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通告格式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通告格式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通告格式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通告格式英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6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19世紀初,當古老的邸報、京報是清王朝主要新聞傳播媒介時,西方已出現了獨立的報刊業。中國近代報刊正是始于西方傳教士的辦報活動。鴉片戰爭前,...

通告格式英文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6 22:46:47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6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19世紀初,當古老的邸報、京報是清王朝主要新聞傳播媒介時,西方已出現了獨立的報刊業。中國近代報刊正是始于西方傳教士的辦報活動。鴉片戰爭前,...

  • 通告格式英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6 14:00:01
    有 37 人按讚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6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19世紀初,當古老的邸報、京報是清王朝主要新聞傳播媒介時,西方已出現了獨立的報刊業。中國近代報刊正是始于西方傳教士的辦報活動。鴉片戰爭前,以英國為首的外國傳教士在南洋、澳門、廣州等地紛紛創辦報刊,起初報刊多為宗教報刊,介紹中國、傳播教義,隨後報刊主題逐漸指向中國現實同題:貿易問題、鴉片問題、中西文化交流與衝突等,充分發揮了報刊的傳播功效,這些報刊或為來華西人群體的輿論喉舌,代表西方勢力在東方世界的聲音,最後製造出發動對華戰爭的輿論。

    一、印度及南洋等地傳教報刊

    鴉片戰爭前,以英國為首的外國傳教士率先選在印度及南洋等地創辦報刊,最早由外國傳教士創辦的中文刊物是《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其次還有《印中搜聞》、《特選撮要每月統記傳》等。這些報刊基本以介紹中國、傳播教義為主。

    1.《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1815年8月5日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麻六甲創辦了近代報刊史上第一份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見圖1),米憐為主編,木板印刷,每月出版一期,每期5-7頁,2000餘字,1821年6月停刊。總共出版7卷84期。該刊為宗教性刊物,旨在宣傳基督教教義,用中國傳統儒學的觀點闡述基督教教義,且從內容到形式儘量採用中國的傳統形式以便中國人接受。它主要介紹了中國一些封建倫理道德,刊登了一些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和少量詩文。

    2.《印中搜聞》(Indo-Chinese Gleaner)

    1817年5月,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與米憐(William Milne)在麻六甲共同發起創辦《印中搜聞》。它是近代來華新教傳教士在南洋地區創辦的第一份英文季刊。分3卷,共20號,共1001頁。1822年6月米憐逝世,《印中搜聞》被迫停刊。

    該報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導可分三類:關於傳教士(即馬禮遜和米憐)在中國(廣州一澳門)活動的情況、關於中國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動態的報導、關於中國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註1)。它由麻六甲英華書院印刷所印刷出版,世俗性高於宗教性,為歐洲人瞭解和研究中國提供了比較重要的資料來源。

    3.《特選撮要每月統記傳》(Monthly Magazine)

    1823年,麥都思(W.H.Medhurse,1796-1857) 和吉德(Samnel Kidd,1799-1843)在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創辦,中文月幹,為印尼一帶華人歡迎。1826年停刊。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導內容主要是介紹中國的宗教、歷史、各地新聞、文化、雜聞等。

    4.《天下新聞》(Universal Magazine)

    1828年吉德在麻六甲創辦,中文月刊。雖仿照察量俗每月統記傳》,但較多登載時事新聞、科學、歷史等內容,活字版白報紙印刷,是現有資料最早用活字的中文雜誌,散張,格式更像一份報紙。由英華書院印刷所島版存在時間很短,第二年即告停刊。

    可見,鴉片戰爭前洋人最先選擇在印度及南洋等地創辦報刊,報刊多為中文報刊,其目的宗教性強,多為宗教期刊,目的也多為傳播基督教教義,政治性和新聞性不強。

    二、在澳門創辦的報刊

    在鴉片戰爭前20年間,澳門是華南地區報業的中心,共有8種葡文報刊出現,其中《蜜蜂華報》是第一份近代報刊。

    1.《蜜蜂華報》(A_AbelhaDa China)

    1822年9月12日,潤門立憲党的首領巴波沙創辦,葡文週報,是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外文報紙(見圖2),1825年12月27日終刊,一共出版了67期。主要刊載政府通告和會議記錄,也有不少關於葡中官員處理澳門事宜的消息及澳門政情。因為它只關心本國時局和澳門地方事務,對其它地方的事情少有涉及,因此,對中國人和在華其它外國人影響較小(註2)。

    2.《雜文篇》(Serial Miscellany)

    馬禮遜於1833年4月29日在澳門創辦,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刊。《雜聞篇》為不定期刊物,共出版了3期,每期4頁,雙面印刷,以近代報刊樣式單頁出版。終刊1833年10月17號。《雜聞篇》上的大部分內容是宣揚基督教信仰的。

    3.《傳教者與中國雜報》(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

    馬禮遜於1833年5月1日在澳門創辦,是中國首份以中、英文兩種文字合刊的報刊。《傳教者與中國雜報》不定期出版,各期內容主要有:中國文化知識、宗教知識及教義討論、各地消息及評論。

    除此外,l833年立憲派最終戰勝了保守派後,葡文報刊在澳門成批出現,如《澳門鈔報》、《帝國澳門人》、《真正愛國者》、《澳門政府公報》等。

    可見,外國人在澳門創辦的報刊,多為葡文報刊,也有中文報,醫至出現了中英文合刊。傳播內容除了宗教教義,還有各地消息和評論,宗教性呈現出逐漸減弱趨勢。

    註解
    註1:吳義雄:《《印中搜聞》與19世紀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載《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註2:丁塗林主編,《中國新聞圖中》,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第9頁。
    ……」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李麗娟:《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明清海防研究》第十輯,網址: 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民族英雄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