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內文」「圖末有股票整理」前一陣子在新聞看到郭台銘說要成為第二個護國神山,當時心想,別鬧了吧
但最近瞭解後發現鴻海背後在做的事情是有非常大的商機整理鴻海在做的轉型內容
鴻海 於2019年6月提出轉型
「3加3」涵蓋「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重點在內文」「圖末有股票整理」前一陣子在新聞看到郭台銘說要成為第二個護國神山,當時心想,別鬧了吧
但最近瞭解後發現鴻海背後在做的事情是有非常大的商機整理鴻海在做的轉型內容
鴻海 於2019年6月提出轉型
「3加3」涵蓋「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
目前長期轉型中最有進展的為電動車,成立MIH平台目標2025-27 年市佔率 達10%
最快於今年底將有客戶開始出貨
目前客戶包含裕隆、拜騰、Faraday Future、FCA和Fisker
此業務毛利率可望優於平均
MIH聯盟分為電動車軟體開放平台、電動車硬體開放平台和關鍵零組件三大部分
而公司目標透過「MIH EV軟硬體開放平台」
建立鴻海電動車生態系,立志成為電動車體系的安卓平台。
----------------------------------------------
軟體開放平台:
* 解決現今汽車產業痛點:
1) 硬體定義(落地即貶值)
2) 複雜架構(管理難度高)
3) 封閉系統(難共同開發)
*電動車開放平台
1) 軟體定義(升級即升值)
2) 軟硬分離(開發週期短)
3) 開放生態(集眾人智慧)
*未來應用:
1) 自動駕駛
2) 車隊管理(fleet managemen)
3) 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4) 智能車(smart car)和智能家居(smart home)。
駕駛車子會越來越像使用手機和電腦,因此要做到即時性與安全性兼顧,
而由軟體定義的車子其開發周期將縮短,進入門檻也將降低。
硬體開放平台:
解決傳統汽車產業痛點:
1) 費用太高(平台耗資30億美元);
2) 開發期長(開發中 途失去競爭力);
3) 資源不足(人才、市場規模不足)。
* MIH硬體開放平台:
1) 開放技術規格
2) 模組彈性客製
3) 深耕關鍵零 件
---------------------------------
*模組彈性客製:
動力驅動模式、級距、電池包等互相搭配組合以符合客戶 需求。
*輕量一體成型:
透過一體化鋁鑄+沖壓件以降低成本、減輕重量和減少震動 /噪音。
*EEA架構:
電子電機架構,包含AUTOSAR、ISO26262、Ethernet開放架 構+ 5G/6G、BCM & ADAS & VCU & IVI整合。
*自動駕駛技術:
開放性(實現共同開發)+人本設計(兼顧安全操駕)。
架構:
底層載具平台(兼顧安全的高精度動態控制)+上層應用生態鏈(具擴充 性、替換性的軟硬體)。
----------------------------------------
關鍵零組件:
電池占成本高比例,但車用電子比重將快速提升(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 座艙)
是未來其最有競爭力的部分。
* 鴻海六大電池黑科技:
1) 固態電池研發;
2) 無貴金屬全新製程;
3) 高能量 密度電池;
4) 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
5) 低膨脹軟包技術;
6) 雲端AI電池管 理系統。
*鴻海預計將於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化固態電池(與SES和寧德時代合作),正 極材料開發(鋰鎳錳氧化物)+負極材料開發(矽炭,長期則是無負極)+固態電 解質+助導劑(循環壽命+10%)
可望減輕一半重量並縮小體積至六分之 一。
*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BMS):AI會根據使用習慣調整參數,延長電動車電池 壽命和使用效率,而汽油車隨著使用時間拉長,油耗表現將越來越差。
*驅動系統:常見為三合一動力系統(馬達+逆變器+齒輪),鴻海打造六合一 系統 (再整合車載充電器+直流變壓器+分電盤),增加設計彈性及降低成本。
*車用電子: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座艙;日本機場已導入Lv3自動駕駛接 駁車。
*車體結構:輕量化(獨家高強度壓鑄材料),一體成型(4,200噸壓鑄機,符合 歐系大客戶要求,已量產)+高效能散熱密封技術(出貨給美系電動車大客 戶)。
*鴻海研發出世界最小光學雷達A15,體積減少96.3%(比Apple Watch還 小),重量減輕76%)
*根據顧問公司BCG, 2025-30年全球電動車年銷量可達3,600萬輛。
鴻海 MIH 聯盟於 2021 年 1 月 31 日發表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
透過開放式的通信協議及採用線控驅動技術,提供自駕生態 鏈業者在研究自動駕駛系統發展時
能有輕易操控平台動態之介面,縮短系統開 發者設計與功能確認的時間,並降低自駕汽車開發門檻。
#投資先生講投資 #投資 #股票投資 #股市 #財經 #產業趨勢 #產業分析 #產業 #股票知識 #電動車 #鴻海 #產業轉型 #產業鏈
車用電子架構 在 EE Times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嶄新登場!英飛凌Aurix™車用微控制器如何保障汽車安全】
今天上午10:00準時開播!🎉
作為快速成長的產業之一,#汽車電子 2020年市場規模高達7.9億美元,尤其是2021年汽車 #微控制器 的銷售額預計將激增23%,究竟微控制器在車用🚗電子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呢?
