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迴力鏢理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迴力鏢理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迴力鏢理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迴力鏢理論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41的網紅宗佑-文字慾的囚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長大成人的過程有時候就是一種智力或是運道的篩選,達爾文理論讓一些容易衝動腦袋不好又自我控制力低下的人瞬間把自己頭頂上的HP計量條歸零,並提早勾銷了生死簿上的壽命欄。 每個人都年輕過,年輕的時候一定都做過一些蠢事,這些蠢事有"主觀"跟"客觀"兩種。 "主觀蠢"指的是大家在大難沒死後,回頭想想...

  • 迴力鏢理論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26 01:37:04
    有 80 人按讚


    長大成人的過程有時候就是一種智力或是運道的篩選,達爾文理論讓一些容易衝動腦袋不好又自我控制力低下的人瞬間把自己頭頂上的HP計量條歸零,並提早勾銷了生死簿上的壽命欄。

    每個人都年輕過,年輕的時候一定都做過一些蠢事,這些蠢事有"主觀"跟"客觀"兩種。

    "主觀蠢"指的是大家在大難沒死後,回頭想想當年年輕時的那些(會跑馬燈的)當下,心裡會想 :

    "哀啊~當年真是太傻了............還好運氣好沒出事........打死我都不要再幹一次了......"

    而"客觀蠢"則說的是從觀者的角度來看,這真的毫無疑問就是蠢。而我們看的時候九成想的是 :

    "白癡......沒死算你命大.........怎麼不會死...........活該............屁孩........"

    --------------------------------

    這兩種蠢,我想大家都有機會犯過。

    寫這貼文時,我想起我在高中時的一場(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意外,那是一次跟同學騎摩托車從台北出發,從北宜公路去,再從濱海公路回來的北基之旅。(由於是跟著人家騎,所以具體路線忘了,但有確定去過九份、金山、三芝、石門、七堵、八堵等地方)

    印象很深的是當時騎著重型打檔機車(是一台傻傻被騙簽下空白本票買來的二手又問題百出的FZR)的我,貌似非常瀟灑的騎在北宜公路上;當時我們有三台同款但顏色分別是紅、白與兩色相間的重型機車(我就是被這樣夥同拐買的.......)

    這樣的迷你小車隊,還在路經某台塞車等待的遊覽車旁時,接收到來自上面乘客的歡呼(大概覺得很帥之類的);但我們的虛榮感才沒維持沒多久,就通通墜毀在兩個彎以外的一片碎石子坑洞裡。

    那是一片寬約一百平方公分的坑道,裡面佈滿超過一指深的碎石頭,所以當我一馬當先的在它上面轉彎時,我的前輪是過了,但後輪隨即深深的陷入其中。

    我馬上翻覆,且車子像風火輪的往前方的牆邊噴射過去;但我該擔心的不是我的車損,而另後面的同款車也因為要閃躲我而翻車,且整台車也正像迴力鏢般的飛旋過來.....................我連忙低頭,卻清楚感覺到那台迴旋中的重機,堪堪削過了我的安全帽。

    待我起身後,後面的同伴倒了一半,大家身上跟坐騎都有大小不一的擦傷,而當我們一一把車牽起來並在路邊檢查自己傷勢的時候,剛剛那台對著我們歡呼的遊覽車正從我們旁邊經過。(只是我們無暇去看看他們是否轉為訕笑或驚呼)

    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我除了車子有點刮傷,還有我的左髖骨部位有一塊百元鈔對折大小,還不斷向外冒血跟組織夜的傷口外(還有踝、肘、小腿、前臂的大小擦傷),基本上沒事。

    畢竟情況可以更糟的。我沒有斷手斷腳、沒有被自己同伴的車撞到、沒有撞到護欄致殘、沒有被後方來車輾過、沒有飛出去墜落谷中或撞山壁..........不然,我可能已經成為新聞中那些"出遊少年枉死旅途中"的新聞,然後換來一句 : 活該,好好騎車很難嗎?..........的茶飯間消遣。
    (這才叫做"死得輕如鴻毛")

    即便是我現在想起來,我還是不認為誰該為那個意外負責,因為在那種深山路段,道路的狀況本來就很難被維持;而且除了賽車場外,我不認為有哪個地方該讓你騎著146公斤重的機車,以時速60公里壓車過彎.............

