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追本溯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追本溯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追本溯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追本溯源產品中有5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食況轉播 #新開幕 #Fermi 一家義大利麵餐廳,製麵的起點是什麼? 燒開水?揉麵團?買麵粉? 在「Fermi」,他們從投入小麥至碾榖機中、自己磨製麵粉開始。 我眼前一具優雅木造的機器,就是Fermi有而他人無的碾榖機。將一把一把小麥餵進上方的料斗中,轟隆隆轟隆隆,整粒整粒小麥被粉碎打磨...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黃豪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正常世界粥報 第一季的 Season Finale來了,這集帶大家探索疫苗橫行的世界,究竟有打疫苗成為什麼樣的身分認證存在?竟然有打疫苗才能吃喜酒?YOUTUBER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竟然是打掃給別人看? 最後要深入黃豪平的創傷,紐時一篇追本溯源"詐騙集團"的報導,揭露印度未知的詐騙電話生態,告訴...

追本溯源 在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6:58:51

今天要來推薦一本很酷的書啦,叫做 #臺灣老桌遊 ,我有幫這本書寫了一段推薦 「在任何年代、任何時刻,擁有玩樂的心,永遠都是這麼的重要。每一個設計遊戲的人、每一個玩遊戲的人,都應該被紀念。」 玩真的是大家童年很重要的東西,你小時候玩過什麼?說一個東西證明你好了😆😆😆 電子雞、鬥片、紅白機、扯鈴...

  • 追本溯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2:44:00
    有 940 人按讚

    #食況轉播 #新開幕 #Fermi

    一家義大利麵餐廳,製麵的起點是什麼?

    燒開水?揉麵團?買麵粉?

    在「Fermi」,他們從投入小麥至碾榖機中、自己磨製麵粉開始。

    我眼前一具優雅木造的機器,就是Fermi有而他人無的碾榖機。將一把一把小麥餵進上方的料斗中,轟隆隆轟隆隆,整粒整粒小麥被粉碎打磨,從輸送管現身時,已成麵粉。而這是最新鮮、最完整的麵粉,麩皮、胚芽、胚乳俱存,營養成分高,富含風味。

    Fermi是英籍主廚James Sharman與其伴侶Christina Leung的心血結晶。James主廚2016年因為快閃餐會「One Star House Party」與台灣結緣,後擔任台北「金普頓大安酒店」內「The Tavernist」餐廳的主廚,長駐台灣。去年疫情爆發,他與Christina閒賦在家,應Christina的要求做了義大利肉醬千層麵,竟就栽進了義麵的世界裡,一路追本溯源至麵粉,才發現,市售白麵粉是沒有風味、沒有營養的工業製品。

    在台灣,就該用台灣的小麥來做麵!James主廚壯志燃燒,找來「十八麥」創辦人馬聿安供應台灣國產小麥,上網購得家用碾榖機,就這麼磨起自家製麵粉來— 100%正港的全麥麵粉。不只是自家製麵,還是自家製麵粉,多一個字可多添工夫:由於未去除胚芽的麵粉容易腐壞,每天必須現磨二次,一分鐘出粉一百公克,三十分鐘則可供五十位客人享用。

    在Fermi,James主廚與團隊以新鮮全麥麵粉製成的新鮮麵團,多以麵餃、麵疙瘩、千層麵來呈現,雖有援引義大利傳統,卻有更多創意發揮。例如「雙餡麵餃」,一個麵餃(ravioli)卻有二個隔間,裡頭分別包進二種餡料,我嚐到豬蹄與自製義式培根、松露雞肉慕斯的雙餡,或者慢燉羊肩與玉米糕的配對,都是有趣且風味合邏輯的組合。

    James主廚也做了一道「起司漢堡千層麵」,因為他發現肉醬的材料幾乎和漢堡一模一樣。這當然是口味重擊,烤得稍久的牛絞肉與洋蔥、香料,肉味四溢,調進黃芥末的奶油白醬,奶醇帶酸,確實把漢堡的意思做到了。

    我私心最愛的,仍是簡約的味道— 台灣牡蠣與龍蒿做內餡的麵餃,燴上苦艾酒與新鮮龍蒿的醬汁,撒上煙燻杏仁片。堅果的溫暖香氣,撞上龍蒿的蓊鬱芬芳,非常協和,龍蒿與苦艾酒的八角氣息,也將牡蠣的鮮烘托得柔美。

    回家後,我卻思考了起來。為什麼這份開幕菜單,味道都這麼重?不是該讓我們品嚐台灣小麥的風味嗎?還有,寬寬或細細的麵條上哪去了?

    其實,稍微想深一點,大概就會發現,Fermi團隊應該是遇到麵團筋性不足的問題。如此完整的全麥麵粉,所有成分都保留,灰份必然高,雖然蛋白質也高,但灰份就像小石子,會阻礙麵團成形。這需要高強的操作技巧,必須讓麵團緩緩吃進大量的水,分段揉捻,才會聚合。

    再花一些時間相處,相信Fermi團隊會與自家製台灣小麥麵粉愈混愈熟。

  • 追本溯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3 20:00:53
    有 5,058 人按讚

    我們活在一個窒息感厚重的時代。

    有時你只是分享開心的日子,
    卻被當成在炫耀生活;
    有時只是表達意見,
    卻被當成再惡意阻撓。

    人與人的距離,
    眼睛看得見彼此,
    心裡卻不見得有交集。

    你的努力,
    在別人看來可能是威脅,
    一個人的好意,
    在另一個人的眼裡也可能變成故意。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對方是用什麼角度來評斷自己。

    因此,
    當別人不認同你時,
    不用急著去解釋,
    畢竟你的動怒
    只是給他更多動力而已。

    難聽的話
    其實就像壞掉的食物,
    如果你不會把不新鮮的菜吞進肚裡,
    又何必把不真實的話聽進心裡。

    不要一直縱容別人消耗自己,
    他說他的,你過你的,
    遠離壞事最好的方法,
    是轉身背對它繼續前進。

    面對討厭你的人最好的方式,
    不是去苦惱對方為何討厭你,
    而是用更好的自己開心活著。

    別人不一定了解你,
    你也會需要摸索很多次才會了解自己,
    最終了解到原來別人對你的不了解,
    跟你自己好不好沒有關係。

    .

