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航太及無人系統展 鎖定5G新趨勢 整合航太產業串商機 文 陳宗慶 2021.03.05 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造就於這片太空無際市場開拓全新領域。為協助業者掌握航太製造趨勢及市場發展,外貿協會於3月4日舉辦「航太及無人機發展趨勢研討會」,吸引國防部、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中央大...
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航太及無人系統展 鎖定5G新趨勢 整合航太產業串商機
文 陳宗慶 2021.03.05
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造就於這片太空無際市場開拓全新領域。為協助業者掌握航太製造趨勢及市場發展,外貿協會於3月4日舉辦「航太及無人機發展趨勢研討會」,吸引國防部、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中央大學前瞻科技研究中心、資策會、電信技術中心、國防安全研究院、台灣丸紅、新光保全、東友科技、蜂鳥及航見科技等143家指標業者到場。
研討會透過產業專家分享國內無人機法規標準、無人機與低軌通訊衛星發展趨勢與市場商機等,為現場與會業者擘畫未來航太新藍海。同時藉由此次活動,為外貿協會即將舉辦首度虛實整合展覽「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及「台灣國際無人系統展」暖身,呈現我國航太工業、太空科技、國防設備及無人載具等最新研發成果及亮眼成績。
外貿協會施玉霞處長指出,2019年於甘迺迪太空中心SpaceX發射獵鷹重型火箭,搭載包括台灣自製的福衛七號6枚實驗衛星,能有效地監測氣象,顯示台灣產業供應鏈正在逐漸成形。此次研討會由交通部民航局教官陳玉成分享該局無人機應用領域,並經由遙控無人機管理資訊系統協助業者辦理註冊、設計、製造、改裝、檢驗等管理業務,做好更周全的把關;未來國內將要求無人機的製造及操作必須符合搭載射頻識別Remote ID並具備資訊安全能力。
中科院航空所無人機專案主持人徐榮男博士提到,飛控技術發展推動無人機從監測轉成為地面部隊主要空中威脅,於AI發展下,無人載具將成為作戰主體,且依據各國目前需求,未來無人機軍用市場將超乎預期大幅擴張。
活動下半場則進入最新5G議題,邀請國家太空中心黃楓台博士到場,說明全球B5G通訊衛星計畫及商機;黃楓台表示,台灣衛星元件材料及次系統努力朝國產化發展,並於行政院通過太空發展草案後,提供相關獎勵補助措施;國家太空計畫陸續展開自製及發射衛星星系,甚至探索外太空,我國將有望成為太空領域的領頭羊。
中華電信經理周憲輝提及,中華電信5G軟體通訊技術與無人機硬體製造公司合作,以智慧巡檢應用解決巡視面積大、高空作業危險及機密或管制區域等問題與管理痛點,並在無人機產業和相關業者擴大結盟合作,搶占市場與政府標案商機。
即便因疫情影響,全球航太產業及相關展覽皆較以往低迷,但近期國際太空發展捷報頻傳,台灣人才及硬體供應亦登上產業舞台,大綻光芒。因此,今年將舉辦的台北國際航太展,受國內外矚目。同時,為在後疫情不穩定局勢下,貿協除將實體展首度移師南港1館,提供更多元展覽行銷優勢外,亦採虛實並進,強化線上展示,提供線上觀展服務、視訊洽談、精準媒合交流、結合論壇直播等活動,提供參展廠商與買主可即時互動交流,跨越國界與時差限制。
外貿協會強調,針對展覽創新服務,貿協更同步發動全球63個海外駐點,強力邀請買主線上線下觀展、虛實合擊,幫助業者拓銷國內外市場。展覽持續開放報名,更多展覽資訊,請至官網(www.tadte.com.tw )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dte.com.tw )查詢。
附圖:「2021年航太及無人機發展趨勢研討會」主辦單位代表與講師合影。左起:中華電信經理周憲輝、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教官陳玉成、外貿協會處長施玉霞、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所無人機專案主持人徐榮男博士及國家太空中心黃楓台博士。圖╱外貿協會提供
業者踴躍出席「2021年航太及無人機發展趨勢研討會」,並專心聆聽最新無人機檢驗法規介紹。圖╱外貿協會提供
航太及無人機發展趨勢研討會,業者與講師熱烈交流。圖╱外貿協會提供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technology/424865.html?fbclid=IwAR3PV4tRFlhTsQkAyqroymTFPoJbDu1cWQHqQ-C2qy0XVDOe0trp-XOEy9U
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晶片的地緣政治】
