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試論馬陵之戰中孫臏的軍事指揮藝術 孫臏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一生歷盡艱難坎坷,但卻身殘志堅,史稱「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他的人生歷程極富傳奇色彩,他的精神品質極具誘人的魅力,他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孫臏兵法》的思想博大精深。發生在西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齊國與魏國為爭奪...
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論馬陵之戰中孫臏的軍事指揮藝術
孫臏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一生歷盡艱難坎坷,但卻身殘志堅,史稱「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他的人生歷程極富傳奇色彩,他的精神品質極具誘人的魅力,他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孫臏兵法》的思想博大精深。發生在西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齊國與魏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重要戰爭,是戰國中期著名的一次戰役,歷來被稱作克敵制勝的光輝戰例而載入史冊。孫臏作為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者,具體運用和實施《孫臏兵法》主要的軍事思想,集中反映出孫臏超群的智慧和軍事才能,充分體現了孫臏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我現在就這一戰役的情況結合我和一些同事的想法試論一下孫臏的軍事指揮藝術:
一、以計為首謀在全域
西元前342年,魏惠王為懲罰不聽話的韓國,命龐涓率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當時齊國有兩種意見:鄒忌主張不救,田忌主張早救。而孫臏則認為:在魏、韓雙方軍隊還未疲勞的時候就也兵參戰,無疑是代替韓國去承受魏軍的打擊,而且也是被動地受了韓國的支配。魏國此次出兵的目的在於試圖一舉滅亡韓國,謀求中原的霸權,韓國在生死存亡之際必定求救於齊國,只要暗地裏深深結好於韓國,晚一點發兵救韓國再攻擊疲憊的魏軍,可以獲大利又而得到尊名,韓國仗有齊國相援,全國上下必定拼死抵抗,結果韓國五戰都失敗,韓國沒有辦法了不能看著自己亡國,又向齊國求救,此時齊威王才命田忌、田嬰、田盼為將,以孫臏為軍師前去救韓國。孫臏乘魏國內部空虛,採用「批亢搗虛」、「疾走大樑」、「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等戰術方針,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孫臏在馬陵設伏,妙在先度其行,料定龐涓在暮時進入陵。國為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時。
遠謀方有深韜略。孫臏在這次戰役中,正是表現出了一位軍事家具備的戰略頭腦,能夠統攬全域,不計一時得失,才取得了光輝的勝利。如果不能全域在胸,就無法把握戰局朝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兵書中有一句「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勝於無形的高深謀略,對於戰爭的勝負是至關重要的。
二、假裝不敵,利益誘敵