    #這種蠢顯然是主觀客觀兼具的。

    ----------------------

    還有一些則是頑皮造成的。

    例如,新聞裡常會報導一些孩子把鞭炮塞到下水道,結果引爆沼氣。
    (例如這個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DuM0jjI0I ,內蒙古也有一個很恐怖的)

    這些案例其實就是很典型的"客觀蠢",而這些命大沒死的孩子,長大後應該也會發現這挺"主觀蠢"的;只是運氣好跟不好,有時候是天壤之別的。

    在我國中時聽到老師談論過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他國小有個同學在過年時玩鞭炮,他在一支空酒瓶裡塞滿水鴛鴦並且在上面插一支沖天炮作為引線,在把罐子埋在土裡面,接著又用打火機點燃沖天炮後,蹲在旁邊想看會有什麼變化。

    結果,#瓶子意外又不意外的爆炸了。

    厚實的碎片噴到他的眼睛裡面,水晶體當場就流了滿臉(當時老師是這麼說的,但實際上應該稱之為"眼房水";水晶體在眼房水之前,虹膜、角膜之後),家人聽到爆裂聲之後連著的哭喊聲後連忙將他送醫,但這個眼球穿刺傷治好後的後遺症就是 : 終生視力只剩下0.1...............雖然沒瞎,但基本上就是終生弱視了。

    這個往事雖然驚悚,但之所以會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在於水鴛鴦跟沖天炮都是我小時候最常玩的鞭炮項目,也曾經有被炸過手指,回鄉下也炸過牛糞,但聽老師說這孩子的際遇,那不管是主觀蠢或是客觀蠢,都實在是太慘了。

    只能說 : 年少輕狂是一個達爾文理論的實踐,而長大成人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天擇。

    因為很多人只是一個沒注意,然後他就死了.............
    .
    .
    .
    .
    ====
    #希望大家順利平安
    #能長這麼大除了謝父母之外就是謝天了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

    https://oops.udn.com/oops/story/6703/3612257…

  • 迴力鏢理論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19 21:18:54
    有 84 人按讚


    保皇黨要抹黑李卓人,我一點也不驚訝,但陳凱欣竟然可以指李卓人無參加過房屋事務委員會,實在令我大惑不解!這是極其嚴重的失實指控,絕對是虛假或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陳述,已經涉嫌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6條,一定要向ICAC舉報:
    http://www.hklii.org/chi/hk/legis/ord/554/s26.html

    更令我感到驚嘆的,是當李卓人要求陳凱欣道歉時,陳凱欣不但迴避,竟反指李卓人多年來做議員都未能改善房屋問題,以致今日房屋問題嚴重,她到底知不知道這個是巨大回力鏢會同樣傷害在立法會內的其他保皇黨議員?

    又無恥,又無知,點做代議士?都係做返公關幫共產黨擦鞋啦!

    【選舉荒謬變質:回應論壇連環六抹黑】

    1)#陳凱欣屈李卓人:「做咗幾十年議員,連房屋事務委員會都無入過」

    事實:
    李卓人有超過十年是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的委員。
    * 1998年-2000年
    * 2000年-2004年
    * 2012年-2016年
    而即使不是正式委員,李卓人也會以議員身份參加房屋事務委員會的會議。經他多年以來的爭取,成功提高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他更持續不斷爭取租金管制等有利民生的房屋政策。陳凱欣的指控是嚴重的失實聲明。

    ===

    2)曾麗文抹黑李卓人東北撥款唔投票

    事實:
    東北撥款當日,李卓人在會議廳抗爭,阻止財委會主席在尚未完成議員提問程序時霸王硬上弓,仗著「數夠票」強推投票。李卓人當時走到台前與主席理論,故無返回座位投票。

    ===

    3)陳凱欣指控李卓人收受黑金

    事實:
    立法會個人利益委員會已於2015年12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對李卓人的指控並不成立。律政司已於2018年2月發表聲明,撤銷對李卓人的調查。由立法會的調查,和廉政公署歷時三年的調查,最終都證明李卓人的清白。

    ===

    4)陳凱欣指控李卓人爭取外傭最低工資,會令外傭工資增加幾倍。

    事實:
    李卓人提出修訂的目的是要令外傭的工資調整有機制可依。由於該工資要扣除食宿開支,所以修訂不會令外傭工資增加幾倍,也不會令他們的工資同本地工人一樣。

    ===

    5) 陳凱欣指控李卓人削減消防撥款和迷你倉大火有關

    事實:
    立法會議員的權力被限制,無法增加撥款,議員只能提出所謂『削減撥款』以處理實務。陳凱欣連議員有甚麼權力也不清不楚,才會出現這些低級誤解。

    實際上李卓人提出修正案跟進,將消防項目在一籃子項目中抽出,作進一步討論;李卓人本人亦反對削減消防撥款;事實上,事後2016年審計署報告正好揭發海事處拖延消防船採購,正顯示李卓人履行監察責任,確保消防人員和公眾利益,真正推動政府服務改善。

