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農業金庫104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農業金庫104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農業金庫104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 PN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宣布,要購買釋迦、蓮霧共三十萬公斤,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至於外銷到其他國家,會以冷凍釋迦為主,不過歐洲台商坦言,運費高昂還是最大的挑戰。...
雖然這篇農業金庫104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農業金庫104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農業金庫104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 PN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宣布,要購買釋迦、蓮霧共三十萬公斤,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至於外銷到其他國家,會以冷凍釋迦為主,不過歐洲台商坦言,運費高昂還是最大的挑戰。...
農業金庫104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宣布,要購買釋迦、蓮霧共三十萬公斤,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至於外銷到其他國家,會以冷凍釋迦為主,不過歐洲台商坦言,運費高昂還是最大的挑戰。
農業金庫104 在 顏耀星-台南眾之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浪費公帑再一例 農業南進政策應檢討
一個「台農發」成立兩年多,錢燒得差不多了,什麼業績都看不到,現在又成立「台農投」,國際處副處長林家榮卻表示「...台農投確實效益仍在評估中...」!
我的天呀,一億五千萬都已經丢下去了,台農投的確實效益「仍在評估」?會不會走上台農發的下場?農委會正副主委不用出面說明嗎?
由農委會當初為拓展農產國際市場業務,2016年輔導成立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民間貿易公司」,配合農委會推動農業新南向政策,發展東協、南亞及紐澳等新興目標市場,擴展台灣農業之海外市場效益,以提升農民收益,但投資單位都是泛公股,也就是被政府要求下出錢轉投資的,難道不是燒人民血汗錢做實驗?本來設定募資10億,後來募資2.4億元,該公司並非技研或生產單位,結果成立短短2年就虧損近8千萬元,花費最多的都是人事費用,可笑的蔡政府,這樣虧損資本額3分之1、出口量及金額的相關資料等財務不透明的「公股轉投資的民間公司」,請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難道不用到立法院列席,接受國會監督?
由台肥佔股1/3、外貿以及農業金庫等其他相關泛公務預算參與持股的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累計虧損達8000萬元,已經佔前一年7月底到位資金2.4億元的1/4股本。按照公司法第211條規定:「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時,董事會應於最近一次股東會報告。」雖然台農發累計虧損未達公司法強制處理的規定紅線,但檢視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台農發至今未提交任何公司財務資料與財報給立法院檢視,因此實際財務狀況是否已經牴觸公司法其它規定不得而知。
因為未能檢視台農發財報,即使公司法第211條第2款:「公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除得依第二百八十二條辦理者外,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因此即使有此明文規定也因未能得窺其究竟而無法作為,而違反上開規定不過就是「董事應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反正股權結構都是泛公股,董事也是泛公股指派,罰也是罰政府,有何懼之?
柯P帶給人們的價值是清廉政治與有效率的政府,對於錯誤的政策、虧空公帑的行為應該提出針貶,台農發是配合民進黨政府的南進政策而設計,從發動之初已知將是連年虧損卻還是強力推動,原本規劃的10億股金到位2.4億元,一年結算竟虧空8000萬元,今年將虧損多少尚未計入,台灣的農產品南進東南亞之政策顯然證明是個錯誤,建議民眾黨提出不應該放任台農發繼續將另外的股本消耗殆盡的檢討與主張,強化推動廉能、有效率政府的形象。
農業金庫104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民進黨立委吳明敏,也是農業金庫現任董事長,響應新南向政策,準備申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簡稱OBU),目前全國農業金庫總存款有將近7000億,這些資金將投入到現有的ODA計畫,但詳細作法與評估標準都是零,資金來源與預算監督也令人質疑!
政府打算將全國農業金庫近7,000億資金投入ODA計畫,藉此推動新南向政策。但親民黨團召開記者會表示,ODA從去年吵到今年,越來越多委員發現其中的風險,高金素梅委員也不斷提出對這項計畫案的質疑,然而行政院至今仍無法提出完整計劃案,僅提供一份簡報資料做說明,每一次的質詢中,沒有一個官員能明確說明參與部會究竟扮演什麼角色。親民黨團完全無法認同!
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指出,在狀況未明的情況之下,竟然傳出農業金庫將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把目前全國農業金庫總存款將近7,000億元,投入到ODA計畫中,提供廠商借款。親民黨團認為,在毫無計畫及評估標準下,就準備將農漁民辛苦存下的血汗錢拿去作為政府的賭本,其作法實在可議!周陳秀霞委員也提到,農業金庫是為了配合政策推動我國的農漁村經濟發展,讓農漁民能在低擔保情況下,讓他們得以更有保障的發展農漁業。但現卻要變成民進黨的小金庫?高金素梅委員則呼籲,農民存在農會的錢,本該回歸農業、鼓勵青農回鄉。
李鴻鈞總召也表示,農業金庫因為放款率低迷,所以想藉由ODA來改善體質,但親民黨團質疑:
一、農業金庫放款率低,代表農民申請貸款困難重重,政府不思考如何改善放貸機制,提升資金流動,卻想著要透過風險更高的國際放貸操作來調整體質,根本本末倒置。
二、我國重大工程都是國外廠商承包,例如:機場捷運、風力發電、高鐵…,這樣的ODA案,我國有能力施作的廠商又有幾間能參與? 難道政府沒圖利特定廠商的嫌疑嗎?
三、過去因外交政策考量而啟動的失敗海外工程案不在少數。但在無邦交的情況下,政府又能給台商多大保障?失敗投資案的呆帳又要找誰負責?
李鴻鈞總召強調,硬實力鬥不過銳實力,不如專心拚軟實力。目前新南向計畫中其中一個環節,是人才培育的項目,但迄今成效卻不如國合會針對友邦辦理的「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2014年從我國成大畢業的醫學生在去年時,成功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康納爾島建立第一家診所。除了政府本身的計劃,台灣民間的動能其實也非常強,單從104年到106年,各教學醫院接受外國醫事人員來臺臨床進修的醫師人數就有1445人。與其將資金投入風險不明的跨國工程案,不如投入人才培育的專案,確保我國人才的充沛,以因應日後人才缺口的困境。
周陳秀霞委員提到,民國92年制定《農業金融法》,是要建立農業金融體系,讓農漁民的存款跟資源可以得到妥善的運用,來幫助農民、農村與農業的發展。所以 94年由農漁會發起設立資本額200億元的全國農業金庫(各地農漁會投資51%,政府投資49%),將農漁會信用部多餘的資金轉存入農業金庫,來更有效率的利用,結果事與願違。
農業金庫因為過度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導致鉅額虧損,96年投資群益抵押債務受益憑證(CDO)損失1.8億元、97年投資玉山銀行CDO、法國巴黎銀行A3券損失51.4億元,還有雷曼兄弟債券損失49.1億元,98年投資標準銀行B券資產損失4.95億元,合計高達107.25億元,等於賠掉公司資本一半,造成國庫、農漁會及農民鉅額重大損失。過去的教訓歷歷在目,監察院的糾正也猶言在耳,沒想到政府竟然還要堅持抹乾抹淨農漁民的血汗錢去投資ODA!她要求,農業金庫資金運用的前提是要「投資台灣」、「投資農民」、「投資農村」、「投資農業」,而不是把洗錢到海外。
高金素梅委員則指出,農業金庫很多資金,台灣也有深厚的農業技術,這些資金應該拿來擴大辦理低利貸款,讓青年回鄉務農的政策可以活絡、讓農民不用擔心沒錢買好的農機、讓農民不用擔心沒錢蓋廠房。把錢留在台灣、把錢留在農村,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