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辰雨畫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辰雨畫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辰雨畫廊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Lightbox攝影圖書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8月的攝影展訊需要被看見 於是睽違兩個月,醞釀多時... 我們也彙集並推薦了 8 月的攝影與藝文展訊清單! ⠀ 隨著各場館開始進行預約、分流進場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展覽消息也雨後春筍般的公布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
辰雨畫廊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4:36:08
#8月的攝影展訊需要被看見 . 於是睽違兩個月,醞釀多時... 我們也彙集並推薦了 8 月的攝影與藝文展訊清單! . 隨著各場館開始進行預約、分流進場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展覽消息也雨後春筍般的公布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moom bookshop #關渡美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都有新攝影展資訊...
辰雨畫廊 在 James Yang Yong Co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2:59:13
【本週六 12/22 創作歌手James楊永聰 x 人嶼 跨界對談】 多霧的倫敦是水城市 冬雨的台北是水城市 水城市讓夢想與真實相遇 記憶 Lost & Found 🌲🌲本週六晚上創作歌手 JAMES 楊永聰 將和人嶼總監劉辰岫有精彩的跨界對談,千萬別錯過了! ⏱時間:12/22 19:30-2...
辰雨畫廊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月的攝影展訊需要被看見
於是睽違兩個月,醞釀多時...
我們也彙集並推薦了 8 月的攝影與藝文展訊清單!
⠀
隨著各場館開始進行預約、分流進場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展覽消息也雨後春筍般的公布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moom bookshop
KdMoFA 關渡美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皆有新攝影展資訊公布!
加上許多5、6、7月的展覽也持續展出中!
⠀
先鎖定好目標之後再出發吧!
也提醒大家在出門之前,#先做好場館的預約、#遵守分流入館程序與防疫措施,在開心之時也不忘謹慎對待🤗
⠀
🔥 嘉義市立美術館 的《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攝影展以及 Lightbox 合作策劃的《山景變貌》攝影書展也持續進行中!!
__
.
更多有趣資訊,看看Lightbox的IG
www.instagram.com/lightbox_lib
.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內容,歡迎支持Lightbox
https://bit.ly/3lmd0Bv
__
📸攝影與影像相關展覽訊息
⠀
►總是春光乍現 NEW!
展期:07/27-09/19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s://bit.ly/3zXRQxl
⠀
►流・忘: 林羿綺、羅玉梅聯展 NEW!
展期:07/31-08/28
地點: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https://bit.ly/3j4iEp3
⠀
►潮汐時間表:瑪莉娜.克魯斯 NEW!
展期:07/16-10/17
地點:關渡美術館
https://bit.ly/3fh52Wf
⠀
►伏流─1980-2000年台灣藝術集結台北篇 NEW!
展期:08/04-10/09
地點:立方7F(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https://bit.ly/3zW2t3O
⠀
►臺灣的模樣 NEW!
展期:07/29-12/05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https://bit.ly/3C4nyuP
⠀
►李立中: 夜間飛行 – 台灣空戰記事 終章 NEW!
展期:07/17-08/15
地點:紅野畫廊
https://bit.ly/3lnFWZA
⠀
►夜遊|李威辰 個展 NEW!
展期:07/31-08/21
地點:F Studio
https://bit.ly/2VakHjt
⠀
►前我我後:桑島智輝攝影展 NEW!
展期:08/01-10/11
地點:moom bookshop
https://bit.ly/3j7OAJf
⠀
►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NEW!
展期:05/15-09/05
地點:鳳甲美術館
https://bit.ly/3xfYv4j
⠀
►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 — 吳其育個展
展期:05/08-08/08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https://bit.ly/3ugvPrl
⠀
►心神出遊─廖祈羽個展
展期:03/27-08/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sK2Xaj
⠀
►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
展期:03/13-08/29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aVsF51
⠀⠀
-📸更多藝文展覽活動訊息-
⠀
►勒法利計畫 NEW!
展期:05/15-08/29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https://bit.ly/3jdiPyy
⠀
►「mapalak tnbarah 路 折枝」Pulima 藝術節 同盟關係 成果展 NEW!
展期:07/17-08/29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https://bit.ly/3ieTHI9
⠀
►歷史.當代 NEW!
展期:05/15-08/22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s://bit.ly/2WwliMy
⠀
►詩性維度 NEW!
展期:06/26-12/05
地點:毓繡美術館
https://bit.ly/377xt4G
⠀
►「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NEW!
展期:06/06-09/30
地點:花蓮縣豐濱鄉
https://bit.ly/3xhd4Vc
⠀
►「共存著」 — 2021文化平權駐村計畫第三季藝術家聯展 NEW!
