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老師必修的技術活
「#可以貼在牆上的東西,
#就不要用PPT。」
這怎麼可能?在講笑話吧!
這種顛覆老師三觀,
讓人下巴掉下來的觀念
就是 #AL #加速式學習法 真正震撼我的地方
老實說,
我從前自認自己算是不按理出牌的老師
海報自己剪、講義自...
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老師必修的技術活
「#可以貼在牆上的東西,
#就不要用PPT。」
這怎麼可能?在講笑話吧!
這種顛覆老師三觀,
讓人下巴掉下來的觀念
就是 #AL #加速式學習法 真正震撼我的地方
老實說,
我從前自認自己算是不按理出牌的老師
海報自己剪、講義自己畫
也常常在上課時使用便利貼
但 Wally Su老師的AL加速式學習第0期時
趙胤丞 老師一上完課就推薦我一定要上
我二丈金剛摸不著腦袋
點頭答應,但轉眼已經是第10期了
看別人寫文推薦不過癮
真的親身走過後,
我覺得最震撼我的是
所有教的東西,
拿回來體育班生的教室裏
全~部~都~能~用~
真的不誇張
這樣的學習設計,挑戰的其實不是教學方法
而是 #老師敢不敢真的放手,
相信學生,#讓學生在引導跟放鬆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由於太興奮了,
管它大學已經來到了第8週
備戰期末考報告繳交前的說明預演
我當機立斷拿AL加速式學習法現學現賣
我將10個奧林匹克教育議題分組列出來
讓同學們自由挑選,
也為期末報告暖暖身
同學們自由挑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議題
坐進組別中
然後每個人開始划手機...
沒錯,
就是要大家「查關鍵字」「蒐集資料」後
討論出有關於這個議題的 5 個問題
像是「#典範運動員」主題
同學們自己15分鐘內討論出想提問的議題像是:
◆運動員踏入職場的劣勢是什麼?
◆選手成為典範運動員的社會壓力有哪些?
◆運動員能出類拔萃的影響因素有那些?
◆明星球員或奧運國手退役後都可以成為典範嗎?
還有抽象的主題「#運動的核心價值」
同學們討論出的問題像是:
◆只能跟對手競爭才能夠進步嗎?
◆運動的使命感是什麼?
◆輸贏是競技運動價值的唯一取向嗎?
或是冷門議題「#身障運動員與適應體育」
同學討論出的問題像是:
◆身障運動員的輔助器能和一般選手同場競技嗎?會公平嗎?
◆奧運和帕運的關注度為什麼有落差?競賽強度真的有落差嗎?
◆身障運動員的輔導員是否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能?
◆身障運動員如何分級及整合發展?
你別懷疑
這些議題,老師只要坐在旁邊
微笑、點頭、喝咖啡
學生就把內容給寫出來了,多好!
緊接著第二階段
讓同學們
「#回答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5個問題選3個來回答
並寫下自己的答案回應
張貼在牆面上(如照片所示)
這個過程同學們討論熱烈
不時舉手提問 (讓老師上課顯得異常的優雅而不忙碌)
不時有笑聲傳出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重頭戲
#按讚票選
每個人發下3張按讚貼紙
瀏覽所有教室中的同學作品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對好的提問或是回應按讚
同學們在教室中自由走動
觀摩、拍照
真實應證了AL的名言:
「#身體不動,
#頭腦就不會動!」
最後請同學們拍下小組合照紀念
同時邀請各為針對感興趣的報告主題深化
下回將從簡報角度進行討論
我發現
當我不再是個思考「#教案設計」的老師
而是一個站在學生角度
思考「#學習流程」的老師
很多教學,突然變得簡單
也有很多具體可檢核的指標
也一一呈現
當我在教室中說得越多
學生們學的就越少
#當我越相信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學生回饋給我的也就更多
這學期,
有位上學期已經修過全部課程的旁聽生 盧郁婷
下課後開心的跟我說
「明明是同樣的課程
老師怎麼上起來感覺這麼不一樣
這次感覺又更有趣了!」
我自己個人觀察
透過不同的色卡跟色筆
以及課堂上的討論環節
跟站起來觀摩、交流、互動
同時滿足了視覺、聽覺、動覺、思考型的學生
當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
一一被滿足
我才觀察到平時不說話,臉臭臭的學生
這次都活過來了!