立即了解 >>https://eetimes.pse.is/3l3pun
具有嵌入式安全和安全保護功能的 32 位元微控制器 TriCore™ 系列是各種汽車和工業應用的理想平台。AURIX™ 架構按照符合 ISO 26262 的流程設計,有效滿足 ASIL-D 要求,該平台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多達四個內核架構與尖端安全技術相結,多個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無縫託管在統一平台上,這使生產力提高了高達 30%,從而減少了開發支出並縮短了上市時間。
本次線上研討會將介绍 AURIX™ 微控制器的主要架構 (MCU vs. CPU)、功能安全和資訊安全及應用案例, 以利參與的觀眾能快速掌握 AURIX™ 微控制器的總體概况。
--------------------------------------------------------------------------------------
演講日期:2021年8月24日 (二)
演講時間:10:00 a.m. - 11:30 a.m.
演講嘉賓:
✨英飛凌科技 資深主任工程師 張馳 Edison Zhang
抽獎好禮:7-11 100元禮券 (70份) !
車用電子架構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820 #收盤 #重點
📍「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聯準會 #縮表 #亞股
聯準會(Fed)18日公佈的7月會議紀錄,揭示了今年可能取消其每月債券購買計畫的意見。表示Fed可能在9月底的政策會議上討論相關計畫,並最快11月會議宣佈進行縮表。而亞股因此連兩天下跌。
#台股
台股今(20)日開高大漲逾百點後,賣壓隨即湧現,一度回測16200點關卡,電子權值股漲跌互見,不過資金轉進IC設計等中小型股,航運、造紙族群撐盤,讓台股再度拉回。終場台股指數下跌33.46點,收16341.94點,成交量縮至3478.23億元,周線連2黑,累計本周下跌640點。
#英特爾 #台積電
英特爾最新在架構日的活動當中,公開下單台積電細節,台積電一共有3大製程獲得訂單,涵蓋5奈米、6奈米和7奈米,打造獨立顯卡新品牌「Intel Arc」所使用的GPU晶片。不過台積電今(20)日仍陷多空交戰,早盤開高來到563元,隨後又翻黑跌至551元,終場跌逾1% 收在 552 元。
#航運 #MCU
貨櫃三雄今(20)日表現抗跌,分別上漲3~5%;車用晶片供不應求則帶動 MCU股走強,今日召開股東會的新唐一度逼近漲停價,凌通、九齊、盛群等漲勢也很強勁。
#張錫 #台股本益比
台股殺聲隆隆,高檔回檔修正逾1600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台股現在本益比(PE)又來到13倍歷史的低檔區,去年疫情爆發下殺至8500點時也是12至13倍,現在的基本面比當時好,資金面也沒問題,不應該害怕。
#MCU股 #車用晶片 #馬來西亞 #疫情
微控制器MCU因馬來西亞疫情嚴峻,封測廠生產受創,加劇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的狀況,帶動 MCU 族群股價回神,新唐(4919)、凌通 (4952)、盛群(6202)、應廣(6716)、九齊(6494) 等,盤中均大漲逾半根停板。
#新唐 #股東會
新唐 (4919)今天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蘇源茂指出,下半年生意相當樂觀,不過,營收成長仍受限晶圓代工產能,預計供給緊張態勢將延續至明年,總經理戴尚義也補充,現今沒有庫存問題,產品一進來就賣出去。
#造紙股 #榮成 #紙箱
造紙類股今日一路由低檔走揚,類股指數向410點邁進。近三日的造紙類股指數持續進行橫盤,技術面有築底跡象。今日造紙類股中,榮成(1909)及寶隆(1906)股價漲幅超過7%,華紙(1905)上漲逾3%,永豐餘(1907)上漲約2%。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車用電子架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2盤後解析
#股市期皇后莊佳螢
#經濟日報連三季選股冠軍 🏆🏆🏆
#多空狙擊手
更多資訊
請加入佳螢的Telegram:
直接點擊加入 👉
https://t.me/winner168168
LINE@ 👉
