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趨勢—保養】肌膚曬傷了怎麼辦?5個正確急救處理SOP快筆記!
夏天氣溫不斷飆新高,紫外線也特別毒辣,沒做好防曬工作,肌膚曝曬在陽光下容易出現發熱、泛紅、變黑甚至曬傷等情形,長期下來還會面臨肌膚老化出現斑點、皺紋等。雖然知道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大,但我們不可能整個夏季都只躲在室內,還是會有...
【凱鈞話趨勢—保養】肌膚曬傷了怎麼辦?5個正確急救處理SOP快筆記!
夏天氣溫不斷飆新高,紫外線也特別毒辣,沒做好防曬工作,肌膚曝曬在陽光下容易出現發熱、泛紅、變黑甚至曬傷等情形,長期下來還會面臨肌膚老化出現斑點、皺紋等。雖然知道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大,但我們不可能整個夏季都只躲在室內,還是會有戶外活動需求,如果真的不小心曬傷了該怎麼急救處理,把傷害降到最低?這次就來跟大家分享正確的曬傷處理SOP,趕快筆記!
☀️曬傷會出現哪些症狀?
夏天紫外線最強烈,外出沒有做好防曬,或長時間曬太陽沒補擦防曬,肌膚就可能會出現灼傷的情形。所謂的曬傷,指的是皮膚表淺性的灼傷,通常多發生在較突出的部位,像是顴骨、鼻子、頸背、肩膀、腿等,症狀多會發生在曝曬陽光6~12小時之後。根據衛福部官網公告的曬傷症狀可區分如下:
📍較輕度的曬傷
症狀包括皮膚泛紅疼痛、出現紅腫或水泡、輕微頭痛和發燒,症狀不會立刻出現,通常在曝曬後4小時才開始漸漸表現,曬傷的疼痛感通常在曬後第6小時到第2天間最為劇烈,整體症狀約在2~3天時情況最為嚴重,通常能在3~5天後逐漸恢復。
📍嚴重的曬傷
症狀通常都是大面積的嚴重曬傷造成的,因為皮膚表面受損,可能有脫水的風險,並可能伴隨頭痛、噁心嘔吐、高燒、暈眩、冷顫等症狀。
☀️筆記!曬傷正確處理SOP
🔹冷水幫助降溫
曬完太陽後,感覺肌膚出現發熱、發紅的狀況時,趕快沖洗冷水澡,或是用毛巾沾冷水覆蓋在曬傷部位,先幫助降溫。記得,千萬不要使用冰塊直接敷在肌膚上,因曬傷的肌膚會特別脆弱,冰塊反而會更刺激肌膚,甚至出現凍傷的情形。
🔹保濕產品補水
紫外線會使肌膚變得乾燥,特別是曬傷的肌膚角質層大量缺水,很可能會出現脫皮情形,此時的保養重點應在保濕,沖完冷水後,只要稍微將水分擦乾(仍保留些微水分在肌膚),再挑選成分溫和、無酒精、香料的保濕產品,幫助肌膚充分補水修復。美白、去角質類商品在此時就要先停用,避免再度刺激肌膚。
#雅漾再生修護霜
#理膚寶水多容安8效舒敏保濕噴霧
#DR.WU2%神經醯胺保濕精華
#水潤專科保濕水凝露
#Neal’s Yard Remedies舒敏平衡乳
#APIVITA希臘高山茶保濕噴霧
🔹補充大量水份&電解質
長時間曬太陽,不僅肌膚水分會大量流失,身體也會出現脫水現象,嚴重還引發熱衰竭,不可不慎!曬後建議喝水搭配電解質飲料,避免體內電解質失衡。
🔹加強物理性防曬
曬傷的肌膚都需要幾天的復原期,若非不得已仍需要出門,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此時不建議再以塗抹式的方式防曬,最好改以物理性遮蔽防曬,像是撐傘、戴帽、穿長袖衣物,避免肌膚再次受到紫外線傷害。
🔹不能自行搓破水泡
當曬傷情形較嚴重時就會出現水泡,這就屬於二度灼傷,此時千萬不能自行搓泡水泡,不論是徒手或是工具都不建議,很容易會增加感染風險,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最好趕快就醫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預防皮膚曬傷?
