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逆來順受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逆來順受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逆來順受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逆來順受例子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手,能否再寫我心?》 病榻期間,手背插著針咀喉管,魂遊太虛、任人魚肉、無力感交集無奈感,思前想後、回顧人生,遊走於天堂地獄之間…… 休息了大半個月,今天【五一】,是還債的日子。 上月中,答應讀者寫一篇1700字長文,其後身體抱恙,承蒙讀者眷顧,兩日內就獲得3000多個emoji及問候留言,...

逆來順受例子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14 15:55:34

這幾天開始寄出訂單,大家應該陸續收到了。 這次的封面很好玩,但也很脆弱 建議看故事時把書套脫下來。 為了保護這脆弱的封面,特地用了透明膠套,再用泡泡膠袋封好。希望大家收到書時完好無缺。 《殺人犯的側寫》很多讀者都留言說「如果拍成劇集一定很好看…」 但這個故事,是所有故事中,最不可能影視化的...

逆來順受例子 在 ????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3:17:02

傷害、控制、戀愛—現代斯德哥爾摩症。 _ 「只要堅持並懷有惻隱之心,便可把一段虐待關係轉為愛情故事。」 很多人還是不了解這個病,包含我曾經經歷的那位施暴者。 _ 我用最簡單的例子,美女與野獸,就是一個淺顯易懂的案例。此文部分摘錄於相關文獻,並非無的放矢的錯誤引導。 是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美女與野...

逆來順受例子 在 香港作家?莎比亞|散文|小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22:01:31

從前,我不相信愛情會令人改變。 . 或是喜歡一個人就只好包融對方的缺點,逆來順受。 . 然而,女朋友跟我在相識多年後,大家都有很大的轉變。 . 我一向懶惰及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女朋友常掛在口邊的例子是,有天她買飯回來,拿著很重的東西,再加上飯盒,已經很狼狽,但當她一進門口我便說:「妳唔記得買嘢飲呀!...

  • 逆來順受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1 18:10:43
    有 777 人按讚

    《我手,能否再寫我心?》

    病榻期間,手背插著針咀喉管,魂遊太虛、任人魚肉、無力感交集無奈感,思前想後、回顧人生,遊走於天堂地獄之間……

    休息了大半個月,今天【五一】,是還債的日子。

    上月中,答應讀者寫一篇1700字長文,其後身體抱恙,承蒙讀者眷顧,兩日內就獲得3000多個emoji及問候留言,先在這裏謝過。

    於是,決定今天在facebook寫一篇有史以來最最最長的文字,就以3000字為目標吧。

    三千,其實就是N ,並非一個實數,所謂三千煩惱絲、孔子三千弟子、三千大千世界、孟嘗君食客三千……

    真正字數多少,who cares ?

    這段期間,看了不少平時沒有觀看的頻道、聽了不少未聽過的歌曲、閱讀了不少平時沒有翻過的書,但盡量避開一些令人氣憤的新聞,以免影響身心康復進度。

    長期讀者應該知道,我很喜歡菲律賓民歌Anak, 原來除了譚詠麟翻唱的粵語版《孩子》,盧冠廷也曾在演唱會演繹,他那特別的唱腔,更能勾劃出一種莫名的情感和幽怨,一曲《孩子》,又聯想起五歲小女孩被虐待致死……

    至於那個什麼五千萬噴水池(又是五千萬?), 如此芝麻綠豆小事為什麼能夠引起巨大迴響,真正原因,其實是香港能公開討論的話題,已如鳳毛麟角。

    要我寫1000字批評康文署、又或者寫1000字批評東方昇,同樣輕而易舉,反正在撕裂的香港,已經沒有什麼真理,不是嗎?就連那個冷血兇殘的繼母,判決也不能達到一致(6比1)。

    本欄的出現,源於2014年佔中期間,一篇《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香港》深受歡迎,7年來我手寫我心,完成了數千篇文章。
    7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體細胞每7年就可以全部重新更換一遍。

    從零開始,到今天超過3萬followers,總算略有所成,老懷安慰。

    多年前其中一篇文章曾提及過台灣作家(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和兒子合著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當年買書後翻過十來頁便束之高閣,臥床期間,from cover to cover重新閱讀一遍,今天想和讀者分享其中一節(天地圖書2007年11月版213頁):
    龍應台問兒子,「你最同情什麼?」
    兒子回答:「無法表達自己的人 ---- 不論是由於貧窮、或是由於不自由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

    安德烈,你同情香港人嗎?