同樣的教室
不一樣的教學手法
學生的改變,真的可以看見
當老師可以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
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
每個運動員都是寶,也都有他們可以貢獻的地方
他們也期待,被老師看見、被老師發現
AL加速式學習認證班 (中文第11期7/15-7/17)
#報名連結在第一則留言
#歡迎分享
#運動員們有福啦
#AL加速式學習引導師認證
#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
身體教案設計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30] 細說分鏡 Vol.07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91
🖍不少人錯過,我曾體驗過的經驗,
🖍花了不少時間,我終於發現,是因為什麼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 (包含我自己),為了想一賭美景真面目,花費時間、精神與金錢抵達了目的地,才發現不如預期的想像美好,這種落差有很多種可能,其一被精美的照片所迷惑,但我想最主要的還是「運氣」,別人的運氣比你好點,遇上難得的好天氣,而你在不對的季節,或是你真的運氣不好遇上天氣,讓你敗興而歸,時有所聞。
🟥談談美景
也因為這樣子,讓旅行的記憶更加的多元,同一個地點那麼多人前往朝聖,卻會得到許多不同的觀感,這一點我們可以從 Google Map 上面的「景點分享心得」上得到答案。
有些人執著,非得親眼見到…,如同傳說中的仙境、夢境的美景,同一地點去上好幾次,若是這樣子堅持,再怎麼樣也會讓你撞見一次,甚至是比想像預期的更加美好,我自己也有過相同的經驗,為了一本旅行書封面的美景,前後去了三次,這三次僅有一天的早上約 30 分鐘的時間,讓我親眼看到那兒最美的一刻。
不少人錯過,我曾經體驗過的經驗,參照我曾走過的足跡,踏過我曾經過路線,到了相同的地點,看到的完全不同,我們可以簡單說「哦,這不意外,天氣不一樣而已」,最後得到的照片風格也就不同。
🟥談談旅行經驗
2019 那年,帶著三個朋友前往冰島,在東峽灣一帶有段山路,在我第二次來冰島時曾經過這裡,在那次的經驗真的太棒了,足以讓我憑藉著照片懷念一輩子,我也想讓我的朋友見見我看過的景像,參照了天氣預報雖然多雲,但並不差,一大早就出了門,開了車上路。
「非常意外」,真的非常意外的這麼說,抵達該處時竟然起了非常濃的大霧,眼前的能見到不到 10 公尺,真的蠻危險的,不要說抵達預計的觀景台了,就連觀景台在哪我們都錯過了,可惜,非常可惜,也不能強求什麼,成為那次旅程中唯一最大的貴遺憾。
從旅行的經驗,我們來看看「攝影」,如果我們單純只求的是「完美的畫面」,而不去在意旅途過程,我們討論起來就聚焦一點。
遇上了美景當前,上天能為我們做的也都做了,我們該準備的、該帶的也無一遺漏,拿起相機、器材一一的裝好、設定好,在一陣兵慌馬亂、交頭接耳的過程中,景像是千變萬化,此時準備得越好越熟練的人,早已經開始補捉每一刻,其餘的還在慌忙中隨手猛拍也好、瞎拍也好,就這樣子渡過。
🟥談談為何要「外拍」
在我帶外拍的數年經驗,每一次我都會看到這樣子的畫面,一部分的學生不急不徐的開始進行拍攝的練習,另一部分的則是…,說不上是慌忙,而是疑慮、不熟練,整個就像是狀況外,花了不少時間才整裝上路。
一開始就整裝出發的學生,在整個外拍過程,直到集合前是見不太到他們,這很好,代表他們知道該怎麼做,其它部分同學,看到我都會與我交流討論,討論的不是該拍些什麼會有意境、主題,而偏向更基礎的「觀念、操作」,這一點其實不大好,因為這些問題都不該在外拍中發生,而是在課前就該學會才對。
外拍之所以重要,那是在外拍的過程中,充滿許多臨時要去思考、面對的問題,也可說是「臨場反應」的練習,把坐在教室內靜態的觀念,拿到充滿變化的外在環境,加以隨機應變,整個世界就像是個大形的學習教室,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課的設計與目標。
🟥我的外拍設計
面對相同的景,同一時刻、同一視角,並不該照著老師的標準,拍出相同的照片才算成功,我心裡要求期望,每個學生所做的構圖、曝光表現,應該要從你心中發想,拿出你的照片跟我分享、討論,你為何這麼做、為何那樣決定,我覺得這才是外拍學習的重點 – 不只是把觀念拿出來實際練習,更是透過練習過程中,與這世界做更多的互動,進而發現心中是如何看待眼前的景,影響自己的思考、知覺。
