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退燒塞劑沒退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退燒塞劑沒退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退燒塞劑沒退燒產品中有2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沖繩日常 | COVID-19確診心境&紀錄 ⚠️沒想到會打這麼多,文長請注意⚠️ 接近兩年的防守終於破功 🦠沒錯!我們確診了🦠(但也快好了) 聽到醫生打來通知確診那剎那,心想TMD怎麼會感染,但我們還是好冷靜,因為以沖繩感染者的人口比例佔世界前幾名來看,現在被傳染也不奇怪,只是覺得好...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可樂農莊ColaFar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6個小時覺得有點不對勁身體微微發軟趕緊回家 第7個小時體溫開始衝刺 吃完飯立刻躺平(37.9°) 第9個小時頭痛到醒來,鼻塞+發燒(39.2°)+全身痠痛,嗑了一顆止痛藥接著睡。 第11個小時覺得不鼻塞了,但是連呼吸都很熱,要控制鼻子進嘴巴出才沒那麼不舒服,全身很努力在散熱耶包括狂放屁。 第15小...
「退燒塞劑沒退燒」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Yannie Y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Hsin-Yi Hsieh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Ut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飛天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可樂農莊ColaFar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Yannie Y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03:42:39
- 來分享一下我的第一劑AZ分享☺️ 在打AZ之前 我也上網爬文過 通常會致死的原因是因為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狀 所以在打疫苗前我還特別先到醫室檢驗所 專門驗打AZ會不會有血栓過高的反應 (報告在圖做後兩張) 我還多做了一個肝膽檢查 (因為太長熬夜 很怕肝壞掉🤭) 我去驗的那天 護士還說她們...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Hsin-Yi Hsieh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01:22
. 9/1下午很幸運的混打成功 不枉費我開車開到內湖 來回共塞車塞了至少一小時,不包括順暢大腳油門跟停紅綠燈的時間 雖然早就知道混打是超級大魔王 但是工作太頻繁家訪然後被派的地區似乎有Delta的蹤跡 為了保護自己跟家人 還是選擇混打疫苗 9/1下午打完一小時,還在塞車的崩潰中 左手臂開始漸漸越...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Ut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8:03:11
紀錄第一劑 #az 2021/9/3 早上10:30打疫苗 打疫苗前個禮拜每天喝維他命C 醫生說應該晚上才會發燒 / / 打完回家吃完午餐 打針處手臂開始微酸痛 舉起來痠痛感比較明顯 睡了一覺午覺起來覺得好像還好 只是很口渴 / / 接完晨晨放學回家後 開始明顯累累的 19:30過後...
-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可樂農莊ColaFar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30 17:33:17第6個小時覺得有點不對勁身體微微發軟趕緊回家
第7個小時體溫開始衝刺 吃完飯立刻躺平(37.9°)
第9個小時頭痛到醒來,鼻塞+發燒(39.2°)+全身痠痛,嗑了一顆止痛藥接著睡。
第11個小時覺得不鼻塞了,但是連呼吸都很熱,要控制鼻子進嘴巴出才沒那麼不舒服,全身很努力在散熱耶包括狂放屁。
第15小時再嗑一顆止痛藥,拿濕毛巾蓋住鼻子以上散熱。
第21小時覺得退燒了,但頭很痛還是再吃個止痛藥。
►訂閱可樂吧!https://goo.gl/M2v1ZH
►小高Vlog播放清單~https://goo.gl/jFyCWZ
=========================================
►Prev上一部:中壢中原夜市 爆發後的週五晚上!?
