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虎頭蜂驚魂記😱
假日的時候和朋友相約一起去嘉義的里美避難步道走走,位於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內,我們打算要去看看壯觀的巨石板景觀。
沒想到剩下350公尺的時候,我跟兩位朋友走在前面,聽到Mao慘叫一聲說「被蜜蜂🐝給螫了」整個大驚😱他說真的超級痛的!有可能是在沒注意的情形下,讓虎頭蜂...
前幾天的虎頭蜂驚魂記😱
假日的時候和朋友相約一起去嘉義的里美避難步道走走,位於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內,我們打算要去看看壯觀的巨石板景觀。
沒想到剩下350公尺的時候,我跟兩位朋友走在前面,聽到Mao慘叫一聲說「被蜜蜂🐝給螫了」整個大驚😱他說真的超級痛的!有可能是在沒注意的情形下,讓虎頭蜂誤以為要攻擊,而且當下馬上看皮膚就有紅腫,還好這條路線並不遠,我們趕快下山到緊急醫護站處理。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家相當的緊張,大家決定先到旁邊的涼亭休息一下觀察狀況。之前上過 戶外安全推廣協會 的高山醫學課程,雖然時間有點久遠,不過還算對一些基本的處置有印象。先確認傷口沒有遺留毒針後,簡單地用碘酒清潔並貼上透氣膠帶,我們也隨即下山。
沿路Mao也一直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有沒有急性過敏反應,一開始有一點呼吸不順,判斷是當下過於緊張導致。下山後我們也馬上前往阿里山的緊急救護站,經過醫師判斷之後打了止痛與抗過敏藥物之後才下山休息🥺
這邊也呼籲下山之後要去看醫生,因為Mao的過敏反應是第三天才比較明顯,皮膚有明顯的紅腫,他也這樣再去看了一次醫生。經過醫生告知之後才知道,過敏反應不一定是當下發生,也有可能過幾天才會發生。還好這次在山上時,Mao沒有任何的急性過敏反應,只有疼痛、紅腫以及大腿局部的麻痺的症狀,傷口也沒有遺留毒針(如果有的話,絕對要立刻用鑷子把尾刺或毒針拔除再冰敷🧊)
【被虎頭蜂螫傷該怎麼辦?】
被蜂螫之後,最怕的就是急性過敏反應,如果有「急性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一定要馬上就醫!🧑🏻⚕️
1. 急性過敏反應👉🏻對毒素裡面的物質過敏所引起,可能會有蕁麻疹或類似氣喘的反應,嚴重可能會引起低血壓、休克而死亡
2. 毒性反應👉🏻多次叮咬之後累積毒素引起,症狀會有水腫、倦怠、嘔吐、腹瀉、頭痛等
【該如何預防才好?】
⚠️避免用化妝品、香水、髮膠,穿深暗色貼身而不寬鬆的衣服,都可以減少被蜂螫的機會喔!如果發現自己被一隻虎頭蜂盯上的時候就必須注意,不要隨便亂動,觀察附近是否有蜂巢,靜靜離開,不要讓牠認為您有敵意。
‼️否則一旦被攻擊,很可能就是一大群蜂擁而上。如果附近只有一隻,但不幸被螫,就要趕快離開現場,避免被後來的一群虎頭蜂趕上。
人生中第一次被虎頭蜂蟄傷,真的很慶幸不是一大群!下山之後Mao挨了兩針,一針是止痛,一針是抗過敏藥劑,在醫護站休息和冰敷稍作休息之後就回家了,還好並無大礙(呼)⋯⋯真是嚇死我們了😭
✔️歡迎收藏與分享此貼文
✔️4-5月和9-10月蜂群較不穩定,要特別注意安全🐝
🔍參考資料: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https://bit.ly/3eYkgOb
—⠀⠀
#山女孩 #yamagirl #instahike #hikinglover #山ガール #mountaingirl #hiker #郊山 #里美避難步道 #健行 #嘉義登山 #達娜伊谷 #taiwanmountain #登山 #photooftheday #nature #trail #自然步道 #巨石板步道 #虎頭蜂 #里佳部落 #山美部落
透氣膠帶紅腫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庭醫學】~ 水泡 (Blisters)
爬山的人多了,門診偶而也會遇到來處理水泡的⋯⋯今天就來談談水泡吧。
〖成因〗
磨擦⋯⋯(沒錯,就這樣一句話解決)
所以可能會增加磨擦的,都應該要小心避免;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乾爽」。
