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辭職被拒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辭職被拒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辭職被拒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辭職被拒絕產品中有68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924紐約時報 *【德州難民營清理結束 僅數千海地人獲准留在美國】 有近2000名海地移民從邊境的小社區Del Rio抵達休士頓,載運移民的巴士,每小時都有一班停靠在巨大的避難所。在San Antonio,美國當局已經允許數百人乘坐飛往紐約、波士頓和邁阿密等目的地的航班。近日移民和海關執法部門通...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瞧不起媽媽是妓女 黃越綏一句話敲醒逆子 ► ►https://youtu.be/xocrbcyhOuE ⭐帕金森氏症4大前兆 兩款人最容易染病 ► ►https://youtu.be/6BbgZGTfgz8 ⭐老公的媽摔斷腿 不帶小孩竟遭媳婦報復 ► ►https://youtu.be/IlYC6...

辭職被拒絕 在 SOYMIL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03:41

^^ 2021.7月 一些七月的回憶 人根本到不了天堂,因為人死後,靈魂會飛向天堂, 但在碰到雲的那一剎那,就會變成雨落下來。-燕尾蝶 七月是一個像靈魂一樣 卡在不上不下的月份-不在天堂 也不在人間 以為的迷惘又不像迷惘 以為的滿足也不像滿足 不好說也不能說 一切都卡在不上不下 連這個文案的...

辭職被拒絕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7:50:44

《阿里巴巴職場性侵案件》 編輯|沈沛育 阿里巴巴一位女性職員,在業務應酬時被灌酒,並遭到客戶猥褻及上司性侵,她透過內部管道申訴未果,因而在公司內部網路公布自身經歷,才成功引起社會輿論及公司的進一步處理。 - ❙員工遭客戶及上司侵犯,公司包庇犯罪 阿里巴巴旗下「淘鮮達」事業的女職員,因為上司王...

辭職被拒絕 在 蛇龜小姐的過期書報攤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09:57

《為什麼只有我要正直善良?》之,我們不要再委屈了。 每次跟朋友聊天,聊到人際關係的話題時我常冒出一句話:「如果可以當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兒/媽媽/太太/媳婦,誰要當瘋婆子啊?」通常,這句話說完都會引起對方的共鳴。 是啊,如果可以好好的相處,自然的互相尊重,那誰想在緊張關係裡步步驚心? 看到這裡...

  • 辭職被拒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1:30:02
    有 619 人按讚

    0924紐約時報

    *【德州難民營清理結束 僅數千海地人獲准留在美國】
    有近2000名海地移民從邊境的小社區Del Rio抵達休士頓,載運移民的巴士,每小時都有一班停靠在巨大的避難所。在San Antonio,美國當局已經允許數百人乘坐飛往紐約、波士頓和邁阿密等目的地的航班。近日移民和海關執法部門通過包機將大約2000名移民驅逐出境回海地。拜登政府雖試圖阻止更多人湧入邊境,但仍有數千人被獲准前往美國各地的城市,他們可能在美國居住數月或數年,等待移民聽證會結果。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haitian-migrants-texas-camp.html

    *【美國駐海地特使譴責拜登違反人道精神 遣反海地難民 憤而辭職】
    1400名從墨西哥和中美洲入境德州的海地移民被遣送回國,美國駐海地特使Daniel Foote譴責拜登政府的決定,稱將難民送回一個因地震和政治危機陷入混亂的國家是不人道的行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haiti-diplomat-resign-biden.html

    *【美國法定債務上限違約已迫在眉睫,葉倫出任財政部長後面臨迄今為止最大的考驗】
    2014年,葉倫擔任美聯準會主席時,面對共和黨人的盤問:如果美國的借款限額被突破,並且繼續支付國家帳單的措施被用盡,聯邦政府是否有計劃。葉倫說:這完全取決於財政部。現在同樣的災難,變成是葉倫的責任,她正面臨著作為拜登總統財政部長八個月來所面臨的最大考驗,面對國庫即將用罄,她必須說服拒絕提高舉債上限的共和黨議員,以防止債務違約可能導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debt-limit-fight-yellen.html

