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wine on tap」 restaurant in Taipei, Bottless is Gen Creative’s new endeavo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ine dealer Affinato & Lunetta. The id...
The first 「wine on tap」 restaurant in Taipei, Bottless is Gen Creative’s new endeavo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ine dealer Affinato & Lunetta. The idea is to make wine drinking effortless and approachable, even more sustainable—the wines are stripped off of bottles, corks and labels.
Don’t think, pick whatever from the sparkling, whites or reds, and dig in to your food. In line with Gen Creative’s free spirit and multi-cultural approach, dishes here are fun and creative with flavor punches that are supposed to make you consume more wine. Definitely a great place to hang out, eat up and drink up.
大概一年多以前,Gen Creative @gencreative 的Eric主廚(劉世揚) @liupon 跟我說他想開一間葡萄酒餐廳。他愛酒嗜酒,喜歡食物與飲品加乘的化學變化,而他認為台北還欠一個可以暢快吃飯輕鬆品酒的地方。
與「Affinato & Lunetta 交信葡萄酒」攜手合作,今年滿五歲的Gen Creative新創另一個餐飲品牌「Bottless 非瓶」 @bottlesstw 。Bottle-less,沒有酒瓶,不會行禮如儀斟酒給你,一杯杯產地與品種各有風姿的葡萄酒款,來自酒水吧台的十四個水龍頭。就是wine on tap,這個在歐美已成類型的葡萄酒供應,在台灣有了首間概念店,除了趨近啤酒、調酒的年輕印象,還有一個重要訴求:環保。捨棄酒瓶、軟木塞、酒標,不鏽鋼桶裝葡萄酒減少許多包裝浪費,也能下修成本,讓葡萄酒變得更親民實惠。
廚房由Gen Creative的Han主廚(趙韓淞) @hanstagrampa 領軍,開出與Gen同風格的新美式菜單,形式則偏向易於下酒的tapas料理。向來喜歡Gen擷取改編各種飲食文化中的經典元素,Bottless也一樣,信手捻來法國、南美、希臘、印度、日本、台灣,悠游自得。好比馬鈴薯千層酥,以阿根廷青醬(chimichurri)和羊奶起司撞出鮮鹹噴香;芥蘭花淋上黑豆豉與紅蔥頭的油醋汁;香料花椰菜用蒜酥與法式咖哩粉(Vadouvan)幫襯;希臘知名的鹹魚子沾醬(taramasalata),替以日本的明太子再刨上台灣的烏魚子;與牛骨髓、燉牛小排、茄子炒在一起的炒飯,概念則源自美國南方克里奧料理中的dirty rice。
燉過的豬肋排,刷上特調烤肉醬,大蒜、紅蔥頭、糖蜜、蜂蜜、醬油、柚子汁的絕妙組合,掌握住香料、糖度、鹹味的平衡又帶一絲清爽。東海大章魚,用紅酒煮過再炙烤,佐上三星蔥醬、紫米與chorizo燉飯、橄欖與酸豆,突出的鹹勁十分下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甜點主廚Catherine(施柔安),擁有新加坡2am:dessertbar、 Pollen Singapore、Bacchanalia的履歷,令人眼睛一亮。她用香蕉麵糊和焦糖現烤「猴子麵包」,改編美國人喜愛的「三奶蛋糕」,用烏龍茶白巧甘納許與高達起司做「奶蓋烏龍塔」,有趣又好吃,為菜單增色不少。
Han主廚說,Bottless的菜色味道結構有故意留白,便於搭酒,我則感覺許多料理強調鹹味或酸味,去帶出酒的甜味與圓潤。目前的酒單刻意不列產區,鼓勵客人隨興點輕鬆喝,Han說未來應該也會發展pairing的推薦或組合。