人的生理機制很特別,只要感覺到潮溼,皮膚自然就變成皺皺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磨擦力,在遠古時代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是很重要的能力。
但放在現在,就變得有點麻煩了,腳容易出汗的人或是重裝登山鞋透氣不好悶住的,就會因為潮溼而造成皮膚磨擦增加,進行提早水泡產生的風險。
所以襪子也要買吸溼排汗的(不是只有衣服);鞋子的選擇,如果你是容易起水泡的體質,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透氣性應該優先考量,再來才是防水。
再來,就要注意容易產生水泡的「熱點」(hot spots);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鞋楦不夠寬造成的磨擦(在東方人特別常見)
2. 腳底厚皮造成的磨擦熱點(平時請注意皮膚保養)
3. 踝部和鞋子接觸的部位(尺寸不合或鞋帶沒綁好造成前後滑動)
〖處置〗
在水泡出現前,著重於預防。
其實任何疾病,都是這個原則(預防勝於治療)
所以,保持乾燥、避免磨擦就很重要。
若是有熱點出現,要考慮如果減少磨擦,因為局部已經發炎,一定會更腫,這時就需要一些敷料包覆,如:紙膠帶、水泡貼布、甜甜圈貼布等。(請大家在途中覺得不適時,就應該停下來檢視,而不是硬撐到隊伍大休息才把鞋子脫掉檢查,甚至撐到營地,往往水泡都很嚴重了)
水泡出現後,若小小顆,尚未出現傷口,那就要細心呵護;如果太大顆,敷料無法妥善包覆以減少磨擦,在能夠進行傷口照護的情況下,應該刺破水泡,使皮膚貼合。
如果已經破了,那就是走傷口照護流程,以避免後續感染;重點就是希望那層皮膚不要整片掀掉。
最慘的情況就是已經有皮膚缺損,那就更要好好照護傷口,因為感染風險更高;如果紅、腫、熱、痛,等局部感染情況加劇,就應該要就醫(在山上就是要你要準備撒退了)
〖題外話〗~ 文獻資料
在2017年有篇系統性回顧的文章,研究什麼方式比較能預防水泡的產生;一共收錄了11篇文獻。
裡面有5篇在討論襪子的材質、3篇研究止汗劑、3篇討論減少磨擦的敷料;文章對於其研究的可信度進行評估,覺得使用紙膠帶來減少磨擦,是相對可信的方法。
不過文章裡面也加了但書,就是這種野外的研究,很難進行全面性變因的控制,所以還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才能有個定論。
Worthing RM, Percy RL, Joslin JD. Prevention of Friction Blisters in Outdoor Pursuits: A Systematic Review.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7 Jun;28(2):139-149. doi: 10.1016/j.wem.2017.03.007. PMID: 28602272.
〖結語〗
我自己的想法是,既然做研究的不能給你一個答案,那就只能從每次的爬山中,慢慢累積出適合自己的預防方法囉。
反正重點就兩個:減少磨擦、保持乾燥。
#水泡
#有用就分享出去_註明出處即可
透氣膠帶紅腫 在 山女孩 Melissa x Mao 冒險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幾天的虎頭蜂驚魂記😱
假日的時候和朋友相約一起去嘉義的里美避難步道走走,位於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內,我們打算要去看看壯觀的巨石板景觀。
沒想到剩下350公尺的時候,我跟兩位朋友走在前面,聽到Mao慘叫一聲說「被蜜蜂🐝給螫了」整個大驚😱他說真的超級痛的!有可能是在沒注意的情形下,讓虎頭蜂誤以為要攻擊,而且當下馬上看皮膚就有紅腫,還好這條路線並不遠,我們趕快下山到緊急醫護站處理。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家相當的緊張,大家決定先到旁邊的涼亭休息一下觀察狀況。之前上過 戶外安全推廣協會 的高山醫學課程,雖然時間有點久遠,不過還算對一些基本的處置有印象。先確認傷口沒有遺留毒針後,簡單地用碘酒清潔並貼上透氣膠帶,我們也隨即下山。
