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轉變名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轉變名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轉變名言產品中有18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95的網紅網球場的路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上,徹底展現你的執著 納達爾 15 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位選手在打練習賽。他的教練托尼(也是納達爾的叔叔)剛好帶著另一位選手在別的球場比賽,不在納達爾的身邊。托尼教練從遠遠的發現,納達爾以 0 比 5 的局數落後,他心想,奇怪了,這個對手並不是那麼強啊。 這時一位托尼教練的朋友...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P6-三十歲的人生絕對不會僅此而已!不放棄夢想,我才”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 #我的三十才不只如此而已 😱「天啊!竟然已經三十歲了!」 😩「唉~我都已經三十歲了…」 三十歲的你,會怎麼樣思考這樣的年紀呢🤔?是驚嚇?是嘆氣?還是迷茫? 這樣的年紀,可能在工作,可能在進修,也可能是全職...
「轉變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蓮想 | 風景 | 手寫 | 創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美心 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網球場的路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rios arc / 弧圓亂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轉變名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轉變名言 在 蓮想 | 風景 | 手寫 | 創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44:35
🍀知道自己想追求什麼?才知道如何運用時間。 如果有十年的時間 你想做什麼 如果只有一年 你想做什麼 如果只剩下一個月 你想做什麼 如果只剩下一星期 你想做什麼 如果只剩下最後一天 你想做什麼 時間,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上帝很公平,給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但上帝也很...
轉變名言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4:27:35
【@marketfocus.hk 】【巨媒上市】《福布斯》擬合併Magnum Opus 最快年底紐交所上市 企業價值49億 . 有逾百年歷史的著名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的母公司「福布斯全球媒體控股集團(Forbes Global Media Holdings,下稱「福布斯Forbes」)」宣布,計劃...
轉變名言 在 美心 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15 03:07:05
▫️▪️ @hsuariana_ @anxiyan_0121 🤍 我本想獲得一縷春風, 妳竟給了我整個春天。 . 這款讓我二見傾心的面膜, 著實為苦悶的防疫期間增添了不少驚喜。 十年難得一見的服貼程度, 對於所有臉型的配適性, 都讓人無比驚豔。 撕下的那瞬間, 對鏡中膚況流連忘返的那...
-
轉變名言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22 18:57:01⭐「EP6-三十歲的人生絕對不會僅此而已!不放棄夢想,我才”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
#我的三十才不只如此而已
😱「天啊!竟然已經三十歲了!」
😩「唉~我都已經三十歲了…」
三十歲的你,會怎麼樣思考這樣的年紀呢🤔?是驚嚇?是嘆氣?還是迷茫?
這樣的年紀,可能在工作,可能在進修,也可能是全職爸媽顧著孩子顧著家🤱🏻…
無論如何,心裡總有個小聲音在說話,告訴著自己還有某個未完成的理想,述說著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只是礙於現實面,我們常常聽不見這樣的心聲,😰忽略了它,忽略了自己…
還沒三十歲的你,對三十歲有著什麼樣的憧憬🤩
剛滿三十歲的你,到現在歷經了怎樣的轉捩點📽
過了三十歲的你,是保有赤子之心🔥,還是滿腹遺憾後悔😩⋯
如果要我講,我會說,三十歲……一切才剛剛開始🆕!
🎙「EP6-三十歲的人生絕對不會僅此而已!不放棄夢想,我才三十而已!」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0D8GX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py6k74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RZALPv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tyVHFKKh0uWAvAmGMtXTe
✅KKBOX: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8sTejMk5J5ht8AcQoV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8n7dFVtKHRk
#才三十歲而已
#相信自己想做什麼都一定來得及
#有沒有心而已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
轉變名言 在 rios arc / 弧圓亂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16 19:30:12經歷反修例運動、武漢肺炎,香港的社會出現巨大轉變,很多名人名言,實在令我們的知識增進不少!特意製作一條Pokemon IQ題影片,幫助大家重溫一下香港最近的一些「名人名言」!
