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迪卡儂背包兒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迪卡儂背包兒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迪卡儂背包兒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迪卡儂背包兒童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痕山林 #百岳入門 一向鼓勵大家活得更green的 VEOCEL_Taiwan 最近給我一個 #樹木是個好東西challenge,我接受挑戰!💪🏾 身為登山界的菜鳥,一有機會爬山就很開心 爬山讓我呼吸清新氧氣,更可以紓解身心。 這次和楚芸來了說好久的合歡山 主峰+東峰⛰️ 也沒有刻...

  • 迪卡儂背包兒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2 11:40:28
    有 28 人按讚

    #無痕山林 #百岳入門

    一向鼓勵大家活得更green的 VEOCEL_Taiwan 最近給我一個 #樹木是個好東西challenge,我接受挑戰!💪🏾

    身為登山界的菜鳥,一有機會爬山就很開心
    爬山讓我呼吸清新氧氣,更可以紓解身心。
    這次和楚芸來了說好久的合歡山 主峰+東峰⛰️

    也沒有刻意想蒐集,畢竟能上山我就很珍惜
    天氣有些微涼,但有妳們,爬起來就是開心
    平時就有在越野跑,合歡山真的是好親民啊
    對我來說比較需要適應的,是海拔以及溫度❄️

    到了武嶺停車場,整裝完畢後我們沒有馬上出發
    先讓身體習慣高度,一行人開始原地練習呼吸(?)
    3000公尺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大概是平地的七成
    十口氣只有七口真正吸進肺裡,原來呼吸也會累🥵

    比較適應以後,我們慢慢走向登山口
    氣溫18度,體感15度,陰天沒有陽光☁️
    採洋蔥式穿法,熱可脫、冷可穿,不過整路我都包緊緊
    底層-吸汗跑步背心/中層-迪卡儂兒童刷毛衣/外層-防風防水外套

    想分享一下我的中層,有看到「兒童」兩個字嗎?😏
    沒錯我是在童裝區購入的哈哈,較便宜、尺寸剛好
    試穿完馬上決定帶走,目前穿過幾次,夠保暖、不太會臭
    平時上身穿XS~M的你,也可以去尋寶看看!!🎁

    知道這趟強度偏低,我們沒有帶登山杖
    鞋子我穿Merrell的越野跑鞋Agility Synthesis 2
    背包是迪卡儂的5L水袋背包(帶大約800ml水)
    行動糧只帶少少的,果乾、堅果棒、巧克力餅乾

    登山揪團最有趣的是,你不知道今天的夥伴會是什麼樣的人
    幸好各個是好咖,好相處、好聊天,又很有才
    最感動的是大家都有 #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 的觀念!
    「我們沒有征服山,是山通融我們溜上去」✨

    謝謝樹木給我純淨空氣,謝謝山給我高度看世界,謝謝你們 #愛地球。

    📍 合歡山東峰 3421m
    距離:2.3 K
    爬升:229 m
    時間:39 min

    📍 合歡山主峰 3417m
    距離:4.2 K
    爬升:166 m
    時間:1 hr 24 min

    #合歡山 #愛地球 #地球日 #VEOCEL #woodisgood #purelyforyou #veocelchallenge

  • 迪卡儂背包兒童 在 Kan夫人。生活雜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9 18:22:24
    有 124 人按讚

    見大家對我件長袖游水衣有興趣, 順便介紹下啦~~😚
    我係 迪卡儂 Decathlon 買架!
    今次係老公好介紹, 佢話Decathlon 買運動用品超平!!
    有時上網買既會同實際手感有別, 所以我地特登搵日收工去行街街~🤩

    Decathlon係一間超大既平價運動裝備店,
    有成70種運動裝備, 好似呢排好熱門的游水、跑步、遠足、瑜伽、球類運動,
    仲有各式各樣單車、滑板車、健身用具等等, 好齊全!!🏊🏻‍♀️⛹🏻‍♂️🚴🏻‍♀️🚣🏻‍♀️🧗🏻‍♀️⚽️🏀🎾

    旺角分店有成25,000呎!!
    但, 就返地點, 我地去左銅鑼灣分店, 一樣咁好行!!
    大人同小朋友都有好多款式, 價錢相宜, 搞到我係咁買🤣🤣 (呢位太太會做運動架咩?)