「因為當你身處當下,你就已經參與這個世界」,你任何一種構圖取捨,一定是這個世界給你了剌激想法,有些人身高高了些,看到的也許較多是俯視的角度,反之有些人較嬌小點,看到的反而是仰角的視野,就算是往前多走一步、退後二步,所產生的構圖表現就有千千萬萬的組合,就算是固定「大家就站在那一點」,且相機也都用腳架固定好,不能改變高度、角度,不同人也會轉動變焦環,那構圖也就完全不同了,即使這樣子,我們依然能得到數種不同變化的作品。
曝光呢? 哦那就更不用多說了,那比視野取捨還擁有更多的變化,套用前面說的,用腳架將相機固定在那兒,增加一條限制,禁止你去變換焦段改變構圖,所有你能操作的就只有曝光三變數,沒有限制隨便你使用,前一位同學拍完了,我再將設定重新亂調一翻,讓下一位同學上前練習,且在所有同學練習完之前,都不能交頭接耳討論,相信 10 位學生上來拍,我可以得到 10 種不同的結果。
這樣子練習是很有趣也很有用的,雖然限制多,這些限制是讓我們的練習更加聚焦,相同構圖下,能做的就只有曝光的改變,而我對學生唯一的要求就是 - 告訴我你為何如此選擇這些變數,解釋分享一下,我想聽的是這個,這才是創造力的練習,這也是外拍的目標,也是參與這世界美好一刻,因為在這時刻,你每一個拍照變數的選擇,都是你與世界互動下的結果,最後呈現在照片裡。
🟥檢討問題
想是很美好,但不容易做到,通常學生無法清楚表達如此這般、每個決定背後的「why」是什麼,少部分的學生有清楚的意識表達「我,就是要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但總有約莫過半的學生,說不大出來為什麼,「就差不多這樣」子的感覺就拍完了,每次上完課我總是在想…,到底是我哪裡不對,是觀念沒有教好? 還是課程流程不對? 還是什麼順序不順? 為何總是沒有辦法傳達我想教導的東西?
每上完一堂課、開完一次課,我都會檢討這一點,並且一直在教材、教案上努力,雖然自覺有慢慢的進步,但從學生的反應中,我覺得離我理想的標準還差得遠,到底該怎麼做到更好,我想一時片刻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我想…,若要找到答案,也許該從「問題」本身開始思考,或許問題想清楚了,答案也就更加的簡單。
當好幾年自己身體力行尋找「問題」的過程,我覺得我好像對這問題,有了更多的體會與認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身體教案設計 在 貝殼放大 Backer-Found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習武 20 餘年,他要讓武術服裝美學升級】
閱讀全文 👉🏻 https://backme.tw/ref/N2kwY
畢生致力於武術鑽研與傳承的 #黃鴻璽,不僅曾擔任 #雲門舞集 武術教案研發委員,更曾在北京開設一間以武術為主題的四合院客棧──「 #夜奔北京 」。
他深感當今的武術服裝有諸多缺陷,多年前輾轉向老師傅尋覓到「 #通明扣 」這種裝束;歷經數年的設計研發,終於在 2021 年正式推出這款「 #通明扣武術外套」。
「這就是一件我們為了自己設計給自己的衣服,」衣服是身體肌理與骨骼脈絡的延伸,一套優良的裝束才能帶出武者的功底。黃鴻璽 #十年磨一劍 ,透過 #群眾集資 宣告武術服裝的美學新紀元...
了解更多 👉🏻 https://backme.tw/ref/N2kwY
▬▬▬▬▬▬▬▬▬▬▬▬▬▬▬▬▬▬▬▬▬
🙌🏻 關注 #貝殼放大,告訴你更多集資新知!🐚
我們也有 YouTube:https://backme.tw/ref/bfyt/
Instagram 追起來:https://backme.tw/ref/bfig/
身體教案設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完美落地的男孩》
感謝日本,疫情壟罩下仍然舉辦了這場奧運,讓我們看到、而且相信,那些在無常中頑強堅持的恆常,有多麼珍貴。比如李智凱。
我沒有看完《翻滾吧》的全系列紀錄片,直到李智凱在全能賽落馬、又在鞍馬賽完美落地之後,才從新聞報導裡,把當年的「菜市場凱」和現今的「體操王子」接合起來。為了呈現華麗炫技的45秒,他努力了20年。連當初紀錄片的導演也不相信會有這麼一天,李智凱實現了童年的宏願,也圓滿了教練未能登上奧運殿堂的遺憾。