台積電真的要去美國了!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佈,將在亞利桑那州興建5nm製程的先進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
台積電原本在華盛頓州就有設廠,但規模與製程均非公司主力,這次在美國一口氣投資120億美元,並採用2022年才達到全產能的5nm製程,也就是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先前台積電對赴美投資說法一向保守,但這樣的宣布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世界早已起風多時。
去年,在台積電運動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醒,「世界局勢變相當多,這世界已經不能說是安寧的世界,當世界不安寧,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而他的接班人劉德音則說: 「要獨立於地緣政治中,光靠一間公司不夠,台灣本身政治也是重要考量,將持續與政府配合,確保台灣重要企業能在地緣政治中,維持台灣最大利益。」
台積電最後還是順勢乘上了這陣風,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未來戰場上的決勝武器不是砲彈而是晶片
自從美中貿易戰,美國祭出禁運晶片之後,就傳出中國火箭發射屢次出現狀況或墜毀。
台灣的科技產業,無論對經濟民生,乃至於國家總體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負責生產用於美國F-35戰機的電腦晶片,同時也是蘋果、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基於國防及5G技術的戰略考量,美國對台積電在美設廠,已經是國安層級的討論。
若以軍用晶片來說。我們以F-35使用的晶片為例,這是一種FPGA晶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由於同時具備大量計算單元與可編程特性,因此非常適用於類神經網路運算,比起CPU或GPU在特定人工智慧領域中更具優勢。而F-35所需要的大量FPGA晶片,可讓洛克希德馬丁在機上無線電系統添加新的波形,以及進行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用於敵我辨識等電戰功能。未來戰場上決定生死的,再也不只是更強的火力、更大的推力,而是制敵於機先的電戰功能。
Xilinx正是美國第一大FPGA生產商,業界龍頭拿下這等標案相當正常。那為什麼需要台積電?主要是因為Xilinx是一家Fabless公司,必須和代工廠合作,長期以來,Xilinx和台積電合作相當順利,台積電的7nm產能供應無慮,反倒主要競爭對手Intel收購另一家FPGA龍頭Altera,但在去年Intel的10nm都還有問題(10nm到7nm,至少還有2~3年的研發年份,且還不算上良率穩定可以正式量產的時間)。因此Xilinx攜手台積電,就更具備市場優勢。這樣的狀況,也正是1990年代,美國國防晶片供應鏈全球化後,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供應鏈中有部分關鍵產業,美國已經失去經濟規模,甚至技術優勢。
#台灣的科技技術是我們在國際上的籌碼
台灣的高科技技術一直都具有國際戰略地位,政府應該要即早因應,中國也一直對此虎視眈眈,想偷掉台灣在牌桌上的籌碼。
中國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屢見竊取及滲透,比如「挖角」。很多中國公司,實際上並不能單純視為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看似以關鍵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私人企業,詳查背景之後,不是官方(國家或軍方)資本,就是受有這類資本的投資。獲取的方式之一,是透過中國公司在台的分公司或派駐人員,對台灣敏感科技技術人員進行接觸與挖角或勸誘竊取關鍵技術與情報,這些都是我國國安單位必須掌握並強化執法的內容。
我認為我們政府應該要做的是:
1. 現行保護敏感科技法規是很不足的,應該盡速研擬強化保護的立法措施。
2. 強化執法能力。比如去年底修正《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時,又增訂了第四款:為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以刺探、收集、竊取、洩漏、交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資訊。