    推介:

    😍游水用品 - 充氣浮板, 超好玩, 又實淨 $109 ; 膠飛碟 $29

    😍長袖游水衣 - 抗UV架!! 都係$149, 抵買!

    😍兒童背包 / 行山背包 - 低至$19!!!

    😍瑜伽墊 / 磚 / 波 - 好平! 仲有好多款, 岩晒女士係屋企做瑜伽~

    😍訓練帶 - 有好多KG可選, 幾十蚊就有交易! 抵!

    😍超多運動衫同背心, 好靚架!

    我地見到好多露營用品都好心動, 但未有機會用住就唔買啦😂
    仲有好多運動用品, 睇相啦~

    ↘️↘️↘️
    官網都有得睇: https://www.decathlon.com.hk/

    Decathlon Hong Kong

    地址:
    旺角雅蘭中心地庫; 佔地25,000呎
    銅鑼灣柏寧酒店 (IKEA上面); 佔地8,000呎

    #唔運動既我好似劉姥姥咁
    #咩黎架 #點用架
    #失禮晒
    #第一次去行🤣🤣

  • 迪卡儂背包兒童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2 15:41:40
    有 92 人按讚

    |2020/05/08,Day2 屯原邦山口 ➝ 天池山莊
     
    覺得登山口有其獨特魅力。作為進出一座大山的門,它是連接目的地的入口,本來或許不存在的一個點,因為被一群人一再經過、紀念、賦予意義,而成了往來者的集體記憶。沒有起點就無法抵達終點,起點和終點同等重要,這就是登山口的魅力。
     
    從屯原登山口到天池山莊 13 公里,儀式性拍了張合照,接近八點啟登。嚴格說來,這是我重裝爬山的第一哩路(估計在10-12公斤左右)。起初一小段碎石路上坡如下馬威般,已令人感覺到背包的沉重。大山入口和郊山入口的氣勢明顯不同,就好像從兒童戲水池被丟到專業泳池一樣,各項規格都放大了,心情也比較平常緊張。
     
    天氣不陰不晴,溫度約莫15度上下吧,空氣乾爽,近似秋季的陽明山,就連植被的型態都有點像。走沒幾步身體忽然熱了起來,我把防風外套脫掉,又幾度微調背包鬆緊繩,鞋子已經磨合過幾次鬆緊剛好,倒是長褲不曉得何時鬆了點。這趟旅程真正體認到身體與裝備的契合很重要;出發前我為了裝備小小苦惱,認真做功課認識了許多登山品牌,像是始祖鳥、長毛象、攀山鼠、Marmot、Mont Bell、Black Diamond、OR、Rab.....等,文章看得多,也大概知道哪些品牌出了哪些經典明星款,因此觀察他人的裝備也成了路途中的樂趣之一。阿吉感覺比我更有研究,她身上許多裝備對我來說是夢幻逸品,尤其當她取出 Snow Peak 的鈦杯時,我突然好後悔自己買的是迪卡儂的鋼杯。
     
    裝備不只是品牌信仰,追求輕量和體積小是許多山友的執著目標。阿吉的背包比我們小且輕,卻能變出更多道具,真的好像小叮噹口袋令我驚呼連連。但我知道那些都是金錢換來的,無論是慢慢升級或一次攻頂,一切都是金錢換來的。登山用品貴有貴的道理,卻不代表便宜就不堪用,只是必須犧牲一定的舒適度,有時甚至是安全性。我想,最理想的狀況是,能非常篤定自己的登山興趣,直衝高等級裝備,用它個好幾十年無怨無悔。
     
    整體而言,到天池山莊的13公里並不難行,粗估平路大概六、七成,大多數有遮蔽。上坡部分不會太陡,沒有難到令人舉手投降的部分,但背重裝一鼓作氣直上依然會氣喘吁吁。下坡和上坡的坡度差不多,但比例更低,由於此行是折返路線,意味回程路況將反過來,我不禁開始擔心自己的膝蓋......
     