香港人,加油!
#pokemonhk #香港人的寶可夢故事 #riosarc
?? 贊助rios的工作→ https://rios.pro/sponsor/
? 按此訂閱rios→ http://rios.in/riosarc
? 合作查詢→ im@rios.pro
? rios的主頻道→ http://rios.in/rioscircle
? rios的合作頻道→ http://rios.in/saaiitv
~~~~~~~~~~~~~~~~~~~~~~~~
?? 想跟我學做Youtuber? ??
可參加rios創辦的Youtuber GO網上課程!
Youtuber GO 是一間專門教授香港人做Youtuber的網絡學校!
?官網→ https://www.youtubergo.com
~~~~~~~~~~~~~~~~~~~~~~~~
? rios的推薦影片 ?
● Youtuber GO 為香港人而創辦的Youtuber網絡學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HWhJjFJNU
● 相同的22年,不一樣的結果!| 香港人的寶•可夢故事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5e9sBYRmk
● 自我感覺良好的邪惡悲情角色!又唔讀書!又唔做野!專門害人哋嘅仔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DmqciPrn24
☆★ 最新動向 (馬上知道最新消息)★☆
● Pokemon HK集中地 https://www.pokemon.com.hk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ostam/ (鐵道模型)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oscircle/ (最新動向)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oke.mum/ (Pokemon相關)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oscircle/
● Saaii的網站 http://www.saaii.net
【關鍵字】
Youtuber Go,學做Youtuber, rios, rios arc, rios circle, 弧圓亂語,rios arc 弧圓亂語, 廣東話諺語考死你, Youtuber 專訪, 香港 Youtuber,pokemon 香港,香港人的寶可夢故事,pokemonhk,香港人加油,解散警隊,武漢肺炎 蝙蝠,pokemon IQ題 -
轉變名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08 19:00:11本集主題:「挑戰,巔峰之後」介紹
訪問作者:江秀真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位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頂峰的女性、
全球首位登上七頂峰、並從南側及北側路線完成聖母峰登頂的女性登山家!
唯一獨家授權生命傳記!
二十年前,她感謝珠穆朗瑪峰成就一生的勇敢。
二十年後,她感恩所有恩師、貴人朋友們一路相挺相伴!
山並非高就最危險,生命考驗也沒有真正的通知單。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聖山」,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可以使自己脫胎換骨、淬煉轉變。 ——江秀真
本書以第一人稱撰寫,完整記錄江秀真從小認真面對生命的態度,成長後與世界高峰邂逅的喜悅與困境……除了是一部精采的勵志人生故事呈現,更首次公開她親自拍攝的世界頂峰絕美照片,壯麗而撼動人心!
電影《火線大逃亡》《巔峰戰士》的製片家布里薛斯不僅是攀岩勇士,也是登山冒險家。他留下一句名言:「你可以攀爬聖母峰一千次,不過它永遠也不會知道你的名字。認清自己的無名與後果,是登山者謙卑的秘訣、攀岩者應有的自覺。」
不論爬的山再多、登的山再高,江秀真始終懷抱謙卑之心與真誠勇氣,一路走來,熱切地分享自己所學以及所經歷的。同時,為了朝登山教育的理想邁進,2014 年她努力考取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班,鑽研有關「高山氣象」資訊的計算與測量,期盼將這一領域所學再灌注到登山智識中,作為登山者參考數據,並結合 登山教育來降低山難事故發生。
一九九五年,江秀真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極度興奮有緣能與珠穆朗瑪峰見上一面。二○○五年,她努力取得「歐都納攀登世界七頂峰圓夢計畫」正式隊員的資格,覺得自己何其幸運,有機會再度迎向世界巔峰的懷抱!
