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身心狀況評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身心狀況評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身心狀況評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身心狀況評估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張美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提高疫苗接種率 應加強長者宣導並提供貼心服務 ➡️➡️花蓮縣預估第一波長者疫苗施打總人數為3739人,但6/16、6/17日僅1464人前往施打,接種率為39.2%,不到四成。😥 人口密集的花蓮市,表訂總應施打人數為1009人, 但6/16僅接種264人、6/17更只接種120人,接種率僅38...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畫面及資料來源 台北市立動物園 【20210419_高齡動物福祉靠細心照料~國王企鵝初次白內障手術 Taipei Zoo News)】 【臺北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首度引進的國王企鵝,轉眼將在園內度過第21個年頭,國王企鵝#4由於年事已高,右眼有白內障、眼壓過高與反覆發炎的情形,為了提升動物福祉,經...

身心狀況評估 在 賴峰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2:05:58

這不是型男主廚出外景,而是澎湖營養師到阿公、阿嬤家量身打造均衡飲食,吃出好體質,並引導長輩簡易運動訓練,將健康宅配到府。 澎湖65歲以上老年人口18,465人,佔全縣人口比例17.5%。長者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進而影響營養狀況,因此衛生局今年首創「營養師到家」服務,實地到長者家中檢視餐食,關...

身心狀況評估 在 Maggi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7:10:29

無鍋不歡的我🍲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總離不開 今天又來吃桃園會上癮的大麻鍋物了 是間桃園人都知道也都大推必推薦的鍋💫💫💫 喜歡他們家的原因呢 是因為環境舒適裝潢明亮有質感 裡面的裝飾塗鴉也都很可愛且有梗 而且還是火鍋界的網美店之一呀🔸🔸🔸 🌸先介紹他們的湯底 都是經過多種食材不段嘗試而研發出來的獨家...

身心狀況評估 在 YuMi林采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7:51:28

生產過後~媽媽就像是剛與人生戰鬥過ㄧ樣元氣大傷,身心靈都需要細心的調養~在朋友的介紹之下,我入住了位於永康商圈的康和產後護理之家。 環境上,這裡就像一個溫馨的家,房間裝潢是現代歐式風格,燈光明亮柔和,採光良好~房間格局,不輸外面的高級飯店,入住時有種度假的舒適感,房中還配備有按摩椅,身心靈都可以好好...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8 17:38:35
    有 181 人按讚

    提高疫苗接種率 應加強長者宣導並提供貼心服務

    ➡️➡️花蓮縣預估第一波長者疫苗施打總人數為3739人,但6/16、6/17日僅1464人前往施打,接種率為39.2%,不到四成。😥

    人口密集的花蓮市,表訂總應施打人數為1009人, 但6/16僅接種264人、6/17更只接種120人,接種率僅38%,數據還低於全縣的平均值,相當的慘淡。

    ▶️▶️指揮中心表示,長輩猝死,可能是自身痼疾,或是有慢性病史的關係,雖然不能排除與打疫苗有關聯,但未來仍需要由預防接種救濟委員會調查釐清,藉由回顧病歷資料或解剖,一一審視釐清。

    依據指揮中心的數據,75歲以上長者染疫致死率高達22.7%,所以長輩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死亡威脅遠大於疫苗副作用。

    另外,國外有許多國家的長者接種疫苗後,也出現有一定死亡數,指揮官陳時中直指,接種疫苗「利大於弊」。⬅️⬅️⬅️

    ➡️➡️➡️宜蘭縣在第一批(88歲以上、原住民78歲以上長者)疫苗的施打率已達到60.96%。

    ➡️➡️➡️台東縣第一批(7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的比例更達到八成。

    ➡️➡️➡️苗栗縣第一批開放85歲以上及7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施打,施打率也達到六成。

    🔼🔼🔼總體而言,目前花蓮縣長者施打疫苗的比例相較於其他縣市仍然偏低,

    在此呼籲,縣府還是要積極宣傳、消除不實訊息帶來的疑慮及恐慌,鼓勵花蓮縣的長者儘速施打疫苗,如此才真正可以落實到保護力。💪💪💪

    ✅✅✅專家建議,原有慢性病不穩定的長者不需要搶打疫苗。

    建議縣府:

    ⏩⏩⏩可針對有意願前往接種的長者們,派遣醫護人員先進行身心狀況評估,了解是否適合施打疫苗。

    ⏩⏩⏩也可安排舒適放鬆的環境,提供給等待接種的長輩們,或是安排志工,並整理出適合接種的動線,使接種流程順暢、長輩放心進行施打。

    相關新聞連結:

