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194的網紅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8 20:41:23
    有 23 人按讚

    【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目前美國、中國及歐盟等三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已經占據全球 90%以上,產業趨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歐盟國家推展的進程正在加速行進,北歐國家挪威、荷蘭從 2025年起開始禁售汽柴油車,2030年起禁止非電動車上路,換句話說路權被剝奪以後,傳統汽柴油車將完全消失,傳統車廠如果不改變,等於退出市場被消滅,距離2025年只剩4年時間。
    .
    世界各國雖然禁售的時間不一樣,趨勢已經展開,2025、2030、2035、2040年只是形式上的時間表,對於汽車產業來說,誰先搶佔發展先機,整合上中下游才能一路笑到最後。
    .
    ■產業結構改變
    汽車電動化以後,引擎、變速箱、進汽零組件、點火設備、燃燒零組件、排氣零組件、油壓剎車、潤滑零組件、啟動零組件、交流發電機等再也不需要,各種電子零組件、電池模組將佔據整台電動車一半以上的成本,特別是電池,就占三分之一。
    .
    新的零組件包含,馬達、高壓離電池、變流器、車載充電器、冷氣汽動壓縮機、
    電動煞車、電動水幫浦、高壓電動車用線組、二次驅動電池……各種車用電子晶片、新的耐高溫高壓材料、甚至輕量化的新車殼、車載軟體系統、自駕輔助系統…..整個汽車產業面臨新的大洗牌。
    .
    ■得電池者得天下
    2018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為9123萬輛,整個2020年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廠特斯拉才賣出 50萬台電動車,特斯拉提到:如果要將年產能提高到 2000萬輛,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
    .
    仔細剖析電動車成本結構,電池占30~35%,驅動系統占20~25%,另外電動車有一半的重量來自電池模組,導致車身比燃油車還重,如果電池重量如果減少一半,車子續航力可以增加25%。
    .
    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中國寧德時代,市占約24%;南韓LG能源方案,市占約23.5%,日本Panasonic市占約18.5%。它們都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使得特斯拉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下降約600~1,200美元。
    .
    但是電動車常見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缺點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池效能;使用快充也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飽電,續航力約300到400公里,此外,液態電解液如果外漏,容易引發意外。
    .
    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若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公里,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續航力可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10分鐘就能充飽電。
    .
    鴻海在2020年10月「鴻海科技日」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目標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
    ■鴻海車電大聯盟
    2021年3月25日首次舉辦首次會員大會,MIH大平台超過 1200家會員,預計6月再舉辦聯盟大會,7月聯盟成為獨立運作組織,10月再發布新款 New EVKit,預計2022年計劃推出電動大巴, 2023年發布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等工作時程。
    .
    團隊研判,MIH公版模組化、標準化將大幅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把所有的人才都聚集起來,把鴻海家族最強的優勢-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發揮到極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有機會後發先至,未來5~10年內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相關概念股在這一波的產業浪潮來襲後,有很多股票已經翻倍飆漲,但是我認為只要眼光看得夠遠,有機會翻倍再翻倍,想知道更多產業上的研究與長線趨勢股👇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 車用電子概念股2022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6-10 21:00:01
    有 43 人按讚


    【 #產業洞見 】

    🚙汽車零件組件產業 👉文章來源:凱基投顧研究團隊

    重要訊息
    我們於5月造訪美國密西根州,拜會通用汽車(GM;美)以及Autoliv(瑞典/美)、Lear(美)、耐世特(中)等一線供應商。中國市場商機以及ADAS/自駕與電動車業務發展,都是他們的成長主軸,當中又以Autoliv與Lear的成長前景最令我們印象深刻。

    評論與分析
    ADAS/自駕、電動車相關業務成長展望強勁。Autoliv和Lear在ADAS/自駕、電動車等相關領域發展積極。Autoliv汽車電子部門專注發展雷達、光達和單眼、立體、夜視攝影等主動安全感測系統,和ADAS/自駕軟體;近期董事會已批准該部門6月底以新身分”Veoneer”拆分獨立上市。公司預估,相較被動安全部門2017-20年營收以8%複合增長,Veoneer同期成長可望達到10%,其後2020-2022年間複合增長則上看15%,當中主動安全感測業務的營收貢獻度將自2017年汽車電子部門的35%提升至2020年Veoneer的50%以上,年複合增長31%。Veoneer掌握全球主動安全15%市占,管理層稱與主要對手Aptiv(美)、Bosch (德)、Continental(德)最大差異為公司自駕產品橫跨L1-L5等級並具成本優勢。相較Autoliv的業務拆分策略,Lear計畫持續在母公司E-Systems部門下拓展 ADAS/自駕、電動車業務,以此和座椅部門共創綜效。Lear E-Systems部門供應線束、端子、接線盒與控制摸組,管理層表示將受惠汽車電動化和聯網趨勢,自估營收比重將於2020年達到倍增。

