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辭了世上的勞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辭了世上的勞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辭了世上的勞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辭了世上的勞苦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ZeroToHero】「殘奥」今日圓滿閉幕,香港運動員喜獲兩銀三銅,另一邊廂《媽媽的神奇小子》亦衝破20,000,000票房,電影呼籲政府及大家關注殘障人士、殘障運動員,希望有一天奧運運動員與殘奧運動員一樣被尊重及同工同酬。 感謝古天樂及君如出錢又出力,感謝導演尹志文的鍥而不捨,感謝蘇媽及蘇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沒有想過,如果處於身高不高於120cm的世界裏,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33歲的鄧子超(小B),自小已被診斷患上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軟骨生長出現問題,大部分患者不高於120cm,只有一般小學生高度,對於成年人,只能抬頭仰望。 自幼稚園開始,小B已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小學時差別愈來愈明顯。「為何一...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09:08:15

【 33歲身高133cm 先天發育不全男兒賣秘製雞:好好彩有呢個病 】 - 有沒有想過,如果處於身高不高於120cm的世界裏,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 33歲的鄧子超(小B),自小已被診斷患上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軟骨生長出現問題,大部分患者不高於120cm,只有一般小學生高度,對於成年人,只能抬頭仰...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 樂趣閲讀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5:51:28

《暖男友》鄺俊宇 📚📚 . 若能擁有一位暖男友,這是妳一份莫大的幸福,暖男友有什麼特別?他對妳真的很體貼,凡事都很會替妳設想,他記性不算好,卻會記住妳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妳吃不完了嗎?他就算飽著肚子都幫妳全吃掉;他很會照顧妳,妳生病時他不辭勞苦,陪妳看醫生,提醒妳服藥,比他自己生病時還要忙碌;...

  •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5 19:36:05
    有 193 人按讚

    【#ZeroToHero】「殘奥」今日圓滿閉幕,香港運動員喜獲兩銀三銅,另一邊廂《媽媽的神奇小子》亦衝破20,000,000票房,電影呼籲政府及大家關注殘障人士、殘障運動員,希望有一天奧運運動員與殘奧運動員一樣被尊重及同工同酬。

    感謝古天樂及君如出錢又出力,感謝導演尹志文的鍥而不捨,感謝蘇媽及蘇樺偉告訴我們何謂「永不放棄」,「我知我起步慢,但呢個就係點解我會要繼續去衝、繼續去追嘅原因,同我條命一樣,我就係要喺後面追上嚟!」每個神奇小子的背後,都有位神奇媽媽~望住媽,Get, Set, Go!
    —————————————————————————

    【#好文重温】永不放棄的神奇母子

    蘇樺偉,出生時因黃疸入腦造成痙攣和弱聽,然而蘇媽從沒有想過放棄,多年來竭盡所能照顧偉仔,他總笑着說:「我仍然認為他是世上最好、最孝順的兒子,是值回票價。」而偉仔亦遺傳了母親永不放棄的精神,屢次打破世界紀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蘇媽的愛少一點,就沒有值得香港人驕傲的蘇樺偉。

    蘇樺偉 口述
    鄧明儀 撰文
    (2009年《世上無難事》訪問集)

    在出生後不久,我被醫生診斷出患上黃膽病,造成痙攣與弱聽,小時候常要照燈、換血、打針。雖然在日常生活會遭到白眼,但母親並沒有因此而想過放棄我,仍堅持全心全意照顧好我,盡一切努力讓我好好的成長。在十歲前,我的身體仍十分孱弱,走路東歪西倒,媽媽卻不辭勞苦地背我上學,幸而在十歲後,我的身體漸漸強壯起來,不但走路沒有問題,而且到十二歲時,還開始參加就讀的特殊學校舉辦的運動會。每年媽媽也會到運動場為我打氣,輸了,她陪我哭;贏了,她為我鼓掌。

