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迷失地期末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迷失地期末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迷失地期末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迷失地期末考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夏亞洲最大規模的主題樂園 #日本teamLab即將來台 迫不及待要分享❤️ 👉 #購票連結: https://bit.ly/2RH6mZJ #留言處有小驚喜 2021全面最新升級teamLab 首次要來台灣囉~🎉 700坪超大型空間,9大互動體驗展區! 根本就是直接把日本teamLab 原封...

迷失地期末考 在 知日謙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02:28:11

2021.07.26 第二張圖靈感來自之前看過 @lingjiepan @illywang 的某張照片(我真的忘記確切內容是什麼了),但我真的太喜歡整體的設計,所以一直記在腦海裡無法忘懷,趁這次來做做看,雖然沒有他們帥男美女的好看,大家就將就看(?) 也感謝我的好朋友 @eason_murmur...

迷失地期末考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07:12:45

有時會覺得,過年是一個對內向的人很不友善的節日 無止盡的比較,多到數不清的規矩 被強迫要去記一群陌生人的名字,看到人就要叫,不然就是沒禮貌 一點都不快樂的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比成績、比學校、比薪水、比愛情、比結婚、比小孩 好似過年就是大人世界的期末考,親友都是評分官 為你這一年做了什麼大...

  • 迷失地期末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8 10:06:24
    有 3,058 人按讚

    #今夏亞洲最大規模的主題樂園
    #日本teamLab即將來台
    迫不及待要分享❤️
    👉 #購票連結:
    https://bit.ly/2RH6mZJ
    #留言處有小驚喜

    2021全面最新升級teamLab 首次要來台灣囉~🎉
    700坪超大型空間,9大互動體驗展區!
    根本就是直接把日本teamLab 原封不動的整個搬到台灣~
    絕對是暑假遛小孩必踩景點!踩起來!!!
    以前暑假考完期末考就等不及帶著孩子回日本。
    現在不能出國,最想念在日本帶孩子去的地方就是teamLab了。
    每次去都可以玩好玩滿!至少半天的時間都可以泡在裡頭~
    滿滿的互動空間以及色彩。
    回頭再玩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帶小孩去大人也都跟著玩(整個都是超級IG打卡區呀)

    「teamLab 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有9個展區~
    跟在日本當地玩的是一模一樣的!
    進去展場後會有瞬間來到日本的感覺~
    6月份我們會先去參觀然後分享給你們遊玩攻略💪
    #詳細購票資訊在文末ℹ️

    👉 9個展區介紹:
    我分3大類型介紹~(遊玩動線以及攻略等我6月份開幕前介紹給你們)

    🎡【#觀賞互動區】
    ——
    1.《#與花共生的動物們II》
    首次來台的超人氣作品!
    這是每一次到日本進場teamLab最驚艷的區塊之一,
    佈滿繽紛的花朵跟動物。動態不斷循環,美極了!
    站在每一個角落都看起來不一樣。彷彿來到了彩虹的故鄉,
    動物們由花朵花瓣形成~我們的手碰觸花朵時花朵就會凋謝散落。
    花朵會持續的綻放-成長-凋零循環,持續塑造出動物的形狀。

    2.《#遠古神靈的故事》
    牆面螢幕上的符號都代表一種圖像。
    碰觸符號後就會在牆面上演出一個故事,
    故事內容情節還會因為觸碰螢幕上的東西而產生不同的變化。

    🎡【 #動態互動區】
    ——
    3.《#小人所居住的桌子》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teamLab互動式螢幕桌面區!
    小孩每次都最喜歡群聚圍繞的桌子~可以玩超久~
    只要在桌面上放物品就可以跟在桌面上的小人們互動。
    每放一個物件在桌面上,小人們的活動就會產生變化。
    用跳躍,攀爬,滑動等等的方式跟孩子們放置的物品互動!
    小孩用想像力創造物品擺放方式然後讓桌面的動態每一次都不一樣!