但萬萬料想不到的是,在攀登七頂峰之三的阿空加瓜峰時,竟讓她遇上生死交關時刻,在情緒幾近崩潰下開始默寫《心經》,並用攝影機錄下當時認為是這輩子最後的一段話……
從十五歲第一次爬山至今,江秀真歷經台灣九十座高山的淬煉,達成兩度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攀世界七頂峰的紀錄,她總是說:「每攀登一座高山,就多一份謙卑之心。」而在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二十年後,她深深覺得:下山,才是真正的挑戰!
本書完整記錄江秀真與世界高峰邂逅的喜悅與困境,首度集結她親登拍攝的七頂峰絕美照片,壯麗而撼動人心!更企盼透過她豐厚開闊的生命故事分享,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座屬於自己人生路上的聖山。
作者介紹:江秀真
1971年生於台灣新北市雙溪區。
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系學士、嘉義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目前在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班測量計算組研讀。
至今已攀登台灣高山90座,成功完攀歐都納世界七頂峰圓夢計畫——
‧登頂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峰(海拔5,642公尺)
‧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利馬札羅峰(海拔5,895公尺)
‧登頂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2公尺)
‧登頂北美洲最高峰—麥肯尼峰(海拔6,194公尺)
‧登頂大洋洲最高峰—查亞峰(海拔4,884公尺)
‧登頂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4,897公尺)
‧第二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南側路線(海拔8,848公尺)
更創下許多難能可貴的紀錄——
.1995年首位台灣女性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費時兩個月)
.2005年首位玉山國家公園女性巡山員
.2008年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獎
.2009年再度登頂珠穆朗瑪峰
.2009年榮獲內政部一等獎章,以及第47屆十大傑出青年獎殊榮
2014年,她再努力考取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班,鑽研有關「高山氣象」資訊的計算與測量,期盼將這一領域所學再灌注到登山智識中,作為登山者參考數據,並結合登山教育來降低山難事故發生。
近年來,她持續進行「行腳每一所學校」的演講計畫,致力於推廣「登山安全與生命教育」,鼓勵年輕學子勇敢追求夢想,並戮力將創辦登山教育學校的願景與有志之士分享,祈願大家一起來成就這樁美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轉變名言 在 網球場的路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上,徹底展現你的執著
納達爾 15 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位選手在打練習賽。他的教練托尼(也是納達爾的叔叔)剛好帶著另一位選手在別的球場比賽,不在納達爾的身邊。托尼教練從遠遠的發現,納達爾以 0 比 5 的局數落後,他心想,奇怪了,這個對手並不是那麼強啊。
這時一位托尼教練的朋友(之前也是網球選手)走到托尼教練的身邊,對他說:「我想納達爾的球拍壞了,他拿一支壞掉了的球拍在比賽。」於是,托尼教練走向納達爾的球場,對納達爾說:「我想你的球拍壞了。」納達爾看了看手中的球拍發現:「對耶!這裡都裂開了,我來換一支。」換了球拍之後,比賽開始轉變,不過,納達爾最後還是以 0-6、5-7 輸了那場練習賽。
重點來了!比賽結束後,托尼教練問納達爾:「請你告訴我,你打了那麼多年的球,怎麼居然會沒有發現自己的球拍壞了?」納達爾的回答很簡單,他說:「聽著,我總是被唸到輸球是我的責任。我從來沒想過會是球拍出了問題。」
遇到事情,先從自己找原因,這是納達爾從小被教導的,並且持續堅持的信念。
所有的競爭都是自己和自己的戰鬥,納達爾就是那種專注在和自己競爭的人。總有地方可以進步,輸了球摸摸鼻子,再繼續訓練。現實就是這樣,這樣的現實也正是奮戰的理由。與其白花力氣去怪罪別人和外在的事物,不如全力逼出最好的自己。
君子求諸己,是一種極高也極難的修養。這是納達爾的方法。如果你欣賞納達爾,相信他的這一個態度是很值得學習的榜樣。
普立茲獎得主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有一本頗受好評的非虛構作品《Levels of the Game》,藉由描寫 1968 年一場克拉克.格拉布納(Clark Graebner)與亞瑟.艾許(Arthur Ashe)的網球比賽,也探究球員的背景和態度,以及是什麼塑造了一位球員和一位頂尖球王。
麥克菲在書中有一句話寫道:「一個網球選手的性格和成長背景,會通過個人的運動機制(motor mechanisms),表現為他的擊球模式和比賽風格。如果他是一個謹慎的人,他就是一個謹慎的網球選手;如果他是一個浮誇炫耀的人,那麼他就是一個浮誇炫耀的網球選手。」
堅決遵守你所相信的美好信念,即使有時候正確的事是相對困難的,即使是小事,即使別人都不是這麼做的,也不要緊。畢竟,如果大家都一個樣的做,那麼能夠超出別人獲得成功的理由又在哪裡呢?