    後來,我的天分被香港體育學院的教練發現了,希望我加入體院當精英運動員。當時媽媽怕我會很辛苦,我卻說不怕,我喜歡跑步、喜歡風,喜歡跑步時風吹過面頰的感覺。縱然在受訓期間,我的起跑和心肺功能不好,脾氣也不好,個性又固執,然而無論怎樣,媽媽對我仍是一樣的體諒與包容,仍然認為我是世界上最好、最孝順的孩子。許多時,我見她不開心,會關心問她:「你有甚麼事呀?你有甚麼事都可以跟我講啊!」但她總是笑著臉,從不在我面前怨過半句,總之自己擔擱一切困難。

    1996年,我首次參加傷殘奧運會便獲金牌;2000年的殘奧,我更一口氣獲得三金一銅的成績,別人開始稱我做「香港阿甘」、「香港劉易斯」、「香港飛人」及「神奇小子」,父母都以我為榮,並支持我轉做全職運動員。可是在2003年,任職油漆工人的爸爸跌斷了腳,比我小八歲的弟弟仍在求學,媽媽又要全職照顧我,家裡的環境一度困窘,我曾經想過不做運動員出外工作賺錢養家。幸運地,劉德華知道我的情況後,竟然主動請我到他歌迷會任職文員,在不用比賽的日子,負責把圖片上載到電腦;在比賽期間,卻可請假而不扣薪水,讓我安心繼續比賽。

    最難忘的一次,是在2004年雅典殘奧前的三周,我才獲悉贊助商取消以折扣價購買專業釘鞋的優惠,千多元的釘鞋對我們家來說實在昂貴得要命。於是媽媽與我走遍了香港旺角「波鞋街」,也找不到合適的釘鞋,況且就算找到新的釘鞋,也需一段磨合期才能發揮最佳狀態。最後,媽媽踏破鐵鞋找到了一間改鞋店,替我把舊的那雙釘鞋修補,我才能順利參與殘奧。那年,我得到一金二銀的成績。

    雖然我的身體有殘障,但我有一位好媽媽,因此我可能是香港最幸福的殘障人士。2005年,我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並獲香港政府頒授「榮譽勳章」;2009年,我又獲港協暨奧委會選為「星中之星傑出運動員」,這除了我的努力備受肯定,當中也包含著媽媽的辛酸與淚水。像在2008年備戰殘奧前夕,我一星期訓練五天,消耗很大的體力,媽媽會每天為我煲湯及煮營養餐。最初在100米賽事中,我因為聽不到起步槍聲,所以只得到銅牌,那時媽媽與劉德華還在終點等我,讓我不禁哭了。那夜,媽媽被安排到奧運村陪伴我,雖然她並沒說什麼,但我就是感到安慰及安全。六天後,我在200米決賽中,以24秒65的成績衛冕金牌,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在衝過終點的那一刻,我用力揮了揮右臂,第一時間大喊:「媽媽,我贏了,還破了紀錄。」在最害怕或最開心的時刻,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媽媽。

    我除了遺傳了媽媽年輕時愛跑步的細胞,也遺傳了她不易放棄的硬頸性格。我就是抱著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四屆殘奧中共得六面金牌,以及屢次打破世界紀錄,就正如媽媽一直以來「永不放棄」我一樣。全靠媽媽的支持,我才有勇氣一直撐下去,我希望把一切的成就都獻給媽媽,這是我唯一能報答她的。剛才聽到她跟記者朋友說:「雖然生他養他好辛苦,但卻值回票價了。」而我可以說的,就只有感謝,還有,媽媽,妳知道我真的很愛妳嗎?