    4.《#光球管弦樂團》
    必玩的光音球區!
    玩球也可以玩的很美~
    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大人也會搶著想要入場的球池區😄
    觸摸球滾動球,光球就會改變顏色跟音樂🎵
    周圍的球也會接收到活動方式的影響而改變整個空間的顏色。
    大小不同的光球組合而成的光與音的球體管弦樂空間!

    5.《#滑梯水果園》
    消耗孩子體力的最佳場所❤️
    話說這個溜滑梯,我們家的2個孩子每次都玩到不想要離開😂
    好像在滑時光隧道一樣~滑下去的時候每一次都會穿梭不同光景,
    百玩不膩!
    滑下的途中碰到果實,果實會開始生長。
    碰到花朵會變成水果。碰到水果,水果就會開始撒出新的種子。
    千變萬化的最美溜滑梯區!

    6.《#天才跳房子》
    互動感應式的跳房子遊戲~�跳到水中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跳躍時會出現魚兒,蝴蝶,鳥。
    如果成功連續跳躍相同形狀!會出現更多動物跟色彩。
    孩子們每次為了挑戰然後看到更多不同變化就會一直連續跳房子~

    🎡【 #塗鴉互動區】
    ——
    7.《#塗鴉自然:迷失、沉浸與重生, 紅色名錄(Red List)
    紅色名錄(Red List)是記錄世界瀕危物種的數據庫。
    這個作品會展示當地的瀕危物種(非常值得帶著孩子一起觀看)
    來到這區先來繪製自己的塗鴉,然後掃描繪製後,自己的生物也會跑到這個自然世界。
    整個區塊以自然生態概念為主軸。
    生物們會吃掉其他的生物或是被其他生物吃掉,這就是一個由動物組建起來的生態系統。
    自己所畫出的生物,也會吃掉其他的生物然後生長繁衍。
    站著不動,花朵會大量盛開。如果四處走動跑跳,花朵就會散落。
    動物,植物,昆蟲會互動循環。這就是生態!
    在這裡可以慢慢尋找,觀察自己創造出來的動物的生態足跡,非常的有趣~

    8.《#彩繪動物立體紙模型》
    沈靜下來的3D手作空間~
    用蠟筆畫在紙上的動物,經過特殊技術,掃描畫紙後就會轉換成展開圖可以變成立體紙模型。
    DIY組裝在造紙世界中創建自己的3D立體動物。

    9.《#彩繪動物》
    在紙張上畫出動物,
    然後掃描繪紙~自己的作品就會跑到巨型三維藝術作品中獲得生命。
    你畫的動物會與其他動物交流。
    觸摸藝術銀幕上的動物,它們還會作出各種反應~
    ——

    teamLab,不管你有去過還是沒有去過。都非常值得一去再去。
    2021「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透過科技、藝術、互動等元素交織,建構出占地近700坪的超大型沉浸式夢幻世界。
    結合「聲光,想像,藝術,色彩,創作,生態」
    不管約會,家庭活動,男女老少都是一個非常棒的暑假好去處!
    #今年暑假就到台北士林科教館
    #爸媽欲罷不能 #開幕馬上衝去!

    現在預售期最低雙人套票才$540(雙人套票原價$760)
    預售真的好划算!
    現在買不怕後來買不到票
    之前在日本訂teamLab的票也遇到排不到適合的日期😭
    大家真的要趁早買起來!
    👉 #購票連結:
    https://bit.ly/2RH6mZJ

    「teamLab未來遊樂園」
    展出時間:2021年/6月11日~202年/10月/11日
    展出地點:台北士林科教館
    售票資訊:
    單人預售票$280(全票$380)
    雙人套票組$540(原價$760)
    以下通路可購買:
    udn 售票網、7-11 ibon、全家、GOMAJI、博客來、KKday、KLOOK
    (這次的照片都是之前去日本玩的照片、等六月開展後再分享2021全新升級的美照給大家哦!)