在馬陵之戰中,孫臏是如何戰勝強大的魏軍呢?孫臏在這裏提出了驕敵的策略。孫臏利用三晉之兵的方法引誘魏軍窮追不捨。第一天挖掘了十萬人造飯的軍灶,第二天減少為五萬人用的軍灶,第三天再減少為兩萬人用的軍灶,龐涓尾追齊軍三日,錯誤的認定齊軍膽怯畏戰,剛入魏境三天就逃走了一大半的逃兵,於是丟下步兵,只率輕銳騎兵車騎兼程窮追,被設伏聚殲,導致失敗。
《六韜發啟》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雄鷹惡鷂之類的凶禽準備向獵物發起攻擊,先收縮翅膀盤旋低飛;兇猛的野獸準備捕食時,先抿着耳朵把身子貼俯在地上不動;聰明的人準備進行大的動作,常常表現出一副愚笨無為的樣子。孫臏指揮的馬陵之戰就是很好地體現了「能而示之不能」的戰術思想。還有一個這們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的朋友要離,個子又瘦又小,卻是個無敵的擊劍高手。他在和別人比劍時,總是先取守勢,待對方發起攻擊時,眼看那劍鋒快挨着他的身子時,才輕輕一躍,非常靈巧的避開敵人的劍鋒,然後突然進攻,刺中對手(現在看來就是叫防守反擊)。伍子胥向他請教取勝的訣竅,要離說:「我臨敵先示之發不能,以驕其志;我再示之發可乘之利,以貪其心。待其急切出擊而空其守,我則乘虛而突然進攻。」從擊劍到用兵,有條共同的道理;想要戰勝別人,必得先示之以不能勝人,使人心驕志懈而自己則積極準備,伺機乘隙而攻之。
一般來說,兩軍對壘,好漢都是想逞英豪,能而示之不能,常在造成敵人輕視自己的同時,也會使自己隊伍裏的人看不起。為將者如果只是圖一時虛榮,便很難成此大謀(就像我們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時一樣假作潰敗引敵人上鉤,再集中優勢兵力殲之一樣)。
三、直搗黃龍,攻其必救
當時,魏國攻打韓國之時,精銳主力都是韓國打仗,而魏國本身內部空虛。孫臏不直接去解韓國之圍,而是率兵攻打內部空虛的魏國,這實在是高明之舉。因為不去救韓國而去攻打魏國,是以強擊弱,容易取勝。等到魏軍疲勞、力量削弱,再去設伏聚殲。但是,擊虛並不是進攻無關緊要的地方,而是攻擊既虛弱而又是要害的地方,直搗大樑突襲魏國國都,那是因為只有大樑才是魏國最緊要的地方,魏軍不得不回救。在進攻戰中,如果主動進攻敵軍的主力,形式上固然是主動的,但把選擇戰場的主動權交給對方,其結果,不是碰到了釘子,就是陷入圈套之中。如果採取攻其必救的策略,讓敵人主動來尋我決戰,表面是被動了,但選擇戰場的權力就操在自己的手中了。齊魏馬陵之戰,孫臏靈活的運用了「批亢搗虛」、「攻其必救」的謀略,從而創造了輝煌戰例。自此,這種避實擊虛、敵進我進的「攻其必救」的打法就成了歷代軍事家轉換戰場局勢的常用之策。
「攻其必救」。運用之妙就在於掌握好一個「必」字,處理「攻」與「救」的矛盾關係,特別是在具體戰役戰鬥指揮上,作戰目的和用兵手段常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指揮員尤其是要胸懷全域,隨機應變。
四、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的作戰方略,就是自己的行動要搶在敵人的前面。在馬陵之戰中,孫臏採用了「直搗大樑」的作戰方針,這也是這次戰爭中最驚人的一個舉動。但是,直搗大樑並不是齊軍的真實意圖,而是以奇示正,使自己的奇讓敵人看成是正兵,虛晃一槍,形似攻心,以期調動龐涓,迫其就範,擊其惰歸。事態的發展恰如孫臏所謀,直搗大樑這一大膽、果斷、精彩、出其不意的行動,使整個戰局立時出現了急轉之下的變化。魏惠王慌亂不堪,不得不急令龐涓回師;龐涓怒不可遏,既捨不得放棄韓國,又不能不回救大樑。孫臏因勢利導,減灶誘敵,馬陵設伏,全殲魏軍,創造了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光輝戰例。