    自由時報:
    利大於弊 陳時中建議長者打疫苗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55338?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APP

    蘋果日報:
    老人打疫苗猝逝頻傳 張上淳:專家決議慢性病不穩老人不需搶打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618/DIZDRD2YUZDXXI7JTS2KQ54R6E/

    更生日報:
    花蓮長者2天接種率近4成 昨日比前日略少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96989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Ashlee綺莉生活整理收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3 20:53:43
    有 39 人按讚

    【#滿載而歸】​
    |06 遺物整理-無感物品

    寫了「滿載而歸」系列文後,曾有朋友來問我:​
    「怎有辦法馬上就進入到整理回憶這個部分?」​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不知怎麼回答,​
    也許是因阿嬤久病,我們也都做好心理準備了。​
    整理只是幫助我們懷念、思念阿嬤。​

    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這麼快走到這一步,​
    因此從這篇文章開始,我會用自己的經驗,​
    慢慢分享如何整理遺物,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遺物整理步驟0-心態準備、從可以整理的小範圍開始​

    關於遺物整理,​
    我認為要回到逝者本人期待和親人是否做好準備為主。​

    過程中,必須每位家人都同意開始再開始,​
    可以由1-2位願意動手處理的家人,​
    或是全家一起動員。​

    開始時,先不要急著要全部處理完。​
    先選定一個小範圍裡,把所有的物品都從櫃體拿出來。​

    首先,先處理不會讓你有任何情緒的物品,​
    翻動東西時,偶爾可能會有情緒出現。​
    記得,你隨時都可以休息,不需勉強自己。​

    ▍告別遺物第1步-處理無感的東西

    準備一個垃圾袋,​
    將垃圾、明顯看起來無用處的東西放進去。​
    比如:衛生紙團🧻、過期的藥品​💊、用品、食品、​
    壞掉的食物、物品。​

    處理時,​
    記得將可燃的垃圾和不可燃的回收物分開。​

    這些物品可能會有臭味、細菌,讓空氣有異味。​
    請優先處理這些物品,可以幫助空間能量流動,​
    恢復往日生氣。​

    ▍特殊物品處理-廢棄藥品​💊

    藥品處理的部分,若有特殊藥物,​
    如賀爾蒙、標靶、抗癌藥物🧪、抗生素、針劑💉等藥物,​
    需帶回各縣市藥局、醫院的藥品檢收回收站處理,​
    其餘非液體藥物可直接進垃圾袋,焚化處理。​

    若有藥水,需要準備衛生紙,​
    將藥水倒入放入衛生紙的袋子中,​
    並過水將藥水瓶洗乾淨;​
    再次將過水的液體倒入袋中,​
    垃圾袋即可丟入垃圾桶,​
    而藥瓶則可回收處理。​

    阿嬤走之前,正在進行安寧治療,​
    所以家裡有需要醫生許可才能領取的藥物-嗎啡,​
    因嗎啡屬於管制型藥物,不得隨意處理或販售,​
    因此,需要送回醫院回收處理。​

    ▍特殊物品處理-大型傢俱、物品處理​​🧹

    📌如物品狀態還不錯,想給需要的人使用,​
    可以填寫地區及詳細贈物條件,​
    上網贈送或捐贈。​

    ▶️公益捐物管道:​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iGoods愛物資
    孤兒院(育幼院)捐助社團 孤兒院需要幫忙可於此po文
    ▶️贈物管道:​
    惜物網
    贈物網
    娘子軍一日丟一物贈物換物團(僅提供園地PO文,不排解糾紛)
    Taiwan Give

    📌若狀態不好想丟棄,可致電各縣市環保局,​
    1999專線詢問大型垃圾清運事宜。​

    📌特別需要注意的部分​

    阿嬤當時因臥床、有一些輔具,如:輪椅、病床、助行器、便盆椅。我們選擇贈送給週遭需要的親友。​

    若您不知道怎麼處理,若持有醫療器材販售執照者可以二手販售
    或捐贈給需要的醫院或相關公益團體。​

    ▶️販售資訊​
    持有醫療器材販售執照者可販售
    中古全新輔具醫療器材交流區

    ▶️捐贈資訊(以下提供幾個較大的團體供參考)​
    各縣市輔具資源中心​
    @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
    第一輔具中心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進行到這邊,檢視集中的垃圾,​
    其實已花了很多時間處理物品。​
    我們可以休息一下,為自己倒杯喜歡的飲料、吃點點心,慰勞自己今天的辛勞,你已做到第一步了。​

