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18白袍典禮一結束就忙著趕到桃園國際機場 準備踏上另外一趟旅程前往 瑞士 日內瓦 參加WHA青年團 用鏡頭簡單紀錄一下一路上的風景與過程 帶大家到WHA的現場體驗一下世界最重要的公衛會議 註:接下來有關WHA台灣青年團的系列影片 都是我個人的影像紀錄,並不代表整個青年團的立場 現在就訂閱一...

  • 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6 10:00:09
    有 40 人按讚


    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學均申請新設學士後醫學系。

    國內醫師人力是真的不足,還是問題在於分布不均而非不足,或是其實人力足夠,只是因為醫療環境欠佳而出走海外、出走他行、出走醫美,值得深入探討。如果問題不在人力不足,則增設再多的醫學系恐怕也無濟於事。

    由於壽命延長和醫療科技進步,加上國內醫療照護品質提升,醫師人力需求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對抗新冠肺炎使得全民長期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意外造成今年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大幅減少,如果未來多數人養成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則新進兒科、耳鼻喉科醫師人數的增加是否需要管控更嚴?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影像醫學科、病理科,甚至有些臨床科醫師是否需要減少人力增加的速度?這些影響因素都值得主管醫學教育、醫療政策的公部門,和各專科醫學會深入討論。

    另外,除了牙醫師外,台灣有五萬多西醫師,但是另外有七八千個中醫師,他們提供了許多民眾醫療的另類選擇,如果醫師與人口比例的計算不包括中醫師在內,則與實際狀況多少會有脫節。

    醫學院教學設備昂貴,而國內的大學學費又長期偏低,如果只靠學生學費,全國的醫學院都是入不敷出的。為什麼大家一窩蜂搶呢?因為醫學相關系所就業率高,招生容易,抗少子化能力強。醫學研究論文影響係數高,可以大幅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何況只要有附設醫院,日後自然會在經濟上回饋大學。

    日前公布的下年度政府總預算,排名第一的國防預算比第二的教育預算多出一千多億。可以想見在國防預算極可能繼續攀升下,教育經費會日益捉襟見肘,因此繼續廣設醫學院是明智之舉嗎?一個小小的島國已經有十三所醫學大學或大學醫學院了,難道我們要重蹈過去廣設大學的覆轍嗎?

    中國大陸在廿一世紀初,江澤民指示大學併校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上海為例,上海第一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第二醫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名校有了醫學院,學術論文馬上暴增一倍,高影響係數的論文増加更多,世界大學排名提升。另外一個好處是醫學院和其他學院的交流合作,產生許多新領域的論文和研發產品,學生選課當然也是更多元。

    中山大學有意併高雄醫學大學至少十多年了,中興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併意願,只要教育部鬆綁公私併的法規,兩案都有機會水到渠成,都是一加一大於二。清華和元智也可以嘗試找醫學大學併校。併校之後,這些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都會大幅提升,學術競爭力也更強。

    如果國內醫師人力的確需要增加,那麼可以在辦學績效良好的大學每校適度增加十個錄取名額,在目前每年只收四五十個醫學生的慈濟、馬偕、輔大、義大,以及高醫大學士後醫學系,各多招收十至廿名,教育部再給予適當的補助,這樣不是比新設醫學院簡單有效多了嗎?

  • 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6-20 11:26:31
    有 47 人按讚


