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英文沒在怕》該如何面對這個大環境? (8.2/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其中除了社會普遍落後的性別價值觀,無論是發展而犧牲環保與國民健康,偽造汙染...
《#菜英文沒在怕》該如何面對這個大環境? (8.2/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其中除了社會普遍落後的性別價值觀,無論是發展而犧牲環保與國民健康,偽造汙染的檢測資料、企業各層級人員的互相包庇,或者外資入侵的惡意併購,電影《菜英文沒在怕》都以「舒逸推理」的形式結合懸疑、喜劇、勵志與社會議題等多種類型元素,在全片即使探討著嚴肅議題卻又不失輕鬆幽默和娛樂性的氛圍之下,不僅讓觀眾能夠自行選擇想要關注或聚焦的重點,也使得導演希望藉由《菜英文沒在怕》傳達的主題思想能被更多人看見。
⠀⠀
如同去年在韓國引起話題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這次《菜英文沒在怕》也以女性在職場內受到的壓迫與不公平對待,即使年資高、有能力且勤奮工作,依然遲遲得不到升遷機會呈現出韓國社會普遍落後的性別價值觀,或許電影以她們缺乏英語能力來嘗試化解這些矛盾,但真實情況真的是如此嗎?而面對這樣艱辛的處境,《菜英文沒在怕》故事最後又是誰跳脫這個結構核心,成功拯救原本岌岌可危的公司?
⠀⠀
就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功,所以也容易為了能在未來獲得更好的待遇,或者害怕麻煩而選擇跟惡人同流合污,使得間接傷害到第三者的權益,甚至讓不知情民眾因為飲用污水、灌溉農作物對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但即便如此,無法改變的根本人性能夠被當作是消除自身過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的藉口嗎?
⠀⠀
我喜歡《菜英文沒在怕》片中一段主角子英以「幫忙申請補助的公司職員」身分來到被苯酚污染的地區查看現場狀況,剛好碰見一位熱情的女高中生請她吃自家種的蘋果,使她因為清楚公司隱瞞汙染事件的真相而產生遲疑、無法咬下眼前這顆蘋果的戲,不禁讓我想到今年改編自 1998 年美國杜邦洩漏鐵氟龍真實事件的《黑水風暴》,或許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同理,若所有人都能像主角子英那樣從受害者的角度換位思考,類似這樣的事件還會在我們手中發生嗎?
⠀⠀
我也喜歡《菜英文沒在怕》除了女性獨立自主之外,更透過一起震驚全國的河川汙染事件成功跳脫原本性別刻板印象的框架,進一步延伸到關於整個社會的主題。看著電影裡子英、宥娜與寶藍三位主角雖然作為面對未知前途與未來感到徬徨、欠缺身份認同的「X世代」,但她們卻依然以自身的勇氣與道德良知,努力去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我們怎麼能不被這樣的行為給感動?
⠀⠀
或許除了期待所有企業和製造商都能安分守法、履行社會責任之外,身處於這個世界中,我們是否也有能力與權利去選擇和決定這個社會的未來走向?或許《菜英文沒在怕》片中三個小女生無法以吹哨人的身分孤身對抗在法律、新聞界都有一定程度影響力的財團,使她們即便掌握了所有證據仍舊失敗,甚至還因為曾簽署保密條款而面臨可能被公司索賠的命運,但就像片尾小股東們累積起來也能成為一股足以敵過惡意收購集團的強大力量,作為這個社會的其中一分子,未來面對類似事件將會如何選擇呢?
⠀⠀
整體而言,從今年幾部韓國電影《政客誠實中》、《翻供》、《整容液》、《詭憶》到這次《菜英文沒在怕》,我都能從中感受到韓國電影工作者在一部商業電影中結合社會議題,但最終又不會讓觀眾感到沉悶無趣的強大創作能量。其中鮮明的人物塑造與高我星、李絮、朴慧秀三位女演員三人三色的演技表現,不僅跟全片多元且豐富的故事內核相得益彰,她們在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逐漸找到生活的意義也引發觀眾內心強烈的共鳴,《菜英文沒在怕》能在上映後就空降韓國票房冠軍不是沒有原因阿。
#삼진그룹영어토익반 #SamjinCompanyEnglishClass #李忠弼 #이종필 #高我星 #고아성 #李絮 #이솜 #朴惠秀 #박혜수 #鄭伊書 #정이서 #韓國電影 #影評 #電影 #如履影評 @garageplay.tw
農作物失收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農作物失收英文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狂迷投稿】 文:Alvin Tsang《#農情家園》
『夢想與家庭只能二選一?』
臨近奧斯卡,有份角逐的電影都陸續上映,《農情家園》(Minari)就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最特別之處,是以韓國移民家庭作為主軸,講述一個家庭在美國這個對他們而言的異鄉追尋務農美國夢的故事。電影以移民為中心,但是沒有刻意渲染移民或在美少數族裔平權的思想,反而是樸實地以這個家庭探討移民者的心態和人生,令電影多了一份純粹。其中一個電影值得讓觀眾深思的問題,就是在追夢和家庭之間是否只可以選擇一個?
.
