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專訪】2021年綠電政策展望 能源局李君禮:找出最適合台灣的方式(01/04/2021 UpMedia上報) (邱家琳報導)經濟部日前草案預告2021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將向下調整,其中離岸風電下調幅度預計達8.6%,部份業者表達反對立場,呼籲政府應維持穩定的躉購費率。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
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訪】2021年綠電政策展望 能源局李君禮:找出最適合台灣的方式(01/04/2021 UpMedia上報)
(邱家琳報導)經濟部日前草案預告2021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將向下調整,其中離岸風電下調幅度預計達8.6%,部份業者表達反對立場,呼籲政府應維持穩定的躉購費率。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無論是離岸風電或太陽能,初期設置的成本都很高,但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發電成本也越來越低,躉購費率調降是好的、正常的現象。
除了躉購費率外,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細則也沒趕在2020年底前公告,兩者目前都尚未定案,需要再討論。李君禮說明,草案公告了好幾次,大家對開放量、開放方式都有不同看法,正在研擬中,還沒有確定的公告時間,但相信不會太久。
在能源局的構想中,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細則預計採用競標制度,業者得先通過資格審查,包含檢視技術與財務能力,這些經過第一階段審查的廠商再進行價格標。爭議點在於何時公告此機制、何時開放業者申請,在台灣已經設有風場、當年未能得標但仍在台灣繼續經營的業者希望政府盡快辦理評選作業,新加入的業者則反應太快公告,會趕不及參加。
面對兩派不同的意見,李君禮說,他們各自的位置不一樣,對政府期待也不同,業者們提供各種建言、國外經驗給能源局,他很歡迎,也願意參考大家的作法,在大的架構下做出細微的調整,找出最適合台灣、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式。
企業需求拉動綠電發展
李君禮在能源局服務已超過30年,曾負責管理太陽能、風力發電,也是《電業法》的重要推手之一。回顧這些年推動綠電政策的過程,他認為,台灣再生能源的發展發生了一些本質上的變化,早期由政府與環保團體推動,現在變成企業需求去拉動,尤其是這兩年,從2019年到2020年間,企業對綠電有強烈的需求,常來詢問台灣生產的綠電到底夠不夠用。
全球有減碳趨勢,許多國際大廠要求下游廠商提供的產品須符合低排碳或零排碳。使用傳統電力,每度電會有0.49公斤的碳排量,但如果改用綠電,就能降低排碳量或達到零排碳,台灣甚至發生離岸風場還沒蓋好,就已經被企業買斷的現象,例如台積電已經向沃旭能源買下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和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20年的發電量。
「好在前幾年我們在做對的事情!」李君禮感嘆說,如果前幾年,能源局沒那麼努力去推動再生能源,讓台灣有太陽光電或離岸風電可以使用,現在對廠商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目前台灣綠電是足夠的,台電也做了很多綠電,但暫時不提供到市場,先讓大家到民間購買,萬一最後有困難,台電才會釋出綠電。
李君禮也提到,現在買,他個人覺得很划算,他還會跟企業說要買要快;假如現在太陽光電要4塊錢,一次買斷20年,代表20年後還是4元,比較有遠見的企業都已經先買斷。這對於全民也是好事,過去政府有躉購費率保障綠電,但會含在電價內,變成用電戶的負擔,若未來國內再生能源大多被企業買走,一般電價就不會再負擔這個成本。
問及推動綠電的歷程算是苦盡甘來了嗎?李君禮笑說:「未來也會很辛苦,市場都從來沒有容易過。雖然我有信心2025年能達標,但不代表就會很平順,一路走來都會遇到很多問題,要去處理與面對,這個路途也還很遙遠,綠電是永續經營的,未來也要交由年輕人們繼續經營下去。」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3793
♡
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則新聞所傳遞出來的意義!~~
