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跌宕跌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跌宕跌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跌宕跌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跌宕跌盪產品中有9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楊牧〈故事〉​ ​ (用韻Philip Glass, Metamorphosis 2)​ ​ 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 我以同樣的心,假如潮水曾經​ 曾經在我們分離的日與夜​ 將故事完完整整講過一遍了​ 迴旋的曲律,纏綿的​ 論述,生死俯仰​ 一種迢迢趕赴的姿勢​ ​ 在持續轉涼的海面上​ 如白鳥...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30的網紅Christy Lai 黎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段愛情,除了會痛,一切都美好。」 情歌系列MEDLEY,非DEAR JANE莫屬。 小妹很開心,這次的合作得到很多幫助 也找了我西澳節目的好拍檔 陳安立 當我的男主角! 《歌曲分別有:銀河修理員,不許你注定一人,2084》 去片? ————————————— 《銀河修理員》 曲:Ho...

跌宕跌盪 在 J.Chiao 朱喬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8:26:25

太快樂便注定跌宕,我想起Jo最喜歡的狀態是平靜。 小時候對平靜的境界有層誤解,覺得是不要因情緒影響效率及判斷,甚至是用最快的速度消弭太動盪的感受,讓自己保持穩定。 在更多情緒的波峰波谷皺褶間迷失過,才體會「也無風雨也無晴」不是麻木荒蕪,而是在無所束縛之中,又能發現內在每一個地方都生意盎然,生命仍...

跌宕跌盪 在 Kristi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4:59:57

✍️ 永遠不要當一個半吊子 ── 馬修.麥康納 時光回溯到 2014 年,Matthew McConaughey 拿下第八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時,他說自己每天都得有三項必需品才得以生存:一是令他景仰的人(Something to look up to),即上帝;二是令他期待的事物(Another...

跌宕跌盪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01:11:59

你心底是否常常存在著兩個聲音? 一個是很正面的,鼓勵自己的、疼惜自己的聲音;另外一個是有點負面的、灰暗的,把自己拉下去的聲音。這也是你的日常嗎?如何讓這兩種聲音在你心裡擺盪? 在這次的節目忠,我們邀請了憂鬱症患者,同時也是是相當有溫度的作家 @chienhuang_ 一起討論下面幾個在生命當中起...

  • 跌宕跌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21:08:58
    有 57 人按讚

    楊牧〈故事〉​

    (用韻Philip Glass, Metamorphosis 2)​

    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
    我以同樣的心,假如潮水曾經​
    曾經在我們分離的日與夜​
    將故事完完整整講過一遍了​
    迴旋的曲律,纏綿的​
    論述,生死俯仰​
    一種迢迢趕赴的姿勢​

    在持續轉涼的海面上​
    如白鳥飛越船行殘留的痕跡​
    深入季節微弱的氣息​
    假如潮水曾經​
    我以同樣的心​
    ⠀⠀⠀⠀⠀⠀⠀⠀⠀⠀⠀⠀​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楊牧 創作​
    #Gordon 手寫,粉專 字練狂

    ※本篇收錄於楊牧詩集《#時光命題》(#洪範書店,後集結為《#楊牧詩集III》)。​

    ※曾珍珍 導讀​

    這首詩寫於一九九四年,像一封短簡,致遠方知音,懷念曾經聚首清水灣為人文理想同心付出的時光。​

    楊牧當時在剛成立不久的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從學人宿舍陽台俯瞰清水灣,遠近海景一覽無遺。詩題下附注:用韻Philip Glass, Metamorphosis 2,點明朗讀〈故事〉,宜以譜於一九八八年的這首鋼琴名曲盈耳伴奏。詩的結構企圖模擬樂曲。樂曲的背景旋律以同組音符複沓湧現,如潮水,如記憶一波波回返,如綿綿的思念縈迴不已。「假如潮水……/我以同樣的心」首尾封緘,複沓、迴旋,居中的詩行狀若主旋律鏗鏘往前推進,時疾時徐,宛如回憶裡一則故事完整的再現,激切處若敞開的胸懷彼此以美學論辯相互激盪,而音符此起彼落、波谷跌宕,更像各自為詩歌、為人文志業長期傾注心魂,屢仆履起的存在姿勢。​

    第二段拉回當下目擊海景,船行殘留的痕跡再度喚回過往聚首光陰,而白鳥正是詩人也是知音的寫照,「飛越……深入」,向著未來果敢追尋,迢迢趕赴讓人生死俯仰的精神嚮往。這是詩背後具體情境的蛛絲馬跡,但這首詩神妙之處在於靈巧仿效了音樂的特性,用象徵的語言、潮水般的旋律,適度將故事抽象化,只給出可以引起讀者/聽者共鳴的情思、琴韻。然而,詩畢竟不同於音樂。詩首段反映了詩可以敘事、抒情、言志,次段則更細膩地透過海景的描述──轉涼的海面(溫覺)、白鳥與船痕(視覺/色覺)、季節微弱的氣息(觸覺與嗅覺),再現身體官覺,最後匯聚於「心」,統攝感覺的樞紐。分章佈局,匠心獨運,卻因文字音律渾然天成,讀來不落言詮、鑿痕。值得一提的,白鳥飛越船痕的意象讓人想起狄瑾蓀有首詩,寫人生聚散匆匆,如馬戲拆棚、盛會散場,正是以同樣的象徵作結。​

    ※導讀引自趨勢教育基金會,網址:​
    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68

  • 跌宕跌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6 19:25:56
    有 1,521 人按讚