家庭情誼的挑戰
相比不少有關在美少數族裔和移民的電影,《農情家園》並沒有把焦點聚焦在他們會面對的外在因素中,例如美國人的歧視等,而是聚焦在家人的日常相處上。一家之主Jacob (Steven Yuen飾)一心透過務農改變現況和希望在子女心中樹立成功的形象,卻有點過於理想主義,令妻子Monica (韓藝璃 飾)經常擔心。Monica為人顧家審慎,特別著緊兒子的心臟病問題,故此對於Jacob給一家的新生活不時顯得擔憂和不滿意,夫妻之間常有爭吵磨擦。
.
電影前半部分細膩刻劃了Jacob一家移居郊區後的生活,雖然是一個新開始,但是生活不如理想中如此完美。新環境的未知顧慮、生計的不確定性和人離鄉賤的隱憂都令Jacob和Monica時有爭執。改變一家生活的就是外婆順子(尹汝貞 飾)的出現,她為人粗鄙好賭,卻十分疼愛孫兒 David (Alan Kim 飾)。即使David曾出言頂撞和作弄她都樂意包容。由於順子長期居於韓國,最初到來時與Jacob一家在美定居多時的生活未能完全融入,特別是David對於順子的外婆形象的期望落差使他早期不太情願與她相處,亦反映韓國移民與一般韓國人價值觀和生活的差異。順子與David日漸磨合,還有後來中風引起的家庭危機成為這家人重新反思的契機。結局中Jacob讚嘆順子選址種植水芹菜,同時是他感激岳母拯救了他幾乎分裂的家庭。而順子下落如何則被留白。
.
兒子David在電影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David患有心臟病,為人天真頑皮,好動而且偶然不聽話。他的病情一度是Jacob一家十分擔心的問題,Monica亦因為新居離市區太遠而擔心一旦David有事會趕不及治療。David與外婆順子的相處同樣一度是父母們的頭痛問題,但是隨著David和順子的融洽和病情的穩定,令整個家庭出現了轉變。導演對於David的著墨某程度上稍為較Jacob多一點,相信是想表達子女對於維繫家庭的重要性。例如一次父母吵架,他與姊姊Anne(Noel Kate Cho 飾)放紙飛機嘗試化解爭執。雖然失敗,但是這裡都反映了子女在家庭上可發揮的作用。
.
夢想的抉擇
Jacob想追求的是美國夢,但過程充滿不如意。夢想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他亦一度難以取得。導演從他身上道出的是追求美國夢時難免遇到的現實難題。
.
Jacob一心務農完成改善生活的夢想,但是難題多多。工作方面,農場的水源不足導致泥土不夠濕潤,影響收成;對外尋找買家亦困難重重;但是最令他追夢路上最苦惱的,始終是久未處理的家庭問題。Monica對於Jacob務農經常憂慮,成為兩夫妻之間的婚姻危機。陪兒子應診前後,Jacob和Monica交談時都對現況深感辛苦,Monica更主動提出分開。電影從中表達了追夢時面對的困難,特別是已經有家室的人的危機。為了夢想,家人的相處和感受受到疏忽。即使初心是為了改善家庭環境都不是絕對。夢想與家庭之間是否只可以二選一?
.
結局中,一場小火令Jacob的收成付諸一炬,但是過程令他明白家人的重要。一家人在小火後於家中地板共睡,可見一家人重新磨合。而Monica亦與Jacob一起參找新的水源,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夢想有大有小,人生本來就是充滿挑戰和難關。也許最後不一定可以達成夢想,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到處都可以是自己的家園,夢想亦到處都可以找到實現的契機。
.
作為韓國人的身份認同
電影的主演和編導鄭一朔都是韓國人,因此,電影有不少地方都展現了創作班底對於自己作為韓國人的身份認同感。最為明顯的正是電影的英文名《Minari》,所指的是韓國盛產的水芹菜。Jacob初期即使順子建議都沒有答應嘗試種植這種菜,或許是希望農作物能夠貼近美國的生活。當然,他也曾提過自己的務農生意亦有望在韓國移民的市場中成功,可見他對韓國民族仍然有一定歸屬感,只是事業心重令他沒有刻意顧及。而且,他亦是因為當時韓國生活比較艱難才舉家移民美國。結局中,Jacob決定用順子從韓國帶來種植的水芹菜東山再起,反映的是韓國移民即使人在異鄉都對故鄉不忘本。
.
總結
《農情家園》以在美韓國移民為故事重心,把一代韓國人在他鄉生活的點滴呈現得不俗。結構完整而且基於導演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本流露出十分真摰樸實的親情。演員的演技都十分出色,還有電影的鏡頭都拍出給人舒服的暢快感,陽光下的綠草和平原在鏡頭下給人心曠神怡,是今年難得的佳作。
.
×☝🏽☝️☝🏼多謝投稿!有嘢想講,都歡迎各位投稿分享你嘅睇法~×
.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傾講電影有你起頭!
.
*追蹤 instagram【 madman.movie 】有你著數!