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有句名言:「無謂的事追隨流行,重大的事遵從道德,藝術則聽從自己的聲音。」
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上,徹底展現你的執著。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上, 聽自己的,做你自己就好。
做自己,不僅是因為「其他人的角色都已經有人飾演了」(王爾德說的);更是因為我們的自我定位,我們獨有的堅持遵守的信念(或細節),也可能在某個時刻,以更有說服力的方式成為另一個人的啟發,激勵他做到自己以為辦不到的事。
正如納德爾的故事帶給我們鼓舞的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源:https://www.msn.com/en-au/sport/tennis/rafael-nadal-through-the-years/ss-AACCWAS?viewall=true#image=22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tennis/angelique-kerber-stops-red-hot-belinda-bencic-to-reach-indian-wells-final/story-NkoKVX5aMOCWV4b7QUeAgJ.html
轉變名言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
今天清晨,過了6時30分,手機鬧鐘響起。匆匆起床漱洗後出門,9月1日新北市有40萬名學生在疫後開學。算是今天採訪的重點大事,加上,採訪完後還有8時30分的市政會議。
在記者室,正寫稿敲鍵盤之際,一個人莫名跑到我座位右手邊,問了一些奇怪及令人憤怒的事情,不禮貌且又觀念錯亂,行為舉止令人嫌惡又髮指,我們媒體自覺點滴累積的形象,都是被這種人摧殘殆盡。因此,又考驗我們自身的修為。
社會對媒體仍不友善,雖然依舊渾沌,記者即使潛水,仍仰望水面呼吸;即使暗夜幽㝠,盼依舊點一盞燈。-
我認為,做一件事,不問結果,直到如心,便是修行。有時候,踽踽獨行,也是一種淒涼的美感。
每個人心中有一畝田,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夢,回到採訪與被採訪者的互動,人才是重點,回到人的主題,擔任記者以來,認識的一些可敬的人,包括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夥伴,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默默的扎根,悄悄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我的眼界因此更廣。
如同認識了人生旅程的導師、號稱兄弟的慰慈老師,還一起攜手尋找部落食材,關心了一些人,這些人,包括在嘉義檳榔林園裡的長照需求者,在台灣最遙遠東南端牡丹、旭海部落的長者,甚至幫流浪的無名屍找到回家的路。
數年前,為身障兒童與熱心的朋友徐文建先生,在他的餐廳辦了幾年的歲末溫馨圍爐活動;或曾經前往花蓮強震災區採訪;還是媒介資源,終得圓滿過年的單親媽媽。曾因為報導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墜樓女子的新聞,受到各界重視,這些都是採訪的因緣,我可以做到身為報導者可以盡到的本分。
我常說,為長者折枝,易如反掌,為與不為。這些人都生活在台灣,也都在這塊土地上為了生活、為了理念打拚。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可以時而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深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堅守崗位、與靈魂對話」的信念只有更強烈,沒有更變換。
擔任記者33年,笑看世間滄桑與政治紛亂。但在某個內心角落仍保留人性光輝,即使如豆光的蠟炬,依舊帶給人希望。我希望一步一腳印「行善如投石湖水,不斷擴散(善)。」也是人生下半場可以老老實實實踐的想法。
不管是座右銘或墓誌銘,生命旅程中因為實踐而確實印證。揮別童年與年少青春,即使我已經不再是舞劍的狂少,但驀然回首,期許持續「花若盛開,舞蝶自來。人若精彩,老天安排。 漣漪的善,必將擴散。孤獨一隅,獨行踽踽。」
#驀然回首看年少時
以前,在遙遠年代的年輕的歲月,那時候,參加考試,考上台北地區的一所師範專科學校,同時,也考上一所很有名氣的一所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系。
結果,我都沒有前往兩所學校就讀,其中,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在報名時剛好額滿。師範專科學校則因為考慮就讀高級中學,因此,沒有前往就讀。不然,我現在就從老師職位退休了。
歷經世新洗禮與社會實務運作,至今,在工作職場上打滾33年,仍在茫茫的打字與攝影中,不斷的流浪。