  • 迷失地期末考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8 08:16:08
    有 62 人按讚

    【有一種恐懼,叫做「你跟我好像」】

    我的記性非常好。

    在還有家用電話的年代,凡是我當面見過的人,無論是爸媽的朋友,弟弟的同學,家中遠親,髮廊的櫃檯小姐,我接起電話三個字內就知道對方是誰,零失誤。最誇張的一次是我爸的國小同學,來過我家拜訪一兩次,相隔25年突然打電話來,我一聽聲音就說「江叔叔好」,把爸爸跟對方都嚇壞了。

    但,我很少覺得這是一個優點。

    高中的時候,躲在房間裡看漫畫「麻辣教師GTO」,天才少女神崎獨自躺在雪地,望著紛飛的雪花等死的那一幕,她說:「從出生到現在的每一件事我都記得,討厭的事想忘都忘不掉⋯⋯」

    我不是天才,但是我懂她的心情。記憶不是電腦的資料夾,只保留自己喜歡的檔案就好。記得的事情就是一直在那裡,不管推得多遠多深,都不會消失。更可怕的是,只要遇到熟悉的氣味,聲音,語調,場景,觸感,顏色,味道,就會瞬間被拉回那個令人厭惡的瞬間,然後就像沾到大便一樣,要清理超久,才能把那些重新喚起的不快消除。

    又或者某些我認為無比重要的時刻,一起參與的人卻沒有人記得。如果是一個傷痛的經驗,就像是大家一起摔到一口井裡,其他人都不知不覺找到方法一起逃出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困在這裡。如果是一個愉快的經驗,那就像是放學留下來玩的躲貓貓,在我當鬼倒數的時候突然大家都離開了,一轉身發現已經沒有別人。

    記得清楚,常會被說是記仇,或是記恨,或是想不開,甚至胡亂編故事。但是我其實根本不想記得。遺忘,跟大家在差不多的時間離開某個回憶,是一項我沒有的能力。

    我總是在一個已經沒有人會回來的地方守著,懷疑當初是不是只有我覺得愉快,只有我覺得痛苦,只有我在乎。是不是一切都是我想像出來的獨角戲,只有我以為這件事情有發生過?如果所有的事情只有我記得,是不是表示只要跟我在一起的回憶,都沒有人覺得值得保留?

    傑克跟我完全相反。他可以笑嘻嘻地湊到我面前問:「欸我今天早餐吃什麼?」然後被我白眼回嗆:「今天早上我出門了,你自己一個人吃的。」我們明明同一個系畢業,一些我覺得教授講到爛的常識他也可以擺出一副「這輩子沒聽過唷~~」的完全空白。甚至當初考期末考的教室、時間、地點他從來沒有去記過,因為總會莫名出現好心人告訴他。

    我時常疑惑為什麼我們能夠相處,為什麼我不會覺得他的失憶對我有威脅。也許一方面我真心想要學習遺忘的能力,而看見他「不記得也還是活得好好的」讓我有勇氣去嘗試。也或許因為他的記憶體只有128MB(?),他直接認定我是行動記事本,只要我記得的事就是存在,從來沒有質疑我是不是別有居心。於是我的焦慮降低了很多,我很安心地「記得」,知道我只是比他理解如何找到回憶的入口,而不是同伴已經擅自離開。加上產後開始有點退化,忘事的機率開始增加,我也就很坦然地享受當一個「普通人」的自在。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蕃茄的記憶力很好。

    才一兩歲的年紀,早上答應他回家前買一綑新的紙膠帶,帶著他出了一趟門,跟朋友玩過幾輪,還睡了一場午覺之後,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問:「我要紙膠帶」。