    *【美國疾管中心建議65歲以上老人加強第三針注射,展開對抗病毒的新行動】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科學顧問批准了針對美國老年人的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疫苗的額外劑量,但不針對醫療工作者,這與FDA美國食藥署的決定產生分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health/covid-boosters-vaccine-cdc.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阿拉斯加的醫院努力應對不斷惡化的疫情。根據《紐約時報》最近收集的數據趨勢,截至週四,該州平均每天每 10 萬人中有 125 例新病例,比全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多。這個數字在過去兩週飆升了 42%,自 7 月初以來增加了 20 多倍。
    #美國CDC尚未接獲要求判斷Moderna和嬌生疫苗接種者,是否可以針對接種輝瑞疫苗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署正在審查 Moderna 加強針的數據,但尚未收到嬌生公司的申請。幾位專家支持混合搭配策略,並表示隨著新數據出現,他們將重新審視Pfizer-BNT是否可以混打Moderna 加強針。
    #非洲衛生專家歡呼拜登的疫苗承諾,但呼籲提高贈與的透明度。
    #古巴預計將在 12 月 31 日之前使用國產疫苗實現“全面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在阿富汗治療冠毒的醫院中,近四分之一已經關閉。
    #澳洲人口第二多的維多利亞州宣布,一些因大流行而滯留在其他地區的居民將從 9 月 30 日起可以回家。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3/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德國大選在即,梅克爾為基民盟候選人拉票】
    投票通道將於周日開啟,梅克爾在全國各地的訪問表明,基民盟候選人Armin Laschet當前處於劣勢;此前梅克爾一直拒絕對繼任者表態。民意調查顯示,社會民主黨仍以約3%的微弱優勢領先。對德國和梅克爾的政治影響力來說,這場大選誰將獲勝意義重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world/europe/merkel-germany-election.html

    *【觀點:美中“秘密電話”背後的更深層問題】
    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和國防政策研究主任Kori Schake認為,米利的行為可能違反美國軍政關係規範。身心有恙的總統對民主構成威脅,但如果軍隊認為自己是民選領導人合法權力的仲裁者,也是危險的。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3/general-milley-woodward/

    *【在對抗中國的問題上,澳洲押注美國很冒險】
    洛伊研究所國際安全項目主任Sam Roggeveen寫道,澳洲似乎認定美國將長期參與亞洲事務,並準備在必要時打壓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是主動選擇進入亞洲,澳洲沒有這種選擇餘地。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3/aukus-australia-us-china/

    *【塔利班示好中國,阿富汗維吾爾人開始擔憂人身安全】
    近幾個月來,隨著美國撤軍、塔利班與北京關係升溫,許多早些時候從中國逃往阿富汗的維吾爾人急切地想要再次逃離。他們擔心自己會被塔利班當作棋子引渡至中國,以換取經濟援助和投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world/asia/afghanistan-uyghurs-china-taliban.html

    *【恆大命運懸而未決,投資者押注政府救市,公司股價意外回升】
    截至週四,恆大仍未對是否已支付一批當日到期的債券做出公開表態,中國政府也一直沒有鬆口,同時強調沒有一家公司大到不能倒。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當局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提振市場信心,包括向該國銀行系統注入資金。儘管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這家背負巨額債務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股價週四上漲了18%。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china-evergrande-bond-payment.html

    *【中國打造“內迴圈”經濟,外商立場現分歧】
    中國歐盟商會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對半導體、商用飛機、電動車等多個行業提供大力補貼,相關政策阻礙了外國在華投資。但一些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則更支持北京的政策。上海美國商會稱,三分之一的商會成員認為中國自力更生的戰略將有助於他們的收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china-business-survey.html

    *【美國2020年謀殺案激增近30%】
    FBI的統計資料顯示,這是自1960年有記錄以來該數位最為猛烈的增長。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年,但增速有所放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pshot/murder-rise-2020.html

    *【美國田納西州一超市發生槍案,造成一死12傷】
    警方在商店後面找到槍手遺體,據悉,該名男子在行凶後開槍自盡。當地官員稱槍手是在該超市工作的外部供應商員工,警方表示受害者傷勢“非常嚴重”。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3/us/shooting-collierville-kroger-tennessee

    *【歐盟計畫統一手機充電器規格,或將打擊蘋果】
    歐盟宣佈,計畫將USB-C連接器作為所有手機、平板、相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標準充電埠,以減少環境浪費,簡化設備之間充電器的切換。新法規很可能在2024年生效。這將給擁有不同介面的iPhone設備帶來極大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european-union-apple-charging-port.html