LINE ID搜尋: @winner168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點擊網址就可以加入了)
20210812
大家午安😊
經過昨天指數壓低結算後
今天的台股明顯有反彈力道
雖然指數最後下跌7.27點
但就內容來看
主要是台積電的下跌
其他中小型股
大部分都是紅盤作收
昨晚美股一樣高檔震盪
道瓊工業上漲220.3點
那斯達克下跌22.95點
費城半導體下跌7.94點
台股昨天拉尾盤
今天盤面相對強勢
就像我們昨天所說
股票有可能在結算過後轉折向上
最近大盤的利空
主要是市場傳言
當沖降稅措施恐不再延長
讓大盤有所壓力
而金管會表示
當沖有助於市場制度的完善
及股市的流動性
將會持續和財政部溝通
我們認為當沖降稅對台股利大於弊
讓台股流動性增加
流動性是吸引外資的關鍵
相信政府最後仍會延長這個好政策
技術面觀察
加權指數短線跌破季線
隨時可能迎來大反彈
如果三天之內站回季線
那第二隻腳就可能成形
配合籌碼面的降溫
連續三天融資減少
分別為33億元49億元71億元
三天就合計減少150億元以上
這對大盤來說是好事
也達到政府想要的目的
因為上半年股市太投機
市場資金過度集中航運股
當沖占比拉高
籌碼也過度集中
違約交割案例也增加
這並不是政府希望的狀況
為了台股更長遠的趨勢
政策選擇此時降溫台股
從警示股時間的延長
到當沖降稅不延長的風聲
可以看出政策在這裏是希望
台股短線上不要太過激情
休息是為了更長遠的路
就長線來看
政府當然希望台股持續創高
只是要健康的創高
所以台股雖然降溫
但是跌幅不會太深
跌太深技術面就轉空了
到時候政府要救就難了
了解這個基本架構後
就不用太擔心最近的下跌
因為這只是要讓股市軟著陸
不是要讓股市死掉
我們只能配合政府的步調
因為政府才是最大的控盤手
當然在大盤修正的過程中
散戶一定是煎熬的
主流不明顯
一下漲航運一下漲電子
散戶更難短期賺到錢
很多人都有感覺到
上半年好好賺喔~
最近股票怎麼這麼難做?
但這就是政府的目的
他希望的健康市場是
不要太過於短線
不要短線就想發財
要能夠了解股票的價值
然後長期投資績優的公司
這才是政府的目的
雖然這跟當沖降稅有點違背
但是當沖降稅讓成交量增加
也有助於長線資金投資
因為長投的資金
也需要流動性來降低風險
這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當沖跟長線投資
都需要在股市中存在
只是比例不要失衡
如果全市場都想做短線
那就代表短線過熱
籌碼需要降溫與修正
反觀櫃買OTC指數
卻是逆勢的先行站回季線上
表示這波的修正
中小型股率先止穩向上!
很多電子股都有不錯的表現
昨天我已經預告大家
電子股將是下半年的主流
畢竟蘋果新機即將發表
加上進入傳統電子消費旺季
自然電子股長線偏多趨勢不變
而今天從漲跌幅排行榜中
可以發現到強勢族群
除了鋼鐵類股以外
像是【2002中鋼】
再來就是電動車相關股表現
車用電池股
【4721美琪瑪】
強勢攻高亮燈漲停!
帶動相關電動車股票走高!
我們上週布局的
電動車電池相關
【6509聚和】
今天更是有所表現
攻勢再起!
昨天打入跌停
佳螢在節目中預告
整理後將會在上!
六月營收
YOY可以成長七倍
七月營收
有不錯的表現
擁有“探中和”題材
將會在未來發酵!
我們更是持續看好
漲價概念股
【3189景碩】
有不錯表現
大漲+5%以上
來到180元大關!
股價站回十日線後
將有機會醞釀一波反彈
往215元挑戰
【2481強茂】
也有+5%漲幅
站回五日線之上
投信今天再度加碼
也顯示出後市可期
【8261富鼎】
也有所表現
股價整理後
將有機會在上
持續做看好
盤勢回穩之下
業績題材好的公司
多數將會率先反應
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到
多數今天有表現的股票
都是七月分營收
普遍表現不錯的公司
“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有基本面加持的股票
將不怕盤勢的回檔
現階段股票操作難度提高
好股票、壞股票
受盤勢影響回檔的同時
好股票被錯殺的機會
將是可以留意進場加碼
而壞股票逢反彈
將是要做出場的
若你是佳螢的會員
請不用太過擔心
佳螢會在股票轉弱時
第一時間通知你做出場
而若你是非會員
有看佳螢推薦股票
自行進場的朋友
請務必設好停損停利
礙於法令規定
佳螢無法對非特定人提供意見
請大家見諒!
又到了檢視手中持股的
最佳時機!
持股問題請私訊👉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或來電☎️02-2389-8689
祝~操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