https://youtu.be/EVfTZus5Y38
=========================================
拍攝:中壢可樂農莊桌上遊戲
FB:https://www.facebook.com/agricolafarm
Line ID:0963472193
=========================================
嗨!我是中壢可樂農莊的店長,大家都叫我小高。
從小懵懵懂懂沒有目標,
就聽家裡的話乖乖唸書升學,
直到大三修了環境相關的通識課程,
才知道什麼是批判性思考,
才知道地球上關於環保的種種真相,
從此我才立定志向,
無論以後做什麼,
一定要對環境有所貢獻。
我退伍後的第一份正職,
就是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雖然要每天從中壢搭火車去萬華,
雖然工作辛苦,但大家理念相同,
連吃飯大家都是自己拿著碗盤
去附近店家裝回來吃XD
我喜歡這樣環保的不插電生活,
所以一直到2016年生日,
才有了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但我從小就喜歡打電動,
是在大學時學長帶我去玩桌上遊戲,
才發現在桌上就有超多遊戲可以玩了,
而且還是人與人之間直接的互動,
不再只是一個人面對冷冰冰的螢幕,
所以我已經很久沒打電動了…...
因此,我想讓更多人
也感受桌遊給我的驚喜。
音樂資訊:
YouTube免費音樂 - Soul_and_Mind -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00:00:04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王以路、徐小可、鄭丞傑醫師、陳欣湄醫師
外國型男:夢多、馬丁、費丹尼、吳子龍、蓋文、宙斯
電視首播: 20160727
外國朋友來台看醫生,光是語言不通就鬧出一堆笑話?!台灣兩位名醫鄭丞傑、陳欣湄現身解惑,行醫多年有哪些奇特故事?醫生遇到雞同鴨講的老外病人,又該怎麼辦?!夢多自曝悲慘遭遇,重感冒竟誤把塞劑當退燒藥?!吳子龍「微痛、胃痛」傻傻分不清,溝通不良和醫師大吵?!費丹尼看病要打針,還以為自己重病沒藥醫?!台灣醫療方便又便宜,讓老外傻眼都說讚?!出國在外,在哪個國家看醫生要特別注意呢?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00《二分之一強》!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VG3f5dwcU&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 -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7-12 07:00:30什麼時候應該要給小朋友吃退燒藥呢?可以用退燒塞劑嗎?退燒藥的用量應該要用多少?
「退燒藥什麼時候使用、是不是一定要用?」這個新的觀念跟傳統的觀念是有所衝突的,傳統的觀念是:趕快吃退燒藥、把燒壓下來、穿多點衣服、把汗逼出來,燒退了,人就安心了。
其實燒是免疫防衛系統,正在作戰的訊號,硬退燒下來、或許暫時體溫下降了,但是戰爭卻被延長了,可說是掩耳盜鈴的做法
至於市面上常見的兒童使用退燒藥有兩種:依普芬ibuprofen 、安佳熱acetaminophen 。
用量有很多用法,彈性也很大
一般的算法為:體重÷4
最大的量,是體重÷2
若可以用一般的劑量,就能夠達到效果的話,就不一定要用到上限
÷2-4之間都有人使用,這不是絕對的,看醫生的用藥習慣以及依照兒童、當下的狀況來判斷。
退燒貼有沒有用呢?沒什麼太大作用,在額頭貼上平安符的概念
退燒塞劑什麼時候可以使用呢?以前的觀念退燒塞劑是常用的東西、家裡的冰箱一定有放幾顆在門邊保平安
但是現在的觀念是:沒事不會需要使用退燒塞劑。但是退燒塞劑不是洪水猛獸,他是有他自己的角色。例如說:嘔吐、熱痙攣等狀況需要退燒的時候
要治療孩子的狀況跟疾病,不要治療溫度的「數字」。
身體有狀況,請帶孩子給醫生幫你判斷跟討論。要不要吃藥可以討論、但是給醫生判斷是必須的
#左手量體溫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https://goo.gl/EgNyYr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沖繩日常 | COVID-19確診心境&紀錄
⚠️沒想到會打這麼多,文長請注意⚠️
接近兩年的防守終於破功
🦠沒錯!我們確診了🦠(但也快好了)
聽到醫生打來通知確診那剎那,心想TMD怎麼會感染,但我們還是好冷靜,因為以沖繩感染者的人口比例佔世界前幾名來看,現在被傳染也不奇怪,只是覺得好不甘心!