    ===

    6)馮檢基抹黑李卓人擔當民主派Plan B是「欽點」

    事實:
    民主動力只有Plan A初選,而初選只會在有多於一人有參選意向時才會啟動。當初民主動力曾多次詢問除劉小麗外,各團體有沒有人有意向參選。馮檢基早知初選機制如何啟動,卻一直沒有表態參選,因此民主動力根本無從啟動初選機制。另外,民主派從來沒有就著Plan B舉辦初選的機制。

    ===

    李卓人在選舉論壇上被嚴重抹黑,當中更涉及嚴重失實聲明,本團隊特此聲明澄清。我們相信即使政見不同,也應以事實為言行準則,為下一代作好榜樣。個別候選人為了選舉考量抹黑對手,未免有負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崇高期望。我們希望這些不實攻擊能立即停止,讓選舉能夠重回正軌。

    #1125記得投票 #3號李卓人
    #為下一代 #背水一戰
    #選舉廣告

    【報名做義工】 bit.ly/LeeCheukYan2018
    【組隊入信箱】 goo.gl/54XeVT
    【捐款支持李卓人】 leecheukyan.org/donation

  • 迴力鏢理論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5-09 10:00:01
    有 153 人按讚

    【憂鬱症患者的內在動力本質】 by 邱淳孝諮商心理師​
     
    前面談了關於憂鬱症的生理機制、如何聆聽陪伴等,接下來要談一些比較少人談到,關於「心理機制」的部份。
     
    我觀察到憂鬱症常常有幾個特點:
     
    一、自我要求高
     
    在影片的一開始,許多人都提到,對自己有很高的自我要求。
     
    所以我常說,會罹患憂鬱症的人,通常不是脆弱,而是太過堅強。
     
    他不允許自己脆弱、不允許自己做不到,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敗永遠比成功多,而每當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就會不斷地批判自己,責怪自己「我怎麼做不到」。
     
    而這個批判自己的聲音,用佛洛依德最經典人格結構的理論,就是「超我」的聲音。
     
    很多時候,那個自我要求高,一方面會跟天生氣質有關,更多時候,是跟從小到大的在家中的成長環境有關。
     
    例如犯了錯常常會被懲罰,或是在乎「是非多錯」,比在乎「情緒」還要多,都有可能增加這個「超我」對自己的批判。
     
    久而久之,那對孩子而言,就會成為對自己的一個習慣性對待,也很如硬在挫敗的時候,也先給自己很多要求,甚至指責。
     
    我最近發展出一個形容。
     
    那個自我要求,就像是拿著鞭子抽自己。
     
    問題是,拿鞭子的人是自己,可是被抽的人,也是自己。
     
    而你有看見,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嗎?
     
     
    二、自我價值低
     
    延伸「自我要求高」的這件事情,很多人會說,他的自我要求高,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表現會差,或者會被別人不喜歡、讓別人失望。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其實你的自我要求,本來是要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或者讓別人滿意的。可是當你總是對自己高要求,甚至批判自己的時候,你有因為這樣,而變得越來越有自信,或者讓別人越來越喜歡你嗎?
     
     
    沒有。
     
     
    其實你對自己的要求,已經把自己放在「我其實本來就不夠好,所以如果我對自己的要求,只是讓自己很努力、勉強,變得跟別人差不多而已。」
     
    你有沒有發現,其實你已經把自己預設放在一個「不夠好」的位置,而後面對自己的自我批判,其實是更加甚這個「我不夠好」的想法。
     
    至於別人是不是喜歡你?如果仔細去看,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喜歡跟討厭,跟你做了什麼,真的沒有太大關係。
     
    更重要的是,我常說:「如果當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了,就算別人喜歡你,你會真的相信嗎?還是那會成為一個你暫時的安慰,實際上又要在下次,會盡全身的力氣,去爭取那一點點微薄的喜歡?」
     
    因此,練習告訴自己:「就算我做不到、不夠好,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已經好努力、好努力了!」
     
     
    三、向外的不滿轉為向內的攻擊
     
    「憂鬱是原本向外的攻擊,轉向對自己。」
     
    忘記從哪看來這句話,而這句話一直記在我的心裡,覺得非常有道理。
     
     
    佛洛依德會說這種防衛機轉叫做「迴射」,我形容那像是迴力鏢一樣,本來要丟向別人,最後會轉向自己。
     
    如果仔細去聽,憂鬱症的患者,往往是對這個世界、對於其他人,一直有一個很隱微的敵意存在的
     
    例如對在成長過程中,那些要求自己、甚至傷害、打自己的人,有很多的不滿、憤怒;又或者是在學校裡頭欺負、罷凌自己的人。
     
    那種咬牙切齒的恨,其實一直隱藏在心底,可是因為前面提到的自我價值低、自我強度不夠,又或者是我們的文化中,不允許我們對父母貨長輩生氣,使得「生氣」這個情緒常常被壓抑了下來,所以就不敢對那些傷害自己的人生氣。
     