Bottless將於2月18日正式開幕,期待他們誕生後,釀出更多酒搭餐的趣味點子。
#taipei #taipeieats #eeeeeats #bottless非瓶 #gencreative #Affinato&Lunetta #wineontap #winelovers #台北 #台北美食 #新餐廳 #selftaughtgourmet #selftaughtgourmet_taipei
軟木塞菜單 在 Ean 的世界大旅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麥卡倫 #EditionNo6
好酒,讓相聚多了理由。
跟好茶一樣,要與懂的人分享,快意加倍。
才剛上市的麥卡倫EDITION 系列最終章 EDITION NO.6,我直覺想到要來跟 #淡水型男大主廚 Jacky 分享,之前幾次來他的餐廳 4F 小飯館4fdessert 用餐,常聽他分享品酒及餐酒搭配,我蠻好奇他會怎麼品味與用他的料理來詮釋 #麥卡倫 整個年度限量系列的最後一支。
將映照天空的湛藍水色作為包裝的 EDITION NO.6,以蘇格蘭傳奇斯佩河(River Spey)為靈感,匯集了麥卡倫的釣魚嚮導 - 兩世紀飛蠅釣具品牌 Hardy、保育鮭魚超過半世紀的大西洋鮭魚信託基金,一同完成瓶中的斯佩河風景,為麥卡倫EDITION系列劃下「永續」的句點,藉此喚起人們對河流生態的保育意識。我喜歡今年限量版的理念與呈現意象,尤其在跨國旅遊按下暫停鍵的今年,對能休養生息的大自然來說,或許是個新的開始。
生活裡,是需要一些儀式感,Jacky 跟我在這一點是所見相同。
這天初抵 4F 小飯館,我們很興奮的準備開瓶,由我來開那又更是難得經驗,當軟木塞輕推拔開,聞了一下,不嗆鼻、很醇厚,先讓 Jacky 品一下看這款深古銅色的 EDITION NO.6,帶給他什麼料理靈感,他建議合適搭配味道比較重例如牛肉與豬肉,「交給我吧!」Jacky 總是一貫的爽快與充滿自信。準備動身進廚房大展身手前,他又想了一下,他建議不妨試試把酒酌量入菜來增加風味,我舉雙手贊成,能透過不同方式感受酒香,多好!把握這難得機會,我趕緊把燈架一縮、帶著相機與 Profoto B10 跟著鑽進廚房,想要透過鏡頭把這一刻捕捉下來。
這餐,Jacky 從他剛推出的秋季菜單中挑選了幾道合適佐 EDITION NO.6 的新菜,只能說太精采,道道美味,我先嚐了拍攝那道入酒的嫩煎小卷,小卷非常新鮮、搭配淋上油醋醬的爽口生菜,微微帶些酒香,開胃了。接著是沾味增堅果醬汁的西班牙松阪豬,事前先用了八種香料醃製過,還有散發秋味的柚子和風美國牛肉,炙燒 90 秒,熟度恰到好處!Jacky 提到這兩道很適合配著酒一起享用,嘴唇先沾一下、再於喉間感受,嗯...就像 Jacky 說的這支酒確實很順。
之前有次前來,Jacky 曾誇下海口說不要讓我吃到重複菜色,沒想到,後來幾次還真的不斷嚐到他的推陳出新。這回一道軟殼蟹紅花蟹肉燉飯,光是視覺就已讓我驚艷,湯匙一挖番紅花燉飯,沒想到裡頭還包藏著口感很棒的蟹管肉,美味極了,用刀子輕輕一切上頭的軟殼蟹來搭配,又是不同風味。
酒足飯飽相當滿足,但還有另一個胃等待填補。
以甜點起家的4F小飯館,多年來甜點保持著優異表現,秋季甜點新味 - 斑馬先生,濃郁、溫暖,是主廚 Jacky 透過甜點想帶給食客的秋日幸福感,芝麻香氣鮮明但不膩口,用這帶些穀物芬芳的甜點做結尾,確實很適合秋天...
這餐嚐到的四道料理都很優,推薦:
• 住在花園裡的到港小卷
• 扛著大豆堅果來的西班牙小豬
• 柑橘炙燒90秒美國牛肉
• 軟殼蟹紅花蟹肉燉飯
📷 拍攝設備
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Zeiss Milvus 50mm f1.4、Canon EF 24-70mm f/2.8L II USM
燈具:Profoto B10、B2
#台灣蔡司大使
/ Info. /
麥卡倫EDITION NO.6最終章 10/30 於全台麥卡倫認證商壓軸登場,加入麥卡倫官方LINE好友獲得最新資訊!好友連結:https://lihi1.com/CR98X
#EditionNo6 #MacallanCreates #TheMacallanTW
軟木塞菜單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況轉播 #GenCreative新餐廳
大概一年多以前, Gēn Creative 的Eric主廚(劉世揚)跟我說他想開一間葡萄酒餐廳。他愛酒嗜酒,喜歡食物與飲品加乘的化學變化,而他認為台北還欠一個可以暢快吃飯輕鬆品酒的地方。