    去年港版國安法出現,大量KOL刪文的刪文、離開的離開,自己亦提心吊膽,方寸大亂隨波逐流,匆匆忙忙刪除一些不滿政府胡亂施政的文字……

    刪著刪著,看著看著多年來的文章…… 忽然停止,反問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李懂媽這個專欄,多年來不是被黃絲指罵、時不時被「捧」為親政府藍絲嗎?

    從來都以「香港人」這三個字作為人生座標,不管是楊千樺還是周柏豪,我都不希望見到香港人自相殘殺……

    佔中期間,看見年輕學生和年青警員被捲入政治漩渦紛紛入獄,同樣令我揪心,多次發文惋惜。

    我批評周浩鼎之愚,更揭破林子健釘書機事件的拙劣。

    從來明確指出港獨是「海市蜃樓」,苦勸年青人不要走上不歸路。

    我痛恨警方濫打濫捕、亦不滿示威者圍毆地鐵職員。

    我聲討元朗兩名當值警員出賣受襲市民轉身而去,同時表揚一些盡忠職守的警員。
    (這裏先叉開一筆,從來深信讚許更能激勵對方做多些好事,就如叫頑皮學生做班長,部分讀者可能認為不停指責更有效,真的嗎? 至於什麼對方已經收足人工無需讚許,更是一派胡言,我們就不能讚揚服務一流收足人工的酒店經理? 我們就不能 嘉許任勞任怨收足人工的清潔工人?)

    林超英反對填海,我發文和他爭辯。

    我寫「天佑武漢」、 亦不贊成與以武漢為病毒名稱,令部分讀者頗有微言。

    我真心覺得高鐵方便快捷、亦不認為一地兩檢有問題(事實證明判斷正確,香港人只見樹木出煙不見森林大火)。

    我寧願中央全面接管,也不願見如此低質素的特區管治團隊收取高薪厚祿,事到如今,反正大局已定,真誠希望北京換血,14億人當然很容易挑選精英團隊治港 ,無須「明益」一大批無能的忠誠廢物。

    蔡若蓮兒子自殺,有人奔走相告額手稱慶,我心痛指出香港病了。

    我全力針對屈穎妍的虛偽,但反對有人恐嚇她及家人……

    但今天,為什麼連自己這種溫和評論的人,內心都會心生恐懼、寢食難安?

    是什麼令香港人無法表達自己?
    安德烈,你有答案嗎?

    今天,就算審計署署長都無法自由自在表達自己,因他審查的入境處長,已貴為國安處成員……

    那麼,是否要永遠離開香港,才能夠暢所欲言?

    讓我們看看身在台灣的沈旭暉、蕭若元、黃毓民、林夕……

    除了黃毓民作風保持一貫,作為文字人, 自己明顯感覺到其餘三人隱隱透露出那種不忿、不甘心的情緒。

    就以沈博士為例,文章雖然字字珠璣、言中有物,但難掩內心一股怨氣,粵語形容詞就是「講多咗啲」,但這也難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但這又衍生了另一種爭論,就是收費文章。

    網上看見有關收費文章的兩極意見,一說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有價值的文章要收費理所當然,另一說是,全家已安全離開香港的KOL,還要香港人付鈔,吃水深火熱中港人的人血饅頭?

    先說說個人情況,自己寫文章屬於玩票性質,時而月旦時事、時而抒發內心…… 數月前開設patreon,某程度上想測試自己文字的價值,可惜至今仍未能達到facebook讀者1%,命也!

    早前宣告抱恙短暫停筆 ,有patreon讀者即時終止贊助,原因未明,但心有戚戚焉。
    傷感的當然不是那幾塊錢,一直以為patreon讀者願意付出真金白銀是一種支持,但猛然醒覺,原來亦有少部分人認為只是買賣,你有病不賣(文)我便不買,各不相欠,亦合情合理。

    回頭說海外KOL,他們對香港問題指指點點,是愛護香港?還是隔岸觀火?