    #鄧明儀 #親子故事 #殘奥 #蘇樺偉 #媽媽的神奇小子 

  •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11 09:08:53
    有 11 人按讚

    【鏗鏘集陳老師四千字長文分享】

    《君問考期未有期——蒸魚的教育》

    這一年春天,武漢肺炎肆虐全球,香港中學文憑試一波三折,應屆中六考生面對未知的考期,備試心情難免受到影響。他們就好像一個廚子去蒸魚,卻硬被人揭開了蒸蓋,一道真氣如鍋裡的水蒸汽般洩出,即使覆蓋續蒸,怕且也難蒸得好吃。詩藍這個比喻貼切生動,實在驚喜。我當時借喻發揮,鼓勵同學快點把蒸鍋蓋好,重拾溫習的動力。

    「然而,我們卻沒有選擇吃甚麼魚的權利。」這是詩藍的同學在看完節目後的感想節錄,他將蒸魚的比喻再引申一重,實在深得我心,而這句話正是我想談的主題。

    如果用蒸魚比喻考文憑試,同學說我們沒有蒸魚的權利實在是一個精彩又啜核的諷刺。甚至我會問,為甚麼一定要蒸魚?難道我不可以蒸排骨?蒸豆腐?

    的而且確,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除了少數能夠支付高昂學費的學生能夠透過其他課程及考試升學,一般香港學生都必須接受本地十二年免費教育,看似人人有書讀,然而代價卻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接受文憑試課程的篩選。於是乎疫症一來,在這每年春夏之交的考期,文憑試延考的宣布一拖再拖,最終在開考前六天才公布延考一個月。如今,疫情未散,高峰未見,政府下達禁聚令,限四人以上的群眾聚集。在同樣的施政邏輯下,數萬人應考的文憑試理應再延遲甚至取消,然而教育局及考評局卻依然故我,優哉悠哉。

    何以在英美等國早已宣布取消升學考試,而且教育局亦已宣布香港中學文憑試以外的所有考試取消的情況下,對於文憑試考期的取態卻仍然模稜兩可,莫衷一是?疫情之下舉行公開考試,無異於送考生上試場親吻病毒。難道不考文憑試學生就不能證明自己上大學的能力?難道不考試,中小學生就不能夠升班,要全世界留級一年?難道香港學生除了考試之外,就甚麼也不懂嗎?對不起,這只證明了香港教育是何等失敗。除了考試成績,學校似乎拿不出甚麼來證明學生在學行各方面的提升。

    香港一般文法中學,都是以文憑試考核內容作為設計課程的藍本,尤以高中為甚。上課時最常聽到學生問的問題是:「考唔考㗎?」不考,就不重要了嗎?中國文學科在文憑試的考核中刪除了文學史的部分,但讀過文學、喜歡文學的人都知道,文學史是學習中國文學各種體制流變的基礎知識,隨便刪減,不考便不讀,這算是甚麼教育?其實這只制度課程裡的是冰山一角。當整個教育制度以至課程設計、師生教學都與一個公開試高度掛鈎;當社會的上流動力、大眾輿論以至教育工作者都沒有質疑過公開試的選才成效;當所有教師與學生都參與在這場公開試的遊戲中,試問何來選擇的機會?

    十二年的教學生涯,我有幸在兩所不同的學校裡執起教鞭,遇過的學生不計其數。記得當年初出茅廬便要任教末代會考班,班上四十多位同學,上學遲到缺席狀態奄奄一息,教到《水滸傳》中武松吃那「三碗不過崗」時說的「鳥話」,同學卻歡呼雀躍;旅行宿營集體參與樂在其中,大家打成一片無話不談。會考放榜當日,全班只有兩位同學取得十四分以上升讀預科,其餘同學歡呼幾聲,或伴以幾滴不捨之淚,便作鳥獸散了。當中不少學生至今仍有連繫,看著他們成家立室,建立事業,廿多歲的他們可謂青出於藍。會考?早己成塵封的歷史。大家流連忘返的是那段青蔥不羈,自由放任的歲月。成年之後,明白到「讀書」只為了一張入場券,需要的自會重拾學習生活,不需要的又怎會強求?考不到大學便沒出息,實在是一句天大的謊言。

    後來回到母校供職,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升大學率,學生對成績的緊張程度比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校內排名較後的同學總是鬱鬱寡歡,儼然是一個失敗者,看著「學霸」同學在台上風光得獎,自己卻一無是處。然而,他們眼中只看到眼前八百歲的彭祖,卻沒有留意到世上也有朝菌與蟪蛄。當然,所謂大小長短不過相對,或者換個舞台,人人都可以是乘風展翅的大鵬。這是莊子教曉我的道理。

    問題是,香港有提供過文憑試以外的另一個舞台給學生嗎?