    中國市場貢獻增速將超越其他地區。我們拜訪的所有公司都指出,即便中國車市銷量放緩與中美貿易戰升溫,中國仍是未來最大的成長動能。GM、Autoliv與Lear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透過與當地合資或全資子公司建立生產基地以長遠佈局,2017年營收比重分別達到 16.8%、17.7%和10.6%。針對最近中國將鬆綁外資合資入股比重及下調進口關稅等新動向,各家均不預期會對中國營運帶來太大改變,主要因為中國生產已具成本優勢,且合資夥伴了解市場趨勢並能帶來供應鏈關係等價值。Autoliv預期每輛汽車的安全氣囊安裝量增加將帶動其被動安全市占率從30-40%中段升至40%。Lear則認為,客戶座椅供應商分散化趨勢有利其在擴大滲透當地車廠過程中拿下對手Adient (愛爾蘭) 的中國市占率。Adient目前在中國座椅市場約有50%市占率,其次為Lear的20%。

    投資重點
    我們認為Autoliv與Lear成長題材頗具吸引力。此次美國一線OEM及供應鏈參訪行更加深我們對電動車及汽車產業自駕/ADAS投資主題的信念。台廠汽車類股中可密切關注有自動輔助駕駛相關零件,同時建議投資人留意汽車半導體概念股。

    自家傳統主力事業不受汽車行業顛覆性發展威脅,有望持續攫取市占
    Autoliv和Lear 期待來年各自的傳統主力業務(即被動安全/座椅)能受惠於市場趨勢並實現市占率擴張,看好業務成長凌駕全球汽車產量成長。兩家公司的主力產品在電動車和自駕車發展中幾乎不受被取代的威脅,甚至能藉著單車貢獻金額提高以拓展市值。Autoliv高層指出,安全氣囊於新興市場及主動式安全帶於全球的單車貢獻金額持續上升;Lear方面則觀察到CUV(跨界休旅)和SUV(運動休旅)的座位數及後座空間均多於轎車,以及車廠客戶採用高階多功能車用座椅產品之意願提高(如具表面感測調控功能的智慧暖涼座椅、整合揚聲器及麥克風的頭枕、整合心跳及呼吸偵測功能的駕駛座等)。Autoliv近幾年新客戶訂單得手率高達50%左右,耕耘也已進入收成,其中被動安全業務內生增長有望自2013-17年複合成長2%擴張至2018年10%,並預估2017-20年將複合增長8%。經過一系列併購強化垂直整合與市場地位後,Lear實現車用座椅營收2013-17年複合增長7.2%(以匯率固定基準);2018-20年共19億美元的待交訂單中,CUV/SUV車款即占了90%。

    總經面多空錯綜;匯率提供順風,原物料成本為可控風險
    Autoliv和Lear公告1Q18營收分別成長 7.8%和15%,其中美元兌主要外幣走軟貢獻3.7%和8%。財報公布後,Lear隨之上調2018營收展望1.8-1.9%,部份反映美元走勢利多。美國汽車企業經營層普遍將目前原物料成本上揚趨勢視為可控風險,主因成本增加有一部分是美國調高大宗商品進口關稅的結果。GM管理層現估2018年生產成本將增加8億美元,自年初財測5億美元上調,但維持GM北美區全年稅前利潤率展望10%,考量因素包括產品組合改善及成本撙節政策。Autoliv自估2018年原物料成本將增加1,200萬美元,對毛利率影響0.1個百分點,仍屬可控範圍。由於管理層自估2018展望樂觀,彭博目前對Autoliv 2018年之美國GAAP標準每股盈餘市場共識為7.43美元,Lear則為19.33美元,分別隱含36.7%、2.9%年增率。

    📢 立即加入凱基官方帳號 📢
    ⭐LINE凱基樂活投資人:https://goo.gl/SIzVs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