*// https://www.instagram.com/madman.movie/ //
*
*緊貼【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獲得最新電影資訊!***
------------------
░電影資訊 ░獨家影評 ░幕後製作 ░戲院優惠
Fb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
農作物失收英文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十二月第三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中澳關係緊張中國對澳進口令再擴大/印度新德里農民反政府法案/英國脫歐貿易協議13日進行最終談判/中捷19日通車跳票盧秀燕鞠躬道歉/央行出手打房/法週刊小英總統與四大領袖並列】
國外:
#中澳關係緊張中國對澳進口令再擴大
今年中澳關係緊張,中國對澳洲祭出不少進口禁令,近日澳洲國會通過法案,賦予總統否決及廢除與外協議的權力,此法對中國「一帶一路」造成阻礙。
#印度新德里農民反政府法案
印度政府祭出〈新農業法〉引發當地農民反彈,並發動罷工。新的政策旨在開放私人企業購買農產品,農民擔心削價競爭會失去議價能力。
#英國脫歐貿易協議13日進行最終談判
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後,明年將全面退出歐盟。但與歐盟的貿易協定遲遲未談妥,很有可能無協議的退出歐盟。
國內:
#中捷19日通車跳票盧秀燕鞠躬道歉
盧秀燕今天上午9時親自對外說明,道歉宣布取消12/19通車典禮,因為故障原因未完全釐清,「我寧可挨罵,但市民安全至上。」。
#央行出手打房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7日無預警宣布祭出房市針對性審慎措施,公司法人第一戶房貸限貸六成、無寬限期,第二戶以上房貸限貸五成,無寬限期。自然人部分,第三戶以上房貸限貸六成,無寬限期,高價住宅貸款(俗稱豪宅貸款)維持目前六成、無寬限期規定。
#法週刊小英總統與四大領袖並列
人民團結一致,台灣不只防疫模範生,穩定的經濟成長以及科技專長都不容忽視。
-
今年中國陸陸續續對澳洲出口的牛肉、葡萄酒、棉花等進行制裁。近日澳洲國會通過新法,賦予總理可以否決或廢除州政府與國外的協議,此法也將阻礙中國在澳洲「一帶一路」的發展。
兩國關係的惡化可追朔到2017年澳洲政府意識到中國在當地的勢力強大,干預澳洲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通過〈反外國干預法〉,將中國境外勢力驅逐,阻擋滲透。澳洲更是第一個禁止華為的國家;新冠肺炎爆發,公開呼籲聯合國針對疫情源頭中國,展開獨立調查。北京表示抗議,野埋下兩國交惡因子。
中國抵制澳洲商品事件,引發了諸多討論。台灣外交部在twitter 貼出澳洲紅酒照,表示「我們與澳洲站在一起」,美國也表示會在派對上使用澳洲葡萄酒,顯示了全球的防中陣線。
印度新德里農民因反對政府法案,進行抗議示威、大罷工,導致新德里地鐵多處關閉。印度政府今年祭出〈新農業法案〉包括開放私人企業直接購買農產品,放寬農產品價格管制、取消農作物最低保障價格等。農民認為此法案迫使他們失去議價能力,無力對抗資本的削價競爭。
預計今年脫歐的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協定遲遲未談妥,在漁業與競爭條款等議題卡關。雙方都不樂見在談妥的情況下脫歐,若破局的話,英國恐面臨物價上漲、生鮮產品飆漲、外銷關稅等衝擊。
中捷於試營運期間發生連接器軸心斷裂,暫時停止營運,原訂於19日全面公車,但今日快出來道歉說要確定安全後才能通車。盧團隊只要出事就習慣拉人墊背。中捷的安全與通車台中市政府都要負最後責任,但盧團隊在試營運之前,不斷地將通車做為政績,但出事了就想甩鍋給北捷。對於只會收割的盧團隊,遇到危機就被人看破手腳,只會一再道歉。市民不需要只會作秀,出事卻一再道歉的市長,我們要的是願意承擔、願意做事的市長。
今年台灣房市受惠於防疫佳、台商資金回流、低房貸利率,使得房市景氣大好,但恐造成房價飆漲,民眾仍舊買不起房子。日前行政院拍板「實價登錄2.0」期望透過將房價資訊更為透明,幫助消費者了解市場波動;而12月7日時,央行則開始管控房屋與土地貸款的貸款成數,這讓很多投資客無法再透過貸款的大量資金哄抬房價,過去許多靠房地產起家的人,也紛紛出來反對此項政策,顯見此項政策已打中某些要害。
日前法國週刊,刊出小英總統與四大領袖並列的封面,並以「台灣怎麼做到的」為題,報導台灣防疫成功。除了防疫之外,穩定經濟成長及科技專長也都不容小覷。週刊指出:「儘管中國有優勢,但它離贏家還很遠。非法治國家資本主義與一黨專制獨裁者的聯盟不可能持久,它是人性的惡夢;而香港的示威與台灣的對抗,則是人性的展現。」台灣能於此週刊出現,主要就在於中國的打壓,反而讓台灣有了舞台、有了正當性,但圖中可以看到中國遮住了蔡英文總統的參賽號碼,猶如現在台灣的狀態:看得見,卻無名字。
#DecemberW3 #Eventsofthe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