這也是唯一一場我全程觀看的賽事,英國老將Max Whitlock在第一棒,表現穩定,流暢度可圈可點。李智凱第五個上場,很難想像他心中承受的壓力,更何況還有日前落馬的陰影,「怯場」是他早年征戰國際時,最讓教練失望、也引發外界懷疑心理素質待加強的軟肋。
然而他很冷靜,表情肅穆,進化版的「湯瑪士迴旋」卻詮釋得柔韌俐落,幾乎全程開腿旋轉,沒有一絲遲疑。這一盤被教練暱稱為「台式炒米粉」的技法,看得連轉播賽評都事後坦承,差點忘了呼吸。
我也是從後面的許多報導才知道,原本在地板項目的「湯瑪士迴旋」,被教練應用在難度最高的鞍馬項目,李智凱勤練的版本,過程不僅雙腳大開大闔,還加上持續旋轉,而他的下馬動作,甚至獲得國際體操總會採納,被奉為最標準、不易被扣分的教案模範。
寫四階作業RAM遇到瓶頸,我很好奇他的人類圖會長怎樣,對照維基百科的出生資料,從幾個時點裡,跑出我認為相對符合他特質的設計。5/1生產者,薦骨權威,輪迴交叉努力。(這一天還有其他幾種可能,包括了4/1、5/2的生產者。主要被定義的能量中心差異不大。)
坦白說,李智凱和我認識絕多數的5/1,第一眼的形象並不相符,這也是學習人類圖最有趣的地方,像一門人格的醫學,不管學得再多,總是會有例外,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知識永遠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所以,要保持開放、謙卑、和飢渴。
我看了幾次他的專訪,李智凱從小羞怯,他的啟蒙,來自於教練林育信的慧眼,從此建立亦師亦父亦友的緊密關係,這也讓我想起,5/1超越個人的角色設定,今生所有的功課,來自於與他人相遇的機緣,在關鍵時刻遇見影響自己一生的貴人,也可能在不經意之間,成為引領他人的伯樂。
對於自己具備的潛能、或真實的樣貌為何,五爻是模稜兩可的,有時連自己都難以說清,面對外界的投射或期待,潛藏在一爻的底層的不安全感會設法與之媒合,一爻信奉穩紮穩打的務實精神,促使李智凱願意忍受十餘年單調、刻苦、寂寞的備戰歲月,遠從宜蘭北上追隨林育信教練,生活在學校與體育場之間往往返返,連假日也不例外。這樣,不難受嗎?李智凱抱持的想法是,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即便孤單到想哭,李智凱也不敢哭得太大聲,怕吵到隔壁的室友。論天資,他絕對不是天才型的選手,一個動作,其他人可能練兩三次就學會,李智凱要花一兩周,鞍馬上的一圈起碼要練上一年,只為了爭取0.1之內的差距分。但也因為苦練,身體對於每一個動作的記憶是深刻而厚實的,讓人屏息以待的「台式炒米粉」,連敵手Max Whitlock也忌憚三分,這個看似神乎其技的五爻風光,靠的是一爻的刻苦奮勉。
他的輪迴交叉,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如此直白地兩個字就說完了,他的來路、他的歸處,不外乎「努力」,將有深度的人聚集起來,改變現狀,並探索新的領域,發展社群、商業及科學結構。李智凱日夜操練的「湯瑪士迴旋」,不僅讓更多人認識男子體操,也證明了,在地板上的動作,有不斷革新探索的可能,可以躍上馬,也可以騰上空,除了為台灣拿下榮耀,動作列入國際教案,他更希望以自己的例子,鼓舞體操路上的後輩,我做到了,你一定也可以。接下來,他立志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組合,要為「湯瑪士迴旋」寫下新猷。
我也咀嚼著五爻的所謂「將軍氣場」,一直以來,我是否想得太刻板,由此得證,外界對於五爻投射之強烈,時常不知不覺就戴上了有色眼鏡。李智凱今天的成就,可能正說明了,遵循內在權威,當五爻充分認識真正的自己,把握正確的時機、承擔合適的付託,一爻的周全準備,必然會讓5/1的「征戰」,贏得光榮,也為眾人帶來深層的鼓舞與覺醒。
回看這張5/1圖面的通道,覺得好美,不管和李智凱真實的設計相差多少,我都看見了力與美的水乳交融,盡情揮灑個體色彩,從個人的蛻變,演化出獨特的存在之美。
這張圖,告訴了我很多事,其中一件關鍵的事是,想要成為第一人,不能捨不得時間,就算懷疑起始點是否正確,也要靜心臣服,讓數不清的時刻與傷痕打在身上,跌落之後,終有熟成。
所以李智凱迎來了這一刻,敞亮,昂然,不自抑,不虛妄,頒獎台上站得直挑,和教練擁抱時,臉上流露的,還是當年「菜市場凱」一般,純真燦爛的笑。
*圖片摘自網路
*5/1人類圖放在留言處,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