展期:07/23-08/15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https://bit.ly/2WvKVgw
⠀
►《靈山誌》林彥翔個展 NEW!
展期:07/31-08/29
地點:水谷藝術
https://bit.ly/3C3eLsY
⠀
►《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 劉文琪個展 NEW!
展期:08/07-08/28
地點:良室藝術空間
https://bit.ly/3laOYt4
⠀
►存在狀態 States of Being NEW!
展期:08/03-08/24
地點:立木畫廊
https://bit.ly/3xeIv2K
⠀
►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展期:05/01-10/17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efn6QF
⠀
►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
展期:04/24-09/05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https://bit.ly/3uih0EK
⠀
►PLAYBOUR 煉身史
展期:05/15-08/07
地點:本事藝術 Solid Art
https://bit.ly/3nHfFVu
⠀
►請跟我來 – 倪祥個展
展期:05/08-08/15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efIxRF
⠀
►花園──王煜松個展
展期:04/10-08/22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mdfujS
⠀
►injector after Null:鄭先喻個展
展期:03/27-08/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dwclaS
⠀
►【迴盪之聲】寶藏巖文史常設展
展期:2021/03/27-2022/02/06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轉角2號、防空洞
https://bit.ly/3fAR9TO
⠀
⠀
圖片來源|
《臺灣的模樣》攝影展覽現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辰雨畫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年不遇的天才:董承濂.藝術的力量》
他是蔣勳特別推崇的藝術家。當時董承濂還是蔣老師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蔣勳已經意識到一個傑出藝術家即將誕生。
采泥藝廊一展出董承濂作品,蔣老師即發訊息給我,「如果必要,我可以陪妳一起。」
結果我的身體一直沒有康復,今天終於好一些,直奔采泥畫廊。事先我並未通知畫廊,卻在門口巧遇董承濂。而他本來上週已經要回美國Oregon ,延期至今晚。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天才親自的導覽。
影片是董成濂此次除了內外宇宙(Inside& Outside Cosmos),最受矚目的作品。他取名「花.香」,我自己給了一個新名字,Blessing Rose.
其他展品包括因新冠病毒而創作的「聚散離合」,「陰睛圓缺」。人們因為大流行疾病,孤獨而居,但相聚的時候,我們真的在一起嗎?
陰睛圓缺,從一個黃色的亮光開始,光彩愈來愈凝聚,就在轉為繁華金橙橘色時,光消失了,出現鏡中的自己:然後那個鏡中折影的你又被新的金色亮光遮蔽了。陰、睛、圓、缺,在你以為最光彩奪目的時候,正是你消失的時刻。
最令人感動的兩件作品,包括「果樂」,如希望之光,讓我想起Leonard Cohen 的詩歌,光代表希望,黑暗代表永恆。我望著作品,竟然流下了眼淚。董承濂的作品中,他以特別的原創精工、設計、裝置、科技,使一個藝術品可以擁有巨大的如詩歌、甚至超越詩歌的能量。
他的「內外宇宙」,是此次展品中最強烈的震撼創作。明日再為各位介紹,而且我錄下了創作者本人親自的解說。
看完展覽,我告訴蔣勳老師我的感觸。他說:天真、善良、專注、溫柔-⋯⋯Nick (董承濂小名)有一切童話般的美好品質。
如果你想探觸也尋回自己失去的天真善良靈魂,如果你想冥思人、光、移動、鏡、反射、宇宙、我們的內在、外在與宇宙的對話:在擁擠的台北市某個角落,有一個可以帶你靠近一個無邊界天堂宇宙的地方。
https://www.facebook.com/studioDONG
蔣勳撰文介紹董承濂:
承濂對金屬工藝的興趣已經不局限在材料本身,他自幼學過小提琴,對聲音很敏感,他也一直著迷於宇宙天文星體的奧祕,著迷於物體引力與漂浮的物理現象,他近期的作品大量試探與現代科技結合,成為綜合磁力懸浮,聲音與光的多重裝置。
2014年在台北的展出,以磁懸浮動力運轉的五組金屬球體,像宇宙間星體的秩序,安靜地互動著,靠近或離開,吸引或排斥,彷彿不可見的〈黑洞〉〈白洞〉冥冥中因果的軌道,自有牽引,不生不滅。
美術中「術」的訓練承濂陸續專注而認真的練習,素描、書法、油畫、篆刻、金工,但在進入四十歲前後,他所學習的「術」都必須歸向一致的美學核心。
那有點像他近期作品對宇宙銀河系星體的探討,他彷彿尋找著浩瀚宇宙間不可知的秩序,那些星球與星球間的牽引運轉,是什麼樣的力量在維持?引力之間有一定因果嗎?
