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轉向量圖軟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轉向量圖軟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轉向量圖軟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轉向量圖軟體產品中有7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技公司轉戰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尚缺乏令人驚豔的商業模式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表於 2021年6月30日 科技大廠持續燒錢投資汽車領域,最後到底要如何從中獲得實質價值呢?蘋果(Apple)、谷歌(Google)和其他科技大廠在汽車領域投資多年,但似乎並不特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上星期的華為禁令,我同意大多數財經專家的觀察,就是華為禁令比關稅嚴重多了。 還不到一個星期,本來還希望能保持旁觀者身分的像是歐洲或台灣,應該都深刻體會到,不管你想不想,自己也被推到戰線上了。 美國的華為禁令,是禁止美國公司跟華為做生意。華為產品進不了美國,大家早己心裡有數,...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4 15:43:17
    有 0 人按讚

    科技公司轉戰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尚缺乏令人驚豔的商業模式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表於 2021年6月30日

    科技大廠持續燒錢投資汽車領域,最後到底要如何從中獲得實質價值呢?蘋果(Apple)、谷歌(Google)和其他科技大廠在汽車領域投資多年,但似乎並不特別有利可圖。

    由於,製造汽車需要工廠、設備和大量的工人來設計和組裝各式鋼鐵、塑膠和玻璃材料,而且這些硬體利潤極低。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的資料,全球前十大汽車製造商在2020年的營業利潤率為5.2%,與科技產業領導者的34%相比,相距甚遠。

    但對於蘋果和其他潛心研究自動駕駛技術或有意自行打造汽車的科技公司來說,投資汽車領域不僅僅是為了闖入新市場,而是為了捍衛有價值的地盤。然而,卻無法在汽車硬體突圍傳統汽車廠。

    其實,科技公司切入自動駕駛車市場尚缺乏令人接受的商業模式

    COVID-19疫情短暫抑制了消費者對新車的欲望,但需求已經回升。根據IBIS World的資料,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預計將回升9.7%,達到2.7兆美元。預計到2030年,自動駕駛市場將達到2兆美元,屆時,全球預計將有超過5800萬輛自駕汽車,廣大的市場不能輕易忽視。而科技大廠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晶片設計製造方面的經驗,使他們有能力顛覆汽車產業。

    科技公司看上的,是比盈利更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吸引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部分。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2016年美國人有長達307.8小時是在汽車駕駛座上,相當於每週6小時。這是一個人生活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是花在手機應用程式或是社交媒體上。如果公司能夠有效的利用這些駕駛時段,將有很高的機會吸引到使用者。

    全球正在轉向對環境更有利的智慧汽車,很多研究顯示,內燃機(ICE)汽車已經來到盡頭了。BloombergNEF 2021年6月發佈的年度《電動車展望報告Electric Vehicle Outlook》認為,假設沒有推出新的政策措施,全球所有道路運輸的石油需求將在短短六年內達到峰值。到2025年,電動車預計將達到全球乘用車銷量的16%,2030年成長到33%,2040年達到68%。最終,自動駕駛車輛將完全重塑汽車和貨運市場。

    在這樣的預期下,科技公司持續加強對自駕車產業的投資,並不令人意外。從他們的商業角度來看,如果你不做,就可能被其他公司搶去做,最後你目前的影響力會逐漸消失、甚至被踢出市場。

    蘋果在蘋果汽車(Apple Car)計畫方面,而此前它的重點是擁有數百名工程師,打造一個自動駕駛系統。這引發了人們對蘋果可能與哪些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合作的強烈猜測。從過去幾十年裡,蘋果一直主導著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硬體市場,但它在人工智慧、語音和智慧音箱方面一直落後谷歌和亞馬遜。

    然而,蘋果可以從推出突破性的新產品中受益。雖然它在2015年發佈的智慧手錶以及蘋果電視(Apple TV)、蘋果遊戲平台(Apple Arcade)和蘋果音樂(Apple Music)等服務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成績,但沒有什麼能接近iPhone的成功,它重新定義了整個產業,成為蘋果最賺錢的產品。期待,未來Apple Car出現來顛覆未來汽車市場。