在馬陵之戰中,魏軍由鄭(現在的河南新鄭)從西向東回救大樑,距離比齊軍近。齊軍從東向西直趨大樑,只能調動魏軍回大樑以解韓國之危,沒有截擊魏軍的可能性。而且魏惠王已經調動十萬之師迎敵,準備在齊軍立足未穩之際,以其「武卒」之優勢痛擊齊軍。在這種情況之下,齊軍要想戰勝魏軍是沒有什麼條件的。孫臏善於因勢利導,用退軍減灶的手段,製造齊軍怯戰、逃兵過半、不堪一擊的假象,促成了龐涓殲滅齊軍的必勝之心,又一次調動了龐涓,使之丟下重裝步兵,只率輕裝騎兵兼程追趕。因為只帶輕銳,便將魏軍的優勢變成了劣勢;因為兼程式急追,不但將魏軍變成了疲勞之師,又為齊軍在馬陵設伏、以逸待勞、發動突然襲擊的大好機會。這就註定了龐涓失敗的命運。太子申後軍繼至,在龐涓覆滅、軍心大亂、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也就相繼被齊軍所殲了。孫臏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退軍減灶設伏的戰法,是孫臏用兵的精髓,也是進攻作戰發起階段謀略運用的要旨和戰術選擇的總則。古今中外的戰爭史表明,在敵人失去戒備或料想不到的時間、地點突然實施襲擊,能在軍事上和心理上取得巨大的效果,並使對方在慌亂中分蘖節和出錯誤的判斷,制定錯誤的計畫,採取錯誤的行動,以致慘遭失敗。
總括來講,戰略上攻其不備,是在於迫使敵人實行錯誤的計畫和方針,採取錯誤的戰略行動,以保證首次打擊成功的效果。其做法多是通過政治軍事欺騙,包括歪曲事實真相,迷惑敵人的情報,使對方在思想上陷入混亂而無法採取正確的作戰行動。戰術上的攻其不備,常指戰場上採取大膽而堅決的機動,巧妙的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和空間,以創意的戰術使用現有的兵力、兵器,抓住戰機,乘敵之隙。在這裏,戰術手段的創新是最重要的。大凡新的第一次使用的東西敵人是難以料到的。那些在戰場上創造奇跡的英雄,不是新的手段的創造者,就是創新的方式使用某種手段的第一人。孫臏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孫臏 #龐涓 #馬陵之戰
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旅程中,找到人生的解答】
#ThePackage 這部戲對我來說,完全是令人驚喜的意外。如果不是因為剛好在這個時間到巴黎旅遊,我可能一點都不會想打開這部戲吧,畢竟男女主演過去的作品都讓我有些失望,至於劇情大綱除了「巴黎」兩個字吸引我以外也讓人提不起興致。
然而,就在倫敦前往巴黎的歐洲之星上,我像是要為接下來的旅行做預習般打開了這部戲,從第一集就被吸引,因為各種理由而來到巴黎的旅人,與旅伴之間的故事與當下的旅途風景交錯,那些在故鄉時未能看清或解決的種種問題,都在旅行的過程中漸漸清晰了起來。因為也曾經走過那些美麗的街道與風景,所以在看的過程中更加有所感觸。
「理解有限,反而都變成了誤解。」──《天河撩亂》
這趟旅程開始於一連串的誤解,從男主角山馬陸因為同名同姓的關係而在通關時被刁難,到這幾組旅伴各自懷抱著心事與秘密,那些觀念的摩擦原本很容易就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被消磨至麻木,然而一旦到了異地,不再被生活的待辦事項給追趕時,對方的種種缺點頓時都變得不順眼了起來。然而,也正因為在旅程中,沒有瑣事盤踞在心中,反而更能看清自己生命裡最重要或者最在意的事情。
而旅人們帶著自己生長故鄉的意識形態,去看待異國文化時,又何嘗不是充滿了偏見的謬誤呢?我特別喜歡編劇在劇中以素素這個被浸染在法國文化多年的女主角,去指出韓國那些守舊的觀念有多麼不合時宜,這種帶點幽默的批判風格,在韓劇中可說是較為罕見的。比方說講到韓國的公司文化:「很多人都覺得是公司在養活自己,卻沒想到是自己在養活公司,為什麼會這樣呢?公司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沒辦法背叛也不能相信。」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有限的12集篇幅裡,劇中每一條支線都寫得極為完整與精彩,除了每一組旅伴都代表了某種關係的演進以及變化,這些年齡、背景、身份各異的角色,在這個越活越辛苦的世界,即使曾一度放棄自己對生活的想望,但最終,他們仍然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有所改變,這也讓這趟旅程的意義變得格外珍貴。