    本文摘自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_找到完整的自己》
    .
    作者:艾爾文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作者在youtube平台也有上傳影片,屬於知識型頻道,我以前也從中學習不少。作為公眾人物少不了受到攻擊,也許因此作者的文字特別入心,版面上的朋友們有很多正面的肯定。

    如果感覺被他人的言語打擊到了,剛好拿來自我對話,追本溯源看看自己是什麼原因這麼在意?要透過對方照顧自己的什麼需要?對方又想要滿足什麼?

    祝願您,能體會終究沒辦法滿足所有人,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好好做自己!

    .

    歡迎到這本書分享的第一篇文章
    參與這本書的贈書活動

  • 追本溯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17:33:25
    有 15 人按讚

    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 追本溯源 在 黃豪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18 22:00:14

    不正常世界粥報 第一季的 Season Finale來了,這集帶大家探索疫苗橫行的世界,究竟有打疫苗成為什麼樣的身分認證存在?竟然有打疫苗才能吃喜酒?YOUTUBER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竟然是打掃給別人看? 最後要深入黃豪平的創傷,紐時一篇追本溯源"詐騙集團"的報導,揭露印度未知的詐騙電話生態,告訴你詐騙電話都從哪來。

    第二季規劃中 COMING SOON......
    #詐騙集團 #詐騙電話 #世界奇聞

  • 追本溯源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4 15:21:45

    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要誘因。
    在此局勢緊張之時,台灣對於糧食的儲備似乎不如預期。旺詮追本溯源,找出根本原因。他指出在全國國土計畫中,將糧食問題列為國安問題,可見問題的重要性。
    旺詮也肯定農業局在取締農地違規使用上的努力,在2019年臺南市的農地面積有小幅增加,應該就是取締成果,但取締畢竟有限,在台南市的國土計畫書中並未提及其他增加農地的舉措,實在令人憂心。並質疑,在台南市稻作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下,考量到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將農地用於種電,是否有欠考慮?
    強調並非反對種電等環保能源,而是農地種電的政策不夠完善,如漁電共生在遮蔽率有40%的限制,漁獲也必須保持70%以上的產量,農地方面卻沒有太多的詳細規範,只一味大規模的投入種電,只會排擠農地使用。此外,旺詮也擔心農戶人口流失的問題,種電帶來土地價值提升,有些地主有炒作哄抬地價的嫌疑,連光電業者都望之卻步,何況一般人。現在想要投入農漁業需要大量資金買地,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農漁業者漸漸退休,未來誰來接續這些產業,也是一大問題。
    旺詮也提供確切證據指出,在台86線往光電園區兩公里處,發現有不明人士傾倒廢土,他提到不少農地在傾倒廢土之後就轉作種電用途,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關於這點,經發局長陳凱凌也允諾,將與環保局聯手調查,查明真相。最後再呼籲綠能是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糧食是國安問題,當兩者面臨衝突時,不得不慎重考量,市府應審慎評估。

  • 追本溯源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4 15:13:47

    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要誘因。
    在此局勢緊張之時,台灣對於糧食的儲備似乎不如預期。市議員蔡旺詮追本溯源,找出根本原因。他指出在全國國土計畫中,將糧食問題列為國安問題,可見問題的重要性。而在台南市109年提報中央的國土計畫書中提到,宜維持農地面積為78,699公頃,但台南市的耕地面積卻有92,450公頃,蔡旺詮質疑,這其中少報的14,000公頃,是否早已規畫投入種電? 對此,農工科張順得科長則說明,目前台南的宜維持地面積為92,137,將「國土保育地區」也計入其中,與蔡旺詮所提到的「耕地面積」不同,似乎沒有搞清楚狀況。
    蔡旺詮也肯定農業局在取締農地違規使用上的努力,在2019年臺南市的農地面積有小幅增加,應該就是取締成果,但取締畢竟有限,在台南市的國土計畫書中並未提及其他增加農地的舉措,實在令人憂心。蔡旺詮質疑,在台南市稻作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下,考量到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將農地用於種電,是否有欠考慮? 蔡旺詮強調並非反對種電等環保能源,而是農地種電的政策不夠完善,如漁電共生在遮蔽率有40%的限制,漁獲也必須保持70%以上的產量,農地方面卻沒有太多的詳細規範,只一味大規模的投入種電,只會排擠農地使用。此外,蔡旺詮也擔心農戶人口流失的問題,種電帶來土地價值提升,有些地主有炒作哄抬地價的嫌疑,連光電業者都望之卻步,何況一般人。現在想要投入農漁業需要大量資金買地,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農漁業者漸漸退休,未來誰來接續這些產業,也是一大問題。
    蔡旺詮也提供確切證據指出,在台86線往光電園區兩公里處,發現有不明人士傾倒廢土,他提到不少農地在傾倒廢土之後就轉作種電用途,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關於這點,經發局長陳凱凌也允諾,將與環保局聯手調查,查明真相。最後蔡旺詮也呼籲綠,能是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糧食是國安問題,當兩者面臨衝突時,不得不慎重考量,市府應審慎評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