與「Affinato & Lunetta 交信葡萄酒」攜手合作,今年滿五歲的Gen Creative新創另一個餐飲品牌 「Bottless非瓶」。Bottle-less,沒有酒瓶,否決斟酒,一杯杯產地與品種各有風姿的葡萄酒款,來自酒水吧台的十四個水龍頭。就是wine on tap,這個在歐美已成類型的葡萄酒供應,在台灣有了首間概念店,除了趨近啤酒、調酒的年輕印象,還有一個重要訴求:環保。捨棄酒瓶、軟木塞、酒標,不鏽鋼桶裝葡萄酒減少許多包裝浪費,也能下修成本,讓葡萄酒變得更親民實惠。
廚房由Gen Creative的Han主廚(趙韓淞)領軍,開出與Gen同風格的新美式菜單,形式則偏向易於下酒的tapas料理。向來喜歡Gen擷取改編各種飲食文化中的經典元素,Bottless也一樣,信手捻來法國、南美、希臘、印度、日本、台灣,悠游自得。好比馬鈴薯千層酥,以阿根廷青醬(chimichurri)和羊奶起司撞出鮮鹹噴香;芥蘭花淋上黑豆豉與紅蔥頭的油醋汁;香料花椰菜用蒜酥與法式咖哩粉(Vadouvan)幫襯;希臘知名的鹹魚子沾醬(taramasalata),替以日本的明太子再刨上台灣的烏魚子;與牛骨髓、燉牛小排、茄子炒在一起的炒飯,概念則源自美國南方克里奧料理中的dirty rice。
燉過的豬肋排,刷上特調烤肉醬,大蒜、紅蔥頭、糖蜜、蜂蜜、醬油、柚子汁的絕妙組合,掌握住香料、糖度、鹹味的平衡又帶一絲清爽。東海大章魚,用紅酒煮過再炙烤,佐上三星蔥醬、紫米與chorizo燉飯、橄欖與酸豆,突出的鹹勁十分下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甜點主廚Catherine(施柔安),擁有新加坡2am:dessertbar、 Pollen Singapore、Bacchanalia的履歷,令人眼睛一亮。她用香蕉麵糊和焦糖現烤「猴子麵包」,改編美國人喜愛的「三奶蛋糕」,用烏龍茶白巧甘納許與高達起司做「奶蓋烏龍塔」,有趣又好吃,為菜單增色不少。
Han主廚說,Bottless的菜色味道結構有故意留白,便於搭酒,我則感覺許多料理強調鹹味或酸味,去帶出酒的甜味與圓潤。目前的酒單刻意不列產區,鼓勵客人隨興點輕鬆喝,Han說未來應該也會發展pairing的推薦或組合。
Bottless非瓶 將於2月18日正式開幕,期待他們誕生後,釀出更多酒搭餐的趣味點子。
軟木塞菜單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典之味 ~
【紐約米其林三星餐廳Eleven Madison Park -- 魚子醬】
Eleven Madison Park是紐約城內目前僅存的5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其中之一,之所以說〝僅存〞,是因為2018年之前還有6家。餐廳地址就是麥迪遜大道11號(11 Madison Avenue),這也是其名稱由來。
主廚Daniel Humm來自瑞士,跟很多名廚一樣,自小在廚房裡打轉,在別人還踢著足球或想辦法吸引女孩注意做出很多蠢事的14歲,Humm便已顯露出烹飪的技巧和天分。24歲那年,他拿到屬於自己的第一顆米其林星星;2006年被紐約餐飲大亨Danny Myers挖角來主持Eleven Madison Park,短短三年便得到紐約時報食評最高榮譽四顆星,接著2011年成為米其林指南三星餐廳其中一員,也就是在這一年,Humm與合夥人Will Guidara買下餐廳,風風火火直到現在。
即使原來的老牌三星餐廳Jean-Georges已經在2018年度評鑑中掉了一顆星星,Eleven Madison Park如今還是維持最高榮耀,並且也是全紐約城最難訂到位子的餐廳之一。
2012年,隔著緊鄰餐廳的麥迪遜公園另一邊,他們又開設了另一家旅館NoMad,餐廳部分一樣由Daniel Humm主導,菜色以單點為主,建築裝潢所呈現的古典華麗裝飾風格、朦朧昏暗光線與EMP截然不同,據說是紐約下城區年輕雅痞們每逢周末夜的熱門去處。NoMad甫開幕即獲得紐約時報三顆星和米其林一星評價,個人經驗是菜做得有水準,然與整體價位相比,便沒那麼吸引人了。
喔對了,Eleven Madison Park還是2017年度『世界50最佳餐廳』(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第一名得主。能夠同時獲得兩大國際飲食評鑑首獎,自然值得認識一下。
