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軟枝楊桃種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軟枝楊桃種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軟枝楊桃種植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要探討到底何時台灣的農業品種技術外流到中國,我們根據可追溯的資料紀錄,找到了一些關鍵字:「台湾农民创业园」(繁體字:台灣農民創業園)、「孫明賢」、「2006」 如果你查詢「台湾农民创业园」會看到很多可怕的東西。 至於孫明賢何許人也?他是前農委會主委(任期1992-1997),其人已於2018...
軟枝楊桃種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要探討到底何時台灣的農業品種技術外流到中國,我們根據可追溯的資料紀錄,找到了一些關鍵字:「台湾农民创业园」(繁體字:台灣農民創業園)、「孫明賢」、「2006」
如果你查詢「台湾农民创业园」會看到很多可怕的東西。
至於孫明賢何許人也?他是前農委會主委(任期1992-1997),其人已於2018年過世。
他為什麼影響這麼大呢?孫從農委會退休後,就被中國邀請擔任中國大陸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台灣農民創業園」名譽顧問,這個創業園在中國在12個省區設置25個基地,面積高達2000多公頃,鼓勵台商、台灣農民和當地農民加入。其實就是變相的鼓勵台灣農業技術外流。
當時確實有不少人歡天喜地的西進,覺得有發大財的機會,中評網也經常把這些發財的農民案例大肆宣傳,如果你去中國真的有發大財,也請跟我們分享一下。
關於孫明賢,我們把詳細的補充資料附在後面。
那麼「台灣農民創業園」到底是什麼呢?
2011年農委會的考察報告已經寫得很清楚:
「台灣農民創業園」是中國農業部、國台辦批准成立,二○○六年開始提供了土地、租稅、軟硬體建設及融資等優惠措施,吸引台灣的技術、人才、品種與資金前往中國各地成立。二○○八年五月全中國僅八處,前年底增為二十處、去年底為二十五處。其中福建的「漳平永福台灣農民創業園」,更宣稱要建設成為「中國阿里山」。福建省農業廳前天又宣布,正積極爭取新增三個國家級創業園。
農委會去年十一月到中國考察台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二月完成出國報告,嚴肅指出:「台灣農民創業園區有步驟地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人才、技術,促進本身傳統農業的升級與轉型。」
根據該份報告,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內其他小、中、大苗及蘭園管理技術均源自台灣」,「栽培作物以金鑽鳳梨、黑珍珠及香水蓮霧、荔枝、筆柿、紅肉火龍果、鳳梨釋迦、紅龍楊桃、愛文、玉文、金煌芒果等作物為主,目前主力為火龍果」。
至於烏龍茶,「茶葉品種與製造技術已經全面(全套)外流;部分茶葉透過轉口越南、小三通以及貨櫃夾帶流入台灣」,甚至連「包裝資材也來自台灣」。
台灣蘭花方面,「當地積極接洽我學術研究單位,企圖引進台灣蘭花研究單位」。
前官員主導交流 種苗挾帶出口
報告強調:「台灣農民創業園氣候條件與台灣相似,發展項目重疊性高,與台灣競爭性較高。」不僅國際市場多了競爭對手,連中國市場都受到「台灣品種」價格競爭,如海南種植鳳梨原為「開英種」,後來台商引進香水、牛奶、蘋果、金鑽等台灣鳳梨品種後,就以台灣水果名義在中國販售。
2010年6月,兩岸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其中只保護新品種,對於已經超過四到六年的品種,不能申請保護,協議簽署至今,中國沒有受理任何一件台灣植物品種。
2011年時就有學者呼籲,台灣引以為傲的蘭花、金鑽鳳梨、金煌芒果等品種已嚴重外流,甚至烏龍茶品種與製造技術「全套」移植到中國,嚴重衝擊我國際市場。政府應清查台灣還剩下多少關鍵技術、品種,並積極管理,守住品牌優勢,才能挽回劣勢。
也就是從2006年開始,農業的品種,技術,人才就已經被吸到中國,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個人,記住這段歷史,農業西進中國到底能不能讓大家發大財?也歡迎留言討論。
資料來源:
http://hk.crntt.com/doc/1014/2/7/4/101427489.html
中評網:孫明賢:台優良農業品種不應對大陸設限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977077
獲聘名譽顧問 孫明賢:助建兩岸農產通路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494224
農委會報告 我多項農產品種外流中國(2011)
軟枝楊桃種植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團錦簇:我的生活學習之旅
我住在內湖的金湖路,早上有空時,我會沿著金湖路走到康寧醫院後頭的公園運動,這樣來回6,000步左右。週末時,我會把車開遠一點,到瑞光路、陽光街隨興走走,然後幫太太到湖光市場去買菜。太太沒逼我做這件事,是我覺得菜太重,她提起來很辛苦,不如我順路做這件事吧!
昨天突發奇想,想看看一路過來我到底認識幾種植物。我決定以100種為目標,把這幾段路當成學習之旅。首先我發現社區鄰居種了「無花果」、「人蔘果」、「木瓜」、「楊桃」、「柚子」、「芒果」、「橘子」、「咖啡」、「櫻桃」、「番茄」、「檸檬」等至少12種經濟作物。
家門口小院子裡的「山櫻花」,櫻花樹上包纏著幾朵蘭花是朋友送的盆花餘蔭,這幾朵花三不五時綻放,也讓小院子更有生氣。院子裡除了櫻花、蘭花,還有媽媽給我的一盆「一點紅」,我每年從院子裡散落的小株「夏槿」移植成一盆,剩下就是彩葉芋、蒜香藤、虎爪蘭、桂花、石竹,夏季裡奄奄一息的聖誕紅,以及在聯發科帶研發團隊的表弟送的,兩棵不用澆水也能活的「空鳳」。唉,聯發科的人真辛苦,連種植花草都得自我約束。
走到巷子裡,可以看到馬拉巴栗、路旁自生的日日春,鄰居種了有染井吉野櫻與玫瑰,社區門口的兩戶有大棵的福松,主人是個牙醫,挺能種的,屬於綠手指等級的高手,社區外樹下則是盛開中的「馬櫻丹」。
出了門,社區的行道樹主要有兩種,槭樹與楓樹,隔壁的社區則有高大的小葉欖仁,金湖路上的行道樹大多是烏桕,大湖旁是大花紫薇,往前走則有不少黑板樹,康寧醫院前有不少樟樹,民權東路圓環則是大王椰、黃椰子。
社區門口往下走有個獨棟的大戶人家,種了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矮樹籬。門口主要是夏天盛開的九重葛、軟枝黃蟬。這整塊建地當初可能同屬於一個地主,有個獨門獨院的大宅院應該就是他們家。唉,當初國父說「漲價歸公」,100年過去了,沒有人實現過這個理想。
對面就是曾被選為台北市小公園典範的麗湖公園。只有400坪大小的公園,種了很多欣欣向榮的植物。包括兩棵我看著長大的落羽松,還有洋紫荊、鳳凰木、錫蘭葉下珠、春不老、胡椒木、雞蛋花,麗湖國小對面還有個小公園,那裡頭有幾棵流蘇,每年四月盛開如雪。湊上附近幼稚園門口種的茄子,與即將枯萎的四季豆,以上總共50種,跟大家分享。剩下的50種難度會更高,希望下週可以達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