當年,如果就讀師範,每年理所當然我就過「教師節」。即使,現在的教育環境,不如以往,所謂的「尊師重道」也相當式微,不過,許多在教育崗位上的夥伴,仍不放棄任何培育孩子的機會。
有一年,我有機會回到我的母校新竹縣新星國小,與學弟妹分享心情,與學長黎萬興校長一起談教育,也曾經與一群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者、資深作家與創意總監、或退休校長等人分享等人,她們(他們)都很優秀,是我的人生導師。
在許多場合的分享經驗,我都會以「莫忘初衷」做最後的結語。對於教育人員,我也都給予最大的敬意與感謝。
即使不是教師,只因在職場上帶過實習生,被稱為「師父(傅)」,每年教師節會從臉書或簡訊捎來祝福。她們有的是書記官,有的是優秀法律工作者,教學相長都指導我良多,稱呼「老師」,反而讓人慚愧與感恩。
這些夥伴,都是我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忘年之交。我的「學生」中,有的已經當母親,這人生過得很快樂。我一起勉勵,莫忘初衷,不要忘記內心最原始的信念。
#笑看世間在職場上的衝突
有時在新聞採訪上有些失意頹喪,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不同,看法與溝通的誤差,有了些許火花。
許多朋友勸說,何必多情。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自然,這是比較萬無一失,畢竟,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就是職場最好的保護傘嗎?
但,新聞工作若大家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大多時候就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
如果「避險」是必要的,套句名言:「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牆角。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
朋友勸說,在社會對媒體的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鍵盤高手與正義魔人、爆料當道的新聞環境下,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與精神,太認真執著於職場上的種種。不需要太「多情」,有時候的「多情」反而會成為別人、採訪對象、或自己同事的負擔。自我的期許與堅持和初衷,如何與職場和諧與圓融取得平衡,還真的是需要智慧與學習。
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那年,孩子出生,我在産房迎接三公主呱呱墜地,在醫師剪斷臍帶後,我的新聞戰場在台北縣新莊「博士的家」倒塌災區現場。最要感謝的是妻子的體諒及支持。
去年,公司有5名縣市地方資深記者紛紛放棄新聞戰場,今年,不少媒體同業更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之快速與翻轉,更讓人感觸良深。
期勉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先進,則持續守望,盼媒體仍是點亮幽冥社會的微光。莫忘初衷,扮演烏鴉與守門人,守護美好的核心價值。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在各角落點燈的夥伴,若是同時燃起火花,肯定可以照亮幽冥。身為媒體,除了聒噪、守望,也在修練自己。這是一門永遠精進的功課。
在社會對媒體仍不友善,環境依舊渾沌之際;即使暗夜幽㝠,盼依舊點一盞燈,與靈魂對話,莫忘初衷。我,仍在這滾滾紅塵學習、踽踽獨行。
我始終相信共好。紀念那個可以大鳴大放的大時代,在如今艱困的媒體環境,盼望迎向媒體敢言、政府察納雅言的共好時代。
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盼望持續藉由採訪社會的人物故事;關照並傳播她(他)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報導她們的熱情,不但有機會擴展自己的視野,也有機會從他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己、照亮別人。
33年來,用眼睛觀察,以腦筋思考,一顆老靈魂的聒噪絮語,仍將持續烏鴉。
33年來,用相機拍照,以筆尖紀錄,一顆老靈魂的滔滔不絕,仍將持續助人。
2021/09/01 Wagi Qwali 瓦紀瓜歷 Cidal Palang 吉達兒 巴狼 (夸父老鷹)
轉變名言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一個會同時讀好幾本書的人,
不同的時間跟場合,會有不同的配套。
坐高鐵讀的書跟坐捷運讀的書不一樣,
剛起床的書跟在郵局等叫號的書也不一樣,
而這一本,我覺得太適合睡前閱讀了。
(附上一個慘痛的建議,睡前不要讀小說,
我常常就不小心讀到天亮......)