    Waymo方面,累計投資高達40億美元。Waymo成立於2009年,前身是谷歌(Google)的自動駕駛車計畫,在2017年成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2018年在鳳凰城推出了自動駕駛的計程車服務,2020年開始在新墨西哥州和德州測試自動駕駛卡車。

    谷歌高層們長期以來一直把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投資,看作是風險投資公司和財力較弱的公司不會或不願意承擔的風險。Waymo也在探討無人駕駛技術在計程車服務和長途物流的潛在商業模式。

    微軟(Microsoft)方面也投資了多項自動駕駛計畫,並與福斯汽車(Volkswagen)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軟體。

    亞馬遜(Amazon)方面也投資了正在建造電動卡車的Rivian,並在2020年收購了無人駕駛新創公司Zoox,亞馬遜可能希望將自動駕駛服務作為電子商務物流計畫的一部分。

    Facebook方面,積極將服務生態系融入未來汽車之民眾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控制和支配民眾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在中國方面,華為和百度等公司光是在2021年就承諾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企業投入近190億美元。

    我國台灣鴻海組建MIH電動車供應鏈開放平台,推出MIH電動車軟硬體和關鍵零組件平台生態系,採取開放共享,希望成為電動車界的安卓系統。鴻海MIH電動車平台夥伴已經達到1,065家,其中有三成是全球廠商,接近200家新夥伴背景與網際網路(Internet)有關。合作夥伴中,傳統車輛產業占67%、資通訊產業占13%、網路軟體產業10%、其他類10%。MIH聯盟規劃,將自2021年7月從鴻海集團獨立出來,朝B2B走平台,車廠變成平台的客戶。

    汽車製造業者之衝擊應對

    科技公司帶來的衝擊,使汽車製造業者枕戈待旦,且須投注一倍精力兼顧傳統汽車業務及未來汽車創新。福特汽車(Ford Motor)、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等產業巨頭都已經加強了對自動駕駛的投資。豐田汽車正在日本富士山腳下打造一座結合自動駕駛的智慧城市,而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也投入74億美元在美國生產電動車並開發無人駕駛的飛行計程車。

    科技公司轉戰自動駕駛汽車之機會及挑戰

    汽車製造商捍衛自己的地盤是可以理解的,但科技公司進入自動駕駛領域自認為是一種「自然延伸」,他們自認為自己有能力為汽車產業帶來革新。事實上,並非如此,未來汽車的系統軟體是科技公司的強項,而在硬體上並不是。

    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的現有業務使他們具備人工智慧、處理大量資料和設計複雜系統的經驗。從本質上講,他們已經對設計和製造無人駕駛汽車所需的核心技術進行了前期投資。

    其中,最有可能透過自動駕駛技術改善產業的科技公司也許是亞馬遜。亞馬遜將從使用自動駕駛車運送包裹的較低成本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亞馬遜還習慣將自己的工具轉化為可以出售給更多客戶的業務,像是他的雲端運算服務AWS。AWS最初是支援亞馬遜網路銷售服務的工具,之後則演變成Netflix、美國政府和其他公司使用的運算和資料存儲平台,如今AWS價值高達454億美元。

    即使對蘋果和谷歌這樣的公司來說,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先行者可能會有很大的優勢,每一家公司都想成為市場上的掠奪者,而不是獵物。

    附圖:圖、科技公司轉戰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尚缺乏令人驚豔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7973&fbclid=IwAR33HNqQbrSVDUkv5LskfoI5m6VdAo-M0em56V0UBX9ciwvXSEgsutjY0oI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8 09:00:01
    有 120 人按讚