    沈教授形容自己設立patreon屬於「轉移陣地、互相扶持」,這一點我可以同意。

    去年身處台灣的燒山,多次在youtube肯定預言,當美國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所有特區官員必定雞飛狗走,一個不留……

    結果是什麼?

    實況是燒山已經離地,我曾寫過一篇《禍起蕭牆》,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燒山仍誤以為雞隨時可以飛、狗隨時可以走……

    就讓我抽離一點,作個比喻。

    一名脫北者(逃離北韓的人),在海外發表文章,說獨裁政府如何不堪、北韓人民生活如何艱苦、他們應該繼續爭取自由民主不要跪低……

    海外KOL隔山打牛這種做法有沒有問題,留待讀者自行判斷,本文原本想用的標題,是《每人心中都有一個李懂媽》, 正如李安導演拍完《臥虎藏龍》,對記者說「每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拍完《斷背山》,李安又說「每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你懂嗎?

    經過風風雨雨,自己病後反而作出了時間上的取捨,讓自己人生舒服一點。

    patreon是收費專欄,當然會按時出文回饋讀者(順帶一提,今天是1號,鼓勵大家加入),facebook是免費文章,只希望讀者認同和嘉許(如前述以讚揚作鼓勵),不再吝嗇按讚。

    所以,今天自己定下目標,由這篇文章開始,每當獲2000+ emoji (起碼證明文字有人肯定),翌日便會繼續寫下一篇facebook文章,否則,無謂舞文弄墨自作多情,多點休息就是,何時寫facebook,隨緣吧……

    最後,不得不提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特意抽取昨日一篇patreon文章和大家分享:

    【 近日湯家驊力薦林鄭連任,可惜他錯用了一句 “the devil you know better than the devil you don't ”,隨即被建制派圍攻,說領導班子「只有天使沒有魔鬼」,十一哥被逼匆匆忙忙在facebook呼籲大家冷靜。

    簡單形容,湯家驊無意中指出特首選舉就是「兩害取其輕」的遊戲,而不是「選賢與能」,為何今次這隻老狐狸如此不小心?

    其實,十一哥近年的言論早已不值一哂,反正他高調擁護林鄭連任,無非就是替自己在行會霸位,哪會想及其他?

    正如他早前說蔡玉玲(查冊車牌虛假陳述)有罪完全有法可依,套路一脈相成,毫無邏輯可言。

    如果真如法官所言,完全不考慮「動機」,觸犯法例就要判罰,那麼何須法官? 用電腦程式不就可以替代所有法官?

    讀者應該對不久前網上一段驚險鏡頭記憶猶新,一名大約4歲小孩子衝出馬路,當時汽車是綠燈行人是紅燈,小孩母親發覺後即時衝出馬路抱起小孩,幸好小巴司機及時緊急煞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犯法就是犯法,政府應否票控該名母親不遵守交通條例衝燈(紅公仔)?

    更多的新聞片段,可看見火場有人破窗逃生,犯法就是犯法,不應該考慮動機?
    政府又為何不票控逃生者「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

    要舉更多例子去反駁湯家驊之流,1700字也不足夠,不過今天謬論當道,小市民只能逆來順受。

    今時今日,很多工種AI都可以替代人類,但全球依然要用「人」去當法官,就是因為AI沒有人性(科學家正在設計有感情的人工智能,將來機械人可能比真人更加有人性)。

    年青的朋友,可能未聽過這些故事……

    小時候,報紙法庭新聞,經常看到這些報道:「無依無靠的老婆婆做小販被控阻街,罰款30元,裁判官宣判從濟貧箱撥出50元予老婆婆……」

    濟貧箱(Magistrates Poor Box)源於半世紀前英治時代,據說由一名裁判官 J.G.Wilson創立,目的是對一些家徒四壁的被告提供援助,「濟貧箱」的第一筆善款更由Wilson裁判官親自解囊捐出,其後善款則由外界樂助,近年社會有綜援政策,似乎很少再聽聞這類法庭消息。

    以上這些好人好事,都不是法律規定,法官從來都不應該是鐵板一塊。

    今天,裁判官Wilson已經離世,伴隨他離開的,還有人性……】

    (後記:本文已經超過3500字,希望每篇facebook文章都能得到 2000+ likes,作為寫下一篇的動力。另外,五月份patreon預告:「陶傑籲蘋果自行了斷」、「苟延殘喘的港台」、「支持紫荊黨踢走琼子」、「外傭的故事」、「悲慘動物世界」、「中國式輪盤」……)

