bit.ly/3dxqMKI)」提到兩個重點:
1. 看似嚇人的失業數字很可能是錯誤政策「買」出來的結果。而兩大錯誤政策分別是:a. 過於寬鬆且高於邊際勞工本薪的失業補助與 b. 全城封鎖(shutdown)
2. 經濟學實證指出通貨膨脹現象在證券市場上可以超越一般流通商品服務的價格漲幅。
這也是我從3月份短時間美股S&P500暴跌近30%,多次熔斷破歷史紀錄的背景下,依然在多篇文章中表示「對美股理性樂觀」的部分主因。例如:
「fed再度實施2-3兆美元救市」(04/09)https://bit.ly/30frgS2
「fed宣布成立臨時fima repo facility」(04/01)https://bit.ly/3cHd1Yt
「黃金與美國政府債券價格的現階段意義」(03/24)https://bit.ly/2MEzVoN
"...目前看來,Fed就算是飲鴆止渴也決心要把流動性救回來。因此如果上述二指標能維持一段時日最好。即便又反轉,也毋須對未來過度悲觀。還是巴菲特2016年的老話,拿好你的洗衣盆,你知道眾人恐懼時你該做啥吧。..."
尤其是「為何此次崩盤黃金也跟著跌黃金不是避險工具嗎?」(3/17)一文
https://bit.ly/2zWc3up
我更直接表示:
"...這幾天我等價值投資者應該是興奮且快樂得難以入眠,誠如巴菲特在2016年股東信所說:「“When downpours of that sort occur, it’s imperative that we rush outdoors carrying washtubs, not teaspoons. And that we will do.”(當天空下起黃金雨,緊急措施應該是抓個大洗衣盆而不是小茶匙衝入雨中。我們就會這麼做。)」謹祝各位順利把握難得的財富移轉機會。"
爾今到了6月初,我們回顧發現:
A. 美股三大指數幾乎都已經恢復到3月份起跌點。彷彿這兩個月的崩盤不曾發生。
B. 美國失業率從shutdown措施後的高速飆升,也隨著re-open開始下降: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新增250萬份工作機會,失業率從4月份14.7%降至5月份13.3%。
我的看法還是維持「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一文觀點。
美股會持續在通貨膨脹與對未來預期二者交叉影響下成長,後者的為負時可能出現短期大跌,但後者為正時佐以通膨則會出現看似非理性的大漲。除非有其他重大黑天鵝事件打破此規律。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dPV7o9
補充:
根據後續報導,美國四月、五月份失業率數據有誤,忽略「暫時留職停薪者」的人數。官方聲稱這兩月份的失業率均要上調3%左右。
https://tinyurl.com/y78nbmpx
通商寬衣知乎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說馬祖】之一
從基隆港坐臺馬輪抵達南竿島的福澳港,出發的那一晚天氣驟變,下起細雨。整晚在台灣海峽上晃蕩十個小時,雙腳好不容易穩踏在陸地上,南竿卻以濕冷的天氣迎接整船來自台灣的旅客。
出發前,試著找些馬祖相關資料,多是大同小異的景點介紹,尤其是「藍眼淚」,搜尋引擎裏「馬祖觀光」幾乎等同於「藍眼淚」,這幾天遊走於馬祖各島嶼,不管在南竿、北竿、莒光、東引,check-in時、路上偶遇的旅人、在郵局買郵票,每個人見面的第一句話總是:昨晚有沒有看到藍眼淚?
這幾年每位旅客來了馬祖,總是最關心「今晚有藍眼淚嗎?」,「看到藍眼淚了」成了到馬祖必玩行程。每個與旅遊相關單位,民宿、餐廳、船公司包括觀光局,莫不以「藍眼淚」努力招喚大家到馬祖一遊。「看到藍眼淚沒?」也就成了當地人對觀光客的問候語。好像見著了藍眼淚,才算來過馬祖,才算不虛此行。
有次在ㄧ家特產店,老闆又問我,看到藍眼淚沒?我於是問他關於「藍眼淚」的前世今生,原來早期捕漁人都稱之為「丁香水」,丁香水好發在丁香魚產季來臨前,看到丁香水,就知道丁香魚季要來了。但由於以前國共戰事緊張,馬祖晚上實施宵禁,沒有人外出賞什麼景,也沒人特別去追尋這景,直到這幾年才被炒作起來。
說起來,在國民政府退守到馬祖之前,馬祖是個幾百年都靠著海洋漁業為生的島嶼,馬祖人多來自福建沿海,說的是福州話,和台灣人熟悉的閩南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馬祖人都長得很像,方臉細眼,五官輪廓並不深,寬大飽滿的前額,像似被海風吹的,細長雙眼像似隨時望向海上而瞇著。馬祖大大小小的島嶼很多,有人住的沒人住的,聚落發展都是緊鄰澳口,家家戶戶都以捕魚、往來福建貿易為生,漁港是他們出入的門戶,人人都有親戚在福建,早年往來福州之頻繁,也許更勝今日台馬之間。村裏廟宇供奉著他們從福建延續來的神明信仰,信仰風俗非常多元,每間廟宇的諸神都有些故事典故,除了我們耳熟能詳保佑討海人的馬祖娘,更多是善聖之人,過世後因保佑當地人常有神蹟而被供奉在廟裏升格為神明,例如趙大哥廟、老頭大王廟等,每座廟都值得進去瞧瞧他的由來,尤其越小的廟越有故事,煞是有趣。
馬祖人習慣在海上討生活,在亂世中求生存,風來雨去,什麼世面沒見過?猜想他們的個性也因此開朗不拘小節。不過國民政府佔據馬祖後,為了未竟戰事,封鎖了島嶼,原本以開闊大海為出入門戶,一出門怕是沒個把月回不來的人生,如今卻得每晚宵禁,打個燈還得上黑罩。姑且不論面對對岸,舉目即可見的思家情愁。ㄧ個習慣在海上走天下的民族,突然被限制在方圓幾哩內,肯定覺得被憋壞了吧!但馬祖人似乎挺隨遇而安,世代混亂多變,早就煉就一身兵來將擋的能力。明末清初多次開放又封閉海上通商活動,甚至曾下令放火將馬祖村落燒為平地,馬祖彼時曾是禁地,直到清末迫於時勢,這片海洋才再次活絡。如今海上貿易再度因時勢需求嘎然而止,那就改做軍人的生意吧!
聽特產店的老闆說,當時很多婦女靠著幫阿兵哥洗衣服,養活一家子。還有開澡堂讓阿兵哥們洗澡,也是門不錯的生意。那時冬天沒熱水,阿兵哥們人手一只臉盆,列隊行走大街往澡堂前進,進了澡堂,每人只能分得一盆水,哪怕你是高矮胖瘦,都得一盆水搞定。聽著老闆述說當年生活常景,對這島嶼當年所謂的戰地風景,也有更多想像。那馬祖如今還有澡堂嗎?當然早就都拆光,片瓦不存啦!聽到這總是有點悵然,戰地文化難道只有碉堡坑道及標語?阿兵哥與在地人相依相存的記憶,每個馬祖人都可津津樂道地說上幾個故事,也許才是吸引遊客想一去再去的馬祖?
好在很幸運地,最後一站在東引時,看到一面曾是澡堂的牆,牆上尚留有"湧泉浴室"招牌字樣,雖建築本身已完全無法想像當時的浴室風景,但也算彌補一點時代的缺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