沿路Mao也一直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有沒有急性過敏反應,一開始有一點呼吸不順,判斷是當下過於緊張導致。下山後我們也馬上前往阿里山的緊急救護站,經過醫師判斷之後打了止痛與抗過敏藥物之後才下山休息。
這邊也呼籲下山之後要去看醫生,因為Mao的過敏反應是第三天才比較明顯,皮膚有明顯的紅腫,他也這樣再去看了一次醫生。經過醫生告知之後才知道,過敏反應不一定是當下發生,也有可能過幾天才會發生。還好這次在山上時,Mao沒有任何的急性過敏反應,只有疼痛、紅腫以及大腿局部的麻痺的症狀,傷口也沒有遺留毒針(如果有的話,絕對要立刻用鑷子把尾刺或毒針拔除再冰敷)
【被虎頭蜂螫傷該怎麼辦?】
被蜂螫之後,最怕的就是急性過敏反應,如果有「急性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一定要馬上就醫!🧑🏻⚕️
1. 急性過敏反應👉🏻對毒素裡面的物質過敏所引起,可能會有蕁麻疹或類似氣喘的反應,嚴重可能會引起低血壓、休克而死亡
2. 毒性反應👉🏻多次叮咬之後累積毒素引起,症狀會有水腫、倦怠、嘔吐、腹瀉、頭痛等
【該如何預防才好?】
⚠️避免用化妝品、香水、髮膠,穿深暗色貼身而不寬鬆的衣服,都可以減少被蜂螫的機會喔!如果發現自己被一隻虎頭蜂盯上的時候就必須注意,不要隨便亂動,觀察附近是否有蜂巢,靜靜離開,不要讓牠認為您有敵意。
‼️否則一旦被攻擊,很可能就是一大群蜂擁而上。如果附近只有一隻,但不幸被螫,就要趕快離開現場,避免被後來的一群虎頭蜂趕上。
人生中第一次被虎頭蜂蟄傷,真的很慶幸不是一大群!下山之後Mao挨了兩針,一針是止痛,一針是抗過敏藥劑,在醫護站休息和冰敷稍作休息之後就回家了,還好並無大礙(呼)⋯⋯真是嚇死我們了😭
✔️歡迎收藏與分享此貼文
✔️4-5月和9-10月蜂群較不穩定,要特別注意安全🐝
🔍參考資料: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https://bit.ly/3eYkgOb
(圖片最後一張有看完醫生的Mao😅)
透氣膠帶紅腫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卡介苗傷口如何照護?】💉
有粉絲朋友私訊跟豆豆媽說:寶寶卡介苗傷口破掉了~
凹洞裡一直有膿跑出來該怎麼辦呢?
豆豆媽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複習一下卡介苗傷口的護理方式喲!
#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接種後1-2週:打針的傷口處會有個紅紅的結節,之後會慢慢變大,寶寶可能會有些微癢癢、痛痛的感覺,但不會發燒~
🔺接種後的4-6週:傷口會開始變成膿瘍或潰爛,是爸媽最緊張的一個階段,雖然傷口看起來很驚人,但大部份都是正常反應,只要保持乾燥和清潔就好(例如洗完澡後、輕輕用乾淨的紗布把皮膚上的水份吸乾就好)不需要特別擦藥或是包紮。
但如果不小心弄破傷口(例如被衣服磨擦到),或是有膿水流出來,也是用已滅菌的乾淨紗布輕輕擦拭即可,不需要特別把膿擠出來哦!如果還是一直會滲膿,可以在紗布上用3M透氣膠布稍微固定,但不要貼太久,等到不流了就可以撕下來了。
(推薦大家可以去買嬰幼兒/敏感肌專用的透氣膠帶,撕貼比較不容易傷害/刺激寶寶皮膚哦~)
🔺接種後的2-3個月:傷口就會慢慢癒合了,會變成淡淡紅色的小疤痕、然後漸漸變成膚色。
⚠️如果接種3個月後,接種部位還是持續膿瘍,沒有癒合結痂的感覺,記得跟小兒科醫師反應哦!
小綠豆小時侯就是因為傷口一直蓄膿、而且紅腫很大,回診時我跟小兒科醫師提了一下,他馬上拿尺來量、然後建議我帶到大醫院的感染科去檢查一下,當時也是嚇死我了…,不過後來醫師說小綠豆是「過度反應」,並無大礙,只是要花比別人久的時間,傷口才癒合,也讓我學了一個經驗~
📩大家如果有任何寶寶健康的問題,都歡迎留言或是私訊和豆豆媽咪討論哦!媽媽們的緊張和焦急我都懂,不過因為豆豆媽咪不是醫師、也不能線上問診,所以只能夠提供大方向的中肯建議給大家,有任何問題還是要趕快去找醫師親自看,比較準確喲~
#卡介苗 #傷口 #化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