中國對台灣的滲透已經不是只有傳統軍事層面和政治手法,因此《國家情報工作法》納入了經濟、科技、不正方法之營業秘密。
#中美貿易戰與後武漢肺炎後態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日本4月多宣佈出資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台積電赴美的衝擊
台積電目前客戶比率約為59%來自美國、19%來自中國。英特爾正趁勢想重新抓回美國市場,台積電若放棄中國,中國當然會扶植二流廠商替代,儘管科技世代仍有落差,但長期來看台積電在中國的潛在市場仍會縮小。
而台積電赴美,部分產能會離開台灣是必然的,美國仍未完全信任台灣企業,美國政府本就會以美企為優先,想在某方面壓制台韓優勢企業是想當然耳。但人在江湖走,情勢風浪已由不得台積與三星維持 「政治中立,全球通吃」。台灣要和美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享有某種程度的軍事保護,在國際關係制衡敵國,是會付出代價的。在爭取利益之中,產業佈局就是大智慧,國家政策必須穩健一致,朝 「平穩脫中」 前進。
我們不是要脫中入美,而是最後要走出一條台灣的路。
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川普國防支出大增9.2%達近6,000億美元 卻又表示他只代表美國不代表全世界 要盟國負擔軍費 世界周報專題報導其背後的「軍工複合體」龐大軍火商利益 除軍火公司可分食龐大國防預算外 更能將武器賣至地緣政治衝突地區的盟國】
美國總統川普,任內首度發表會演說時,強調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我將提交國會一份預算書,以重建軍隊,免除國防預算自動減赤機制,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國防預算增幅,」川普說。
川普2月26號,在白宮年度州長晚宴上就表示,提交國會「美國優先」的預算書中,將增加國防開支540億美元,比2016年度調升9.2%。
3月2號,川普穿戴上橄欖綠軍用夾克和軍便帽,造訪位於維吉尼亞州的造船廠,登上新建航空母艦「福特號」,具體表達擴軍目標,「我們的海軍,是一次大戰以來規模最小的,一戰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事實上,我剛和海軍與企業領袖討論,我著手大舉擴展,我們整個海軍艦隊的計畫,包括我們所需要的12艘航空母艦,」川普說。
川普從競選期間開始,不斷標舉「美國優先」大旗,冷對甚至背對歐盟和北約的態度,幾乎翻轉過去70年美國傳統外交政策路線,川普也質疑美國在亞洲龐大軍事投資的價值,顯現出濃厚的門羅主義式,不希望美國涉入過多國際事務的孤立色彩,但他卻又計畫打造航母,端出大舉擴張軍事預算的藍圖。
「很明顯地,川普希望投射軍事力量,這種說法和他在競選期間的言論非常不同,那時候他的論調比較傾向於孤立的立場,但是如果你想投射軍事力量,你就不可能採取孤立主義,」軍事分析家說。
美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軍備最強大,軍費預算最高的國家,「俄羅斯第四 大約664億美元,有趣的是,沙烏地阿拉伯排第三,然後中國大陸是2150億美元,這些是前十大中的九大支出國,再加上美國,看一下,幾乎達到6千億美元,幾乎是其它九大國防支出國家,國防預算的總和,」CNN記者說。
俄羅斯上議院,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奧澤洛夫,28號表示,這是華盛頓試圖向莫斯科發出挑戰,「全球化是很好,但現在我們想專注在國內事務上,絕對不會讓其他人的利益,凌駕於美國人之上,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我的目標是和平和繁榮,不是戰爭和破壞,」川普說。
《今日俄羅斯》剪輯川普過去言論,對照近日的擴軍主張,批評川普是希望向社會表明,他支持軍火商的利益,並以此刺激經濟增長。
所謂的「軍工複合體」,要重振雄風了嗎,「在政府各部門,我們必須嚴防「軍事工業複合體」,取得不合理的影響力,不論它的出發點是否如此,權力錯置的潛在災難,已經存在而且會繼續持續下去,我們絕不能讓這種複合體,危及我們的自由和民主過程,」前美國總統艾森豪說。
美國總統艾森豪,1961年1月17號的離職演說,首度創造出「軍工複合體」這個詞彙,警告它對現代民主社會的危害,所謂的「軍工複合體」,就是由國防部門,軍工企業,國會議員和國防研究機構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促成美國軍火產業的黃金時期,占美國政府預算,四成到一半左右的軍費開支,全部流向民營企業。
