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路標指示牌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路標指示牌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路標指示牌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路標指示牌意思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87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飛輪少年 為慶祝臺北市改制直轄市20週年 1987年市府舉辦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 除吸引職業選手到場參加外 更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前來「開溜」 享受於城市道路間追風的快感 #在大馬路溜感覺很過癮 #不過柏油路上跌倒一定很慘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路標指示牌意思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3 21:07:56
    有 367 人按讚

    【1987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飛輪少年
     
    為慶祝臺北市改制直轄市20週年
    1987年市府舉辦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
    除吸引職業選手到場參加外
    更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前來「開溜」
    享受於城市道路間追風的快感
     
    #在大馬路溜感覺很過癮
    #不過柏油路上跌倒一定很慘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7/9/27
    攝影:馮立罡
    圖說:為慶祝台北市改制廿週年,台北市首次舉辦的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廿七日上午在國父紀念館正門廣場舉行開幕式,由國父紀念館出發,圖為賽況。
      
    歷史新聞
       
    【1987-09-28/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小雨難掩熱情 七百人大道開溜
    迷你馬拉松場面大 陳勝峰奮勇奪魁
      
    【本報訊】雖然天氣陰有小雨,昨天參加台北市道路溜冰迷你馬拉松賽的七百多名選手,仍然個個奮勇爭先,場面相當熱烈而溫馨。結果溜冰候補國手陳勝峰以十五分廿五秒的成績,率先返抵終點,贏得成年男子組冠軍。
    這項比賽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全程十公里。上午七時整鳴槍開賽,與賽選手一溜衝出,沒兩下子,頭幾名選手竟然超過引導車,還好引導車及時趕過,比賽得以順利進行。
    以陳勝峰為主的六人小組,從國父紀念館前仁愛路的起點衝出不及兩分鐘,即取得領先。他們從仁愛路轉光復南路,接信義路,到紹興南路折返仁愛路,一路上發揮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六人交換當「兔子」,緩急有序,保持領先到終點。
    在終點前約六百公尺處,六人小組開始加速衝刺,陳勝峰跨大步伐,兩手猛擺,第一個衝抵終線,黃俊生和侯達龢緊隨在後,三人的差距都在半步左右,競爭激烈可見一斑。女選手汪君君則以十九分卅二秒溜完全程,贏得成年女子組后座。
    賽後,陳勝峰說,這次比賽的路況很好,轉彎處少,再加上交通管制良好,溜起來得心應手。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沿途缺乏路標或指示牌,選手尾隨引導車或裁判的指揮,無法確切掌握轉彎的路段和時間,速度難免打了折扣。
    除了競賽的緊張外,賽程中更充滿溫馨的一面。許多父母陪著子女來比賽,賽前幫忙整裝、綁溜冰鞋,殷殷叮嚀;賽時加油聲喊得震天價響;賽後頻頻為小孩擦汗、按摩。
    這次比賽年紀最大的是六十一歲的陸思明,最小的是僅三歲的郭彥哲,大會都頒給特別獎;不過郭彥哲未到場受獎。
    陸思明說,他從五十歲開始學溜冰,參加比賽只為了有趣,不過行經中正紀念堂旁,他的溜冰鞋前輪壞了,只好半途退出,而女兒陸儀慈也因陪他而棄賽,讓他覺得不好意思。
    整個比賽結果分別是:成男組:(1)陳勝峰,(2)杜岩科,(3)歐俊宏;青男組:(1)黃俊生,(2)侯達龢,(3)吳炯儀;少男組:(1)曾志七,(2)吳祥銘,(3)曾文毅;成女組:(1)汪君君,(2)王淑珍,(3)黃燕蓉;青女組:(1)林意真,(2)楊斐雯,(3)陳玫芳;少女組:(1)李雅萍,(2)黃鈺卿,(3)許嘉汶。

  • 路標指示牌意思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5 23:13:05
    有 291 人按讚

    【玉山,玉做的山?】
    臺灣山區之中各式英文翻譯不精確的問題,大概在我當新手的時候就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不去。

    根據我以前在地方政府打雜的經驗,中英翻譯都要參考行政院研考會的雙語詞彙為準,但2014年該單位解編之後,相關工作不知道有沒有承接的中央機關?但即便是有研考會的時候,中央所發布的雙語詞彙數量有限,各地的政府機關碰上翻譯需求時,多少都要自食其力。

    至於萬眾矚目的大型活動,尤其是邀請外賓參訪的那種,首長不免會擔心糟糕的翻譯上新聞「見光死」,自然會找專人來審閱所有的英文資料,所以正確度較高。

    但換個角度來看,許多中小型的機關長年以來只服務本國人,但有一天中央卻發布政令,要求或督促各級單位提供雙語服務,但翻譯要從哪裡生出來?就算走正規的流程,尋找一位翻譯者和一位審閱者(必須要是不同人),但如果對臺灣的登山活動瞭解有限,翻出來的結果依舊可能有失精準。

    在網站上那種隨時可改的還好,假如被做成了路標、指示牌或導覽資訊,還要由揹工辛苦地運到目的地安裝,那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看看這一張2018年的照片,背這些上桃山山頂不輕鬆吧?山屋的雪霸官方翻譯是Hut,上面卻寫Shelte (也少了r),另外一方面,玉山國家公園的馬博山屋卻是cabin,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山屋也是cabin,弄得人家好亂啊~

    .