日本的佛心防疫讓疫情持續蔓延,和疫情共存已是眾所皆知的問題,我沒有完全不出門,即使內用我們也都避開人多的地方,口罩戴好、勤消毒!但不群聚、不酒聚、不出沖繩縣外(除了婚禮返台那次)是我們最基本可做到「守護自己守護沖繩」的事,不然多想趁著沒有海外觀光客時到處去日本各地旅遊。
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公開,很怕被歧視或公審,看到電視上日本藝人感染復原後被採訪,說自己沒做好防疫害了自己也影響別人,我心想感染是自己的錯嗎?開始怨嘆怎麼周遭有些每天喝酒亂跑的人都不會感染⋯但想了想,決定把確診過程公佈,也讓大家知道目前日本沖繩的疫情狀況。
L先生在租車公司上班,2020年中有一段時間在日居民都很害怕疫情,幾乎不太旅遊,所以他也被迫減薪休息,而我的公司因為專做海外觀光客從那時開始就休業到現在,所以基本上都在家工作。到了2021年,開始防疫麻痺,即使沖繩在緊急事態宣言、醫療崩壞之下,旅遊的還是很多,L先生加班狀況也很明顯。L先生上班要接觸來自各縣的客人、同事工讀生也多,雖然這次的感染源不確定是來自哪裡,但很可惜的是,如果大家能夠克制自己的行動、更重視病毒的存在,也許日本疫情就不會這麼嚴重。
L先生還沒打過疫苗,他預約到月底才能打(很難預約),而我在確診前一週正好打完輝瑞疫苗的第一劑,但還是感染了🥲慶幸的是,我們的症狀都還算輕症。而且夫婦感染至少能互相照顧以免發生意外。
【發病與處理過程】
🔹8/09星期一(L先生有進公司)
➰L先生稍有咳嗽現象,體溫正常
🔹8/10星期二(L先生確診)
➰早上碰到L先生手臂覺得很燙,一量38.1度(但精神很好),叫他先不要去上班馬上聯絡公司,接著前往可以驗PCR的診所(疫情期間不是每間醫院都能接受發燒的病患),但那時候我沒有症狀所以忘記也跟著一起驗。
回家後馬上消毒、全程戴口罩,房間分開。晚上醫生電話通知L先生陽性確診。當初💉打疫苗前買的退燒藥、補給品等,在這次派上用場了(苦笑)
🔹8/11星期三
➰L先生反覆發燒、咳嗽、腹痛,我則是開始輕微咳嗽,其實已經覺得有點不妙了(算是發病第一天)
🏥一開始沖繩縣疫情管理中心打來確認身體狀況,接著詢問要自家療養還是飯店療養,但飯店需要候補,而且不確定要等多久,完全沒有送醫診斷的選項,這時期感染只能自保!我們想說症狀還算輕微,所以同意在家療養。對方告知幾隻電話號碼,在緊急時可以打過去求救🆘
🏥保健所打來確認資料及身體狀況,確認L先生與其他人的接觸狀況(結果公司竟然沒有人符合接觸者),中間提到同居者的我是接觸者,最好去驗PCR,然後叮嚀我要隔離2週。我告知保健所「很多檢驗機構不接受已是接觸者的檢查,而且我開始咳嗽,說不定早已感染」保健所才說會幫我找診所驗PCR。
🔹8/12星期四
➰L先生持續低燒、身體疲倦、背部痛、咳嗽,我差不多跟在他後面出現一樣狀況
🏥換了一個保健所窗口打給我,說會幫我安排檢驗。然後一直跟我說接觸者還是要隔離十四天喔!