艾森豪不幸言中,身影龐大的「軍工複合體」,深刻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同時滲透民眾的日常生活,美國戰後新興的重要產業領域,如航太 能源 電子 資訊 生物工程等,都和國防合同有密切關係,「所以美國軍火公司大賺其錢,它們最好的客戶,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軍隊,同時它們也把軍火銷售到其它國家,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國,結果也成就它們,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幾家公司。」
包括波音 洛克希德 通用動力 諾斯洛普和雷神,都名列《財富》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軍火廠商競標國防部的生意,但是合約必須經過國會同意,所以它們得對國會議員"下足功夫",也因此發展出細膩的"遊說"策略,「每位國會議員,當然會支持自己選區的就業機會,所以主要的軍火商,就把它們的工廠盡可能分散到各州,這樣它們就可以極大化,對特定軍工商特定標案的支持程度,不論他們是哪一黨的議員,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會發現波音和雷神公司,一部分在美國工廠所座落的州,都會有特定支持的議員,為它們在國會發聲,如果你把下包商算進去的話,比如說波音在加州有3千家包商,你可以想像,全美國有多少工作機會和軍火業有關。」
川普一直高喊振興美國製造業,提出邊境稅,提高美國製造業出口競爭力,軟硬兼施,讓國內外公司承諾投資美國製造業,這些策略實質效果恐怕相當有限,強化軍工業才是提振美國製造的重中之重,而且立竿見影,全球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的軍火市場,美國軍工企業銷售占比超過一半,僅僅航太一項對GDP的貢獻就在2%以上,高於整個汽車產業,從這個角度來看,川普一些被外界譏諷或驚訝的外交政策,如高喊削減美國對日韓和歐洲的防衛承諾,就存在極其合理的解釋。
以歐洲為例,如果川普能夠如願以償,讓北約各國的國防開支提升到占比GDP 2%的水準,每年歐洲在軍費方面將多支出約900億美元,目前28國中只有4國達標,未來美國軍火業商機無窮,直接潤澤美國各州的就業機會,北約秘書長已表示將全力達標,「我們要求的不過是所有北約國家,對北約組織提繳完整且適當的財政貢獻,許多國家都沒有做到,許多國家的支出差太遠了,」川普說。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統計,亞洲和大洋洲地區也是美國軍火大買家,包括印度 澳洲 韓國 越南 新加坡和台灣等,2011到2015年的武器進口總量,就占世界總額46%,川普看似關切中國大陸在南海的積極作為,更直接對南韓和日本盟邦,表達應該對美國的保護,承擔更多費用開支,「南韓,我愛南韓,我有房地產在南韓,我在那裏創造就業機會,這些都很好,美軍在南北韓邊境駐軍兩萬八千人,兩萬八千名士兵,它們(南韓)只付出花生米大小的軍費,像花生米那麼小,」川普說。
韓國2017年國防預算總額,40.3347兆韓圜(約1兆1697億台幣),較上年度增長4%,主要就是建構包括薩德系統在內的,「核導彈反制系統計劃」,為了滿足美國的胃口,日本軍費也再創新高,向美國採購軍機的費用,3922億日元(約1060億台幣),計畫引進42架洛克希德F-35A戰機,「軍工複合體」也會加大對台軍售力度,可以把即將被美國淘汰的二手武器,高價賣給台灣,美國《防衛新聞》明白指出,川普當選後,美國主要軍火公司的股票不斷上漲,「軍工複合體的繁榮時代到來了」。
「這是關於重新打造基石油管計畫的行政命令,」川普說。原本受打壓的石化業也捲土重來,川普發布行政命令,爭議性的北達科他輸油管計畫(DAPL)重新啟動,長約1886公里,橫跨4州的管線,據稱將帶來兩萬八千個工作機會,但是經過印地安人保育區,有污染1800萬人飲用水疑慮,上千人曾搭建營地抗議,歐巴馬妥協,繞道別處,川普上台後命令按原計畫施工,出動軍警要示威者撤離。
川普任命的國務卿提勒森,是原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執行長,能源部長,前德州州長裴利,向來支持政府對石化燃料放寬管制,環保署長,奧克拉荷馬州前檢察總長普魯特,曾經表示不承認氣候變遷,川普團隊從國務院到國內監管機構,全成了親石化燃料幫的天下,歐巴馬政府的環保政策將遭到推翻,川普會對電廠碳排放,以及石油 天然氣 燃煤開採的限制鬆綁,讓石化燃料業者受惠。
「我會取消扼殺美國能源生產,就業機會的限制,包括頁岩能源和清潔煤,創造出數以百萬計的高收入工作,」川普說。台塑企業在美國估計總投資金額,近新台幣5千億元,因為美國有豐富的頁岩油氣蘊藏,有很充足的乙烷和丙烷可做為燃料與原料,川普是否能擦亮,讓美國再度強大的口號尚未可知,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他會讓美國的,石油 「軍工複合體」再度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