    他會突然問起一兩個禮拜前大人隨口提到的詞彙。也可以記得「阿叔」、「阿伯」、「舅公」、「姑婆」等等各種稱謂。我們明明住在國外,但是每次回台灣問他都喊對。

    我先是驚訝,再來是感覺到恐懼。非常,非常深的恐懼。

    我開始拿書,拿歌曲,拿卡片等各種東西測試他的記憶力,希望找出他只是碰巧說對的證據,但是卻只是一次又一次證明他真的都記得,甚至可能記得比我更好。

    只要他表現出記得,就會引發我的焦慮。我認為我已經看見這個孩子的未來了,因為那一段路我自己走過。他會註定寂寞,註定被遺落,註定徘徊在那些已經沒有人願意回去造訪的角落。所有的痛苦他都會記得,所有的悲傷他都會記得,傷口都不會癒合,因為不會有人聽見,因為沒有其他人會記得,不記得的事情就不存在。

    蕃茄長更大之後,開始偶爾出現記憶跟我們有落差的狀況。有幾次他拿我們說過的話問我,但是我真的沒有印象。當他很激動地說:「可是有啊!!你明明就有說過啊!!!」我卻束手無策的時候,心裡真的只有恐慌。「完蛋了,詛咒成真了。」我看見他困在那個角落,可是我進不去,我忘記了,所以我找不到入口了。為什麼偏偏是現在?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會記得的,就可以打開那個門了,就可以進去陪他了,為什麼事情永遠都這麼不湊巧?

    「現在都這樣了,上學之後怎麼辦?」我不停地盤問自己。之前的挫折,都是在爸媽的眼底下發生,所有的回憶都是一起記得,所有的傷痛爸媽都懂,或者說我們願意盡力去懂。一旦脫離我們的保護圈以後呢?他心裡荒蕪的角落一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他在那裡等一輩子都不會有人來的。

    直到今年三月,我的電腦出問題。當時因為想開始寫文章,打開自己幫蕃茄紀錄的日記,結果發現檔案全部消失了。全部。一個字都沒有留下來。整整有三天,我隨時會出神,聽不見其他人說話,忘記自己在做什麼,也許是無法面對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奇怪,我的內心只有震驚,並沒有悲痛,我以為我應該要覺得我的生命被撕去一塊才對。

    「因為,其實你記得啊。」腦海裡的一個聲音說。

    我好像突然被點醒什麼,坐回電腦前,開始不停地寫。寫著寫著,我發現我真的都記得,那些觸感,那些氣味,那些場景,那些情緒。寫著寫著,我想起「記得」對我的意義不是只有「忘不掉」,它也幫我「珍藏」了非常多寶貴的經驗。

    我太專注在這個特質造成的傷痛,而忽視了它在我工作上和學業上有力的協助,也忽略了黑暗的背後,其實是成長的機會。

    正因為我記得當年那些言語的傷害,我才懂得積極調整跟蕃茄說話的方式。因為我記得兒時想嘗試的渴望,我才忍得住自己想插手糾正的慾望,給予蕃茄犯錯的空間。正因為我還記得過去胸口燒灼的怒氣,我才能靜得下心跟蕃茄溝通。

    特質是中性的,有其助益也有其傷害,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從中體驗過什麼,學習到什麼。如果我可以看見這一點,蕃茄一定也可以。他會受傷,會迷失,會覺得被世界拋棄,但是沒關係,他會找到路回來的,就像我當初一樣。而我雖然找不到他所在的那個確切角落,我可以在最近的路口等他,因為那是一條我走過的路。我可以的,我可以接住他,也可以接住我自己。

    詛咒突然解開了。

    也許,有一種救贖,叫做「你跟我好像」——發生在正視自己的惡夢之後。

  • 迷失地期末考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2 10:12:20
    有 110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最高學習法》x1本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老師?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介紹一本對「#教學和學習」有著深刻洞見和啟發的書。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art-influencing/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最高學習法》的作者是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傑里德.庫尼.霍維斯(Jared Cooney Horvath),他擅長人類學習、記憶和腦部刺激的相關研究。他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直截瞭當地說明寫這本書的目的:

    我會探索腦科學研究,深入分析各種心理現象,再運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向你說明十二個關於人類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觀念。我的目的除了幫助你運用這些觀念,也要你深刻了解它們,確保不管在什麼樣的狀況或環境裡,你想傳達的知識都能真的被理解、記住,也能發揮效用。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特別,書的本身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簡報演講。作者透過書頁之間不同的編排方式,完美詮釋了自己的理論,我在讀的當下已經很驚訝,讀完之後更是佩服。附帶一提,這本書最好去買「紙本書」來讀,電子書效果會大打折扣。

    一本教人如何讓訊息「深植人心」的書,讀完之後也的確讓這些概念「深植我心」,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示範?以下摘要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重點精華,試著讓你理解為什麼「教學和學習」是一體兩面且息息相關的事情。
     
    1.文本和口語
    閱讀文字的同時沒辦法聆聽他人說話。

    你有沒有看過一種簡報者,喜歡在簡報裡面塞進大量的文字,鉅細靡遺的程度簡直就像一頁報紙?這種報告的方式,被作者直接宣判死刑。研究證實,人沒有辦法同時「閱讀文字」和「聽懂別人說話」。

    如果你是聽眾或學生,你不可能一面理解你在讀的文字,同時聽懂你聽見的口語。所以聽講時的學習策略很簡單:「只鎖定演講者」。不要同時讀文字和聽演講,那樣只會削弱你的學習效果。當然,如果演講者懂得適度停頓,你還是可以讀一下投影片上的文字。

    如果你是演講者或簡報者,一場吸引人的演講,必須注意幾個重點:簡報上的只用極少文字、不要照著唸出投影片的文字內容、講義也不使用太多文字。當你的聽者在閱讀和聆聽之間頻繁切換,會大幅減損對你演講內容的記憶。

    2.圖像和口語
    聽演說時觀看圖像,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圖像比起文字,有兩個巨大的優點。第一個是「便利性」,想像你用一段文字描述科學怪人,別人可能要花30秒才能讀完;但是當你秀出一張科學怪人的照片,別人只需要不到0.2秒,就能辨認出那是科學怪人。第二個是「明確性」,如果在同樣的半秒內,別人只讀了科學怪人四個字,但每個人腦袋裡的科學怪人,或許長相都不一樣,各自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一張科學怪人的圖像,每個人看來都會是一樣的,不會有同一段文字帶來不同想像的問題。

    單獨使用聲音訊息效果還不錯,單獨使用視覺訊息效果也不差,可是聽覺搭配視覺,也許能創造超凡效果。

    3.空間
    可預測的空間配置釋出心理資源,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我們形成所有記憶的時候,都會連同周遭的「空間」資訊一起記下來。例如讀書的時候,看到序言的某段重點,你會有印象這是在書本反沒幾頁的時候讀到。這些空間資訊,有助於「喚起記憶」,想起那些過去學習的經驗和資訊。記憶時的空間資訊還扮演另一個角色,那就是「預測未來」,例如你會預期運動比賽的比分板出現在右下角、網頁的設計總是卷軸式往下。應用到自己的簡報上,確認講義與投影片的格式一致,在需要聽眾專心的段落,也需要保持每張投影片格式一致。

    4.情境和狀態
    人們練習的所在地和練習時的感受,會形成他們所學內容不可或缺的面向。

    練習時的所在地講的是「外在環境」,假如你總是喜歡在星巴克念書準備考試,你的這些記憶很可能都會跟咖啡、店內的擺設、店員的微笑有關。當事後要回想起這些記憶,可以試著回想自己待在星巴克的感覺。

    練習時的感受講的是「內在環境」,也就是當下的情緒。作者舉例當你聽聞黛安娜王妃死訊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無比傷痛,此後你對這個記憶的所有細節,都會伴隨著當下的哀傷情緒。