#想要美麗的活著
「死了之後被人記得能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根本沒什麼用,但我還是有點野心。
遺照我想拍得漂亮一點,不想要那種在照相館拍的照片。
『啊,這個人活得可真美麗!』
想拍一張能讓人這麼認為的照片。」
以韓福子為獨白主角的第三集,是我最喜歡的一集,編劇相當巧妙的將這個不久於人世的平凡婦人,與生前落魄不得志、鬱鬱而終的梵谷做結合,讓「The Package」不同於一般的觀光片,只是走馬看花般走過那些美麗的風景,而是多了景點與角色/劇情之間的連結,讓人更融入在故事裡。而整集穿插著韓福子與精神科醫生的對話,循序漸進的說出她內心真正想望的剪接手法,也相當高明:從一開始的厭世,到後來終於誠實的說出,即使是這樣「不美」的人生,她也想活得久一點、長一點,因為在來到巴黎以前,她自認還沒活過任何會被人認為「美」的時刻。
直到看見了世界上另一個角落的美景,在一次次的感嘆中,她的臉也逐漸恢復了對生命有所希望的光亮。即使是這樣讓人時常感到尷尬不已的丈夫,也能做出令她感動溫暖的舉動。也許這些與那些輝煌燦爛的人生相比不算什麼,但是曾經看過接近天堂的景色的她,可以心滿意足地說,她也擁有過微小但美麗的瞬間。
#想要帥氣的活著
「太平凡了,
適當的雲彩、適當的陽光,適當的眼淚,
這個時候如果可以下雨,或許會像一個悲劇的女主角。
但是怎麼可能會下雨?我從來就不曾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如果說福子是最讓我心疼的角色,那麼素蘭就是我最有共鳴的一個女角了。雖然在她的自述裡,感嘆著一輩子彷彿就要這樣平凡的過下去了,但她顯然無法甘於這樣的平凡,而我也跟她一樣,在過著平淡無奇的每一天時,仍會覺得自己應該是特別的,應該要有不一樣的際遇與邂逅。於是當高富帥的組長向她告白時,要說她沒有任何動搖是不可能的,但她很快的醒悟那只不過是一種「被愛的虛榮心」,而不是真的愛上了這個人。即使是平凡的小人物,也可以帥氣的活著,看著素蘭瀟灑地拒絕了組長的告白,我突然有了這樣的體悟。
而同樣是交往七年到一個瓶頸的情侶檔,我忍不住在心裡將素蘭跟景宰,與隔壁棚「今生」中的元錫與浩朗做對比。對我來說,素蘭與景宰之間的問題,並不是對未來的規劃(結婚)有所歧異,而是兩人在日常的爭吵中漸漸遺忘當初為彼此傾心的原因。當景宰醒悟素蘭在乎的並非他能否成功賺大錢好結婚,而是兩人能不能好好珍惜每一個當下的感動與快樂,而非總是將一切推遲到「以後」,他們之間的「結」就這樣輕鬆地解開了。
#想要堅強的活著
「如果無法完整的愛自己,
到頭來我只會向別人索要這一切,
再容忍我一些、 再愛我一些。
這樣躲在人們的背後,我會什麼都做不了。」
老實說一開始不太喜歡素素這個女主角,也不太能理解她不回韓國、與家人斷了音訊的理由。但是我滿喜歡「導遊」這個設定的。導遊在旅行的過程裡,像是個領航者,又像是個無關的局外人,她每天走著相同的行程,雖然有不同的客人帶來不同的刺激,但很多時候是激不起任何生命水花的過路客,當「旅行」這件對很多人還說是非常幸福的事變成工作以後,再美麗的景緻,也變成無聊日常的一部分。
素素與馬陸的愛情,雖然很陳腐的還是要與「命運」牽扯在一起,但也讓我想起很喜歡的三部曲電影「Before Sunrise/Sunset/Midnight」,尤其是在第一次兩人一同夜遊塞納河時,馬陸心裡想著,真想這樣一直聊下去的時候,是我覺得最浪漫的時刻。但是浪漫能否禁得起現實的考驗,對於曾經在婚姻中跌過一跤的素素來說,顯然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但我還滿喜歡她在法國拒絕馬陸時說的這段話,她曾經依賴著別人生活後被冰冷的離別給凍傷,如今她想變得更堅強,堅強到即使對方不再愛她,她也能憑著對自己的愛而繼續活下去。
#想要一起幸福的活著
「我喜歡我是我,爸爸是爸爸。
比起努力不做彼此不喜歡的事,