    留點體力,也不需太急,​
    記得注意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況,​
    評估能力,再準備進行下一次的整理。​

    圖:送走阿嬤那天,我拍下她空蕩蕩的病床。知道病床要送走有點不捨,但也寄望它能留給需要的人,遺物整理系列文,我們下周二見。​
    ​​
    滿載而歸是紀念阿嬤的遺物整理系列文,每周二更新。​

    阿嬤的名字有個「滿」,正如照片的她,願每個永別都能滿載而歸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27 23:07:43
    有 19 人按讚


    作者:沈政男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51400208307749&set=a.134470753334036.26508.100003133354255&type=3&theater)
    台灣又發生「照顧殺人」悲劇!台南麻豆一位五十二歲,擔任看護的媳婦,在長期照顧車禍後行動不便,近年來又罹患肝癌的八十歲公公十幾二十年後,前幾天被發現跳樓身亡。同時間公公也在房內氣絕,本來以為媳婦乃因公公過世太過傷悲而跳樓,解剖後才發現原來公公是被勒死的。
    台灣社會必須開始熟悉「照顧殺人」這個詞彙,這是高齡社會到來以後的新興社會現象。照顧殺人指的是,因為長期照顧失智失能老人家導致家屬心力交瘁,而想要獲得解脫,於是殺死被照顧者後再自殺的事件。
    這種殺親屬後自殺的事件,傳統上以產後憂鬱年輕母親殺死幼兒最多,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台灣在十年後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中年人照顧老年人,甚至老年人照顧超老年的社會,於是這類殺人後自殺的事件,將越來越多發生在老年照顧的情境裡。
    發生這類慘劇,家屬與鄰居的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不可能!她那麼孝順,幾年來照顧公公無微不至,怎麼可能殺人?
    就是因為把照顧責任攬在身上,日夜不得喘息,長此以往心力交瘁,導致身心崩潰,才會想走上絕路啊!照顧殺人,本來就多出自孝子孝女之手。
    發生這類慘劇,精神醫學專家的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傳統上媳婦都被賦予照顧角色,照顧負擔太大,應由其他家屬分攤,經濟若許可也能請看護。
    誰不知道可以請看護啊?問題是錢從哪裡來?新聞中的媳婦,自己就是安養中心的看護,也曾把公公送至安養中心,但一個月至少收費一萬六千元,根本負擔不起,只好在一周前將公公接回家,想不到沒多久就發生慘劇。
    發生這類慘劇,衛生官員的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各縣市有長照管理中心,家屬若有需要可尋求協助。
    問題是現行的「十年長照」能提供多少協助?一年頂多二十一天的機構全日喘息照顧,其他三百四十四天,抱歉,請自己想辦法。
    其實這類照顧殺人事件,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長照體系不足以支撐老年照顧責任,只能放任各別家庭自行處理,放任失智失能老人家在陰暗的角落苟延殘喘,終至氣絕。都說長照沒做好,社會將成《楢山節考》裡的那座埋葬無用老人的大山,但至少山腳下貧窮的小村落,只殺人沒自殺。其實是比楢山還慘的吃人社會。
    不能這樣的,台灣社會已經富裕到可以藉由國家的力量來照顧失智失能老人家,這是連大象都懂的道理。動物都知道相互照顧,老象奄奄一息時,小象不曉得怎麼辦,但會用象鼻子努努老象,因為於心不忍。
    台灣社會必須趕緊補強老年照顧,建立可長可久的長照體系,但剛剛贏得勝選的民進黨,只推出混日子的「十年長照2.0」,根本不是辦法;他們說一年找三百三十億來作長照就夠了,根本小看了長照問題。
    民進黨長照政策負責人林萬億說,「長照只有百分之一、二人口使用,不必開辦社會保險」,試問,新聞中的媳婦,屬不屬於那百之一、二人口?有沒有長照需求?
    根本不懂長照的,這些人。照顧跟醫療不一樣,生病可以自己看病,但失智失能以後必須由別人照顧;長照不只服務失智失能老人家,更多受惠者是至少四到五倍人口數的廣大需長照家庭。
    台灣要做夠好的長照,最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要找到足夠財源。民進黨講的一年三百三十億絕對不夠,國民黨提的長照保險可以找到一年一千一百億,才比較充足。
    財源太少,只能讓老人家接受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與短期機構照顧,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提供家屬身心支持,這是「十年長照2.0」的問題所在之一。反之,有了長照保險,財源相對充足,就能依照《長照服務法》提供辛苦的家屬夠多夠好的身心支持。
    比如台灣如果有長照保險,新聞中的媳婦就可定期接受身心狀況評估,如有需要,可以轉介專業醫療,甚至派人到家中關心家屬身心狀況。也可以開辦照顧技巧訓練班、家屬支持團體,提供照顧協助。或者家屬之間對照顧方式有所齟齬,也可以安排專人給予家族諮商,從中協調可行方案。
    「十年長照2.0」也可以提供上述這些服務?抱歉,今年預算沒了,明年再來!
    更不用說有了長照保險以後,需長照老人家住安養中心可得到補助,類似新聞中的媳婦這樣的家屬,就不必因為沒錢而過早把老人家接回來,而發生長照悲歌。
    「十年長照2.0」也可以提供機構照顧服務?是這樣嗎?是誰說「送安養中心就是把老人家像痲瘋病患一樣隔離」?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15:02:09