❓但這邊我有點疑問,我上網查詢,陽性者從確診或發症起那天開始需自家療養10天,且最後的72小時內症狀必須消失才算解除。(事實上應該沒人管)而接觸者從最後接觸日開始算起隔離14天,照理來說我要等L先生接近復原後算起隔離14天才能解除,而保健所則說從先生確診隔天開始,指示的方式不同,其實蠻有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8/13星期五
➰一整天幾乎是發燒⇨吃藥退燒⇨飆汗⇨發冷不斷循環🔄兩人的症狀差不多,狂咳、無力感、背痛、鼻塞等症狀。但還好都有一些食慾,基本的營養、水分、電解質補充很努力進行,因為真的超怕「病情惡化」!
🏥保健所通知找到住家附近醫院可驗PCR了,因為沒車,所以特地找附近走路五分鐘可抵達的醫院。原本他還問我有沒有親人可載我去,我滿頭問號誰要載接觸者❓他後來也知道自己問錯(笑)
🔹8/14星期六
➰一樣反覆發燒退燒、狂咳、喉嚨的痛偏撕裂傷痛、無力感、背痛、鼻塞,有點心悸、腹部脹氣感,然後最擔心的味覺及嗅覺喪失也發生了。(無法吸貓⋯⋯也無法用外送美食慰藉)
雖然是在家靜養,但在家就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打掃、洗衣、備餐、整理、消毒⋯⋯每做完一件事後就必須躺回床上休息⋯累
🔹8/15星期日
➰體溫終於來到37度左右,不用再一直吃退燒藥,但身體還是會發熱、咳嗽、疲倦、脹氣,味覺嗅覺依然喪失中🥲
👨🏻⚕️醫院打來告知我確診(都這樣沒確診才怪)
🏥L先生發病第七天收到保健所寄來的血氧機(超感激!),血氧含量正常,至少讓我們安心許多。
🔹8/16星期一
➰體溫36.7-37度。請朋友送來的止咳藥順利減緩咳到要死的情況。燒退了,但身體痠痛、疲倦感加上頭痛,幾乎讓我昏睡一整天,無法思考。
今天是感染後第九天,精神很好,情況也穩定,咳嗽還是一樣,不過味覺與嗅覺恢復了20%,很抱歉讓台灣的家人擔心了😔
在沖繩的公司以及周遭一些友人知道我們的情況,很感謝他們都願意協助我們,我們也都給正面的回覆,意識清楚,呼吸正常,請他們不用擔心,但其實內心很不安,加上新聞又會播報病情惡化在家死亡的案例。自家療養該如何做?怎麼觀察自己的症狀?忽然重症化該怎麼辦?和L先生兩人僅能互相詢問狀況,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會去隔壁觀察一下是否有正常呼吸。其實覺得很無助心也很累⋯但很幸運慢慢復原了!
統整想說的(讓我發洩一下)
▪️日本感染者越來越多,現在又怪沒有病床、保健所無法提供完善支援,會走到醫療崩潰這一步真的是被他們自己人小看疫情所害的。
▪️ 不幸感染時請自保,目前在沖繩中、輕症者只能靠自己自癒💪🏻輕症10天過後即可解除,沒有嚴格管制很難保證感染者不亂跑,請在日的大家小心。
▪️發病後建議將症狀體溫🌡完整紀錄下來,以便保健所詢問,萬一有變化也能提供參考。
▪️相信打疫苗可以減低重症化的風險,卻很多人以為打完就是無敵。即使感染過還是有可能二度感染,復原後我依然會小心。
▪️自家療養時適時補充營養品,雖然花好多錢,但覺得體力有差。
▪️老實說確診後感到不安又難過,但堅強起來,保持正面心情抵抗病毒很重要!
▪️日本人防疫能不能團結一點(好像來不及了),相關醫療人員真的很辛苦!真的!!!

以上,單純是我在沖繩確診的紀錄
目前已快康復,請大家不用擔心!