我更希望能彼此放任對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最後則是騙了我最多眼淚的(偽)不倫(真)父女組。大概在看到羅賢向爸爸要零用錢的段落時,就猜測這對不是真的不倫、而是父女,但是當EP9-10終於揭曉這一組的故事時,我還是入戲的跟著劇情轉折一起又哭又笑。乍看之下是任性女兒與軟爛父親的組合,加入了母親/妻子早逝的設定之後,感覺就會走向狗血的發展,但編劇卻利用了這一點,不斷「打臉」觀眾的猜測,在翻轉之間讓人不由得喜愛起這對感情不一般的父女。(還有吳妍兒終於不是演壞女人了XD)
羅賢看起來像經歷叛逆期的少女一樣,渾身是刺,但實際上她只是敢於對這個偽善的社會提出尖銳的疑問,她不想墨守成規,對於父親的再婚,她並不是反對,而是希望父親不要因為過於顧慮她的想法,而壓抑自己的心情、連帶著委屈了自己的愛人。即使是相依為命長大的關係,羅賢卻很成熟的不想束縛家人,同時她也希望父親這樣對待她,不是把她當成不知世事的小孩一般管教。於是看到最後羅賢反而變成全劇裡我最喜歡的女生角色。
#最討厭寫全劇心得了
#因為每次都被我寫得過長
#結果幾乎都在討論女生角色
#大概是因為這部充滿沒用的男人www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部戲的關係在巴黎遇到不少韓國人
輝煌的虛榮不可知論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決戰二〇一六》 第三章 第二節 習近平和中共“太子黨”
——腐朽強權尚能迴光返照的人格原因
【按語:用民主大革命摧毀中共暴政的思想大潮已經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主流意志,中共為之驚慌失措。近期,中共的御用宣傳機器和混跡於中國海外民運中的垃圾、中共的思想走狗,如劉路之流,開始不斷發文,企圖論證中共暴政是不會死亡的萬年帝國。面對這種情況,徵得出版社同意,摘發袁紅冰所著《決戰二〇一六》一書中的第三章第二節,希望讀者能夠從中理解到中共暴政已經是屍居餘氣,處於滅亡前的迴光返照之中。 ——《自由聖火》編輯部】
極權政治以個人或者寡頭集團的意志為國家意志。所以,極權國家總是隨強人梟雄的崛起而崛起,並達到興盛的頂點,然後,在國家權力的腐爛中走向衰敗,終至由陰鬱猥瑣的鼠輩政客為其送葬——這個過程表述歷史的必然鐵律,也是上蒼為極權政治安排的宿命。
中共暴政本來也是上述必然鐵律中的囚徒,也是迸濺在宿命上的一片猩紅的獸血。只不過多了一次迴光返照。
毛澤東視萬物為芻狗,以鐵血梟雄之勢,將中共強權推向其命運的峰巔;毛澤東生命朽敗之後,鄧小平又用強悍的人格,挽狂瀾於即倒,繼續維持中共強權的巔峰狀態,雖然巔峰之上少了幾分毛澤東時代的狂霸之氣,多了一些黑手黨政治的冷血風格。然而,毛澤東、鄧小平之後,中共暴政再無巨擘強人,似乎毛和鄧已然耗盡中共的運數。
江澤民,一個十五億中國人中醜陋至極的上海小男人,一個比年老色衰而春心如花的妓女更喜扭捏作態、搔首弄姿的癟三,一個比更年期的悍婦更令人恐怖的喜怒無常的動物,一個性淫勝鴇、淺薄虛榮的三流政客,竟繼鐵血強人之後,主政中國二十年。江澤民人格之醜陋猥瑣,可謂千古一絕。如此不堪的人格主宰中共權力意志,仿佛上天有意以此在世界面前羞辱暴政;上天的羞辱中,也隱喻著歷史必然的鐵律對中共的詛咒。
國之將敗,必有妖孽當道。如果説毛、鄧是嗜血的狂魔厲鬼,江澤民則為淫慾焚心的妖孽。江澤民主政,演繹極權宿命的第二個階段,即由強人政治的峰巔向國家權力腐敗的深淵墮落。
用普遍腐敗的允諾收買官員的支持——這是無德無能的江澤民鞏固自己權力地位的首要的為政之道。此道儘管污穢不堪,卻十分有效。中共官僚集團之所以能容忍江澤民在中共權力之巔縱情恣意展示其人格的千般醜態,萬種妖姿,且長達二十餘年,全在於江澤民實行“權力腐敗利益,官員人人均可分贓”的國策。