    如果只是單次活動,訓練情境最好模仿場地情境,當你上場時就能倚賴情境帶給你的提示,例如:在教室的期末考、大會議的年終報告、在當地劇場的試鏡活動。

    如果要多次彈性運用,就混合不同學習情境,讓自己在不同的地點跟心情下練習,例如:撰寫任意主題的文章、給十幾名客戶的文案、即將巡迴演出的舞台秀。

    5.多工能力
    人類不能一心多用,這麼做會影響學習與記憶。

    眾多腦科學的研究指出,99%的人是無法「一心多用」的。也就是說,你如果覺得某個人特別擅長「多工」,可能只是他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得比較快而已。要達到最有效果的學習和記憶,終究都回歸到一個字:「一個時間只專注在一件事」。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設定目標」上。你如果設定遠大的單一目標,就更容易陷入一心多用。結果就是計畫延宕、表現變差、降低自己對技術和能力的信心。比較小的目標不但可以避免一心多用,還能加速計畫完成、增進成果、提升信心、加深學習效果。

    一個人能一面安穩地開車、一面接吻,只是因為接吻不夠認真。

    6.交錯
    練習過程中交錯各種技能,有助於增進臨場表現與技能遷移。

    作者舉網球為例,如果你單獨練一個動作練很久,頂多只能提升那個動作的熟練和精準度;當你試著混和不同的動作交錯練習,有助於提升臨場反應。因此,刻意練習有利於提升單一技能,交錯練習有利於融合彈性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可能會喜歡玩腦力訓練遊戲(例如APP),然而,研究成果指出:「腦力訓練遊戲不能增強記憶力或智力;它們只能讓你更擅長…腦力訓練。」

    7.錯誤
    接受錯誤有助於增進學習、記憶與預測。

    當人類碰到跟自己舊觀念不符合的事情時,會感到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你對一些「錯誤」後的更正可以刻骨銘心。當我們接受那些具有挑戰性和令人困惑的事情,短時間可能看起來沒有進不,但長時間修正下來,成長與創新能力會逐漸提高。

    利用錯誤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接受反饋」,無論是來自於別人或者自己的。反饋就像一個導航裝置,讓自己搞清出你現在身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下一步改怎麼走。缺少反饋的學習,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甚至滯足不前。

    8.回想
    回想(有別於複習與再認)能建立更強、更深、更容易存取的記憶。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和你我小時候接受的觀念不太一樣,我以前認為重複不斷地閱讀某一個段落,就會記得比較深。然而,研究指出,最強大也最有效果的記憶方式,其實是透過「回想」。為什麼你越常回想某個記憶,它就會越深刻、越難忘?

    腦科學指出,記憶就像叢林裡的小屋,只要我們持續提取(也就是開闢路徑),隨時都能取用。唯有當我們停止存取記憶,它們才會被枝枒與雜草掩沒,遺失在叢林裡。因此,「提取記憶」是形成深刻、持久又易於存取的記憶的關鍵。

    我們並非思考我們記得的事,而是記得我們思考的事。

    9.促發
    預先啟動知識、期待和策略,來增進他人的學習。

    這個章節是整本書裡,我還沒辦法完全理解的地方。「促發」大致上的意思是,大腦會保留最近的聯想,將它們和新的資訊連結,利用這些聯想力,設計特定的策略,達捯引導學員理解、反應和表現的效果。我學到的應用是,如果當一個講師或簡報者,第一印象很重要。

    例如你在正式的公司簡報場合,如果身穿合身的襯衫和領帶,會給聽者正面的促發,聯想到專業的形象。如果很邋遢穿著鬆掉的T-Shirt上場,會給聽者負面的促發,對你的演講內容聯想起不專業的印象。

    10.故事
    利用故事增進理解、引導思考並形成記憶。

    為什麼對一位厲害的教學者來說,懂得如何說「故事」很重要?有兩個強而有力的科學依據。

    第一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腦袋會分泌「催產素」,這是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對母親產生依賴和親密感的來源(知道床邊故事的重要了吧)。這也是讀者和聽者會對說故事的作家和講者產生依戀的原因。