有心人士請勿斷章取義,謝謝☺️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飛天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重生的感覺了🐣
Day1:
早上10:00打疫苗,打完疫苗的第一天晚上9點左右就開始覺得頭很漲,後來更是直接昏睡,再醒來就是半夜1點左右,這時候就再也怎麼睡不著了,因為不止頭漲痛身體也痛,而且覺得全身很熱睡不著,量了體溫發現已經發燒38.5度,趕緊塞了一顆退燒藥
#真的覺得頭痛藥太晚吃了
Day2:
第二天是最最最不舒服的時候了,不但整天高燒而且整個人都昏昏沈沈,一整天持續燒燒退退的,高燒溫度都在40度以上,就算吃了退燒藥也還有38度以上,不但頭痛到快炸掉而且身體更是稍微翻一下身就痛到不行,因為真的太不舒服了,簡直痛不欲生,所以還偷偷哭了
#過程根本比生小孩還辛苦😭
網友留言要喝椰子水我有看到,所以我喝了兩瓶,還補充了維他命C,昨天睡前量還是超過39度,不但身體痛連手指都痛,所以也是超不好睡,網路上說睡眠要充足,我也想,但是不舒服怎麼可能睡得好,怎麼睡得充足啊!?
#睡前塞一顆退燒藥
Day3:
今天早上起床量38.5度,雖然還是在發燒,但是比起前一天的40度來說真的是舒緩多了,喝了豆奶當早餐,再吃一顆退燒藥後,又躺回床上睡了一個早上
剛剛覺得突然好很多,好像只剩下輕微頭痛和打針的地方會痛而已,又量了一次發現已經降溫到37.6度,而且已經開始出汗了
#我前後總共吃了6顆退燒藥
✔️謝謝網友的關心和鼓勵,留言我都有看❤️
✔️謝謝親友的私訊但是我沒力氣一一回覆
✔️我沒有食慾特別好也沒有不好,但真的很痛苦
✔️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不要被我的經驗嚇到,疫苗該打就是要打💉
✔️ 朋友都說我是他們看過最扯的案例,雖然過程辛苦,但此刻我真的有一種重生的感覺了💪
#AZ疫苗第一劑
退燒塞劑沒退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大家開始陸陸續續接種疫苗
Salen本身是打莫德納💉
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
自己打完一二劑疫苗給大家參考❤️
💉第一劑
早上約10點打完之後
大概到下午3 4點左右開始覺得疲倦
睡覺的時候覺得身體夯夯的
有四肢無力感覺像是被腳踏車輾過
之後接種部位開始紅腫酸痛
大概三天之後疲倦感跟酸痛感才全消
變回一尾活龍🐲
💉第二劑
早上10點打完之後大概4 點左右開始接種部位紅腫酸痛
紅腫程度大概跟一個鐵蛋塞在手臂裡面一樣😂真的很痛
然後是覺得疲倦很想睡覺
四肢沈重像是被摩托車輾過
不過大概8點之後突然症狀全消😎
只剩接種部位酸痛 我以為嘿嘿沒事了😆😆😆
結果半夜開始發燒🤒️37.5度吸
因為手臂太痛一碰到就醒再累都睡不好
只好吃了一顆退燒藥然後睡到早上
起床有感覺比較舒服
體溫還是維持在36.8-37左右
吃飽睡到下午頭痛醒🥲直接燒到38度🤧
直到晚上吃飽吃藥才退下來
中間有試著想流汗退燒不要一直吃藥
但是都沒用😅頭還是很痛很暈😫
吃完藥睡去隔天起床直接變回一尾活龍🐲
打完第三天不發燒手也不酸痛了😙
只剩接種部位還是紅紅癢癢的小疹子
不知道這樣的反應算不算是年輕人🤣
但是應該算是激烈的畢竟燒了一天🥲
謝謝熊貓還有杏洋藥局😆
我平安度過了這次的莫德納戰鬥
分享給大家我的戰鬥日記❤️
因為太懶有兩餐只吃泡芙渡過😅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才燒那麼久🤣🤣🤣
建議大家 #多喝水 #多休息 #不要吃泡芙當正餐
關鍵字 #鐵蛋 #腳踏車 #摩托車 #輾過 #熊貓 #疫苗 #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