    我對摩天樓有種無可救藥的癡迷。如同歷史上許多知名的建築師,他們都認為摩天樓是人類戰勝自然環境的一種象徵。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樓,不但令人感嘆文明的偉大,更是有種人定勝天的成就感。會選擇讀這本《世界是垂直的》,有相當原因是我對高樓有種癡迷,更因為對當代都市的地下建設感到十分興趣。

    圖文版:https://reurl.cc/Enj8A0

    作者寫道,都市規劃已經成為一門當代的重要學問,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學者針對都市進行設計及提出相關理想,但這些終究是屬於都市地圖上的平面思維,關於立體思維的都市規劃及思考理論,卻鮮少出現在主流媒體視角中,甚至經常被大眾所忽視。也因這緣故,他創作了《世界是垂直的》,希望能讓讀者們理解當代都市已經由平面變成了立體。

    本書涉獵的範圍甚廣,從天上的人造衛星、轟炸機、無人機,到地上的電梯、摩天樓、棚戶貧民窟、豪宅到地下的地窖、碉堡及地下道,都在本書範圍之中。

    不過也因為涉獵的範圍過廣,讀者若無相應領域的知識,讀起來的片段感很重。如衛星、轟炸機、無人機等篇章,牽涉到大量軍事戰略相關的知識。雖然這些篇章最重要的,便是衛星科技帶來GOOGLE MAP等科技軟體,替人類文明掀起從未有過的革命性思維。但這畢竟是人們普遍能認知到的改變。相對於轟炸機、無人機等軍事器械,常人能有所感觸的甚少。這篇章讀了除了感到自身不足之外,便是領會到原來這些飛行器已然成為都市規畫的一部分。

    地下篇章,相對來說有趣得多。書中當然沒有忘記得到,曾經的冷戰時期,各國都因應核戰爭的可能爆發,於當時興建了眾多深埋於地底的設施,只為了能在核戰爆發時躲過一劫。但於當代早已沒有核戰威脅的社會來說,地下建設的誘因已然改變。書中以倫敦為例,指倫敦因為地價過高,加上挖掘技術的普及化,大批既有建築申請開挖地下室,最大的原因便是地下室的單位空間成本,遠低於土地購置或另興建高樓。此外關於各國大肆開發地下設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航太技術的發展,導致衛星變得普及,因應保密及情資安全的需求,地下設施的開發變得勢在必行。地下篇章對我來說雖然有趣得多,但與我期待的內容稍有落差,我最為期待的是作者多談論關於交通、水電管線及地下聚落的內容。

    真正讓我最滿意的,便是地上的高樓篇章。本書將高樓分作三個次類,分別為摩天樓、高樓住宅和電梯。本書提及摩天樓的發展,仰賴於營造技術及混凝土材質的創新。摩天樓的發展,除仰賴於19世紀礦業開採的金源之外,更與礦業使用的液壓升降機及相關機械相關。

    事實上,就齋主我個人認識。摩天樓之所以被人類發明並持續發展,更重要的原因是交通科技的創新,導致通勤時間下降。倘若人類今天有足夠的科技水平能建造高樓,但這些高樓內的空間終究是必須要用於經濟生產。人人都知道摩天樓的發展最早始於芝加哥,建於1885年的《家庭保險大樓》,樓高42公尺,10層樓。這樣一棟辦公大樓,若都市沒有足夠的人口密度,或交通設施不夠完善,很難維持其全速運作,畢竟辦公室裡總要有人上班,上班族也不可能住在公司隔壁,若沒有足夠完善的都市建設,很難達成摩天樓的經濟條件。芝加哥當時能夠興建這大樓,有相當原因是1870年代時曾多次因為木造建築發生大火,才促成以新材質建設大樓的契機。

    摩天樓,早期讓許多建築師和社會學家,認知這是解決都會區土地不足,並能有效提供市民住房的解方。說到這事情便覺得有趣,早期學者們認為摩天樓的出現,將導致都市人口密度大幅上升。這是個很好理解的思考邏輯,畢竟以前1層樓住3個人,現在10層樓不是能住30個人嗎? 結果並不全然如此。地價高的土地並未因為空間的解放而導致地價下跌,反而因為地點絕佳之故,地價上漲。而住宅人口的空間密度也並未因此降低,高價住宅內有著經濟實力更雄厚的人,購買大量空間個人使用。地價高的地段,人口密度反而變低。而地價便宜的低總價高樓內,確實如學者所說的擠滿了人,單位空間密度上升。