    *【國會防暴委員會傳喚川普的高級顧問,強化了對1月6日暴力事件的調查】
    調查 1 月 6 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的特別委員會,傳喚川普總統最親密的四名顧問,加強了對這位前總統,在這場致命騷亂之前和期間所做的事情的審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jan-6-committee-trump-white-house.html

  • 辭職被拒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11:32:50
    有 914 人按讚

    0923紐約時報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授權輝瑞公司為老年人和高危美國人施打加強針】
    在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歷經數周的內部紛爭後,FDA正式於週三授權接受輝瑞生物技術公司(Pfizer BioNTech)冠狀病毒疫苗,給予在至少六個月之後第三次注射疫苗,但限於65歲以上人群進行,以強化其疫苗作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pfizer-boosters-fda-authorize.html

    *【在新冠疫情峰會上,拜登為全世界接種疫苗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拜登總統宣佈冠狀病毒是一場“帶著全副武裝的危機”,他在週三提出結束此流行病的雄心勃勃目標,敦促世界領導人、製藥公司、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讓明年在全世界70%的人皆可接種疫苗的目標。但要實現拜登制定的路線,可能很難變成現實。因為美國製藥商並不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他們的新冠疫苗技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covid-summit-vaccine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拜登宣佈美國將再額外捐贈 5 億劑輝瑞疫苗,並承諾額外提供 7.5 億美元用於疫苗分送,其中大約一半來自一家參與全球疫苗接種的非營利組織。但發貨時間還是令外界沮喪:美國承諾捐贈的11億劑中,預計今年只發貨3 億劑。科學家警告: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時間越長,它就會因變種變得越危險,即使是對富裕國家接種疫苗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紐約最大的私立醫院的員工面臨接種疫苗截止日期。紐約州對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要求在9月27日前需要至少接受第一次疫苗注射。根據發送給員工的電子郵件,醫院警告員工,若未合法豁免的員工拒絕接種下,凡是仍未接種疫苗的人“將被視為自動選擇辭職”。
    #阿拉斯加的醫院努力應對不斷惡化的疫情。根據《紐約時報》搜集的最新數據趨勢,截至週二,該州平均每天每 10 萬人中有 117 例新病例,比全國任何其他州都多。這個數字在過去兩週飆升了 42%,自 7 月初以來增加了 20 多倍。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科學顧問開會,決定哪些美國人應該接種第三劑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以及何時接種。該委員會的討論是在週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進行了戲劇性的交流之後進行,當時顧問們壓倒性地拒絕向所有16歲以上的美國人提供輝瑞加強注射第三劑疫苗的提議,隨後一致投票贊成為一些高危險人群和65歲以上的人注射第三劑。
    #當拜登總統與各國元首齊聚一堂參加Covid-19 峰會時,副總統賀錦麗宣佈,美國將向一個新的全球衛生安全基金捐贈至少 2.5 億美元,政府希望該基金共籌集 100 億美元以應對流行病。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在阿富汗治療 Covid 的醫院中,近四分之一已經關閉。世衛組織稱阿富汗正處於“迫在眉睫的人道主義災難”的邊緣。
    #拜登總統正在召集一個由 30 名科學顧問組成的小組,在農業、生物化學和電腦工程、生態學、奈米技術和神經科學等各個領域,面對因應未來的流行病及氣候變化。
    #澳洲旅遊部長表示,澳洲可能會在耶誕節前開放邊境。澳洲原計劃在2022 年中期之前保持嚴格的國際旅行限制,現在計劃提前幾個月開放。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2/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疫情對經濟影響告一段落 美國聯準會發出削減貨幣政策的信號】
    美聯準會表示,可能很快十一月減少大規模購買美國政府公債,並表示可能會在2022年加息。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business/economy/fed-taper-interest-rate-increase.html

    *【在承諾“人道”主義方針的背後,拜登政府卻使用威懾性的邊境政策】
    對海地移民的驅逐是拜登總統如何運用前總統川普制定的一些最激進的移民方針的一個鮮明例子。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immigration-border-haitians.html

    *【美英澳潛艇協議後,拜登首次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通話】
    白宮將這次對話描述為“友好的”。拜登和馬克洪同意下個月在歐洲會面,很可能是在義大利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期間。白宮助手表示,兩人也有可能單獨會晤,以顯示修復美法關係。馬克洪還同意下周派駐美大使,返回華盛頓。此前澳洲退出了購買法國製造潛艇的交易,引發外交衝突。法國召回駐美國大使表示抗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macron-france-australia.html