他在作品裡詢問著,探索著。「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想起在承濂大二時上中國美術談到的屈原的〈天問〉的句子,詢問時間的最初,詢問空間不可知的上下秩序,兩千年前屈原對茫昧宇宙的發問,彷彿也是一個年輕生命到四十歲在作品裡一直繼續探問下去的宇宙本質。
人類的確知道如此有限,因為自大,就被無明蒙蔽,因為謙遜,或許才會看到更多真相。
前兩年承濂從舊金山北上,跟我在溫哥華會合,到惠斯勒的冰原高處看那年難得一見的獅子座流星雨。
夏季八月的夜空,裹著毛毯,在闃暗的曠野裡看大片星辰殞落,宇宙的美,使人驚嘆,使人錯愕,使人感傷,如此揮霍,卻仍然只是不增不減。那一天我們談到《金剛經》,正是他二十歲書寫過的句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天真地說:「所以『如來』並不是佛殿上那一尊像——」
承濂2015年八月開始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的作品有十件,大概總了他近幾年系列性思考的宇宙現象和生命現象,像〈引力〉(Gravity),像〈空間〉(Space)(圖五),像〈關於永遠〉(about Forever),可能是西方希臘亙古哲人的物理學探問,也可能是屈原的〈天問〉,當然也可能是印度恆河岸邊探索生命者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現代創作者,其實不只來往於各種材質,無所拘束,其實也自由來往於古今中外,沒有民族或國家的界線。
那次亞洲大學展出的〈引力〉(Gravity),是旋轉墨色方塊,磁懸浮於一平面上,平面隨方塊重力凹陷變化,使我想起探索外太空星球者的腳,踏上無重力的空間。
我們要如何界定自己肉身的重量?如何界定一根羽毛與一片落葉的重量?
或一聲嘆息的重量?
經過拋光處理的金屬球,以磁懸浮方式在虛空中運轉,上升或下沉,靠近或離開,華麗而又孤寂,像天空星辰,也像我們生命的際遇。
叫作〈時間〉(Time)的旋轉沙漏造型,用玻璃纖維構成,畫滿超現實素描,懸浮在木製基座中,因為沒有附著的上下點,更像時間無始無終的輪迴。
最近的作品,他開始把自己長期訓練的素描繪畫在立體的大型雕塑上,像〈關於永遠〉,三公尺直徑的旋轉動力雕塑,裝置著18扇葉片,葉片翻轉,畫中地平線也跟著翻轉,馬賽克鏡片閃現創作者的素描,彷彿人的創作,在永恆時間裡,或許也只是瞬間的存在。
然而,朝日或夕陽,潮汐或滄海桑田,何嘗不是「瞬間」?
我曾看到一組作品,題名是〈不思議片刻〉(Divine Moments)一張古舊的木製搖椅,在空間裡彷彿可以靜靜搖晃,是沉思的時間,是回憶的時間,是冥想自己和宇宙的時間,在搖椅上是三件磁力懸浮的物件,像變形的蛹,像還在探索自身形狀的生命,探索著,思維著,可以是這樣嗎?或是還有其他可能?「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所有的「相」,都還在演變中,都在變化,不是最後定論,在那一時刻,時間在變化,空間在變化,自己的生命也在變化。沉思、冥想與回憶,或許都只是假設,因為謙卑,才可能領悟一點真實吧。
我問承濂這件作品的創作思考,他說是2014年回台灣展覽,偶然的機會跟家人去道場,隨信眾靜坐,剎那間感覺到自己身體內的變化,感覺到時間與空間跟自己的對話,感覺到身體裡許多空間的變化,感覺到光,感覺到聲音,一個神祕而又如此真實的世界。一張木製的老舊椅子,三個磁懸浮的現代物件,有了不可知的因果,有了與創作者對話的因果。
藝術創作是一種漫長的修行,修行有宿慧,也有機緣,承濂坐在自己裝置的許多磁片構成的空間中,冥想、靜坐,他或許也嚮往自己的身體可以無重力,可以懸浮,可以更自由出入於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可以跟宇宙對話,可能是「磁場」也可能是「領悟的道場」,在時間之流中,恆河的沙,無數、無量、無邊的虛空,這肉身會輪轉成不同的肉身,曾經在某一星體,也會再去往某一還未曾知悉的星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http://m.udn.com/xhtml/HistoryArt?articleid=4406099