    於是便有聲浪表示,如果摩天樓確實能解決住房問題,政府更應該要興建足夠多的高樓社會住宅,提供給相應的弱勢或青年居住。初期這方案被實行,直到人們發現其惡果,這些高樓社會住宅隨即成為都市毒瘤。最大的原因便是高樓建築的維護成本極高,高樓層的區域需要比低樓層用更高的消防及安檢規定維護,而這些維護的成本並非是弱勢或青年得以負擔,多數政府也不願負擔這些高昂的成本。其實這在台灣就有案例,台北市的西寧國宅,早期便是政府為了經濟弱勢而興建,但最後的結果便是維護成本不足,導致外部髒亂不堪,內部管理不佳,甚至變成台灣著名的靈異地點。

    書中提及即便是世界最高樓「哈里發塔」內的住戶,也不見得願意負擔其住宅公共設施的鉅額維護成本。哈里發塔內有千戶公寓住戶,以2013年算,擁有一戶100萬英鎊的住戶來說,每年要付出的管理費高達15萬英鎊,而這些費用大部分用於維護健身房、休閒中心等設施。

    自政府認知到高樓社會住宅可能無法應付鉅額的維護成本以後,施政思維便轉向為興建高度較低的社會住宅了。這點其實台北市也是如此,除了幾個較為高級的社會住宅之外,那些提供給弱勢者居住的社會住宅,大部分是樓層高度較低的建築。

    書中真正讓我驚豔的是電梯篇章。台灣關於電梯的叢書甚少,很少有書籍專門討論電梯發展,即便是營造業相關的書籍,也對台灣電梯的普及甚少提及,但齋主我對電梯有種無可救藥的迷戀。

    我們都將電梯視為大樓的設施之一,鮮少將其當作都市的交通建設一環。這概念是好多年前曾在某個建築紀錄片中學到的。如所有人知道的一般,超高樓層建築的電梯肯定需要分流分層,很多重要的樓層被當作轉乘站。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將單一電梯視作單一地鐵路線,而轉乘樓層視作轉運站? 哈里發塔擁有57部電梯,常駐人數數萬,用水量巨大。其實比很多小型都市的機能還要充足,電梯也當然能被視作交通建設。

    過去,我曾認為電梯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假設人類建設出了數千公尺的建築,也應該能建設出相應高度的電梯。但本書作者對電梯的認識,卻打碎這現實。當代電梯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梯井和鋼纜兩個要素。一具用於400公尺電梯的鋼纜,重量高達18650公斤,就算將材質替換為碳纖維,也需要1135公斤。這中間需要考量因素甚多,包含機電系統的負重及負荷、鋼纜的體積、電梯井於樓層內的面積占比等,都限制電梯的無限延長。

    《世界是垂直的》一書內容眾多。我替自己的所知過少,導致部分篇章的內容只能單純吸收,而感到遺憾。但本書就算只是單一篇章,讀起來也足夠過癮。何況對我這個科幻迷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高樓建築、地下設施或科幻題材感興趣,我想即便本書不是每個篇章都能讀通,針對特定篇章也能獲得足夠多的知識。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20:45:02
    有 5 人按讚

    【影片:為何勒索軟體攻擊日趨猖獗?美國如何反擊?】
    近幾年來,勒索軟體攻擊頻率升高,受害者損失急劇增加,而攻擊目標從坐擁大量數據的公司轉向醫療、運輸和食品等關鍵民生服務的供應商。《華爾街日報》的 Dustin Volz 解釋說,人們在網絡安全上的疏忽讓駭客有機可乘,加密貨幣的運用令索要贖金更加容易,駭客還將勒索軟體作為服務提供給其他犯罪組織,而俄羅斯政府的容許也構成了挑戰。在分析原因之外,這則影片介紹了美國各界可以採取的應對措施。封面圖片繪製:Laura Kammermann

