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軋空注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軋空注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軋空注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軋空注音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睡天使‧醒惡魔‧成長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暗公鳥讀書會 最近進入注音拼音期的林小亮,有天問我:「蕊」怎麼拼? 老木:「ㄖㄨㄟ」三聲蕊 亮:那「滴」呢? 老木:「ㄉㄧ」一聲滴,妳到底想拼什麼? 亮:蕊滴夠啊! 老木:⋯⋯(是雷滴夠才對吧)⋯⋯ ⋯*⋯*⋯*⋯*⋯*⋯*⋯ 📕ㄅㄆㄇ幼兒注音小字典 My awes...

  • 軋空注音 在 睡天使‧醒惡魔‧成長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6 22:30:36
    有 75 人按讚


    #暗公鳥讀書會
    最近進入注音拼音期的林小亮,有天問我:「蕊」怎麼拼?
    老木:「ㄖㄨㄟ」三聲蕊
    亮:那「滴」呢?
    老木:「ㄉㄧ」一聲滴,妳到底想拼什麼?
    亮:蕊滴夠啊!
    老木:⋯⋯(是雷滴夠才對吧)⋯⋯

    ⋯*⋯*⋯*⋯*⋯*⋯*⋯
    📕ㄅㄆㄇ幼兒注音小字典
    My awesome phonetic book
    出版社:幼福
    繪者: Dawn Machell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026
    ⋯*⋯*⋯*⋯*⋯*⋯*⋯

    這本小字典真的很不錯!非常精美且内容很豐富,頁面特殊鏤空與軋型設計,可先讓孩子認識注音符號,大大的符號,可帶著孩子用手指在注音字上練習書寫筆畫,內容有超過350個生活單字:每個單字都是和注音相關的單字,孩子先認識注音符號,再從下一頁學習相同注音的單字,每個單字都有英文,邊學注音也能順便唸唸英文單字,金美麥哦!
    如果你家也有正在學注音符號的小朋友~
    #ㄅㄆㄇ幼兒注音小字典,推!

    ⋯*⋯*⋯*⋯*⋯*⋯*⋯

    ⭕️遊戲規則⭕️
    按讚+分享⋯是基本
    留言:用注音拼一個英文單字讓小編猜,小編猜對了,你就有機會中獎哦!(千萬別想考驗小編的英文程度🧐)

    💢飯粒:ㄌㄜ\\ ㄈㄨ=LOVE

  • 軋空注音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5-01 13:02:51
    有 242 人按讚


    《30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上一次你決心改變,是多久以前了》

    寫這篇文章時,天氣回暖而潮濕,標準春夏交際的天氣。我剛播完新聞下來,一邊整理稿子,一邊從臉書訊息上,看到跟我一起從小長大的朋友們有人剛在維也納發表完大提琴獨奏會、有人從蒙古作完固沙志工正回到台灣、有人在紐約拿到了獨立影展的入圍獎項走紅毯、還有人為了圓創業夢在矽谷Rocketspace泡下第二碗泡麵,整夜沒睡--我看泡麵是從台灣帶去的,是我們熟悉的藍色包裝,有我們習慣的廚房味……。

    這些,都是我當年一起長大、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一起第一次看五月天演場會的朋友。坐在教室的那幾年,其實好像不是太久以前,髮型和衣服明明全部都一個樣,誰都還分不出來誰是誰,究竟從哪個時間點開始,生活有這麼大的分岔?

    生活際遇不同,連講的語言都不再一樣,唯一一個把我們牽繫起來的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是出生於台灣、生長在台灣,永遠把台灣當成家、快要30歲年輕人。我們是那種王建民林書豪的鐵粉,就算我再不懂體育,都要因為他們是台灣之光而支持;或是那一年張懸演唱會台上她拿起巨幅國旗,內心砰砰跳的震耳欲聾感覺,現在都還記得...。

    跟上一代年輕人相比,我們足跡走的更遠:19歲第一次在曼徹斯特看到足球賽、22歲生日剛好到了曼谷最潮的夜店、email裡來自波蘭或香港的朋友互相傳的同一個好笑的YouTube連結;我們用Kindle看《從0到1》;在愛奇藝上搜尋The Voice、House of Cards和太陽的後裔;如果有幾分閒錢,腦中浮現的享樂方法,從峇厘島按摩、韓國東大門血拼到紐西蘭高空彈跳都在願望清單。我們說台語、英文和剛剛學來的北京腔,書寫時繁體和簡體有時候混著用,真的寫不出字的時候會用注音想辦法拼出來;我們瘋的周杰倫在R&B裡融合著中國古典樂,第一次去聽的演唱會主角五月天,在英國BBC作了專訪,被譽為華人的披頭四:快要30歲,我們的世代,靈活而不斷游移,快速多變,追求自我的自由。