    *【美英澳防務協定或加速亞洲軍備競賽】
    中國正在膨脹為一個軍事超級大國。印度、越南和新加坡正在增加國防開支。日本也傾向於這樣做。現在,澳洲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持下,讓與中國的軍事競爭在亞洲躍入了一個緊張的新階段。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922/australia-china-asia-submarines-military/

    *【美國不能將TPP拱手“讓給”中國】
    北京申請加入TPP,在外交上相當於美國申請加入中國在亞洲的“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倡議,或者俄羅斯申請加入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因為俄羅斯控制著加拿大以北部分北極圈地區。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巧妙的惡作劇。
    但這一策略暴露了美國在對華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真正弱點,中國已成為美國在當今貿易和外交國際體系制定規則主導地位的最大挑戰者。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2/china-biden-australia-tpp/

    *【恆大危機之外,中國經濟發出警告信號】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恆大可能成為中國的“雷曼時刻”。該公司已就週四即將到期的債券支付與投資者達成協議,但這可能無助於解決北京面臨的更大威脅:中國整體經濟增長走向疲軟。由於汽車銷售放緩,零售額低於預期,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建築行業衰退,美國銀行將對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至5.3%。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business/economy/china-economy-evergrande.html

    *【烏克蘭總統高級助手遭遇伏擊】
    Serhiy Shefir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親密好友,其汽車于週三在基輔郊外遭遇埋伏。Serhiy Shefir本人沒有受傷,當局稱這是一次暗殺行動。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澤倫斯基稱,將在演講結束後立即回國。他還表示,雖然他認為這次襲擊是針對他個人發出的警告攻擊,但他不會被嚇倒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world/europe/ukraine-assassination-attempt.html

    *【印度為女性進入軍隊高層打開大門】
    一項裁決中,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政府允許女性參加該國頂級國防學院的入學考試,該學院是成為印度陸軍、海軍和空軍最高指揮官的必經之路。雖然法院仍然允許政府禁止女性擔任大多數戰鬥職務,但在這個性別不平等普遍存在、女性大批離開職場的國家,此舉仍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world/asia/india-military-women.html

    *【美軍承認導致喀布爾10名平民死亡的無人機空襲情報錯誤】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McKenzie表示,行動小組曾跟蹤並觀察了目標車輛八小時,並利用各項情報交叉核對,“合理確定了該車輛對我們的部隊構成的緊迫威脅”。美國自撤軍以來一直堅稱有能力從遠處發現並打擊伊斯蘭國或基地組織的威脅,但這場事故令人們對美國未來在阿富汗行動中的情報可靠性產生了疑問。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drone-strike-kabul.html

    *【川普就洩密納稅文件控告其侄女及《紐約時報》】
    同時被控告的,還包括時報的三名記者,川普指控三方出於“私人恩怨”,合謀實施了一個“陰險的陰謀”,以不當方式獲取了他的保密稅務記錄,並通過出版書籍和新聞報導公之於眾。時報三名記者憑藉系列稿件獲得了2019年的普立茲解釋性報導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nyregion/mary-trump-taxes-lawsuit.html

    *【John Kerry拯救地球的銷售宣傳】
    作為首任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想說服世界各國領導人“按照科學,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距離今年聯合國格拉斯哥全球氣候高峰會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凱瑞正面臨一條艱難的道路。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climate/john-kerry-climate.html

  • 辭職被拒絕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17:32:43
    有 1 人按讚

    ok fine~跟女版豬學恒有什麼好計較的?

    【回顧】
    一「柯文哲將宣布選總統?不拼聲量、要打造「柯p品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31815510291858&id=584986081641475

    「騙到的人就是贏家」#支持柯文哲就是支持國民黨_都是垃圾沒有例外!#國共一家親_看不出你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4491232690949&id=584986081641475

    【塔綠班主題曲】高虹安
    https://www.facebook.com/againstpanblue/posts/2102140879925980/

    藝人吳宗憲過去曾經在台北市開了一家以二戰「納粹集中營」為主題的餐廳,將集中營骨瘦如材照片掛在牆上,並將廁所叫做毒氣室。經美國CNN報導後,引發猶太人抗議, 德國駐台辦事處也表示遺憾,說這種事情在德國必遭政府禁止。