    >>相關影片:為何馬斯克對加密貨幣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https://www.wsj.com/video/china/935657DC-6465-4F4F-9662-9CA09A00A5A4.html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23 23:00:00

    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上星期的華為禁令,我同意大多數財經專家的觀察,就是華為禁令比關稅嚴重多了。

    還不到一個星期,本來還希望能保持旁觀者身分的像是歐洲或台灣,應該都深刻體會到,不管你想不想,自己也被推到戰線上了。

    美國的華為禁令,是禁止美國公司跟華為做生意。華為產品進不了美國,大家早己心裡有數,狠的是不讓美國賣產品給華為。

    這中間最讓大家震撼當然是Google。

    幾個重點:
    **現有華為手機用戶不用緊張,禁令不影響現在用戶,只是將來更新Android版本時,可能無法跟著更新
    **將來華為手機也不是都不能用Google,只是比較麻煩,功能也無法像現在這麼全面
    **華為新機被禁令影響最大,沒有Google 的華為手機在中國以外很難賣。中國用戶可以用騰訊用百度,反正Google在大陸被禁,本來就用不到。但占華為手機市場1/4的歐洲用戶可還是用Google
    **中國不是沒有試圖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七年前就開發了鴻蒙。但操作系統的問題是要有很多各國app開發者一起來共襄勝舉,才會百花齊放,有精采的創意,大家越用越愛。這個生態概念Google有,Apple有,其他人都沒有。Google跟Apple能有,就是早早全球化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本來看起來還很挺華為的歐洲,在Google消息發布之後,看到一大堆電信業者都說要先暫停銷售華為新機。

    國外市場手機賣慘,華為不會死,中國市場養得起華為。

    真正的戰場是5G。中美兩國搶的是將來世界的主導權。

    這是為什麼任正非昨天的談話,最重要的一句話是:5G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5G戰場裡, 歐洲的態度就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歐洲不放棄華為,中國跟歐洲加在一起,美國很可能會輸掉5G戰役。但如果歐洲不支持華為,中國的5G前途就很難預測了。

    美國喊了半天要在5G上杯葛華為,歐洲本來是不怎麼鳥川普的。不是說他們不擔心“華為間諜”說,但更重要的是歐洲在4G己經用了很多華為產品,現在要升級5G,華為仍是最好最便宜的選項。這是為什麼華為的歐盟代表劉康在歐洲的喊話就有兩個重點
    A.你不怕美國將來也這樣對付你嗎?
    B.華為在歐洲耕耘很久,華為5G是中歐一起生出來的:「華為的5G方案不僅僅是市場中最好的,而且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歐洲的產品,因為很多的技術都是歐洲的研究人員人員和科學家研發出來的.....華為已經在歐洲深耕了20年,在歐洲擁有1.22萬名員工,其中70%的員工都是來自本地。在2018年時,華為在歐洲採訪了超過56億歐元的貨物和服務,並與140個歐洲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研發合作。」
    https://kknews.cc/world/z9rxgnp.html

    歐洲先前還沒放棄華為是因為在5G上,自身利益與華為深得多,所以當川普想以「間諜說」這種政治喊話,想讓歐洲國家轉向並不成功,你看英國,照理說右派執政的英國應該要響應川普的,但英國首相梅伊最後仍決定讓華為做”無關國家安全”的5G建設,在消息走漏之後,才想盡辦法向華府解釋。這是口袋考量高於外交考量的結果。巴西難道不是嗎?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跟川普那麼麻吉,5G還不是要給華為做?

    但現在川普不讓美國供應商賣零件給華為,華為在沒有美國零件軟體的情況之下,華為5G還能像先前一樣又好又便宜嗎?