江澤民打開國家權力腐敗的鐵閘,千萬狗官如尾巴上被點著的野豬,嘶吼狂嘯,揚鬃奮蹄,奔向極權國運的衰敗之路。遙想當年,古羅馬帝國一夕傾頹於腐敗之前,羅馬貴族徹夜狂歡,向上天高呼:“要更多美女,更多美酒!”今日中共千萬貪官污吏,體態如懷孕的野豬,左手高舉美酒流溢之盃,右擁艶色如紫霞之嬌娃,漫舞於腐敗權力之上,向歷史發出如此感概:“作共產黨的官,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
中共國家權力早已腐爛入骨,傾太平洋之水難以滌盡其污穢,舉天雷之烈焰無法使之凈化為灰燼。江澤民之後,胡錦濤主政,拉開前述極權宿命最後階段的黑色帷幕,即狐鼠政客為中共極權送葬的末日悲劇。
胡錦濤,雖邀上天之倖,得男兒之身,實卻心靈無種、精神自閹之鼠輩。宿命選定江澤民,以其人格出類拔萃之醜,向中共暴政臉上撒尿,以示羞侮辱刑之懲罰;宿命又選定胡錦濤,用其直追馬英九之令魔鬼都絕望的無能,作中共斂屍送葬之人。
胡錦濤怯懦陰晦如鼠,其情商只堪作一庸碌卑鄙小吏。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胡氏鼠輩,亦有激盪於荒墳古墓間的狡狐之黠。憑狐黠之智,胡錦濤循循奔走於中共元老之門,顯唾面自乾之忍;殷殷如奴,侍奉中共權貴於左右,且數十年不輟,終有大成,獲主政中共之權威。
怯懦陰晦的鼠輩人格,復之以黠狐之智,胡錦濤雖榮膺大寶,也畢竟只是狐鼠之屬,無法用猛獸之爪,在鐵鑄的歷史上刻出痕跡。主政十載,胡錦濤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進不能鼎革佈新,退不能抱殘守缺;智無法阻遏勢如荒火燎原之權力腐敗,勇難以壓抑千萬貪官污吏傲慢燭天之氣焰,鎮日裡只能蜷縮於權力之巔,面如土偶,神似朽木,混吃等死。
巨樹頂部的葉片最先感知秋季的凜冽寒意。中共官員和附屬於腐敗權力的奸商惡賈,就是中共政權這株巨樹頂端的葉片;這個群體最瞭解,中共權力之腐敗,已如腐屍潰爛,無藥可醫,無方可救。胡錦濤主政期間,中共貪官污吏和奸商惡賈開始將移居國外視為最重要而緊迫的“家族事業”之一。
這個在中國的土地上獲得豪華的權力和暴富機會的群體,即擁有最大權勢和最富有的一群,卻急不可待地試圖離開中國,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比其他所有中國人都深刻而真切地感覺到,中共國體在潰爛的國家權力侵蝕下,已如千年朽棺,即將灰飛煙滅,而他們想在大危機大崩潰到來之前,逃往異國他鄉,去尋找安全——擁有權力和最富有的人都試圖逃離,足證中共之國已魂飛魄散,只待骨銷形亡。
二〇一二年,胡錦濤主政最後一年,中共內部權力之爭奪,或者明目張膽,勢若瘋虎,如薄熙來竟干犯中共天條,私自動用數十輛裝甲車,越省界,包圍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是為震驚世界的王立軍事件(注:見《台灣生死書》第一章第三節);或者暗潮洶湧,鬼影幢幢,如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薄熙來等蓄謀已久的宮廷政變式的權力交接計劃;如果不是由於變生不測,突發王立軍事件,致使此次宮廷政變“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現在中共政權早已內亂蜂起,分崩離析,東亞大陸上的共產帝國的巴士底獄很可能因此化為歷史廢墟。
然而,王立軍事件如一陣凜冽寒風,突襲而來,吹落萬枚紅葉,中共強權又偶然躲過一劫。真令人欲仰首悲問蒼天:莫非上天有意,再次用偶然性延長中國人作中共政治奴隸的卑賤與屈辱,以示對這個過分長久地容忍了暴政的民族的天譴之意。
不過,哲人説偶然中有必然;詩人說:“偶然性是必然性之鏡中映出的花枝。”儘管偶然性以王立軍事件的名義又一次拯救了中共極權的血光之災,但是,中共依然具有迴光返照的生命能量則取決於一種必然性,即強悍的權力人格是衰敗的極權政治的最後一支強心劑。更明確地講,中共政權此次迴光返照所表述的,是強悍的權力人格的迴光返照;承載這種強悍權力人格的群體,就是被稱作“紅二代”的中共“太子黨”。