    之後吳宗憲嘲諷穆斯林禁食豬肉原因,也引來國內穆斯林團體的抗議。

    當時記者入內採訪顧客,竟無一人認為吳宗憲的做法有任何不妥。似乎便預示了這樣的事情將會在台灣再度發生。

    果然新竹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時,身穿德國納粹軍服,並揮舞卐字旗變裝表演,經媒體報導後,以色列駐台辦事處不僅表示遺憾,更加以譴責,最後校長在爭議聲中辭職表示負責。

    如今朱學恒、黃暐瀚、高虹安錄製「綠畜塔綠班」之歌,在臉書著名的雙重標準審核下安全過關,但是如果將之與過去吳宗憲或是光復高中的爭議相較,有什麼不同?

    最明顯的是本次顯然更為粗製濫造且低俗,這不僅是思想與品德的落伍,更是審美與品味全面的落後。

    而且這次牽涉到名嘴與政治人物,一般而言,名嘴與政治人物對於歧視較為敏感,可是台灣居然與此背道而馳,可見台灣名嘴與政治人物的程度也大不如前。

    任何具有常識與基本正義感和美學的人,都應該抵制任何邀請朱學恒與黃暐瀚的政論節目,拒絕在任何選舉投給高虹安,但因為高虹安是不分區立委,因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應該對此道歉。

    另一點重要的差別在於,目前的社交媒體,提供了仇恨滋生的環境。如同我日前在專欄文章中所說,有學者發現臉書演算法的同溫層滋養仇恨與歧視,多數仇恨與歧視的群組來自臉書演算法的推薦,《紐約時報》記者Sheera Frenkel 和 Cecilia Kang調查後得知,臉書內部也對此知之甚詳,但是為了利潤,並無意改善。

    除此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問題:中國政府對這類行為提供了誘因。

    如我之前po文所示,「汪浩與沈伯洋在節目中提到其中提到成衣商可以藉由給台灣指揮中心贈送花籃獲取知名度,以便在直播中獲取更多觀眾抖內的金錢,我們無法得知捐錢者來自何處,但是卻一切合法,縱使以撕裂台灣為代價。

    這正是YouTube成為中國資訊戰主要戰場之一的原因,那些符合中國對台資訊戰內容者,可以輕鬆地獲得抖內,但是為台灣說話的YouTuber不但完全得不到中國的抖內,還要不時受到各種言論攻擊。」

    正是因為可以以小博大,從中獲益,所以朱學恒食髓知味,繼續送花給駐德代表謝大使,不料程度不及,被輕鬆反殺。

    很多人說走了邱毅,又來了朱學恒,即使走了朱學恒,也會有其他人代替,沒完沒了,正因為有這樣的支持者,才有這樣的代理人,只是代理人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正反映了支持者江河日下的程度。但問題是,支持者的程度同樣會因為代理人的表現而相互增強,進而拉著整個社會一起向下沈淪。
    https://www.facebook.com/againstpanblue/posts/2102393466567388/

    【回顧】台灣回憶探險團
    專門製造社會衝突賣衣獲利的無良商人,這次要出「塔綠班」成衣諷刺綠營。
    所以你也承認中國國民黨是貪汙腐敗不堪一擊,被美國放棄兼人民唾棄、倉皇逃亡的阿富汗政權囉?

    延伸閱讀:
    #1949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就是阿富汗翻版
    https://www.twmemory.org/?p=12077
    https://www.facebook.com/againstpanblue/posts/2082354925237909/

    華視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156372004394536/posts/4629159363782422/

    趴代膠青跟著朱學恆喊「塔綠班」嘲諷綠營...

    就說沒冤枉這些黃色趴代,就是吸吮著口水跟喊...還說為何要打國民黨?咦?