    要知道華為在5G目前是第一名,但第二名第三名可都是歐洲公司。
    (華為 5G 伺服器設備的全球市占率達 52%,領先第二名諾基亞(28%)、以及第三名愛立信(13%);而在行動基地台的全球市占率方面,2018 年華為(29.5%)大致與愛立信(28.5%)、諾基亞(23%)三分天下並且略為領先。)

    除非華為之前的備戰系統強大到讓大家都跌破眼鏡,不然我覺得歐洲最後選美國的可能性大得多。

    科技戰變數很多,我唯一能確定的是冷戰已成局。

    Winter is coming.

    本周琪斐大放送講的便是這個重點。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5-23 22:28:49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華為陷圍堵困境 軟硬體技術能靠自己?(0:41)
    ✭【 動眼看熱鬧 】台灣同婚闖關成功 粉紅經濟商機無限(9:35)
    ✭【 世界都在看 】成年子女誰最常探望父母? 單身女兒第一名揪感心(15:40)
    ✭【 漏網東西軍 】英電視實境秀惹爭議 來賓輕生被迫停播(21:50)

    Winter is coming...

    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上星期的華為禁令,我同意大多數財經專家的觀察,就是華為禁令比關稅嚴重多了。

    還不到一個星期,本來還希望能保持旁觀者身分的像是歐洲或台灣,應該都深刻體會到,不管你想不想,自己也被推到戰線上了。

    美國的華為禁令,是禁止美國公司跟華為做生意。華為產品進不了美國,大家早己心裡有數,狠的是不讓美國賣產品給華為。

    這中間最讓大家震撼當然是Google。

    幾個重點:
    **現有華為手機用戶不用緊張,禁令不影響現在用戶,只是將來更新Android版本時,可能無法跟著更新
    **將來華為手機也不是都不能用Google,只是比較麻煩,功能也無法像現在這麼全面
    **華為新機被禁令影響最大,沒有Google 的華為手機在中國以外很難賣。中國用戶可以用騰訊用百度,反正Google在大陸被禁,本來就用不到。但占華為手機市場1/4的歐洲用戶可還是用Google
    **中國不是沒有試圖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七年前就開發了鴻蒙。但操作系統的問題是要有很多各國app開發者一起來共襄勝舉,才會百花齊放,有精采的創意,大家越用越愛。這個生態概念Google有,Apple有,其他人都沒有。Google跟Apple能有,就是早早全球化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本來看起來還很挺華為的歐洲,在Google消息發布之後,看到一大堆電信業者都說要先暫停銷售華為新機。

    國外市場手機賣慘,華為不會死,中國市場養得起華為。

    真正的戰場是5G。中美兩國搶的是將來世界的主導權。

    這是為什麼任正非昨天的談話,最重要的一句話是:5G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5G戰場裡, 歐洲的態度就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歐洲不放棄華為,中國跟歐洲加在一起,美國很可能會輸掉5G戰役。但如果歐洲不支持華為,中國的5G前途就很難預測了。

    美國喊了半天要在5G上杯葛華為,歐洲本來是不怎麼鳥川普的。不是說他們不擔心“華為間諜”說,但更重要的是歐洲在4G己經用了很多華為產品,現在要升級5G,華為仍是最好最便宜的選項。這是為什麼華為的歐盟代表劉康在歐洲的喊話就有兩個重點
    A.你不怕美國將來也這樣對付你嗎?
    B.華為在歐洲耕耘很久,華為5G是中歐一起生出來的:「華為的5G方案不僅僅是市場中最好的,而且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歐洲的產品,因為很多的技術都是歐洲的研究人員人員和科學家研發出來的.....華為已經在歐洲深耕了20年,在歐洲擁有1.22萬名員工,其中70%的員工都是來自本地。在2018年時,華為在歐洲採訪了超過56億歐元的貨物和服務,並與140個歐洲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研發合作。」
    https://kknews.cc/world/z9rxgnp.html

    歐洲先前還沒放棄華為是因為在5G上,自身利益與華為深得多,所以當川普想以「間諜說」這種政治喊話,想讓歐洲國家轉向並不成功,你看英國,照理說右派執政的英國應該要響應川普的,但英國首相梅伊最後仍決定讓華為做”無關國家安全”的5G建設,在消息走漏之後,才想盡辦法向華府解釋。這是口袋考量高於外交考量的結果。巴西難道不是嗎?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跟川普那麼麻吉,5G還不是要給華為做?