    20幾歲的十年,我們能動力強,不斷在職場上尋找定義自己的機會:轉換生活的城市,改換人際相處的姿態,改變專業跑道,改變情人......。在還是20幾歲的時候,這些變動發生的都很自然,因為成本不高,報酬卻很豐厚。只是,忽然在某個不可考的一瞬間,盤據心思的念頭,一下從種種不同的抱負、野心、熱望,轉變成一個又一個,能具體表述出來的憂愁:

    「感覺前途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很灰心」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3-5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產業衰退狀況嚴重,工作很無力」
    「事業和感情全部互相衝突,兼顧兩者越來越難」
    「政客讓人難以信任,能相信我們的新總統和領導者嗎?」
    「財務狀況不穩定,無法結婚」
    「不知道要如何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生活」
    ……
    問這些當年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的朋友,繞了一圈,說來說去,在快要逼近30歲的此時此刻,我們的煩惱有個通同性:都是對於未來的一大團茫然。

    全世界的年輕人都這麼茫然嗎?我們深夜酒吧相聚的時候,有這個想問又不敢問的問題。我又想到了,剛剛播到的新聞,台灣失業率為4.24%,亞洲四小龍最高,而薪資水準,在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回到了民國87年的水準:剛好,那一年,我們國小快畢業,每個人看起來都跟每個人長的一模一樣……。當時的我們,知道接下來我們面對的生活挑戰,會這麼嚴峻嗎?

    這跟在新加坡、在北京、甚至曼谷的年輕人好像不太一樣。在北京,你如果抓到一個剛從北大畢業的年輕人,問他未來十年他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至少在回答的那一刻,那個北大學生,百分百相信他會開出一間中國的BAT(百度、阿里、騰訊)來影響全世界。這個夢想,他會直接霸氣的說出來,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好笑或詭異的地方。事實上全世界也都在看,明年中國高校一口氣會有700萬名畢業生,這當中,還能再產出多少個GM、Amazon或是Google?

    在新加坡同年紀的朋友,享受相對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外,政府對於房產的規畫,也讓年輕人買第一套房的壓力不會那麼大。最新「保障房」的規畫,讓家庭月入在1000坡元(約24000新台幣)左右的上班族,也盡可能可以置業安居。我們聽不太到「因為賺一輩子的錢也買不起房子,所以乾脆留在家」的案例。新加坡年輕人的潮流是,把西裝燙的筆直的上班去,認真工作,也認真玩樂。

    台灣呢?

    的確,台灣30世代,我們接觸越來越多來自於國外的刺激。所以我們留學、交換、外派,想方設法有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經驗。在機場登機門旁邊等待的時間,可能已經跟在家裡客廳的時間差不多了。而你一踏出台灣,就會知道「格局」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台灣因為市場受限,產業規模、預算和彈性都有很大的限制,但在APEC、大中華區、北美市場玩的又是完全另一種邏輯。離開台灣就有大的舞台,這些我們都知道。於是在台灣時,目光總放在地球儀的另外一端,但好不容易到了他鄉,又難為情頻頻想起家鄉的好:我們在變換中感受孤獨和勢單力薄。台灣,逐漸變成一座圍城:裡頭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或也無法再回來 )。兩邊的人,都不快樂。

    矛盾互相傾軋,學校沒有教這是什麼「感覺」、每個聯考機器並沒有被訓練如何應對這種情況,30歲的我們,太多問號,變得敏感而不敢言說。畢竟龐大的茫然與焦慮並不好征服,小確幸就容易掌握多了。小確幸變成最潮的事,最年輕的人,生活在一塊最適合退休的地方。

    不敢言說,這個代價是,30歲的我們,聲音雜亂但沒有信仰和論述,沒有前後文,也沒有對照組。代價是,屬於台灣年輕世代的個性,那些我們引以為傲的開放的能動,逐漸顯得輕薄、散漫而失重。而年輕族群一旦遭到攻擊,心理焦躁感越大,八卦漫罵和批評的聲音就越大,惡性循環。當想及,現在30世代的年輕人,心中有著這麼多無法解釋、可能一時之間也無法解釋的矛盾情緒, ( 寶寶憂心,但是寶寶不說。)那接下來台灣面貌,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如果再去比較,在新加坡、曼谷、北京的這一世代的年輕人,跟我們一樣年紀,卻帶著他們的篤定、樂觀、和信心繼續成長,那他們帶領起來的國家與城市,又會和台灣形成多大差距呢...。

    文/路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