胡錦濤可以說是現代“閹竪”政治的經典代表,“太子黨”卻是殘存在中共腐爛政治生命中的強人政治的基因。中共十八大之後,“太子黨”全面主導中共權力意志。這意味著毛澤東和鄧小平式的強人政治鬼魂的復活。當然,“還魂的鬼是醜陋的”,“太子黨”雖然能夠以其強悍的權力人格形成屬於中共極權的迴光返照式的“輝煌”,只不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沉落於黑暗的虛無,才是中共極權不可改變的宿命。
我曾在《台灣生死書》中作出界定,中共“太子黨”原則上是指中共建國少將和建國地區級以上黨政官員的子女。這個群體,一般出生於中共建政之年,即一九四九年前後五年,現在的年齡在六十至七十之間。按照中共極權的政治運作邏輯,這個年齡正是壟斷權力意志的時期。
究竟是“命運決定性格”,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兩個相悖的生命哲理的爭論恐怕萬年之後也難有定論。不過,正是這兩種生命哲理的疊加效應鑄造出中共“太子黨”的權力人格。
一九六六年,為把權力競爭者踐踏在腳下,毛澤東拉開“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歷史總在騙局中蹣跚,毛澤東試圖掩飾個人權力意志鬥爭的本質,賦與政治陰謀以政治道德之美,編造出“文化大革命”同“壯麗的共產主義理想”之間虛假的理論聯係。
當其時也,中共“太子黨”的主體正值少年。少年,那是渴慕璀燦的人類理想勝過迷戀美人雪白肉體的純情的生命。毛澤東以共產主義的上帝的名義,通過“文化大革命”的宣示,賜給中共“太子黨”壯麗理想的代言人的特權。這個少年群體的血燃燒起來了,他們比太陽更熾烈的眼睛裡熔鑄出瘋狂的神聖感。
西方極權主義文化的天性之一,就是用仇恨培育神聖的信仰。歐洲中世紀千年黑暗,對異教徒的仇恨構成信仰神聖性的情感之源;當代共產主義則把對“階級敵人”的仇恨奉為對共產主義理想的情感獻祭。
以仇恨為情感動力的理想,必定演進成現實社會中的瘋狂獸性,而且理想的表述越壯麗,越神聖,獸性便越瘋狂,越凶殘。一九六六年盛夏,少年“太子黨”成為毛澤東的政治刀鋒,劈斬在中國歷史上。他們組成“老紅衛兵”——類似希特勒的黨衛軍、衝鋒隊的反人類罪犯罪組織,用野蠻時代的極其原始的酷刑,摧殘了數百萬知識分子和“階級敵人”,無數人的生命在酷刑下破碎,其中包括不諳世事的嬰兒和歷盡滄桑的垂暮之人。
命運使少年“太子黨”變成在理想主義的金焰中狂舞的嗜血之魔。然而,命運對少年“太子黨”人格的詛咒並沒有就此結束。由於政治局勢的急劇動盪變化,絕大部分少年“太子黨”的父輩被毛澤東視為權力鬥爭死敵劉少奇的政治基礎,“太子黨”,這個奉毛澤東為共產主義之神,並為證明對其的忠誠而犯下反人類罪的群體,竟一夕之間被“神”拋棄了。
“太子黨”的地位,從昂視闊步於理想主義雲端的天子驕子,瞬間就落入社會最底層,淪為他們不久前剛剛踐踏過的“政治賤民”。過去從雲端俯視時,他們看不清這個社會;現在從最底層向上仰視時,他們理解了中國人的卑賤。
直到毛澤東死去,重新隨父輩回到權力的聖殿,“太子黨”經歷了十年地獄之苦,十年焚心之痛。為在充滿艱難困苦和歧視敵意的環境中活下來,他們必須讓自己變得像蛇一樣陰險,像荒野之狼一樣凶狠狡猾。命運又一次在他們的人格上刻下深深的痕跡。
二〇一二年,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共“太子黨”,這個由浴血的命運創造出的權力人格走上權力之巔,開始“性格創造命運”的歷史過程。為準確預言這個歷史進程的結果——是中共極權的中興,還是中共極權末日的“政治狂歡”,有必要對命運所創造的中共“太子黨”的權力人格的各種特質進行討論。
在政治情感上對毛澤東熾烈的懷念——這是中共“太子黨”權力人格的第一特徵。
如前所述,“太子黨”在“文化大革命”之初,曾以“老紅衛兵”的形式成為毛澤東的黨衛軍;這個群體把少年的真情和生命的初衷獻給了毛澤東——那是純情少年獻給共產主義之神的初戀。戀情之中,毛澤東極權政治的恐怖主義和征服世界的野心,以壯麗理想的名義,在他們少年的白骨上灼出如花的傷痕。這少年白骨上的傷痕是他們心靈的宿命,是他們不可改變的生命誓言。
當年毛澤東對這個“太子黨”群體的垂愛並不長久,共產主義之神很快就拋棄了他們。即便如此,“太子黨”雖然對毛澤東懷有幾分棄婦的幽怨之意,但卻無法改變獻祭的深情。在此,共產主義之神更接近魔鬼——一旦把靈魂出賣給魔鬼,就只能終生作魔鬼的情感奴隸。