能源局公布2021年費率草案,明年度離岸風電、光電躉購費率持續調降; 陸域風電躉購費率 退場 !(20/02/2020 經濟日報)
一點都不意外啊。這原本就是當初世界各國躉購費率制訂時,就已經設計好的獎勵與退場機制運作方式。
先讓再生能源可以順利上路,然後逐步調降貼補金額,直到最後成為市電同價(Grid Parity),不用依靠任何補助,再生能源發電就可以在市場上跟其他任何型態的發電來源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到時候再生能源躉購電價制度就可以順勢功成身退,圓滿退場了。
依照台電公司官網上所公佈的實際統計數據顯示:
今年(2020)截至10月底為止,台電平均每度電的售電成本為台幣2.4763元,累計稅前盈餘為台幣232億元。
去年(2019)全年度的平均每度電的售電成本為台幣2.7201元,全年累計稅前盈餘為台幣173億元。
前年(2018)全年度的平均每度電的售電成本為台幣2.6554元,全年累計稅前盈餘為台幣300億元。
特別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近幾年以來,台灣的陸域風力發電的躉購電價平均都維持在每一度電台幣 2.2元~2.3元之間,已經明顯低於台電公司的每度電平均售電成本了。因此,經濟部已經在今年公告,預計再生能源項目當中的陸域風電的躉購費率機制將正式退場走入歷史,不再有陸域風電的躉購費率機制了,也就是說,台灣的陸域風電在成本上已經具有明顯的競爭力,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跟任何其他類型的發電方式在價格上一較高低了。
陸域風電是台灣再生能源項目當中,第一個達成市電同價的再生能源,假以時日,台灣將會有更多種類的再生能源發電,也將繼陸域風電之後,達到市電同價的狀態,在價格上可以跟傳統的核、火力發電一較長短,而目前看來,在2025年至2030年之前,台灣新開發的離岸風電的發電成本,應該即有機會成為第二種達成市電同價的再生能源電力來源,地面型太陽能光電,應該會接力第三棒成為從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機制中順利退場,達成市電同價的再生能源電力來源。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部能源局最新公布2021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的躉購費率全都下降,其中,離岸風電躉購費率降幅高達8.6%;陸域風電的躉購費率則與今年相同。能源局長游振偉解釋,明年躉購費率下降主因是綠電技術逐漸成熟,初設成本下降。
游振偉也說,目前公布躉購費率僅為草案,本周五將會召開公聽會,在參考業者意見後,年底前拍板定案。
另外,游振偉也補充,雖然明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些微調降,但也針對「一地兩用」型態,包含農地、魚塭、停車場及風雨球場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可再外加6%的一地兩用型態額外費率,每度可增加0.22元。
一般預料,儘管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下調恐引發綠能業者反彈,但用電大戶條款即將在明年元旦上路,綠電躉購費率調降也有助降低產業能源成本。
根據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離岸風電固定20年躉購費率則從每度5.09元調降為每度4.65元,降幅8.6%。階梯式躉購率也從前十年每度5.80元、後十年3.82元,調降為每度5.30、3.52元。
太陽光電方面,屋頂型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從去年每度3.99元至5.71元調降至每度3.89元至5.62元,降幅1.5%至2.3%不等;地面型從每度3.9元調降至3.7元,降幅3.9%;水面型從4.3調降至4.1元,降幅3.5%。
為鼓勵溝渠等架設小水力發電,明年增設1瓩至2,000瓩的級距,躉購費率每度3.1元,躉購價格比2,000瓩至2萬瓩每度2.8元來得優厚。生質能、廢棄物、地熱能則與去年無異。
然而,離岸風力及太陽光電為國內再生能源裝設主力,明年躉購費率雙雙皆調降,恐影響到國內綠電業者發展意願。
對此,游振偉解釋,躉購費率是依照期初設置成本、資本還原因子、年運轉維護費及年售電量套用公式去檢討。明年躉購費率下降主因為國內綠電業者技術逐漸成熟,初設成本下降。