    但現在川普不讓美國供應商賣零件給華為,華為在沒有美國零件軟體的情況之下,華為5G還能像先前一樣又好又便宜嗎?

    要知道華為在5G目前是第一名,但第二名第三名可都是歐洲公司。
    (華為 5G 伺服器設備的全球市占率達 52%,領先第二名諾基亞(28%)、以及第三名愛立信(13%);而在行動基地台的全球市占率方面,2018 年華為(29.5%)大致與愛立信(28.5%)、諾基亞(23%)三分天下並且略為領先。)

    除非華為之前的備戰系統強大到讓大家都跌破眼鏡,不然我覺得歐洲最後選美國的可能性大得多。

    科技戰變數很多,我唯一能確定的是冷戰已成局。

    Winter is coming.

    本周琪斐大放送講的便是這個重點。

    動眼神經選的是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彩虹經濟會為台灣經濟帶來彩虹嗎?
    張嘉玲的世界都在看選的是東西方對孝順的看法及理論有何不同。

    我們晚上見。

    📌 回顧過往集數 📌
    EP31《香港修逃犯條例、共享經濟有法可管? 仿肉素漢堡成潮流、投賭爛票前多想想》https://reurl.cc/k8n2d
    EP32《南韓終結66年墮胎罪、南韓禁日本核食勝訴、全球死刑執行下降、維基解密亞桑傑被捕》https://reurl.cc/qp6eR
    EP33《郭台銘當總統人民有福? 全球麻疹疫情大爆發 一帶一路如何吸引瑞士? 美國男同志市長參選總統》https://reurl.cc/berkM
    EP34《民主黨總統初選大爆炸 全球高齡駕駛事故頻傳 樂高葬禮主題積木惹議 香港佔中九子全判有罪》https://reurl.cc/kvNgr
    EP35《蔡明亮暢談電影大小事 長頸鹿竟也要絕種!? 安全與人權如何決擇 三個女人拷問蔡明亮》https://reurl.cc/8OqXX
    P36《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 土耳其重選伊斯坦堡市長 中國廁所革命有效嗎? 》https://reurl.cc/NL2KQ

  • 轉向量圖軟體 在 夏榮慶Jimm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2 16:24:19

    | 跟Adobe學Illustrator |
    我們在設計企業識別、商標、CI或Logo時,有時會先用手繪打紙本草稿,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把草稿拍攝後進到電腦,會希望轉成向量圖格式,方便將來在各種不同情況下運用,Illustrator提供的影像描圖其中有許多預設值,包括高保真度相片、低保真度相片可以做出類似相片效果,另外三色、六色可以做出普普藝術效果,也可以選擇素描圖設定,把黑白線條稿快速轉為可編輯的向量格式,在Illustraotr做後續的運用。
    #點陣變向量 #影像描圖

    範例檔案下載- https://learndownload.adobe.com/pub/learn/illustrator/shapes-basics.zip
    英文教學文章- https://goo.gl/ZhF3YV

    錄影版本:
    Illustrator CC 2018 Mac繁體中文版

    ● Music by Chillhop: http://youtube.com/chillhopdotcom
    ● Bonus Points - Pizza and Video Games: https://goo.gl/Ax72rd

    |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NZzSgM 只要有新影片上架,你就會收到通知,立刻可以觀賞內容。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jimmyh519/ 我在FB會介紹Adobe軟體使用技巧、設計精采案例

    | 好學校 |【Photoshop最重要的基本課】 https://hahow.in/cr/jhsiapsc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