    當年教育改革,聲稱要減輕學生公開試的壓力,於是取消會考高考,改考一次文憑試,難道考少一次試就可以減輕學生壓力嗎?以往不喜歡走學術路線的學生,會考過後便可以離開校園闖自己的世界,甚至中三畢業便可以修讀一些職業導向的學校,為將來投身社會裝備自己。今時今日,十二年免費教育對於大部分志不在學術研究的年青人猶於軟禁生活,朝八晚四的困獸鬥,還未算上做功課、補習的時間,難道這是學生應有的青蔥歲月嗎?球場上的汗水、舞台上的光影、操場上的嬉笑、遊戲中的分數,全都不為家長甚至教師所認同,他們認同的就只有成績單上的考試分數,與及進入大學的資格。公開試的地位定於一尊,其實是所有成年人的共業。偏偏當中不少人經歷過公開試的煎熬,當年對考試的憤恨痛斥,如今過海神仙全盤轉嫁給下一代,這真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嗎?

    《無間道》中韓琛開場時有這樣的一段話:「我條命,睇相佬話係『一仗功成萬骨枯』。但我唔同意。我認為我哋出嚟行嘅,係生係死,應該由自己決定。」公開考試放榜日,新聞報道的必然是那十數個狀元,快樂的是那少數取得大學學位的準大學生,然而剩餘的大多數只能化為一堆統計數字,散落在茫茫人海之中。為甚麼年青人就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選擇自己的路向?任由他們浮沉在考試的無間地獄之中?

    公開試以外,學校為了在停課的日子追趕「進度」而要求教師作網上教學。有學校甚至以能夠按照日常上課時間表作網上教學為榮,大肆宣傳,竟也換來不少掌聲,實在令人心寒。非常時期要求一切「如常」,面對本來已被扭曲的「正常」,所謂的「如常」簡直就是無視教育的初心與學生的需要。

    話雖如此,不少教師都因此而被逼學習不同的電子教學方式。當教書也可以透過電子方式處理的時候,資訊發達的年代,一片傳天下,還需要那麼多教師上班嗎?於是這又衍生了另一個問題:如果學生只需要學文憑試的課程內容,其實學校真的可以關門大吉。找幾個教師把要教的內容都錄成短片,學生按時收看,頂多派一隊教師輪更回答同學的提問,這不是更符合成本效益嗎?

    但大家都必然覺得這樣不妥,但又似乎找不問題所在?其實,這就是香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避而不見的問題:一直只重視智育(嚴格來說是考試)的發展,而忽略了德、體、群、美等四育發展。簡單一點說,香港教育只是「教書」,不是「教人」。

    在考試操練之下,課外活動只能是「課外」的活動;德育課每周一節且隨時可以拿來趕課程或者調堂;早會只用來訓斥學生或檢查校服,凡此種種在本港學校可謂常態。然而當社會愈進步,科技愈發達,只重考試教學的教師便會漸被淘汰,因為網絡和書本可以取代所有傳授硬知識的教師。反之,現代人在網絡年代中最欠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流,一句「早晨」、一句「多謝」都說得那麼生硬,甚至在現實不敢發言表達意見,害怕自己成為嘲諷的對象。久而久之,沒有討論,沒有交流,沒有感情,沒有語氣,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只剩下螢幕上的圖案與字母,失去理性只有謾罵與斥責,這還是我們喜歡的世界嗎?學校其實正正提供一個人與人相處的平台,讓學生在小時候開始學習溝通交流,而教師就應該作為一個學習促進者的角色,與學生對話,一起生活。*

    昔日資源匱乏,階級分明,知識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上,教師彷有無上權威。來到今天科技發達,社會趨向平等,知識已是大眾財產,師生之間還應存在昔日的楚河漢界嗎?何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課室學生何止三十,難道他們就不是人嗎?「尊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一場疫症,讓我們看見香港教育制度的荒謬,失去了公開試,學生十二年的中小學生活猶如白過,絲毫沒有參考價值。與其討論文憑試應否如期開考,倒不如問一問自己,香港「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和文憑試,以至社會的「核心價值」,是否還值得擁護?還是應該推倒重來?