在隨季節更替的8至10道菜色中,定調為結合紐約傳統料理與當地食材,進而表現原汁原味在地生根的正統紐約味。這樣的意念在多道菜中顯而易見。其中這道《魚子醬》(CAVIAR -- benedict with egg, corn, and ham)便是基本上四季菜單都會出現的招牌菜色,也是個人覺得吃完一輪最精彩的一道。
========================
《魚子醬》(CAVIAR--benedict with egg, corn, and ham)
發想自傳統美式早餐之一班乃迪克蛋(Eggs Benedict)。
班乃迪克蛋確切起源至今仍有爭議,可始終不出20世紀中期的紐約城範圍;演變至今日,雖已發展出各式口味,然基本咖通常很固定:英式馬芬(English muffin)、火腿或培根、水波蛋(poached eggs)和荷蘭醬。
來自加州的鱘魚卵魚子醬以絕對霸氣,極具分量的方式佔領圓盅正中央,正好被靈魂人物之一:奶香馥郁濃腴滑順的荷蘭醬緊緊包圍著。
魚子醬底下藏著整顆蛋黃,珍珠母貝湯匙一落下,澄黃濃稠的蛋液傾洩而出,上頭再來上玉米奶油醬,和著煙燻火腿、甜甜玉米粒與培根高湯製成的培根果凍一起入口,佐以小巧可愛酥香可口的馬芬,飽滿馥郁豐腴美好,這絕對是邪惡得令人髮指,好吃得無以復加的絕妙滋味!!!(用了三個驚嘆號可見味蕾當下有多衝擊~)
*搭配酒款:NV Bérèche et Fils, Champagne Brut Réserve, France
來到三星餐廳,吃飯搭酒點wine pairing通常是較為安全並省事,同時可以一窺餐廳藏酒和侍酒師功力的選擇。當然若是個人有偏好的展區或酒款便不見得需要如此。
拿來搭《魚子醬》的香檳Bérèche et Fils是獨立小農香檳中耀眼新星,被香檳專業評鑑「The Champagne Warrior」加冕為2009年度最佳香檳,兩位年輕莊主也名列香檳區新世代領導者「香檳公子」之中。
採用天然酵母,發酵過程只能徐徐進行,酒液浸泡酵母約莫半年,形成圓潤複雜口感,完全手工方式除渣。最特別的是,瓶中二次發酵時,棄金屬瓶蓋不用,而採除渣時得費工許多的軟木塞瓶蓋,為的就是軟木塞細緻的氣孔為二次發酵時帶來更多細緻變化與奶油氣息。
殘糖量約9克/公升,柑橘、紅色水果、蘋果、梨子、芍藥和明顯礦石味,氣泡綿密,源源不絕;味道清新卻複雜,尾韻帶有成熟果味與絲絲苦勁。細緻酸度及集中氣味恰恰平衡魚子的鹹與荷蘭醬的奶,除了讚嘆每一口兼具精巧平衡的豐美華麗,此刻說其他的話都顯得太多餘。
另外有沒有注意到侍酒師特地以白酒杯盛裝香檳?
這般作法已然是近年風潮,就是為了讓香檳在充裕的空間中發展出更迷人多變的氣味,而非如同過往笛型杯只能留住泡泡卻限制了風味釋放。
========================
吃餐廳是這麼回事,名氣再響亮,得獎紀錄再輝煌,總是得親身經歷才算數。但畢竟高端料理已經可算是一種藝術,成於人手,自然比不得電腦或機器製作毫釐不差般精準。因此,個人一直認為,類似這類餐廳,除了料理本身,還有侍酒、服務、餐具、擺設…等等太多細節必須面面兼顧。
光是服務一項,從接待處開始的招呼,是不是記得每組來客姓名與用餐目的,接下來帶位、上菜、講解菜色和酒款、適時添加酒水,數小時的用餐過程中,偶爾中途起身前往化妝室時的貼心指引,親切溫暖的寒暄…等,每個環節只要有點閃失,都會讓食客都會留下不良感受,下次可能從此不會再來光顧。
要是有機會參觀廚房,更會發現雖然每家餐廳廚房風格不一,但都會是是高度管理井然有序的狀態。但能不能進廚房逛一輪,就得看餐廳策略、是否具備特殊身份(譬如相關產業媒體或部落客),或〝個人魅力〞而定了 → 不要想太多,就是看如何跟他們聊這聊那而已。
綜合個人淺薄用餐經驗觀察,經營一家頂級餐廳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和心血絕對超乎我們老百姓想像,要是能夠遇上一間讓自己讓自己真心喜愛的餐廳,真得好好珍惜並給予支持。
說到這裡,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有股衝動想要上網訂機票和訂位?且讓小的在此溫馨提醒,最好提早一個月之前訂位,如果是為了慶祝特別節日,訂位時可以附註說明,常常還能收到一些小驚喜,增添用餐趣味。另外夏季菜單為了因應季節氣候,在菜餚設計上常以酸味調和口感,對於酸味較敏感的朋友可以斟酌考慮。
#ELEVENMADISONPARK
#紐約米其林三星
#邊寫邊流口水
#好香檳真是菜餚們的好朋友
#大家說長文沒關係於是我就不客氣了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