  • 逆來順受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8 22:01:12
    有 398 人按讚

    這幾天開始寄出訂單,大家應該陸續收到了。
    這次的封面很好玩,但也很脆弱
    建議看故事時把書套脫下來。
     
    為了保護這脆弱的封面,特地用了透明膠套,再用泡泡膠袋封好。希望大家收到書時完好無缺。
     
    《殺人犯的側寫》很多讀者都留言說「如果拍成劇集一定很好看…」 
    但這個故事,是所有故事中,最不可能影視化的故事。
     
    因為,這小說太複雜了,沒有投資人會花時間把它看完~嘩哈哈哈哈!
     
    這種選項式小說,寫起來很痛快。
    角色需要有不同的選擇,而又不會偏離角色的個性。
    所以角色必須在我腦海中活過來。
     
    前幾天貼出來的試閱角色「正信」為例子。
    他是個很愛老婆,卻有點廢、懦弱、所以被老婆嫌棄的男人。
     
    以正信的個性,不會像英雄一樣與殺人犯打鬥,但也沒廢到會逃跑。他一直都是逆來順受。
     
    所以在正信的選項中,有了「求饒」這個行徑。
     
    其他角色不會求饒,就算求饒,殺人犯也不一定放過他。(如果有買書,看到肥宅柏林的故事就會明白了)
     
    這是一本很好玩的小說,就算在創作的過程中,我也覺得很好玩。
     
    同時,也跟《匿名告密》一樣,是實體書才能完成呈現那種感覺的作品。
     
    我成立出版社的初衷,就是要讓實體書顯出不一樣的價值。
     
    《殺人犯的側寫》購買連結: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註:《夜谷1》已售罄,所有小說都不會再版,要買就快)
     
    不想煩惱每次買小說?
    訂閱Patreon,每次推出新小說會自動免費寄到你家
    https://www.patreon.com/Bluegodzi

  • 逆來順受例子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3 14:03:21
    有 12 人按讚


    我永遠忘不了國際名導雷利史考特的電影《神鬼戰士》帶給我的震撼。但幾次看下來,我覺得最有意思、但也最常被人給遺忘的橋段,非開場戲莫屬。好的電影開場不只奠定全片調性,更是整部電影核心主題的「縮影」。

    《神鬼戰士》的開場更神,它不只一語道盡了整部故事,更替人類千百年來的歷史乃至當下臺灣的處境下了註解。

    這部電影的開場是這樣的:所向無敵的羅馬大軍在名將麥希穆斯率領下壓境日耳曼。面對在兵力、裝備、經驗等全方面都壓倒性勝出的羅馬軍團,日耳曼「蠻族」可謂毫無勝算。但是,當羅馬人派出使節要求投降時,日耳曼人的反應是砍下那位使節的頭,誓死抗戰到底。

    目睹此景的麥希穆斯副官昆塔斯,半是困惑,半是語帶輕蔑地說了一句:

    「做人要認命。」

    "People should know when they are conquered."
    英文直譯是:人被打敗時應有自覺。

    麥希穆斯將軍沉吟了半晌,反問道: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Would you Quintus, Would I?"

    就是這段短短的對話,交織出全片具有悲劇色彩的核心叩問:做人,該不該認命?

    這個核心問題之後會逐一考驗電影中的所有角色。而我認為它也在考驗當今的臺灣人。

    《神鬼戰士》給的答案非常明確,那就是「不該」──儘管這個選項未必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事實上,緊跟在這個選項之後的往往就是橫屍遍野的悲劇。

    開場第一個受到考驗的是日耳曼「蠻族」,他們顯然拒絕接受被羅馬征服的命運。結果他們果然戰敗、被屠殺殆盡。在羅馬人看來,日耳曼人的抵抗彷彿只是血氣方剛的蠻勇。

    另一個受到考驗的是羅馬皇太子康莫德斯。他無法接受父親奧里略不打算傳位給自己的事實,憤而弒父篡位。正是他這個拒絕認命的行徑開啟了主角麥希穆斯全片的種種苦難,更埋下自己敗亡的種子。

    但沒有人比羅素克洛飾演的主角麥希穆斯更受到這個問題考驗了。事實上,與其說是考驗,不如說是命運的酷刑折磨。他的家園被毀,摯愛的妻兒被處決示眾,自己更淪為階下囚。他屢次反抗、不想低頭、不願認命,卻一次又一次換來打擊與絕望。即便終能報仇雪恨,自己仍得命喪競技場。

    這為的是什麼?如果不向命運低頭、如果做人不認命的結果居然如此殘酷,那為何人們不放精明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呢?