    噢,突然想起一個蒸魚的問題:高官才俊的子女需不需要學蒸魚呢?

    從一 2020.04.07

    *教師在現今扮演的角色,筆者曾另文《人工智能時代的學校與教師——從推動「電子學習」說起》:https://chauchong.wordpress.com/2017/12/07/%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6%99%82%e4%bb%a3%e7%9a%84%e5%ad%b8%e6%a0%a1%e8%88%87%e6%95%99%e5%b8%ab-%e5%be%9e%e6%8e%a8%e5%8b%95%e3%80%8c%e9%9b%bb%e5%ad%90%e5%ad%b8%e7%bf%92/

    後記:

    首先,我要衷心感激香港電台記者及是次製作的編導 Candy,還有攝影哥哥、收音哥哥,以及一眾幕後的工作人員,你們對製作的認真與努力讓我想起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在專業製作的同時,Candy又不斷與我們溝通,釋除疑慮,務求照顧受訪者在非常時期接受訪問的心情。這是在鏡頭背後觀眾所看不到的美好。

    老實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只是有幸得到港台的邀請受訪。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代表,代表全香港千千萬萬默默耕耘的好老師受訪。大家在片段裡看到的師生關係,是我作為學生所經驗過的。六年小學七年中學甚至在大學裡,我有幸遇到過很多不辭勞苦奉獻生命的恩師,當中有很多直到今日仍然緊密聯繫,甚至今日成為同事。我之所以選擇執起教鞭,全因爲我的老師身教言教,告訴我作為老師的偉大與責任。畢業以後,有幸在供職的兩所學校裡遇到很多熱血奮鬥的同事,即使不再同工,多年來也彼此勉勵支持,成為生命中的導師與好友。如果鏗鏘集要把每一位我認識的好老師都作採訪,我想可以做一年的特輯。

    感謝每一位的支持。昨夜至今收到很多朋友、學生、舊生、同事、舊同事,甚至網上很多很多的讚賞。謝謝大家。我希望這些美麗的讚美可以分享給每一位好老師,特別是教養我長大成人的老師們。因為我是看著你們的身影長大的。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各自的界別發揮自己,讓香港再次成為我們熟悉的家。我會好好照顧學生,大家不用擔心。

    最後,再一次感謝香港電台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昨晚的鏗鏘集讓我與很多老師朋友學生甚至本不相識的人再次連繫起來。感恩!

    鏗爾琴聲和戰鼓 鏘鏘鐵馬荷金戈

    祝港台節目收視蒸蒸日上!

    【原文載作者網誌:https://chauchong.wordpress.com/2020/04/08/%e3%80%8a%e5%90%9b%e5%95%8f%e8%80%83%e6%9c%9f%e6%9c%aa%e6%9c%89%e6%9c%9f-%e8%92%b8%e9%ad%9a%e7%9a%84%e6%95%99%e8%82%b2%e3%80%8b/】

    圖: RTHK 香港電台 鏗鏘集 Hong Kong Connection

  •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25 16:57:02
    有 1,156 人按讚


    卡繆《鼠疫》被引用得最多的應該是以下這一段:

    「世上的罪惡差不多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沒有見識的善良願望會同罪惡帶來同樣多的損害。人總是好的比壞的多,實際問題並不在這裡。但人的無知程度卻有高低的差別,這就是所謂美德和邪惡的分野,而最無可救藥的邪惡是這樣的一種愚昧無知: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乎就認為有權殺人。殺人兇犯的靈魂是盲目的,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也就沒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愛。」

