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透過閱讀 成為 更 好的自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透過閱讀 成為 更 好的自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透過閱讀產品中有240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
同時也有7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巴斯學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加入【巴斯電子報】https://exciting-leader-944.ck.page/0000b674cd 📍免費訂閱頻道並開起全部的小鈴鐺通知 這是巴斯陪你玩宇宙第一季的最後一集,分享我近期在忙些什麼 以及當個全職創作者的心得,別擔心我還會繼續經營下去 只是第二季的內容會做點變化,敬...
透過閱讀 在 Eric Hua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6:27:17
改變會自然發生🔥🔥 但為什麼有人一成不變..?🙄️ 或是過一陣子又打回原形..? 快退伍的那幾天,我跟士官長特別好 我們坐在地上洗碗,當時我在空軍單位陸軍,從後勤補給被派到伙房單位... 因為一個學長洗碗洗到手過敏,我就按照順號被分派過去了 在軍中當時很不開心,因為薪水只有5890元,時薪不到...
透過閱讀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45:57
「對我而言,那些字裡行間的人情事故,才是我旅途中唯一關注的現實。就這層意義上,所有的書都算是旅遊書,隨著書中故事的展開,世界也向我們呈現它被折疊、無人知曉的面貌」 《 #早知道就待在家》2021, 謝哲青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透過閱讀 在 Sheng Ch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8:05:10
閱讀心得📖 看完本書你可以: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不要隨波逐流,以免漸漸遠離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透過作者的理論及策略來檢視自己的人生並因應調整。 1️⃣人際關係 因為職業的關係,跟家人們聚少離多,既使休假也要手機不離身查看並回覆公務信息。 我們希望家人或關係親密的人都能接受我們忙於工作...
-
透過閱讀 在 巴斯學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21 21:00:19📌立即加入【巴斯電子報】https://exciting-leader-944.ck.page/0000b674cd
📍免費訂閱頻道並開起全部的小鈴鐺通知
這是巴斯陪你玩宇宙第一季的最後一集,分享我近期在忙些什麼
以及當個全職創作者的心得,別擔心我還會繼續經營下去
只是第二季的內容會做點變化,敬請期待!
想要看這集文字稿請至👉https://www.buzz07.com/s1e10/
影片大綱
00:00開頭分享近況
01:50如何透過閱讀找到興趣
03:46手上執行專案
04:38總結影片重點
上一部影片👇
7個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早晨儀式(免費贈送行動筆記下載)【巴斯學習】
https://youtu.be/jm0rJ-WSzFc
🕹官網:巴斯的書中黃金屋
提供你更多好書的介紹
https://www.buzz07.com/
🕹IG:巴斯閱讀學習
提供你書籍圖文內容
https://www.instagram.com/buzzlinlearn/
合作聯繫:bbbuzzj4@gmail.com
#閱讀#興趣#學習 -
透過閱讀 在 一卡酷皮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20:45:00#自我成長 #閱讀筆記 #退役空服員 #斜槓空姐
你捐贈一杯咖啡☕️,持續帶你環遊世界✈️👉🏻https://pay.firstory.me/user/ckfqh5hhp3p250800fsf8z41m
寫下你對這集節目的看法💬👉🏻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xqhmhutc4o0800mlivfu0z?m=comment
💬你也曾經和我一樣每次閱讀完都在幾天之後就忘記內容嗎?
你也曾經和我ㄧ樣,走進書局,看到陳列的書籍就會買上幾本!
但是卻是入不敷出的買了又沒有讀完嗎?
是時間太少?還是你的閱讀時間花得太多?
最後最後你知道,閱讀是是可以帶來更多靈感的低成本投資嗎?
既然閱讀那麼重要,那我今天就邀請到一位,
過去是一名美麗的空服員,卸下翅膀後透過閱讀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的"阿西"
🎧EP38 分享內容精華
01:23阿西簡單自我介紹
03:49擁有工作經驗的阿西帶著什麼心態面試空服員?
06:54想把空服員視為長期規劃?你還可以怎麼衡量?
08:55轉換職涯很掙扎?阿西怎麼看?
13:12大陸治安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14:18機長的一段話成功點出閱讀是很棒的低成本投資!
20:53透露航空業學姐學妹制的飛行小故事
23:00多閱讀會改變一個人的氣息!?
24:03阿西推薦人際相處溝通的書!
25:04多閱讀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改變?
27:15百忙生活中如何養成閱讀的習慣?
30:35難道可以透過練習加快閱讀的速度嗎?
40:06Cindy推薦聽書的APP!
41:45閱讀不用死記硬背的好方法有這些!馬上學起來!
45:50阿西做筆記方法大公開!
48:58阿西選書採用自助餐理論大解密!
54:57這集音頻精華總複習
56:25阿西推薦書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臉書 點讚 https://www.facebook.com/Cindy-100978...
✨Instagram 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cindydream.co/
✨Youtube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ZI...