    第二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當你聽得越沉浸,就越會跟演講者產生一種「神經耦合」,你的大腦會開始試著模仿說故事的人。意思是你跟講者的腦波逐漸同步了,你會受他的思考模式影響,漸漸地對他產生認同感,也會開始喜歡對方。

    11.壓力
    適度壓力有助於增強記憶與一般學習(不過高度壓力與零壓力可能有害)。

    如果你想要達到有效果的學習,記得一定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當你遭遇壓力時,攻擊記憶神經元的皮質醇蜂湧而出,支援鞏固記憶的蛋白質迎面回擊,如果達到一個動態平衡,最後海馬迴的記憶神經元會得到修補,就很像森林裡的種子持續萌芽一樣。

    反而,「太強烈或持久的壓力」會造成皮質醇戰勝,造成海馬迴萎縮,嚴重甚至會帶來記憶抹滅。「完全沒壓力」則不會觸發任何的戰鬥,你的海馬迴和記憶神經元年久失修,結果就是你很容易遺忘,未來越來越不容易記憶新東西。

    12.分散
    把練習時間切割為幾個分散段落,可以增強記憶、提升學習效果。

    相信大家都當過學生,體驗過那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趕在考前一刻才發憤圖強,密集在短時間內死背大量東西。當然,不需要研究證明你也知道,考完試的隔天,你大概已經忘記90%以上的東西了。

    研究指出,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短時間密集吸收。你反而要把學習的內容「刻意分散」在不同的時段學習,例如你要學習新的數學觀念,分散在星期一、三、五各花一小時學習,會比起在星期一連續學習三小時來得好。
     
    【讀紙本書或電子書學習效果比較好?】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裡面獲得了有科學根據的答案。根據研究,腦中有一塊叫做海馬迴的組織,人類為了產生「長期記憶」,這些記憶的內容必須透過海馬迴上面的「位置細胞」才會產生。位置細胞會把記憶當下的「空間資訊」埋藏在每一個新產生的記憶裡面。

    所以你會「感覺」在讀紙本書的時候,某些重點就藏在書裡的某個「厚度」,原因就是這樣。紙頁上的資訊,會存在一個清楚明確的三度空間裡。翻書的定點是你此刻正在生成記憶的一部份,未來可以充當回想這項資訊的引導提示。

    這邊也讓我回想起之前讀《雪球速讀法》時,作者也討論過這個議題:「拿起這本書的感覺、厚度、重量、封面,都會成為記憶的入口,喚起閱讀時的經驗。電子書閱讀器缺乏這些特徵。」。所以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學習與記憶,那麼你應該選擇紙本。
     
    沒有任何事物會消亡,它們只是偶爾沉睡、被遺忘。
     
    【後記:你學會了嗎?】
     
    在我讀完《最高學習法》之後,試著用「分散」的方式,隔一天再複習了一次,然後再隔一天用「回想」的方式,用自己的話直接寫下這篇文章70%的內容。寫完之後發現有一些觀念沒有記得很熟,就再回頭把書裡的資訊複習跟回想一遍。

    這次的練習給我的具體感覺是,透過認真回想寫下來的東西,會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對那些回想不起來、或者寫錯的東西,當我回頭重新讀過後,蓋上書本再回想一次,就有一種「錯誤被更正」的感覺,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聰明的你讀到這裡應該發現了,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讀後練習(很騷的操作有沒有?)!這套方法,或許也是一個可以用來寫「讀書筆記」的好方式,不但可以寫得快,也會讓記憶更加深刻,以後的文章我也會再試試看這種寫法。

    最後,我非常推薦這本淺顯易懂、易用的書,給還是學生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學習,你會學得更好;也推薦給在職場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吸收,你的簡報會更有成效;也推薦給講師或行銷人員,看懂大腦如何聆聽,你的教學和文案會更深植人心。
     
    【抽獎辦法】感謝 大田出版
    1、抽出「1本」《最高學習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最喜歡的老師或演講者是怎麼教學的?他做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我喜歡大學的物理老師,他會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觀念」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2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1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7(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