    意思不是最明顯不過嗎?天下幹得最多壞事的不是奸惡,而是蠢惡。蠢人最忌好心,如果他心地壞的話,他的蠢自然會使他害回自己,好心地蠢只會害人哋。但卡繆不是想講這種,人們卻剝離整個脈絡理解這段話,忽略了之前這一段:

    「作者無意過分強調這些衛生防疫組織的重要性。的確,我們城裡的許多人如果處在作者的地位,今天免不了要傾向於誇大它們的作用。但作者則趨向於這樣的看法:如果對高尚的行為過於誇張,最後會變成對罪惡的間接而有力的歌頌,因為這樣做會使人設想,高尚的行為之所以可貴只是因為它們是罕見的,而惡毒和冷漠卻是人們行動中常見得多的動力,這就是作者不能同意的地方。」

    這樣才稍為理解卡繆想批判的是對善的歌頌、防疫人員的英雄化。香港醫護發起罷工,抗議政府因政治理由拒絕封關防疫,爭取善待醫護,卻招來一些人惡意謾罵,將他們與2003年的抗疫「英雄」相比,看看人家多麼不計較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你們卻怎樣怎樣,應驗了卡繆的批判:「如果對高尚的行為過於誇張,最後會變成對罪惡的間接而有力的歌頌。」捨己救人固然值得歌頌,但高舉它的罕見,就會形成一條苛刻的道德門檻——你如果不跨過它成為謝婉雯,你就淪為仆街!

    蠢惡的人,英雄化犧牲。普遍醫護向政府施壓,是為免謝婉雯的悲劇重演,偏偏蠢惡者為了難得有醫護可被他們歌頌,竟反責這些人不肯犧牲自己。這是嗜善的歹毒!

    大陸官方發放軍醫們慷慨就義地上機前往武漢的影片,令絕望的人民有了歌頌的對象,遺忘了武漢還有一群沒有被英雄化的醫護正不辭勞苦地前線作戰。武漢醫生對電話咆哮說:「我們不要人!我們要物資!」然而他們得到的,是一群準備好取代他們的「英雄」。

    要讀懂這段話,還需要看透前一章才能理解——主角醫生里厄與同袍塔魯的告解。卡繆試圖替醫護解究一個問題:是甚麼使你們願意犧牲?

    一般人的答案是:他們的情操很高,有仁愛精神等等;但卡繆一蓋否認這些是醫護就義的主因。里厄和塔魯都問同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們沒有這些東西,卻又準備好犧牲?

    「既然您不相信天主,您自己又為什麼表現得這麼富有犧牲精神?」

    里厄的答案是:同客觀事物作鬥爭。

    「您一定會想這未免太自大了吧。請相信我,我只有這應有的驕傲,我並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也不知道在這些事情過去後將來會怎樣。眼前擺著的是病人,應該治愈他們的病。過後再讓他們去思考問題,我自己也要考慮。但是當前最要緊的是把他們治愈。我盡我所能保護他們,再沒有別的了。」

    然後里厄這番話,正是醫護的肺腑之言:

    「當我開始行醫時,我幹這一行有點迷迷糊糊,因為我需要幹它,也因為這同其他行業一樣,是年輕人所企求的行業之一。或許也因為,對像我這樣一個工人的兒子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困難的行業。還有,得經常看著人死去。您知道有人就是不肯死嗎?您聽見過一個女人臨死時喊叫'我不要死'嗎?而我卻見到聽到了。對著這種情景,我發覺自己無法習慣。那時我還年輕,我甚至對自然規律抱有厭惡的情緒。從此,我變得比較謙遜了,理由不過是我總不習慣於看人死去,此外我一無所知。但畢竟……」

    醫護為甚麼要這樣做?就係因為需要去做啊!就是讓「2+2=4」這麼簡單。不是為了高尚,而是為了踏實,與抽象概念作鬥爭。

    塔魯提醒他說:「明天您得上醫院來打防疫針。在著手幹這個活兒之前,最後一句話是:您得考慮一下,您只有三分之一的生還機會。」

    里厄回答說:「這種估計是沒有意義的,醫生,這您也同我一樣明白。一百年以前,波斯的一座城市裡的所有居民全部死於鼠疫,恰恰只有一個洗死屍的人活了下來,而他自始至終沒有停止過他的工作。」

    像洗屍者默默做好手頭上的工作,才是最普遍(並不罕見)的醫德。

    里厄載着塔魯,醒起自己還未問他:是甚麼驅使你幹這種事?