    畫面及資料來源 台北市立動物園
    【20210419_高齡動物福祉靠細心照料~國王企鵝初次白內障手術 Taipei Zoo News)】

    【臺北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首度引進的國王企鵝,轉眼將在園內度過第21個年頭,國王企鵝#4由於年事已高,右眼有白內障、眼壓過高與反覆發炎的情形,為了提升動物福祉,經過獸醫師與保育員專業評估,決定為牠進行白內障手術。在獸醫師們的巧手之下,這次的手術順利完成,希望能減輕#4的疼痛,讓牠舒適的度過晚年生活。
    元老級的國王企鵝#4在2000年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已經是非常高齡的個體,野外國王企鵝因為要面對環境中的各種風險,平均壽命約為12歲,在圈養環境下壽命可達15-20年。#4的雙眼都已經出現白內障的狀況,右眼的反覆發炎更是健康風險,為了減輕牠雙眼的不適,獸醫師們決定著手為#4進行醫療手術,這也是臺北市立動物園有史以來第一次為國王企鵝進行白內障手術。由於國王企鵝原本生活在低溫環境,進行手術時,外科室特別緊閉門窗、開足冷氣,也準備了大袋冰塊為企鵝保冷,防止#4體溫過高,經過獸醫師們的努力,白內障手術順利完成,希望#4的右眼不再疼痛。
    保育員表示,#4是老年個體,加上白內障的問題,雙眼已經看不太到,怕其他愛調皮搗蛋的個體會不小心啄到牠,所以現在沒有跟大群體住在一起,不過偶而也會讓幾位性情較溫和的室友跟#4一起生活。雖然#4視力不好,但第六感還是蠻靈敏的,保育員或其他室友靠近時牠都能發覺;地面有小台階的地方,#4會用腳掌感受高低差,再慢慢地跳下來,上下台階都是行動自如的模樣,日常生活方面倒沒有什麼大礙。
    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有生老病死,園內為了提升這些高齡個體的動物福祉,在日常照養、餵食上,需要保育員更加細心陪伴照料,再加上獸醫師的協助,才能讓這些動物們度過身心舒適的老年引退生活。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14 17:00:13

    【智翔的議會質詢-消防局(4/14)】

    #電動車火燒車鋰電池燃燒處理

    前陣子桃園發生電動公車火燒車意外,去年也陸續發生電動自行車疑似爆炸、電動車車禍導致火燒車等事件,昨天智翔詢問環保局滅火後的廢水處理,今天回到消防層面,消防局該如何因應這樣新型態的火災?

    以特斯拉為例,按滅火SOP需3000加侖的水(約13公噸水),國外有做法是將車輛吊起放入水槽的方式滅火,避免受污染的水排進溝渠中,智翔建議,消防局應可研擬相關的辦法。

    #消防後勤車評估

    每當有重大災情發生時,消防弟兄精神及身體皆處於緊繃狀態,桃園工廠多、火災多已不是新聞,桃園消防人員出勤量也大,因此每當消防人員累垮、累倒的照片屢上新聞畫面,確實令人不忍心。

    因此智翔建議,消防局可增設消防後勤車,作為支援長時間搜救行動,提供第一線消防人員乾糧、飲用水以補充體力及暫時休息空間,桃園可作為率全國之先,照顧辛苦的基層人員,也提升消防能量。

    消防局長今天也許下承諾,此建議明年應該可以執行,那我們就繼續觀察明年消防後勤車的設置與使用狀況。

    #搜救犬訓練場地再提升

    本會期繼續為桃園市搜救犬的權益發聲,在前兩個會期,智翔曾建議消防局在訓練環境、生活食宿、移動車輛上空間等方面做改進。

    上個會期,消防局長透露有計畫在航空城的消防大隊成立後來擴建周邊的搜救犬場所,今天智翔也詢問相關進度為何?