    因為,認命的代價,很可能是淪為他者的奴隸。

    成為奴隸的人,即便可能換來一時的溫飽,卻得要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鎮日活在恐懼之中。這點日耳曼人懂,康莫德斯懂,麥希穆斯也懂。

    但沒有人比當初提起「做人應該要認命」的昆塔斯更懂這句命題的諷刺意義。

    事實上,昆塔斯在片中受此問題挑戰的次數幾乎要與主角麥希穆斯一樣多。他在日耳曼戰役後就碰上了此生最難的選擇題:是要服從新皇帝康莫德斯,還是自己敬重的長官麥希穆斯?

    即使明知事有蹊蹺,他仍選擇了遵循軍人的天職:服從命令。

    他認命了。

    此後,昆塔斯雖然接掌了將軍的職位,但也從此成為暴君康莫德斯的奴隸,成為自己良心的囚徒。

    在《神鬼戰士》的刪減片段中,昆塔斯原本有更多的戲分。這些戲份揭露了他內心的交戰,也呈現了當個沒有靈魂的魁儡、奴隸,是怎麼樣的境地。

    刪減片段中,當康莫德斯得知麥希穆斯居然沒死,還敢跑到羅馬競技場來後勃然大怒。他要昆塔斯把另外兩位麥希穆斯以前的屬下抓來(也就是昆塔斯的同僚),並要在昆塔斯面前、要昆塔斯下令處決他們。康莫德斯打算以此測試昆塔斯的忠誠。

    換言之,昆塔斯再一次面對做人要不要認命的問題。

    而他還是認命了。

    昆塔斯面有難色,不斷猶疑,但最終仍是下令弓手放箭,射死自己的同僚,也射穿了自己的良知。

    在稍後另一段刪減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昆塔斯單獨去見被關在大牢中的麥希穆斯,希望獲得良心的寬恕。

    昆塔斯面色凝重的自我辯解:「我只是軍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從。」

    麥希穆斯回他:「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句話,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有哲人王之稱、卻在《神鬼戰士》片頭被康莫德斯殺害的羅馬皇帝奧理略。

    麥希穆斯用老皇帝的名言來提醒昆塔斯,不能忍受的就不該忍受,反過來說就是人只能忍受自己認為應該忍受的事。你如果忍受的了認命的結果,那就不該尋求寬恕。你如果真的覺得無法忍受,你的作為就應該有所改變。

    昆塔斯拂袖離去。但誰都看得出來昆塔斯的內心已嚴重動搖。正是這句話,使得過去一向認命的昆塔斯,在電影最末也開始抗命了起來。他拒絕皇帝康莫德斯的求助,聽從了神鬼戰士麥希穆斯的最後遺言,釋放了奴隸,也釋放了自己。

    做人要認命嗎?麥希穆斯用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行為,回答了昆塔斯在片頭的那句話。最終感召了「認命派」的昆塔斯。

    --

    人類是種天生很難認命的動物。如果人天生習於認命,那很可能當年就不會演化出各種工具,早就成了非洲草原上掠食動物的盤中飧。

    這也是為何我們總能看到歷史上各式各樣的人做出各種掙扎嘗試。說是困獸之鬥也好,逆勢而為也罷,這些行為在不同的敘事裡可以被賦予不同意義。日耳曼人的抵抗在羅馬人看起來可能是徒勞的蠻勇,但在日耳曼人自己的敘事裡面,應該也可以被說成血淚抗暴故事。

    這是人類的悲劇,也可以是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但總之,沒有人喜歡被打臉,也罕有人想要輕易認命,束手就擒。