曬傷的部位就算復原後,也會變得較敏感脆弱,不僅長斑的機率也會提高,同部位反覆曬傷甚至會提高皮膚癌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在提倡大家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預防勝於治療,不僅是為了漂亮,也考量到健康。想要預防皮膚曬傷,最好能避開早上十點至下午四點外出,此時紫外線最為強烈,外出時可以撐傘、戴寬帽緣的帽子、太陽眼鏡、穿深色、長袖衣物,並在出門前至少十五分鐘塗好防曬,若有長時間在戶外需求者,至少每兩小時就要補擦防曬,並補充大量水份,避免出現脫水。
#凱鈞話趨勢
#曬後急救方案
輕微凍傷處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阿尼親媽幫忙阿尼洗澡時,
發現後腳長了個小肉瘤,
看過三個醫生都說不用太擔心,
但這陣子他開始啃咬,磨到受傷,
傷口一直反覆,加上刺激,瘤又增生了!
一開始媽媽想了很久決定還是安排動刀!
但想到要麻醉,實在是捨不得呀!
於是帶阿尼來到新店誠恩動物醫院,
詢問冷凍治療療程!
謝醫生說大部分體表上的肉瘤多為良性
但隨著狗狗因為不適感、搔癢不斷,
容易啃咬刺激肉瘤,容易造成增生加速!
有一些肉瘤異常碩大,常常流血感染,
最後也只能手術切除!
冷凍治療比起開刀來說,不需要麻醉動刀,
也不會有傷口,也不會流血,
比起麻醉開刀、鎮定,真的安全許多!
適合處理體表上的小肉瘤、增生息肉!
冷凍治療類似人類使用的液態氮治療,
毛小孩在治療中不刺激又安全
利用-80度的冷凍液,
凍傷增生組織造成自然壞死脫落,
治療過程很短,大概10-15分鐘
醫生評估後,就會將肉瘤附近的毛髮剃乾淨,
再消毒,過程中完全不需麻醉、不會流血,
對老犬來說,可以不用麻醉鎮定,
真的很不賴!過程中,阿尼沒有躁動不安,
非常穩定趴著,醫生會用安全罩罩住肉瘤,
特別針對肉瘤根部進行冷凍治療,
讓局部細胞破壞,讓肉瘤細胞組織壞死,
進而讓肉瘤剝落!!!安全性高、疼痛感低!
這樣也不會傷害破壞到正常的皮膚組織!
醫生說這種冷凍治療,只有輕微疼痛、
跟冰凍的感覺,很像手握冰塊的觸感!
治療完成後,肉瘤瞬間變成冰塊冷凍住,
隔一會恢復正常溫度,醫生在擦拭藥膏,
就完成治療囉!!
醫生說今天肉瘤跟有噴到的腳皮膚會比較水腫,
明天就會退腫肉瘤的部分也會開始變黑萎縮,
因為阿尼這肉瘤算比較大些,
治療後8-10天結痂脫落,
醫生也請我回家後注意肉瘤變化,
提醒不讓毛孩啃咬、舔腳,
就不會留下疤痕!!
若肉瘤沒有完全去除,
兩週後可能再進行一次冷凍治療!
療程才算完成✅
阿尼出醫院後,都可以正常走路、吃零食!
完全沒有影響日常生活❤️
輕微凍傷處理 在 黃千耀醫師-皮膚專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日 #寒流 10度以下低溫加上濕冷空氣
在外頭不好好保溫真有可能 #凍傷
你知道凍傷有分階段嗎
但是凍傷不用怕😌即時處理就大丈夫!
.
1⃣度凍傷
凍傷範圍僅於表層皮膚,狀況輕微,一周後受凍範圍表皮脫落後就痊癒,一度凍傷注意好保溫就會自動復原,不用太過緊張。
.
2⃣度凍傷
凍傷範圍較一度凍傷廣泛,手指末梢部分發紅,狀況稍嚴重有水泡產生疼痛感會較明顯,同時感覺遲鈍、麻木,水泡結痂,這時候就建議到皮膚科尋求協助!
.
3⃣度凍傷
三度凍傷皮膚可能由蒼白色漸變為黑色,這時候代表身體嚴重失溫,血液慢慢停止流動,並且凍傷部位可能受到感染,促使細胞走向壞死,這階段請先想辦法脫離低溫環境或物體,向體溫相近的物體、人取暖。
.
緩解凍傷你必須知道👀
剛發現身體(輕微)受凍,可將受凍部位泡進溫水(建議水溫和體溫相當)裡,使血液流速慢慢恢復,接著將手擦乾後,塗抹一些凡士林(或保濕產品)來幫助手隔絕冷空氣、同時修復肌膚。
.