    藍白黃統一戰線,就是進行式。時代力量的上流領導,都沒看到底下支持者這麼自甘墮落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32097238/posts/6265471646803843/

    只因為利和綠的音很相近,民進黨莫名被朱學恆戲稱塔「綠」班
    這種小學生般的幼稚程度果真匹配藍白粉水準
    那所以剛好國民黨是呼羅珊伊斯「藍」國囉?爆炸的是「柯」布爾機場囉?宅「神」朱「學」恆是神學士囉?(翻白眼)

    身在自由安全國家,當個網路意見領袖可以不要那麼低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04484393096797&id=1398591767019408

    對到他口吐鮮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9434520965271&id=107255931516464

    【回顧】
    一「「慈母多敗兒!」朱學恆酸韓粉:對韓國瑜太縱容」
    【韓粉出征,四海歡騰?昔挺韓不遺餘力 朱學恒今發文酸韓粉】
    ➡「針對政府擬發給經濟弱勢族群逾400億「大紅包」」
    ➡「日本天災假假新聞氾濫害駐日文官之死是為什麼?」
    ➡「造謠風向專家朱學恆踢到鐵板刪文了嗎?」
    ㄧ【報導關西機場假新聞等 NCC再罰中天160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韓國瑜小內閣人選爆「涉吸金4000萬」 館長和朱學恆表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32137850259625&id=584986081641475

  • 辭職被拒絕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00:30:03

    ⭐瞧不起媽媽是妓女 黃越綏一句話敲醒逆子
    ► ►https://youtu.be/xocrbcyhOuE
    ⭐帕金森氏症4大前兆 兩款人最容易染病
    ► ►https://youtu.be/6BbgZGTfgz8
    ⭐老公的媽摔斷腿 不帶小孩竟遭媳婦報復
    ► ►https://youtu.be/IlYC6GGiLnI
    ⭐生孩子自毀前程?女醫師一語點醒鄭弘儀!
    ► ►https://youtu.be/qrfGkZaCF9E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00 自己請辭十八年來的工作 漂亮謝幕!
    ​​05:20 聽懂老闆的話中話 小亮哥識趣提離職?
    10:12 年過六十才失業 經濟壓力沒在怕?
    13:12 無法開飛機 機師改開多元計程車!
    15:15 沒幫主管搬家買便當 升遷被阻擋!
    20:55 客戶被搶走 氣到差點揍長官!
    25:42 大公司要逼退員工 手段千百種!
    29:08 百貨櫃姐搶業績 逼退表現好的同事!
    33:40 工作認真業績好 還需要拍老闆屁股?
    37:30 萬能秘書要離職 感覺比失戀還痛苦!
    39:17 長官有交代 要幫忙照顧他太太?
    42:52 不願同流合污 反而被長官刁難!
    48:02 容易被同事排擠?也許該反省自己!
    50:15 得罪醫院護理長 菜鳥醫師走著瞧!
    53:55 時間管理大師 男副總約會四位女同事!
    59:04 金融主管大搞男女關係 是誰爆的料?
    1:01:42 單身帥氣男主管的邀約 真的很難拒絕?
    1:06:22 打開包廂內的廁所 驚見誇張景象!

    #職場 #辦公室戀情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 辭職被拒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12 10:00:05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12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wlIRGzT5mO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港府同日宣布,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即時喪失議員資格(俗稱「DQ」),泛民不滿決定,十多名議員集體辭職。人大今次決定,未提拉布癱瘓議會,重點針對港獨、尋求外部勢力干預和危害國安,劃下一條清晰從政紅線。過去一年多,泛民與中央進入全面「政治戰爭」狀態,由《港區國安法》到人大今次《決定》,突顯中央處理香港思維全變,為了堵塞國安缺口,政治迴響再大也會照做,「DQ」事件與泛民議員辭職,標誌「政治戰爭」再度升級,對內對外必起波瀾,更多震盪恐怕還在後頭。一國兩制需要各守分際,各方不理局限,為鬥爭豁出去,對香港並非好事。

    蘋果頭條
    美國大選的點票工作仍然繼續,總統特朗普奪得阿拉斯加州3張選舉人票,令獲得的選舉人票增至217張。而他的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據美國主流傳媒上周六推算連取賓夕凡尼亞、密歇根和威斯康辛州,贏得的選舉人票增至290張,成功當選下屆美國總統。據美聯社的推算,目前只有喬治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未有結果。在喬治亞州,特朗普與拜登的票數相差只有14,111票,州務卿拉芬斯珀格(Brad Raffensperger)下令以人手全面重新點票。拉芬斯珀格周三在記者會上說,這場選舉對國家非常重要,喬治亞州有約500萬人投票,由於票數太接近,需要在每個縣以人手重新點算每一張選票,以恢復公眾對選舉信心。