    --

    這就讓我們回到了眼下正在臺灣發生的事情。

    面對美、中對抗升溫與國際關係的大局勢改變,台海當前發生戰爭的機率可說是直線升高。對於這樣的國際變局,當今蔡英文總統的民進黨政府對內訴諸「抗中保台」,對外則大體上採取「聯美制中」策略,希望藉由號召全球價值相近的自由民主國家,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地位。

    對此,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人,也在今天召開了一場「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希望研擬臺灣如何轉危為安的對策。

    馬前總統的論述並不難懂:蔡政府揚棄「九二共識」,靠攏美國,有讓臺灣捲入大國鬥爭的疑慮。而美國很有可能會把臺灣當成棄子,臺灣不該搞軍備競賽,不該選邊,國家領導人更該以維持和平為第一要務。蘇前秘書長的主張更是激烈:美國不會軍援臺灣,臺灣也無法抵抗中國入侵。就算美國干涉,美軍也有極高機率在台海戰敗。

    在這樣的邏輯推導下,才有了媒體大肆報導的「首戰即終戰」結論。

    對於兩造主張誰是孰非,各方評論家與媒體們都已經說了很多。我不打算斷言太多,也不想去揣測朝、野雙方意圖。我希望站在善意理解原則下,看看《神鬼戰士》中的核心主軸,能讓我們對世局有怎樣的啟發。

    我們就假設馬前總統等人說的話為真,即美國可能放棄臺灣,甚或不敵中國的近海優勢。畢竟料敵從寬總是壞不了,凡事都得做最壞打算,何況是攸關家國生死的大事。

    那麼然後呢?臺灣就會乖乖投降、接受反正打不贏的事實嗎?某種程度上,這的確很可能是某些臺灣人(姑且不論所謂武統派)心目中「比較明智」的選擇沒錯。

    被「做人要認命」說服的昆塔斯,也可能存在於二十一世紀,就像上個世紀有過汪精衛、貝當、勞合喬治等信奉曲線救國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眼光下未必是惡人,他們未必樂見此一選擇,更多是擔心另一選擇背後的死亡與生靈塗炭後的不得不然。

    我不打算對這類人進行道德批判,因為我發現自己某些時候也會被他們給說服。或者說,有時候我實在無法百分之百肯定,自己到底能有多樂觀。有時候,我發現自己也成了昆塔斯。有時候,我會發現認命是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然後,我就想到《神鬼戰士》,想到他與麥希穆斯將軍的兩場對話。

    我不覺得臺灣人會認命。哪怕不認命的結果可能是一場戰爭,甚至在最壞情境下有機率慘敗收場。臺灣人大概會抵抗,無論是作為日耳曼「蠻族」還是麥希穆斯。也許有些人會變成昆塔斯,甚或扮演更糟糕的角色,但整體來看,特別是看到香港的例子後,我實在不覺得有那麼多臺灣人會乖乖認命。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無論馬前總統的判斷是否正確,他的這番話語都沒辦法打動多數臺灣人民的原因。「嘗試而失敗,總比未曾嘗試好。 」這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傳記史家給張伯倫的評價。這個評價適用於臺灣人民身上,恐怕也適用於馬英九身上。這可能是整件事中我最感悲劇的地方。

    --

    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在其經典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曾經有一段著名的「米洛斯對話」。當年,坐落於愛琴海上的小島米洛斯,剛好夾在雅典對抗斯巴達的聯盟戰爭中間。

    米洛斯本想保持中立,但卻仍遭雅典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入侵。米洛斯人對雅典人的入侵訴諸榮譽、命運、正義,希望雅典人能知難而退。然而,雅典人卻簡單回了一句至理名言:

    「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

    此話固然不假,更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的真理。但每每看到這句話,我都會想到《神鬼戰士》,又想到雷利史考特透過昆塔斯與麥希穆斯兩人之口,所拋出來的人類歷史命運大哉問。

    「做人要認命。」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

    寫於最後的最後:

    我其實不反對馬前總統這次的研討會,我甚至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認為,像這樣的主張有其必要。國人應該要為這種路線進行辯論,而非假裝開戰、乃至戰敗這種可能並不存在。

    我只是無奈的認為,就算馬前總統是對的,民心也不會支持他。

    沒人想認命,人民或前總統都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