經濟部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範訂定台灣躉購制度,此舉是因為考量到再生能源發展初期成本高,不具有與其他發電方式在價格上有優勢,因此政府一定期間內以固定的躉購費率收購再生能源電力,將有利於綠電業者減少發展成本,有利於業者能有穩定發展產業。
陸域風電躉購費率 退場!(02/03/2020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後,經濟部預期,因建置屋頂式太陽光電成本最低、技術成熟,將是最多用電大戶之選擇。其次是買綠電憑證,將以成本較低的陸域風電、太陽光電為主。最昂貴的是繳交代金。選擇自建儲能設備會較少。
在此制度設計下,經濟部官員表示,陸域風電將以直供或轉供方式出售給用電大戶,因此陸域風電躉購費率將走入歷史,不再適用。
官員表示,配合用電大戶條款之實施,目前規劃每度代金為4.06元,這是依據去年各種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及躉購費率再加權平均後所得到金額,因此高於太陽光電和陸域風電躉購費率。
以經濟部公告今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來看,陸域30瓩以上費率約2.2元至2.3元之間,遠低於4.06元,可預料用電大戶會轉向購買陸域風電。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5058797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319719
♡
躉購費率第一期第二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亞太離岸風電市場分析專題報導:越南(08/10/2020 InfoLink)
整體再生能源發展概況
越南能源結構以火力發電為主,2020年越南的火力發電裝置容量占比約52%,已經超越原先預期目標,雖然國內有團體呼籲政府降低火力發電占比,但今年上半年,煤炭進口仍比去年同期高53%,創下新高,總共31.5百萬噸 (mln tonne)。但隨著越南電力需求增加,包含再生能源在內,所有能源類型,都持續成長。
目前越南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主要都是水力,占比超過7成,其次太陽能光電占23%,風力僅占2%。
不過,2016年修訂的第七版國家電力發展總體規劃(Power Development Plan VII, 以下簡稱PDP VII)有設定中長期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再生能源於總發電裝置容量之占比,要從2015年的5.37%提升到2030的21%。尚處於討論階段的第八版PDP也提出優先發展再生能源的策略,將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比提高到30.8,其中以太陽能光電(14.5%)及風能(13.8%)為主力;此外,也規劃將高碳排的燃煤發電裝置容量占比,從上一版的42.6%下修到26.9%,相對低碳排的燃氣發電裝置容量,則從14.7%提升至18.8%,顯見越南政府開始重視能源部門的減碳。
越南未來離岸風力裝置容量預估
越南離岸風力目前裝置量僅99.2MW,不過今(2020)年六月,越南當局新核可約3.1GW風力項目,多數位於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潮間帶/離岸風場,加上官方應會延長風電躉購(Feed-in Tariff)政策到2023年底,預估2020到2024四年間,裝置容量成長迅速,加上潮間帶風場施工不像外海離岸風場繁雜,樂觀情境2025年離岸風力裝置容量有望超過4.5GW。
根據目前的PDP VIII的討論草案,已點出傳輸電網對快速發展再生能源至關重要,而電網預計擴建的湄公河三角洲區域,與離岸風力主要發展區一致,因此可樂觀預期2025年後,湄公河西南區每年有約400MW成長動能,加上具有離岸風電潛力的東南與中南區域,到2030年離岸風力裝置容量量有望超過9.5GW。
悲觀情境下,考量電網擴建速度,加上港口、道路等其他基礎建設之限制,目前已核可的所有離岸風力項目恐來不及全數於2023年底前併網完成,保守預估2025年裝置容量約3.2GW。此外,越南當局尚未公布再生能源導入競價機制之確切時程與執行方式,若於2023年後實施可能減緩各區域未來發展速度,預估2030年裝置量僅7GW。
越南政策與離岸風力發展概況
依據越南近期的PDP VIII討論文件,2030年擬建置19GW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占總發電裝置量的13.8%,等於要在短短十年內增加18.6GW;2045年更增加至60GW,占總發電裝置量的21.8%。