    東方正論
    忍無可忍,毋須再忍。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昨日閉幕,反對派最恐懼的事終於成真,會議通過制訂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框架安排決定,授權特區政府毋須經過法院,直接按框架標準取消不達標的議員資格。港府隨即宣布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4人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可謂大快人心,同時揭示反對派若不改弦更張,議政之路將徹底玩完。泛民無計可施,只能惺惺作態全體總辭,堪稱自取其辱。人大出手撥亂反正的消息在這兩天瘋傳,19名泛民政客日前仍在死撐,聲稱一旦DQ成真,將「義無反顧總辭」以示反擊,可謂無聊幼稚。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通過決定,規定立法會議員若「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拒絕承認國家對香港擁有並行使主權」、「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或者「具有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一經「依法認定」,即時失立法會議員的資格。在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後,港府隨即宣布,今年七月被選舉主任裁定立法會選舉提名無效的四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及梁繼昌,喪失議員資格。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表示,今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又一重要立法。

    經濟社評
    港府昨宣布港星旅遊氣泡落實詳情,讓人憧憬疫情趨緩之際,感染個案卻大幅上升,新病毒株更在社區蔓延,令人憂慮是爆疫迹象。當局須認真反思現行控疫方案,盡快制定通盤計劃,並要前瞻果斷,傾盡全力迅速推行,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斬件式處理。本港與新加坡旅遊氣泡將於本月22日推行,市民有望外遊的喜悅,卻蒙上疫情反彈陰霾。昨天新增18宗確診,是1個多月來新高,15宗輸入,3宗屬本地源頭不明個案,另錄得少於20宗初步確診,反映疫情不但回升,而且有爆疫的高危迹象。

  • 辭職被拒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5 22:00:15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自由派大法官RBG病逝,會掀起政治風暴嗎?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週末我想趁著美國大選前,週末還能休息,就到屏東去玩了一趟,結果就收到這個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18日因為胰臟癌併發症過世,享壽87歲。

    RBG是媒體給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取的外號,台灣觀眾對她可能比較陌生,但知道她的人,我相信不少都是透過電影認識她的,這兩年剛好有兩部片以RBG為原型,一部是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另一部是《法律女王》,我自己非常喜歡,而且RBG一直都是美國大法官裡我最欣賞的一位。但RBG的逝世,不單只是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明星大法官,還有可能撼動美國總統大選,甚至牽動整個世界的局勢!真的那麼嚴重嗎?我們就先來看看RBG這位法官是什麼來頭,她到底有多「不恐龍」。

    RBG出生於1933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區,1956年進入哈佛法學院,是當屆500個學生中,僅有的9名女學生之一,她的表現一直都非常亮眼,是歷史上第一位通過激烈同儕競爭、擔任哈佛知名法學研究期刊《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編輯的女性。不是我要一直強調女性就多了不起,實在是因為美國雖然1920年代就讓女性獲得投票權,但當時的社會氛圍依然是覺得,女生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應該畢業後就找個男人嫁了,乖乖待在家相夫教子,1970年代時候的總統尼克森,甚至認為女人不該受教育。

    就是這樣的社會氛圍,RBG當時在公務員考試中拿到高分,最後卻只能找到打字員的工作,還因為懷孕而丟了飯碗,後來她懷二寶的時候就學聰明了,故意穿得很寬鬆,這才成功保住教職工作。而且就算RBG成績那麼優異,還獲得哈佛法學院院長強力推薦,當時的一位大法官依舊斷然拒絕她的實習機會,只因為她出生就「不帶把」。或許就是因為自己處處遭到性別歧視的經歷,讓她幾十年來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

    1980年,RBG被指派為聯邦上訴法院法官;1993年獲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獲得高票通過,是美國史上第2位女性大法官。這樣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其實截至2018年10月,美國歷史上一共誕生114位大法官,女性竟然只有4位,而且其中兩位還是歐巴馬時代任命的。她在任期間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維吉尼亞軍校案」。1839年創校以來,從來不招收女學生的維吉尼亞軍校,被想就讀的女學生一狀告上法院,校方後來因為外界壓力,在校外設立「女子學院」,但最後還是被RBG判違憲,因為設女校就跟種族隔離措施沒兩樣,此案成為了美國女性平權的重要一步。