    可是大家想想,為什麼一個人要生氣?或者問,為什麼動物會需要生氣?通常都是地盤被侵犯了、自己或小孩受到威脅了。所以生氣歧視一種嚇退對方的生存本能,可是一旦這些生氣,沒有辦法「對外」,就會轉而「對內」。
     
     
    對內的攻擊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有點連結到一、自我要求高的部份。
     
    不論發生什麼事情,第一個反應總是先「檢討自己」:「是不是我哪裡說得不夠好、做得不夠對、考量得不夠周詳,他才會有這種反應。」
     
    甚至把很多根本不相關的責任、錯誤,怪到自己身上。
     
    可是更多時候,大多數的事情,跟自己根本沒有關係。
     
    所以也有人說,某種程度上,一直自我貶抑的人,也是一種「自戀」的表現,因為過度放大自己的重要性,以為所有事情都是跟自己有關。
     
    我很喜歡有個人曾經告訴我:「到了最後,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那麼了不起,你做了什麼糟糕的事情,人家根本一下子就忘記了,沒有那麼在意。」
     
    四、小結
     
    綜合前面的這些論點,我其實非常建議有憂鬱傾向,甚至憂鬱症的人,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停止對自己的自我要求與批判
     
    自我批判,其實是一種習慣,有時那已經變成一種反射性的動作了。
    如果一時之前沒有辦法停下來,至少要「意識到」自己在對自己這麼做。

    第二,相信自己,不用再「更努力」,已經「夠好了」
     
    先從相信且肯定起自己的價值開始,才有機會收下別人的肯定。
     
    結合第一點,我也很強調,必須要發展出對自己的「心疼」,如同前面的比喻,你是拿鞭子抽自己的人,但你也是挨鞭子的那個人。
     
    看看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你會不會也為那個遍體鱗傷的人,覺得有一絲絲的不捨呢?
      
    第三,在安全的環境下,接納並表達自己情緒
     
    「情緒,是需要無條件被接納的。」
     
    這是我在演講的時候常說一個觀念。
     
    這並不是說,我們需要亂發脾氣。
    其實我們真正需要調整的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但是有任何的情緒,是需要被接納,甚至歡迎的
     
    如果真的還在憂鬱裡頭,就給自己一些耐性。
     
    延續著上述三、向外的不滿轉為向內的攻擊,特別提到「生氣」這個情緒。
     
    如果當你對自己有很大的憤怒時,你也可以想想:「如果我不是對自己生氣,我有可能是對誰生氣呢?」
     
    當然不是說,你就要把這生氣給「發出來」,因為有時在自己還很脆弱的時候,不見得能夠承受得了,當你發脾氣後,後續引發的反應。
     
    但至少能夠意識到,並且承認,對那些人其實是有情緒的。可以找可以接納你情緒的好朋友抱怨、碎嘴,可以寫日記抒發一下。重點是,知道這個生氣不是為了要傷害對方,而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讓自己繼續受委屈,承受不屬於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藉由這個影片,大家也可以對照著以上提出這幾個現象,希望讓大家可以藉由這個角度來理解「憂鬱症」。
     
     
    https://www.facebook.com/sincerepika/posts/608834829474635
     
    =============================
     
    🌸《 #婚姻完全手冊》三部曲電子書:https://goo.gl/VBdUvJ

     
    --------------------------------
     
    ❤《關係黑洞》:#不安全感 如何影響關係
     
    👉博客來:https://goo.gl/QyaBBT
    👉誠品:https://goo.gl/fNWGmt
    👉金石堂:https://goo.gl/uebSqx
    👉讀冊:https://goo.gl/pdDjjz
    👉城邦讀書花園:https://goo.gl/6aqX26
    👉電子書資訊:https://ppt.cc/fChF9x
     
    --------------------------------
     
    🌠《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博客來 goo.gl/4A12pM
    👉誠品 goo.gl/xZSftl
    👉讀冊 goo.gl/z2YUhX
    👉金石堂 goo.gl/8sbRGX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個別諮商、伴侶/家族諮商  
    👉預約表單:http://goo.gl/qWfd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