另外,今(2020)年三月,越南當局發布一篇海洋經濟戰略官方文件,明確點出三個具有離岸潛力的區域,分別為平順省(Binh Thuan)、薄寮省(Bac Lieu)以及以及金甌省(Ca Mau),隨後又在六月修訂第七版國家電力發展總體規劃(PDP VII),核可了越南工業及貿易部(MOIT)提案一共91項陸域與離岸風力計畫,合計約7GW,3.1GW項目為離岸或潮間帶風場,其中7項位於薄寮省(Bac Lieu)以及金甌省(Ca Mau);另外,也有數個潮間帶風場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茶榮省(Tra Vinh)與檳椥省(Ben Tre)。預期近年離岸風力將持續發展。
丹麥哥本哈根建設基金(CIP)今年七月,則和越南平順(Binh Thuan)省政府簽訂開發3.5GW裝置量離岸風力的合作備忘錄(MOU),投資資金估計達100億美元,將是越南最大的離岸風電場之一。
補貼偏低 但重點加強離岸
越南的離岸風電補貼以FIT為主,目前補貼相當於9.8美分/ kWh,補助期限20年,雖然比日本與台灣在推廣期實施的FIT費率都還要低。
不過2018年公布調漲FIT費率,離岸風電成長幅度已經是高達25%,而且併網期限也從2021年延至2023,同時政府單位加速讓更多風力發電廠取得建造許可,預估還是能夠有效刺激風電產業發展。
開發商風險/供應鏈商機
目前越南商轉中的最大潮間帶/離岸風場為Bac Lieu第二期計畫,位於湄公河三角洲西南的薄寮省,主要開發商為越南建設商貿旅遊公司Cong Ly Construction Trade Tourism,有83.2MW容量,採用奇異(GE)公司風機。同樣開發商142MW的Bac Lieu第三期則在建造中。
法規健全性不足
依照越南法規,在取得PPA,讓潮間帶或離岸開發項目被列入省級的風電發展計畫 (PWPDP),提交工貿部(MOIT),經中央核可列入PDP後,始可開始建造風場。若許可皆到位,官方審核通過,風力資源評估週期只要1.5~2年就可以開始建造流程,且環評相關規範寬鬆。
目前越南共有九個省,擁有省級的風力資源開發計畫,分別為寧順省(Ninh Thuan),平順省(Binh Thuan),朔庄省 (Soc Trang), 檳椥省(Ben Tre), 茶榮省(Tra Vinh), 廣治省(Quang Tri), 金甌省(Ca Mau), 薄寮省(Bac Lieu) and 太平省(Thai Binh),意味著這些區域投資風電的政策保障相對較高。
但越南官方作業時程不明確,加上法規並未嚴格規範,簽訂PPA的越南電力公司(EVN)或其他公家機關若未履行PPA,有什麼樣的懲罰條款也未明訂,這將會是開發商較大的風險。
越南目前主力開發潮間帶風場,為風機製造商與零件相關供應鏈帶來商機,若有意進入越南市場,需考量目前越南採用的多為5MW以下的陸域風機,相關的外國風電廠商除提供風機,也提供10~20年維運服務,除了GE之外,今年截至七月,Vestas再取得位於越南薄寮省(Bac Lieu),50MW Dong Hai第二期潮間帶風場風機訂單,Dong Hai第一期計畫也採用Vestas風機,合計100MW容量,是越南目前最大潮間帶風場。這是 Vestas 在越南的第七項潮間帶風機訂單。近半年來,Vestas共取得五項潮間帶訂單。 除此之外,Vestas在越南兩處風場也有取得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EPC)合約。
西門子歌美颯今年則獲得位於金甌省(Ca Mau)約75 MW Tan Thuan 潮間帶風場訂單,包含為期十年的維運合約,這是西門子歌美颯在越南的第四項潮間帶風機訂單。
日商Renova則在今年五月,與越南當地電力公司PCC1合作開發陸域風場,其他大廠進入潮間帶市場前也都有參與越南的陸域風電計畫,預料之後Renova也可能循相同模式,參與越南離岸風電開發。
總結
雖然越南目前離岸風電目前裝置量僅有99.2MW,不過今年開始預料會逐漸成長。越南當局提高再生能源與離岸風力裝置量規劃,將改變過去仰賴火力發電的能源結構。此外,今年也公布國內離岸風力潛力區,並核可約3.1GW的離岸與潮間帶能源開發項目,七月哥本哈根基金(CIP)則與平順(Binh Thuan)省政府簽訂開發3.5GW離岸風電的合作備忘錄(MOU),投資資金估計將達100億美元。
越南發展離岸風電隱憂在於政策的不確定性。而越南目前主力開發潮間帶風場,為風機製造商與零件相關供應鏈帶來商機,目前越南採用的多為5MW以下的陸域風機,預料將帶動當地相關尺寸零件、運輸等需求。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infolink-group.com/zh-tw/wind/wind_analysis-/Asia-Pacific-offshore-wind-market-analysis-Vietn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