    這位老太太雖然生活傳統,但思想開明,在兩性同工同酬、女性墮胎權、同志議題上,都秉持平等自由。左派傾向加上不斷衝撞體制,讓她成為高院的「頑固反對派」,2016年甚至曾經公然砲轟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結果讓她人氣爆衝,瘋狂圈粉,有粉絲就以饒舌歌手「The Notorious B.I.G」為靈感,幫她取暱稱叫「The Notorious R.B.G」也就是「聲名狼藉的RBG」。有多少大法官可以被拿去比饒舌歌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RBG很受年輕人歡迎,曾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肺癌、胰腺癌,但她一直不願意向病魔低頭,80幾歲的老太太還可以上健身房、舉啞鈴、做伏地挺身,她能做的可能比我還多啊!她去世前幾天還跟孫女說,希望能撐到川普下台,可惜最後未能如願,在選前不到七週過世了。不過她的離開跟川貴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美國的大法官任命,比宮鬥劇還精彩啊!

    我們先解釋一下,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規定,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同意而任命,一旦任命就是終身職,除非是去世、辭職、自願退休,或是遭到彈劾,才會被撤銷職務,所以新任命的大法官很可能一當就是二三十年,目前平均任期是16年。因為流動性不高,有的美國總統在位期間都不見得有機會任命一位大法官,結果川普就職以來已經任命了兩位,現在又出現第三個難得的機會。

    大家可想而知,川普當然會任命「自己人」,也就是理念跟他相近的保守右派,目前高院的保守派佔據了9席中的5席,已經使得高院略為右傾,如果再找一名保守派法官,就會變成6比3,恐怕讓高院變成一個深度保守的機構,美國未來幾十年,無論政治、司法或文化,都會受到影響。先不談那麼遠,拿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好了,2000年美國大選發生選票爭議,最後就是交由最高法院判決,才讓小布希勝選,所以有些選民就很不服氣啊,認為是當時保守派法官佔多數,才被小布希撈到一個總統寶座。那最近川貴人不是一直在吵郵寄選票會造成選舉不公嗎?萬一到時候出現爭議、開不出票、選不出總統,最後交由裡面多數是川普人馬的高院裁定,後續情況大家可想而知,球員兼裁判,人民服不服呢?

    目前還不清楚提名程序會跑多久,但過去通常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來處理。民主黨主張等到大選結束,新總統上任後,再審查提名案,不過把持參議院的共和黨,已經講得很清楚,說「會儘速安排投票事宜」很明顯是打算趕在選前,趁川普還在任的時候闖關,鞏固保守派的優勢。其實四年前就有類似的情況,當時一名大法官過世,前總統歐巴馬想要提名,結果被共和黨杯葛程序,故意弄掉歐巴馬的人選,等川普上台後,才讓川普提名保守派的大法官。不過這次共和黨強調,今年和四年前情況不同喔,他們說當年民主黨當總統,共和黨控制參議院,不適合在總統選舉年填補空缺,但是今年同一黨派同時掌管白宮和參院,就可以提名喔~好啦好啦!都是你在講!

    雙標的這麼明顯,但我就不罵了,因為今天是我,我也這樣搞。川普已經表示,將會提名一位女性來繼任,而且預計在RBG告別式的隔天,也就是本週五或週六(9/25-26)公布人選,「以示尊重」。先前傳出華府內有人擔心,RBG還沒入土為安就急著公布繼任人選,恐怕被民主黨拿來作文章,現在初步時間表出爐,看來川普多等一天,已經是他對RBG最大的尊重了,不過這我也不罵,因為是我,我也這樣搞。如果民主黨想要把整個提名程序延到大選後,最少要讓4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才行,目前已經有幾位共和黨人表態倒戈,不支持川普選前提名。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關我們什麼事啊?美國那麼遠,我幹嘛一定要知道他們家高院長怎樣?雖然川貴人把全球政局搞到「併軌」,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目前仍是自由世界的領頭羊,各方面都是其它國家的榜樣。就司法方面來看,台灣如果想要取經,很大程度會參考美國高院的判決。透過司法學習比較,美國會把他們的價值觀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美國高院組成保守,將對全球司法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影響到各國的文化與社會風氣。

    舉例來說,許多國家一直到近年才好不容易在人權、女權、同婚方面取得進展,例如我們台灣,美國老大哥萬一態度轉趨保守,恐怕會讓全世界跟著開倒車,大法官選誰難道不重要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惡名昭彰的RBG
    #美高院恐右傾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