(中醫師:你太晚睡了,
睡前不要滑手機,讀書好了。
我:我是在讀書......)
睡前適宜的讀物是散文類型,單篇從一千到五千字最棒,
可攻可守,也可以無殘念入睡。
前陣子的睡前讀物就是《練習善良的一年》,
有一定的資訊量,又不會負擔太大,
全書52篇,依季節區分為四章節,包括12個主題,
恰好是作者唐娜.卡麥蓉(DONNA CAMERON)的一年份實務練習。
作者很喜歡收集名言佳句,每篇前面都會有一段引言,
這種1+1的書寫方式簡練直接,
有幾篇在閱讀之前,就先被引言擊中了。
例如這次在《違章女生lalaland》純讀書單元分享的那篇,
我非常喜歡引自羅洛・梅(ROLLO MAY)這句:
「人類的自由,取決於我們能否停頓一下,
選擇如何反應,以發揮預期的影響力。」
那幾天遇到事情快要氣起來,我就想著要停頓,我是自由的。
如同作者本人寫到的,其實也不一定要照順序閱讀,
可以挑有感的情境閱讀,或是翻讀,
看看有沒有對得上現實生活的段落。
書中提到一個來自英國演說家艾德里安・韋伯斯特(ADIAN WEBSTER)的概念,
令人想到小確幸,名為「微小卻重要的事」,
縮寫是「TNT」,全名是「Tiny noticeable thing.」,
指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簡單易行的舉動,
一些明明容易,卻常常被忘掉的日常互動。
或者是麻省理工教授瑪麗・羅伊(MARY ROWE)提出的:
「微小肯定」(Micro-affirmations),
從小處著手,練習善良也從微善良開始。
而善良不是漫無邊際的,
書中也討論到釐清底線的方式,
若缺乏明確底線,只是自我耗損或是過度取悅他人,
學習劃清並且堅守底線,才是對自己的善待。
有幾個篇章提及霸凌,兒童的跟成年霸凌者都有,
也有談到網路霸凌,令人好奇作者那陣子為何有這麼多感悟。
書中根據網站研究,將旁觀者分為有害的跟有益的,
有害的可能會慫恿霸凌者,或是消極縱容;
而後者,則在評估後介入。
不一定需要正面抵制,但可以選擇不默許。
點擊也在這系列討論範圍內,
下次在網路上看到煽動或是惡意的內容,
就連點都不要點進去。
有許多概念分享,也有實際的操作經驗,
談起動物的篇章有個插曲,
作者的朋友說,
她會以約會對象對待狗的態度來決定要不要有第二次約會。
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判斷基準!
看一個人如何對待動物、對待弱者、發表自以為無責的言論,
都是一些看似微小,卻能夠展現價值觀的細節。
有一些篇章也是會讓我浮起:「臣妾做不到啊」的想法。
但讀一本書不完全跟自身感受服貼的書,
也許能在重讀之時,檢視一段時間後的自己有沒有轉變。
推薦給大家。
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聽聽《違章女生lalaland》的朗讀篇章。
那麼,祝大家本週愉快,週一不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