#黃千耀皮膚科 #皮膚科 #皮膚問題 #凍傷 #知識 #濕冷 #霸王寒流 #冷 #冬天
輕微凍傷處理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醫學】~ 失溫/低體溫 (Hypothermia)
天氣變冷了,前幾年有談過凍傷和凍瘡,今天來談談會出人命的「失溫」
※ 定義
失溫是指:身體核心溫度下降到35°C或更低。
更細分為
1. 輕度(35-32°C)
2. 中度(32-28°C)
3. 重度(28-24°C)或深度(<24°C)
※ 臨床表現
因為在野外,不易測量到人員的核心溫度,所以操作上是以臨床的表現來做為評估重點。(畢竟沒人會無聊帶支體溫計上山吧?)
基本上,出現中度以上失溫,在野外就不容易處理,要快點撤離下山。
「輕度低體溫」
人可保持警覺,但會出現行動不便和發抖不受控制。
顫抖會增加代謝熱的產生,並有助於防止體溫過低,只要患者有足夠的能量儲備來保持顫抖,並且與環境充分隔離以保留產生的熱量即可。
找到緊急避難點後,休息30分鐘,飲食,被動式回溫(移至溫暖的環境,脫掉濕衣服,在保暖層或失溫毯中進行保溫)以及主動進行外部取暖(飲用溫暖的飲料並使用熱水袋,大加熱袋) ,或使用加熱毯;足以治療輕微的體溫過低。
如果無法重新回暖或患者無法通過這些措施得到改善,則需要將其撤離。
「中度低體溫」
對環境的警覺性會下降,在耗盡能量儲備後,最後停止發抖。(沒力可以抖了...)
如果進一步失去控制血管舒縮功能,體溫過低的病人可能會感覺過熱,並想脫下衣服/衣服 (因為原本四肢收縮的血管突然放鬆,造成心臟打出來的熱血灌流),這是一種稱為反常脫衣服的現象 (paradoxical undressing)。
這些患者的心臟處於心律不整的高風險中,因此需要更小心地進行處理。重新加熱的方法應側重於在患者處於水平位置時加熱患者的核心,以避免四肢回心的冰冷血液造成刺激。因為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血液動力學不穩定。
除了進行被動回暖和主動回暖之外,還應在能夠取得的情況下,主動進行主動內部加溫 (靜脈打入加熱過的輸液)。
再嚴重下去,就要跑急救流程了,不在本次討論範圍中。
※ 增加補充一段,雖然不到失溫,卻是最多人會遇到的情況 ~ 冷壓力 (Cold Stressed)
基本上就是核心溫度還沒下降,但是身體開始對冷做出反應了;一般會先減少流往四肢的血流,以維持核心溫度,所以會手腳冰冷。
在上山常常出現在以下三個狀況:
1. 停下來休息沒有找避風處或把外層防風衣物穿上 (風寒效應)
2. 大休休太久 (身體沒有持續活動來產生熱量)
3. 沒有途中動不動就吃一點東西補充熱量
所以解決方法就很直觀:
1. 保暖做好,找到避風處再休息
2. 每次休息不要太久,身體冷掉要快點動一動
3. 想到就吃點東西,不要冷了或餓了才找東西吃
※ 最後用點人話來結尾
秋冬時節進入高山,晚上溫度常常會降到冰點,再加上風寒效應,真的不可不慎。
我自己是會帶支輕量化的保暖瓶裝熱水,小休時不用另外開火煮水;即便是有人負責炊事,背包中也會有顆輕量化爐頭和110g的小瓦斯罐應急 (這樣才不到300g);腰帶和胸前袋中,都是滿滿的行動糧;最後就是停下來一定會把風衣穿上,到營地就要把溼的衣服換掉,因為只要一冷下來,要回暖很花時間的。
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在山上保暖的秘技。
※ 參考資料:
1. Giesbrect GG. “Cold Card” to Guide Responders in the Assessment and Care of Cold-Exposed Patients.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8;29(4):499-503.
2. Zafren K, Giesbrecht GG, Danzl DF, Brugger H, Sagalyn E, Walpoth B, et al.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out-of-hospit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2014 update.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4;25(4 suppl):S66-85.
※ 延伸閱讀:凍傷和凍瘡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hotos/d41d8cd9/190731743616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