    綜上所述,就能得出我對臺灣登山相關翻譯的結論:地名部分大致OK,但欠缺統一的翻譯標準。

    大致OK也不代表完全OK,其中還有些地方很值得討論。例如我國目前將「山」一律音譯為「shan」,雖說是照著堅持自身文化主體性的原則(簡稱「入境隨俗」)來做,但結果就是會出現一山多名的情況,完整介紹時全部都得用上:

    Yushan (音譯):由於在一些用法中,玉山必須代表一個疆域,按照「屬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的原則就是這樣翻譯,比如說玉山國家公園裡的玉山。標準地名和屬性名稱皆音譯。
    Mt. Jade / Jade Mountain (意譯):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Mt. Yu / Yu Mountain :意指玉山主峰,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Yushan Main Peak:意指玉山主峰,強調主峰時使用,也是官方用詞之一。

    由此可知,光是解釋玉山就很麻煩了,如果老外問起為何玉山跟「玉」有關,這裡產玉嗎?那可真令人頭大了。或許只能解釋說古人從遠方望向山巔都覺得顏色白白的,才會這樣講吧 。

    其他山峰的翻譯就簡單多了,現今國家公園的英文翻譯大多都統一為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的方式,只是如果要仔細找,又會發現林務局和國家公園不見得一樣,比如說雪霸國家公園翻雪山為「Mt. Xue」,林務局有時候卻翻為「Hsuehshan」,顯示標準化上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

    但關於步道的分類,卻又出現了標準不一的情況。玉管處正確地以健行 (hiking)定義轄區內所有步道,但太管處和雪管處卻另闢了一個硬派的分級:登山(mountaineering)步道,很明顯地是沒掌握好這個詞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就說了:「雖然這一個詞彙通常會被寬鬆地用於走上一座難度不高的山丘,合適的用法卻僅限於在地形與天氣皆有潛在危險的地方攀登(用上四肢的那種),並且也因為如此,登山者必須具備足夠的經驗才行。」

    所以當外國人到雪霸和太魯閣的官方網站,看到雪主東線、合歡主峰竟然是這種等級的登山步道,然後又在未積雪的時候走了一趟,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才是。

    同樣的翻譯謬誤也可見於觀光局的「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官方網站,在推薦的路線之中赫然可見五條「登山」步道:玉山+阿里山、嘉明湖+池上、雪山(又翻成Hsuehshan)+武陵農場、錐麓古道+合歡山、能高越嶺道,其實以上都只能歸類為健行(hiking)而已。更困難、長程的路線則有機會以「trekking」,或是北美的「backpacking」描述(例如南三段絕對有這個資質),推廣上會讓外國人更易於理解。

    總之,希望政府不管是面對登山相關的翻譯,還是各方面的雙語建置,都要更嚴謹的要求統一與標準。

  • 路標指示牌意思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02-16 21:58:11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台灣大力推展觀光,但是很多地方的英文標示、卻經常被人取笑,而交通部日前號召大家一起來挑錯,果然找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翻譯。像是「肉包」pork bu,在新營休息站被翻譯成「Fresh meat package」新鮮肉包裹,而「檸檬愛玉」被寫成「The lemon loves the jade」;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檸檬愛上了玉」。人蔘精華液更扯,中英夾雜寫成了person 蔘,真是不知道哪一國的人才看得懂?
    觀光局常見的路標和指示牌現在多半有雙語標示,但看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販賣部,熱騰騰的包子,英文怎麼說?
    加拿大籍的藝人夏克立,對這樣的英文標識,有看沒懂,雖然會說中文,但因為看不太懂中文字,也無法從旁邊肉包兩個大字來分辨意思。交通部在社群網站號召網友揪出雙語標示的錯字,結果錯誤還真不少!
    像是檸檬愛玉,被翻譯成 The lemon loves the jade ,變成檸檬很愛愛玉,還有好菌多多,也是直接逐字翻譯,但正確的說法其實就是優格飲料,另外一般垃圾的英文標示也是錯的,應該是Regular Trash ,甚至有網友在台北火車站發現的離譜翻譯,原本是要提醒民眾上廁所時,向前一步、廁所芬芳,意思是要保持乾淨,但居然翻譯變成One step closer and the place smells good,錯得太離譜、台鐵已經立即拆除。
    其實英文翻譯錯誤標示,已經是老問題,過去在高鐵站,嬰兒換尿布的地方,英文標示卻成了交換嬰兒,還有因為拼音法不同,像是左營,同一個地名卻有好幾種拼法。
    交通部這回集全民之力主動抓錯,目前交通部直接管轄的單位,已經全數改善,也鼓勵大家繼續抓錯,為台灣打造正確的雙語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