    大概在4.5公里是一處叫「雲海保線所」的休息點 (當然要不要休息看個人),有一棟台電人員的宿舍,也有水源、廁所 (裡面有許多小蜜蜂盤旋)。門口白色的櫻花正好盛開,有些人輕裝健行至此拍照再折返。再繼續往下走一段路,即迎來傳說的大崩壁路段,約莫500公尺長,一側是壯觀的灰白色碎石坡,另一側是碎石延續而下的崖谷,小道蜿蜒其間,交會時最好一方先讓道。我特別喜歡這片大崩壁,大概整段路印象最深的風景,至此終於有遠離並遁入某處的感覺。
     
    之後幾乎是重複的上上上下,步行在更深的森林裡,從林相可判斷海拔越來越高,可惜我們都不是植物學家,只能概括說出杉樹或蕨類。動物倒是很少現身,或者說幾乎沒遇到,最常(聽)見的是鳥類的聲音,印象中連蟲鳴都很少。
     
    因為行走的速度不一,所以隊伍並不是緊黏的,起初我和達衛走在前面,過了休息站後變成宥樽領先,阿吉的腳程比較慢,通常在隊伍的後段,不過路程幾乎沒有叉路,所以迷路或脫隊的機率極低。由於距離拉開的緣故,彼此有許多獨處時間,有時甚至感覺獨處才是健行的本質,這點與想像中不同。因此找到有默契的伴很重要,進度拿捏、休息時間長短、話題密度與內容等......都攸關著整趟旅行的品質。
     
    大約在10公里處午餐。我的乾燥飯初體驗就獻給奇萊南華,那是一種沖泡式行動糧,簡單來說就是懶人料理,只要加入熱水靜置一段時間就能變成米飯或粥。我的海鮮口味不算難下嚥,可能我對難吃食物的接受度算高,只要想著「別浪費食物」就能硬吞下去。但我幫達衛買的素食口味似乎非常難吃,他甚至說這是在台灣吃過最難吃的食物 (好像也不能怪台灣?)。阿吉的素食口味好像就沒問題,一包 180 元的舶來品果然有差,我們的才80。宥樽則繼續當仙人,吃昨天午餐剩下的一點點蒸地瓜,配幾顆堅果吧。
     
    或許因為是星期五,遇到其他隊伍的次數比想像中少,隊伍在山中的關係通常式互相超車,你休息的時候被超過去,他休息的時候換你超車,附加一句時間拿捏精準的「你好!」並快速掃瞄對方的面孔、裝備。也曾和正要下山的商業團擦身而過,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拉得很長,彷彿在行軍,甚至要分成兩小隊才不致失控,親見這種營隊式的活動,忽然覺得自己一定融不入這種小群體,浮現「還好沒報名」的心情。還有一種是在山上工作的協作,通常是曬得黝黑且精實的原住民,通常不會太年輕。他們騎著野狼機車進出、運送物資,這樣難道不危險嗎? 我在尼泊爾看到的都是驢子耶!脖子上掛鈴鐺會發出叮叮咚咚聲響的驢子。
     
    後面的路途用幾次休息串起,上坡、下坡、平路和幾座吊橋,其中有座吊橋僅限一人通行,於是形成排隊過橋的場面。率先通過的人在另一端回望,好像在傳達「這座橋沒問題」似的,另一個人再穩妥地走過去,橋面會像特別堅實的浪一樣反饋給身體,不懼高的話很有趣。
     
    加上吃飯時間,抵達山莊大概下午兩點多,總行程6個多小時,應該屬於不快不慢,見到山莊一定要搭配一種「解脫了」的情緒,背包終於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放下來。行有餘力者會加碼單程兩公里去「光被八表」,但我們好像都意興闌珊闌珊,況且抵達天池山莊之前開始起霧,連著名的三疊瀑布都若隱若現,再繼續走下去的意義鐵定不大吧。

    ー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