    局長也重申覓地困難,近期有考量八德霄裡的公有地,也準備開始向原用地機關交換意見,智翔也希望若有新進度,也能夠一起參與搜救犬用地的討論。

    #救難同仁身心重視

    重大災情發生後,救災同仁極可能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過去普悠瑪事件的救災檢傷人員,也疑似因深陷創傷後的壓力而輕生。

    雖然市府局處設有心理輔導方案,但現有的機制,有人認為接受心理輔導會被貼上標籤,或是被長官認為無法擔負職責而調離現職,所以智翔認為,必須建立有效的匿名諮商機制,希望能重視救難人員的身心問題,改善抒發與宣洩壓力的管道。

    對此消防局表示,現有的機制不會對消防人員造成困擾,消防局也會盡全力來協助救災人員的心裡輔導,但智翔也表示,我們身上不存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難以體會深陷其中的需求,況且現在也正處於太魯閣號災害後的階段,壓力也可能是累積出來的,無論是消防局的救災人員、警察局的基層員警,都可能有所需求。

    再次強烈的建議,消防局應研擬匿名心理諮商機制,讓使用此服務的人員可以不再受到長官過度的關切,先讓釋放壓力的管道暢通,才能真正照顧到需求者。

  • 身心狀況評估 在 蔓蔓?蔓時尚 Slow Vash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22 20:00:18

    跨年期間,動保女神楊楊找我去五股中華親善動物保護協會園區當志工✨
    到現場後發現志工要做的事不難,只要你有一顆愛狗狗的心、願意為他們付出~大家都可以做志工呦!

    因為影片想用輕鬆一點的方式呈現,有些比較沈重的話,我就打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如果對浪浪議題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閱讀~~🥺

    2013 年,紀錄片《十二夜》催生《動物保護法》實現「零撲殺」,但浪犬數量快速增加,私人狗園也越來越多......
    並不是反對他們,而是若違法,政府就無法管理,狗狗在某些狗園的生活甚至比安樂死更悲慘。許多民眾的捐款幫助,也有可能無法被有效利用💦 但不可否認的,台灣的社會目前非常需要他們(看著爆量的流浪狗眼神死),也希望這個社會少一點鍵盤酸民,踐踏那些為狗狗付出的心。相信狗園主人的初心是良善的,也一定因為某些難處而無法合法申請,又因太多的無能為力,所以無法照顧好狗狗,我想有些是出自政府體制的不完善而導致的。思考之後,覺得自己及社會應該100% 尊重捐款者,自行評估要把資源放在哪裡,會得到最大效益。

    2020年底,《十二夜 2》上映,流浪動物的解方並不是只有紮和殺兩條路,而是一條需要智慧多方規劃的漫漫長路。結紮是非常必要的做法,這也是這次拜訪的「合法經營」的園區---中華親善動物保護協會 一直在做的事。一隻未結紮的母狗,放任6年,會繁衍好幾千隻後代......他們搭配一些配套,盡可能的順應現在情況,給狗狗相對好的安排。例如即時監控系統,民眾可以看園區內的情況,排除了狗狗並未被好好對待的可能性。
    看見被安置在園區的狗狗時,並不會覺得這是對他們最好的方式,因為自從人類馴化狗狗的那一刻起,他們就需要一個家、以及人類完整的愛。雖然園區不可能給狗狗像是在家一樣的對待,但創辦人王大哥與園區的工作人員是真的很努力了😭 他們記得每一隻狗狗的名字,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覺得狗狗身心狀況都看起來很棒。
    只願園區內的老小孩們,之後都好好的走,在外頭結紮情況完備的情況下,相信有那麼一天,狗狗都有自己的家,再也不需要收容所了!

    也歡迎大家捐款、飼料、舊棉被給協會呦。

    ☆社團法人中華親善動物保護協會
    https://aaca.eoffering.org.tw
    地址:新北市五股區外寮路9號C棟
    電話:02-82926728
    ||||||||||||||||||||🁢🁢🁢🁢🁢🁢🁢🁢🁢🁢🁢🁢🁢🁢🁢🁢🁢🁢🁢🁢🁢🁢🁢🁢🁢🁢🁢🁢🁢🁢🁢
    📷Instagram: @slow_vashion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_vashion/
    👩🏻Facebook: 蔓時尚 Slow Vashion
    🔗https://www.facebook.com/slow.vashio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