    醫病緣
    最近的忙碌超乎異常,最主要是好不容易找到幾天的連假,安排一下拖延好久沒有處理的植牙(一下弄4棵上門牙加2犬齒是大工程),6月12日門診累積好幾個待消化的病例(都是來自外院未完全處理或者想聽第二意見的病例),6月13日(週六)應邀在晚期甲狀腺癌治療新知演講,分享在臺灣使用最多的甲狀腺癌末期標靶藥物治療經驗,6月15日(週一)應邀在輔大分享國防醫學院醫學教育的經驗,6月17日期(週三)夜診看診到10點左右,又累積好幾個來自外院未完全處理或者想聽第二意見的病例,6月18日一早進到手術室,接受人生第一次的全身麻醉和插管的洗禮,昏迷3個多小時,一道光引領我回到人世,身份從醫者轉換成病患,住院臥床掛著點滴,吸蒸氣緩和氣管的異物感,護理師進出量血壓、脈搏、體溫。
    麻醉中夢見何先生,約莫3年前從大陸回台灣的病友,雖然只有40多歲,可是在大陸藉著正子影像意外發現已經是甲狀腺癌全身轉移,肺部仍然有碘131吸收,但是骨骼多處都是以吸收葡萄糖為主的病灶,這也意味他身體甲狀腺癌去分化程度的嚴重度,他仍然奔波在兩岸,忙於生意,也忙於尋找醫療,大陸給他嘗試很多實驗性質的局部治療,而在台灣我則提供放射碘和標靶藥物治療,已經好些日子沒見到他,幾個月前聽聞他有去中部某癌症中心尋找治療,但似乎也群醫束手無策,夢見何先生坐在輪椅上招牌笑著那種放蕩不羇,問他最近怎麼樣,卻是笑而不答。6月18日在麻醉夢境當中短暫卻是栩栩如生在記憶中的畫面,直到接近6月19日凌晨打開電子信箱收到何先生妹妹的來信,才知道原來何先生在6月17走完人生了。剛剛(6月20日)侯總醫師也來報告此事,何先生腦子也有轉移,8公分大,他在台灣的時間不多,自一年半多前就沒有好好檢查,最近在大陸有了些症狀才發現已經擴散到腦部。
    6月15在輔大醫學院演講遇到一位久未謀面的盧學長,已經25年沒見,相認後才發現他在榮院系統,最近到了北市聯合醫院的中興院區,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我部落格留言的一位病友子女留言,好像是爸爸最近在中興醫院手術切除甲狀腺癌,但接著要放人工血管接受放化療,子女不放心大概是逛了我的部落格看到許多案例,很少提及甲狀腺癌的放化治療的,的確甲狀腺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加上放射碘治療(與一般的放療不一樣),接著就是長期用甲狀腺素抑制或補充治療了,並且定期追蹤。只有極少數會要使用化療的,化療在絕大部份甲狀腺癌是無效的,僅有未分化型的甲狀腺癌才得以列在首選(因為未分化型的進程太快,死亡率極高),而放療(也就是俗稱的電療)也不會一開始就考慮使用,因為電療的傷害其實很大,如非必要不輕易啟用,通常是手術切除不完全,或外科醫師判定需要加強(例如沾連鄰近組織太嚴重),對於大部份的甲狀腺癌患者只有在無法以放射碘(俗稱同位素或程碘131治療)治癒才會使用。巧遇盧學長是偶然,因為他也是一般外科(甲狀腺、乳房、消化系的手術都有接觸),所以我就問他是否最近有患者接受甲狀腺癌切除,接著要裝人工血管,bingo!他正是網友父親的外科主治醫師,經過討論發現顯然我們的見解有異,我只能極力勸阻化療的實施,但電療與否需待學長自行評估。這樣的巧遇希望給未謀面的這位病友良性的影響,畢竟化療給病人傷害太大了,身為醫者怎能不謹慎呢?我已應邀在7月11日在台灣癌症聯合會演講甲狀腺癌標靶藥物治療,也預計在8月1日協助中華民國核醫學會辦理亞太區甲狀腺癌工作坊,很誠摯地邀請所有照顧甲狀腺癌的醫療同仁參加,也包括這次巧遇的學長,畢竟學無止境呀!醫者必須持續的學習才能維繫醫病情緣。

    從 Dan iPad 傳送

  • 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6-04 16:30:00

    5/18白袍典禮一結束就忙著趕到桃園國際機場
    準備踏上另外一趟旅程前往 瑞士 日內瓦 參加WHA青年團
    用鏡頭簡單紀錄一下一路上的風景與過程
    帶大家到WHA的現場體驗一下世界最重要的公衛會議

    註:接下來有關WHA台灣青年團的系列影片
    都是我個人的影像紀錄,並不代表整個青年團的立場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

    #WHA #青年團 #Vlog

  • 輔大醫院影像醫學科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2-21 09:11:23

    踏上學醫之路的過程
    總是有大大小小的考試
    在進入臨床之前
    你問我們醫學生都在幹嘛?
    我想大概就是背書吧~
    79個器官
    206塊骨頭
    650塊肌肉
    多到數不清的血管跟神經
    每一個都會生病
    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藥

    看似讀不完的書
    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才明白
    什麼是知識的重量

    那無數個熬夜的晚上
    只為了不要對不起
    將來身上的這件白袍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

    #醫學生
    #國考
    #Vlo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