人既有情感,又有理性。不過,情感的價值取向凝成的意志,則構成人類歷史的根本動力;人的本質因而是情感的,而非理性的。所有的情感樣式中,最強烈的莫過於懷戀。現在,“太子黨”全面主導中國權力意志,在“太子黨”權力人格中燃燒的對毛澤東的政治懷戀將點燃歷史;“太子黨”也將以毛澤東遺囑嫡系繼承人的資格,再次試圖用毛澤東的極權恐怖主義政治和全球擴張的意志,主宰十五億中國政治奴隸的命運。
對鄧小平的實用主義哲學的尊重——這是中共“太子黨”權力人格的第二特徵。
毛澤東和鄧小平代表著氣質迥異的政治風格。前者盡顯極權梟雄的狂橫不羈風格和濃烈的血腥氣,後者則展示出政治黑手黨的陰險狠毒和窒息良知的銅臭氣。但是,“太子黨”在迷戀毛澤東的同時,也把對鄧小平的尊崇奉為其政治原則之一。當然,“太子黨”對毛澤東的迷戀意味著政治情感的沉醉,對鄧小平的尊崇則是基於實用主義哲學的考慮。
鄧小平時代,全面重建中共“太子黨”的政治特權;鄧小平設計的權貴市場經濟,則使“太子黨”依仗其政治權勢成為財富利益的第一序位受益人。與此同時,權貴市場經濟短時間內湧現出魔幻般的經濟能量——當然,這種魔幻般的經濟能量是以踐踏理性與良知,摧毀中國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又給“太子黨”實施毛澤東式的全球極權擴張野心提供了物資基礎。
於是,歷史的懷戀和功利實用主義的利益,就這樣通過“太子黨”的權力人格扭結在一起,“太子黨”不僅意味著毛澤東政治之魂的當代復活,同時也是鄧小平政治遺產的繼承人。毛澤東和鄧小平這兩個獨裁者的政治之吻的魔鬼吻痕,就重疊在中共“太子黨”的權力人格之上。中國的命運將因此進入最黑暗的歷史時期。
強悍、冷酷、機警——這是中共“太子黨”權力人格的第三特徵。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太子黨”的這項權力人格特徵,正是青少年時代苦難命運對他們的祝福。如前所述,毛澤東運用少年“太子黨”為“文化大革命”殺開最初的血路之後,便將他們放逐到人間地獄之中。十年苦難艱辛,十年悲情血淚,生存的刀鋒雕刻出“太子黨”強悍、冷酷、機敏的人格特質。
少年淪為政治賤民的命運,使“太子黨”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並得到知識救贖的機會;命運讓這個群體的知識水平定格在中學水平,而且,屬於他們的淺薄的知識系統中,覆蓋著毛澤東政治的血色晚霞。那種定格在“文化大革命”時代的知識系統猶如一座鐵牢;囚禁在鐵牢中的不可保釋的百年死囚,正是中共“太子黨”的靈魂。儘管重獲政治特權之後,通過權錢交易獲取各種學位成為“太子黨”群體的一種時尚,但是,那並不意味著對知識的渴慕,而只表述庸人俗物的虛榮。“太子黨”是被知識拋棄的一群。
不過,“太子黨”雖然被知識拋棄,但又獲得強悍如猛虎、機警如野狼、冷酷如滴血屠刀的人格特質。正是憑藉這種人格注入權力意志的生存能力,才使中共極權政治在權力徹底潰爛的凶險關頭,能夠再現崛起的假象。是的,當前中共的再崛起是一種假象。我之所以如此判斷,是基於上述對“太子黨”三項權力人格特徵的審視。
一九七六年,毛澤東恐怖主義政治的道德基礎隨他的生命一起崩潰,中共極權專制面臨末日的危機。當前,東亞大陸民怨沸騰,民怒如山,表明鄧小平的權貴市場經濟和黑手黨政治也走入絕境死地。
中共“太子黨”前兩項權力人格特徵,恰好是以對毛澤東政治和鄧小平政治的雙重繼承作為宿命的結論。顯而易見,這意味著“太子黨”所能繼承的並非解決大危機之道,而是繼承了雙重的絕境死地。同時,受淺薄的知識結構所限,“太子黨”也沒有引領中共走出絕境死地的理性能力。
歷史發展到今天,中共極權在潰爛中消亡已是昭昭天道的預示。“太子黨”只是借諸強悍的人格能量,為中共極權贏得一次迴光返照、“末日輝煌”的機會。迴光返照豈能長久,“末日輝煌”之後必然是敗亡的悲涼。中共“太子黨”的政治努力乃逆天道而行;逆天道者,必因天譴而敗亡。
(摘自《決戰二〇一六》 袁紅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