董承濂
展覽簡介
「壇城」是梵文「मण्डल」(Mandala)的意譯,音譯即為「曼陀羅」,形象上則以精細繁複的唐卡幾何圖騰為人所知。
壇城有「輪圓具足」、「聚集」之意,在密續意旨「擷取精華」;古印度時代用以指稱國家領土與奉神祭壇;於現今一般世間法中,則指佛壇、佛堂或唐卡,乃至上層供奉的佛像與菩薩像等。
壇城的外在意義,是指諸佛菩薩本尊安住的淨土宮殿;內在意義,則是眾生心的清淨相;是故壇城不僅象徵本尊,同時也是揭顯宇宙真理的圖繪。
壇城有如構成天堂的藍圖,不同的幾何造型象徵不同的佛菩薩,又或對應特定的天界,凝縮其中的顯像與意境,在意義與形象上兼具「無限之大宇宙」與「內在之小宇宙」不二的意涵,成為觀想修行的憑藉。
依據西藏密續傳統,佛壇上應備「八供」:「水、水、花、香、燈、塗、果、樂」。此「八供」,是世間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的具象表徵,故也是所謂「美好圓滿,有如天境」的構成要素。本展《壇城》展出的四件作品,即將「八供」分為四組各兩供,相互結合衍生創作,引領觀者進入精神性的領域。另外,運用天文學、物理學等探索時空的科學理論,本展盼望以豐富的視聽語彙,創造猶如宇宙變幻的眼界,打造精神境界的饗宴,使人跳脫每日的周而復始,以「空」來進行療癒。作品不帶任何敘事/故事,以其實體作為媒介,傳遞氛圍,讓意識放空,協助觀者前往探究個人自身未知的領域。
辰雨畫廊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濕隨筆】
一輪皎潔懸在那潑墨般的夜空,
赤紅不見底的忘川水聲潺潺不絕,
映著明月將其染上一抹暈紅...
寂夜無雨,
我卻打著紙傘,
佇立在幽靜的岸上,
等著擺渡者應著時辰前來。
我望著夜空,
喃喃哼著歌...
「兒女情 前世帳
妳的笑 活著怎麼忘
美人淚 斷人腸
這能取人性命是胭脂燙...」
曲終,
惆悵的淺淺一笑,
遺憾亦或釋懷,
這無解,
天上無解、
人間無解,
陰司,
亦無解。
誰管那用情至深,
不思議的邂逅又如何?
緣說無緣便是無緣了。
這傘,
是不能再爲妳撐了。
時辰將至,
只聽一個蒼老的聲音招呼道,
我尋聲向川面上望去,
一葉輕舟緩緩行來,
搖晃著微微閃爍的引魂燈,
是擺渡者,
久見的老人。
「墨大人,許久不見了。這回人間的任務還順利否?」擺渡老者一臉枯瘦卻和藹的看著我說道。
「還行,老先生可好?這回又要麻煩您了。」我說。
「挺好、挺好。上來吧墨大人,讓老夫渡你登那彼岸。」他向我招了招手。
「老先生還是叫我大夫吧,叫大人挺彆扭的。」我說。
待我一踏上擺渡的輕舟,
忘川登時無波無瀾,
逝者禁聲,
靜謐的很安祥。
隨著老者的長篙擺盪,
木舟不久便靠向了彼岸。
在我舉足登岸前,
不經意的又回頭望向夜空中的皎月,
蹙著眉頭若有所思,
只聽老者說道⋯⋯
「墨大夫,過了三途,回頭處的過往雲煙便與您無關了。」
我失落的微微一笑,
轉身,
不言不語,
執著傘走向歸處。
去了人間走一遭,
嚐過無端相思、
無盡相思,
最後也只能飲卻相思。
妳是落入凡塵的瑤池玉女,
而我卻來自無間陰司⋯⋯
我們見的月,
能是同一個嗎?
戒掉吧,
只能戒掉了。
戒掉妳那令人朝思暮想的容顏,
戒掉妳那足以傾城的回眸一笑,
戒掉那無法輕描淡寫的思念...
放下筆墨,
不再爲妳而寫,
不再爲妳而繪,
不再、
不能、
也不許....
也許這樣,
回頭處的過往雲煙,
才能真的與我無關。
——————————————
寫到這就好,
不然會變成醫屍番外篇😂
#圖文不符
#流氓醫師偽文青
#流氓中醫師的浮世畫廊
#隨筆而已沒故事
#別敲碗
#真的是隨筆而已
#歌詞取自胡彥斌的訣別詩
#LastOne
#Last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