➜邀約合作✉️ [email protected] -
透過閱讀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19:45:01用耳朵聽的方式來認識一本好書,歡迎收聽夯翻鼠聽書第一集🎧!這是夯翻鼠說書系列的全新企劃,要帶大家用聽的方式,來閱讀一本好書📖。每集我們會挑選一本好書,用書摘的方式閱讀其中一個小篇幅,最後也會再用討論的方式,分享我們自己的讀後心得、觀點,還有這本書的看點🤓。
今天要介紹的書,很適合當作夯翻鼠聽書的第一集開場,這是由韓國最大閱讀網站Awesome People,創辦人柳根瑢所著作的—『一日一行動的奇蹟』,這本書號稱是韓國版的原子習慣⚛️。
作者年輕時是個到處惹事的飆車族,不只課業成績不理想,還時常進出警察局🏍。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在書裡尋找改變的答案。從一天只能勉強讀完十頁書😨,到一年可以讀完520本書👓,最後還透過閱讀,徹底翻轉了自己的人生,而這個巨大的變化更讓他發現,每天其實只要一點小小的行動,持之以恆地去實踐,就能實現自己想要的未來🤔。
當然依據不同的目標,就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方式,如果是想要透過閱讀來改變人生,又該怎麼開始閱讀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作者提出『有助實踐的閱讀法』👊!
🎧podcast收聽連結👇
https://sndn.link/zrbros/OW4YuQ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SSkjAP8AUnU8aQ5xOxqzW?si=hD87nUNZR4mHAL46kaGK0A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F%B4%E9%BC%A0%E5%85%84%E5%BC%9F-%E5%A4%AF%E7%BF%BB%E9%BC%A0%E8%81%BD%E6%9B%B8/id1570239072
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5Xn_A9L_9LxyEXj9id?lang=tc
#待在家裡投資自己2.0 #用聽的認識一本好書 #podcast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出版三個月熱銷突破十刷三萬冊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2020誠品書店年度暢銷Top2
⭐️博客來2020年度百大暢銷書榜Top8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柴鼠LINE貼圖】
https://pse.is/LRUBU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透過閱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透過閱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悲痛欲絕的詩人|
開學才一個星期,我家少女就陷入完全緊繃的狀態,每天都有一堆的功課、考試和各種抽考。今天早上我叫她起床時,她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史地筆記複習,狀態和台灣的中學生差不多。
媽媽我跟著女兒自修法文課,今天才到第四堂課,也開始感覺到沒那麼好玩,因為每一堂課的資訊量都好多,內容都不簡單。
第四堂關於愛情的法文課,是一首19世紀初的情詩,源自於法國浪漫派奠基者Alphonse de Lamartine。這位貴族富二代最有名的,就是他的詩集《詩意的冥想》,課本中選用的情詩《離群索居》也是來自這本詩集。
我們已經在前面三堂課讀了幾首情詩,大多是赤裸裸的傳達愛意與思念,今天我們要來點不一樣的。這首詩是下圖英俊瀟灑的詩人在27歲時寫的,當時他愛慕的女子茱莉 · 查爾的過世讓詩人悲痛欲絕而寫下此詩。今天的浪漫主義詩人如何表達他的傷痛呢?地方媽媽快手翻譯幾句:
在這些陰鬱樹林的山頂上,
黃昏的太陽投射出最後的光芒。
黑暗女王朦朧的戰車
升起,白了地平線的邊緣。
歌德式的尖頂傳來了聲音,
宗教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
旅行者放下腳步,鄉間的鐘聲
混合著一天中最後的聲音和神聖的音樂會。
但對著這個風景,我冷漠的靈魂
在他們面前沒有什麼魅力,
我把大地看做漂泊的影子,
生者的太陽不再溫暖死者。
山頭到山頭,我徒勞地看著,
從南到北,從黎明到日落。
我走遍了廣闊無垠的所有地方,
而我說:「沒有地方可以找到幸福。」
這些山谷、這些宮殿、這些小屋對我有什麼用?
徒有其表的物件而已,對我的魅力已然消失?
河流、岩石、森林,孤獨卻如此親切,
一個人讓你思念,所有一切都荒蕪了。
課本中節錄的就是這幾句,跟之前幾首詩相較,地方媽媽喜歡這首詩中感情上的沉穩內斂。但我想對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可能會有點無聊。這些學生們照例要分析作者的心境和詩句中的寓意,而這一堂課最重要的,是學習法國文學中的「亞歷山大詩體」。
亞歷山大詩體是什麼?就是念起來6個音節為韻腳,12個音節ㄧ行的格式。沒有像我們小時候學的平平仄仄平一樣麻煩,但也是不容易。這大概是詩句中會有一行寫不完,然後跳到下一行再逗號分隔的原因吧?!所以這首詩用法文唸起來是有韻律的,翻譯成其他語言後就失去原有的詩意了。
所以這一堂法文課,學生們還要學習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讀詩」,尤其是這樣押韻的詩,要透過閱讀才能體會其意境,學生們的回家作業就是閱讀詩人其他的作品和深入探討各種不同的韻腳。
怎麼樣?這堂課夠嚴肅了吧?還要再上國中法文課嗎?要的請舉手! 🙋♂️
哎~今天覺得自己真的是認真的媽媽~(菸~)
透過閱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月29日🥬臉書 & 青春愛讀書Youtube 頻道.直播預告🥬
#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
今晚22:00,一起來聊聊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
就透過閱讀與故事,一起來消除生活中的不安吧!
想參加的朋友,請用力答「Wooooooooooooooooooow!」
#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