    塔魯的答案:我不清楚。也許是我的道德觀念——理解。

    這是里厄最後一次見到塔魯。

    「第二天起,塔魯就著手幹了起來,他組織起第一支隊伍。以後又有許多小隊紛紛成立。作者無意過分強調這些衛生防疫組織的重要性……」

    作者

    ==========

    如果你想支持我全職寫作,鼓勵你加入我的Patreon,只要參與者夠多,每月小額資助就足以撐起一個作家的生涯。

  • 辭了世上的勞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12 20:00:09

    有沒有想過,如果處於身高不高於120cm的世界裏,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33歲的鄧子超(小B),自小已被診斷患上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軟骨生長出現問題,大部分患者不高於120cm,只有一般小學生高度,對於成年人,只能抬頭仰望。

    自幼稚園開始,小B已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小學時差別愈來愈明顯。「為何一直排隊都是排最前、為何去到小學三年級,仍然要由父母拖着手上學?」每天積累的微小問題,在他心底留下不少疑問。

    當年坊間對這病缺乏認識,小B常聽無心嘲笑或惡言相向,無論言者有心或無心,聽在當事人的耳裏,句句都是刺﹕「有同一座大廈的人說,不用擔心,將來你的兒子做馬戲劇,讓人笑,小丑來嘛」、「街市買菜撞到人,不小心撞到他,一句有這樣的兒子活該,報應來的。」當日對於這些言語,小B曾感到過憤怒與不忿,即使慶幸身邊的朋友都對他不錯,但對於自己本身,卻依然耿耿於懷。


    以反叛證明自己
    中學時代,進入反叛期的青少年,都有意無意間彰顯與眾不同,小B卻想證明自己跟一般人沒有分別,別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逃學、抽煙等反叛事,小B統統做過,只為闖入他認為屬於正常人的世界,即使被父母師長責罵,小B仍然不放棄﹕「被老師或父母發現,被他們責罵,那時候沒有解釋,但總之就是很想融入,我認為正常人的世界,我想進去很想進去,為甚麼我好像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轉變,來自身體及母親。

    由於腰患問題,小B被迫住院超過一年,母親每日不辭勞苦去探望,令他開始思考起未來的人生。18歲開始,他開始到家裏開的茶餐廳幫手,後來又在朋友鼓勵及推薦下,開始步入演藝行業,接下微電影、MV、主題公園等等不同表演工作,於餐廳及演藝事業兩邊走。可惜到16年,因為一次綵排受傷,加上腰患問題,被醫生告誡之下,決定退出演藝圈,回到父母的餐廳幫忙,多陪伴雙親。


    不一樣的高度
    對於過去種種經歷及閒言,小B現在已經可以雲淡風輕,彷彿在說家常事,但對於母親,說到一半亦不禁眼泛淚光,畢竟世上最溺愛自己,始終惟有雙親。到了現在,他也不太怎麼去理會別人的閒言,若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去問他:「為何哥哥這麼矮﹖」,他也不會放在心上,只希望對方家長能教導自己兒女,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之處。雖然133cm的身高,讓他遇到很多挫折,但到最後,這高度卻給他看到比別人不一樣的世界。

    採訪:范名雅
    攝影:梁偉德

    合勝世伯雞餐廳
    地址:灣仔謝斐道266號地鋪
    營業時間:7am-10pm(星期日休息)
    電話:2511 7622
    詳情: http://bit.ly/2DdlgOU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