    時光回溯到 2014 年,Matthew McConaughey 拿下第八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時,他說自己每天都得有三項必需品才得以生存:一是令他景仰的人(Something to look up to),即上帝;二是令他期待的事物(Another to look forward to),即家庭;還有不顧一切追尋的目標(Someone to chase):他的英雄。但,究竟誰是這位看似美國硬漢的影帝心中的英雄?
    ⠀⠀⠀⠀⠀
    曾經,那個十五歲的德州少年想了很久,終於得到了答案,這一生永遠望塵莫及的對象就是 ── 「十年後的我」。
    ⠀⠀⠀⠀⠀
    如此二十五歲、三十五歲過後,現年五十一歲的馬修麥康納,在撰寫個人回憶錄《綠燈》的過程,他找到了一張年代久遠的筆記,寫於拍攝第一部好萊塢作品期間,那是 Richard Linklater 1992 年的《年少輕狂》。筆記上列了十項自己的人生計畫,好比成為父親、學會冒險云云,上面的每一項他都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完成,除了仍保持現在進行式的第四點「Chase my best self」,意味著即使已在電影的最高殿堂捧起小金人,他依然得馬不停蹄追趕十年後的自己。
    ⠀⠀⠀⠀⠀
    這位未來影帝初試啼聲便出了多年後仍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二十二歲還在高中鬼混的伍德森。Richard Linklater 見到馬修試鏡時整體造型的第一眼,便問:「這角色不是你,對吧?」馬修只回答:「不,但我清楚他是誰。」── 桃色長褲、上梳髮型、黑豹刺青,留著八字鬍,用兩根手指夾著香菸,導演笑著點頭,後來便將伍德森交給了他。
    ⠀⠀⠀⠀⠀
    「好,好,好。」
    ⠀⠀⠀⠀⠀
    Alright, alright, alright.
    ⠀⠀⠀⠀⠀
    即使名利雙收,他還是那個會因一場夢而將自己丟到亞馬遜的性情中人,住在露營拖車裡過了三年的遊牧族生活,懂得放膽成為自己應成為的角色,他開始在好萊塢滿是跌宕起伏的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步調。演出 2002 年的末日災難片《火焰末日》時,馬修花了兩個月準備美國屠龍隊長范丹這個人物,他在正夏天時為自己擬定了一項屠龍者訓練計畫,例如:
    ⠀⠀⠀⠀⠀
    每天早上起床時都要來一份雙倍龍舌蘭。因為若想打敗龍,第一步就是成為龍,讓內臟起火,就能塑造出火焰般的吐息,龍舌蘭是最有力的助手。
    ⠀⠀⠀⠀⠀
    每天早上赤腳在沙漠上跑八公里左右的距離。他認為屠龍者的腳跟一定很強健,再加上要有和龍一樣堅硬的腳皮。
    ⠀⠀⠀⠀⠀
    每天站在四層樓左右高度的穀倉屋頂上克服自己的懼高症。屠龍者想必不怕高,所以他需要站在屋頂邊緣努力維持自己的心跳率。
    ⠀⠀⠀⠀⠀
    每晚入睡前去挑戰乳牛,只要將牠們撞倒就代表自己夠強壯。
    ⠀⠀⠀⠀⠀
    結果是,除了雙倍龍舌蘭的目標有確實做到,且超標以外,被公牛撞出腦震盪,腳長出舉步維艱的大水泡,沒有一天真正靠近屋頂邊緣一公尺的範圍。即使如此,他仍然得如期出發,而接下來的四個月漫長拍攝過程,都位在淒風苦雨的冬日愛爾蘭。殺青後,屠龍者的瘋狂始終沒有從體內退駕,他再度因為一場夢,不假思索買下一張單程機票,前往西非的馬利共和國,在那裡,尚保留黝黑光頭、大把鬍鬚與完美體格的馬修謊稱自己是摔角選手,沒想到當地村莊內的摔角冠軍提出挑戰,他只能硬著頭皮上陣,不服輸地死命咬牙反擊。離開前一刻,他從嚮導口中理解到,自己早已贏在決定行動的那一刻。
    ⠀⠀⠀⠀⠀
    「這與輸贏無關,重要的是你接受了挑戰。」
    ⠀⠀⠀⠀⠀
    ⠀⠀⠀⠀⠀
    ⠀⠀⠀⠀⠀
    🟢 完整全文寫於 釀電影:
    ⠀⠀⠀⠀⠀
     永遠不要當一個半吊子 ── 馬修.麥康納
     https://bit.ly/38kaALG

  • 跌宕跌盪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3 15:08:17
    有 161 人按讚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 跌宕跌盪 在 Christy Lai 黎紀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06 20:00:12

    「每段愛情,除了會痛,一切都美好。」

    情歌系列MEDLEY,非DEAR JANE莫屬。

    小妹很開心,這次的合作得到很多幫助
    也找了我西澳節目的好拍檔 陳安立 當我的男主角!

    《歌曲分別有:銀河修理員,不許你注定一人,2084》

    去片?

    —————————————

    《銀河修理員》
    曲:Howie @ Dear Jane
    詞:黃偉文
    編:Dear Jane / 黃兆銘
    監:Howie@Dear Jane / Tim@Dear Jane

    除了會痛一切都美好
    除了挫折面前仍有路
    除了厭世總有某些 修補可以做
    殘破世界令人學成 悲觀中找鼓舞
    來紓減身邊恐怖
    能照料你日子都不算糟
    儘量去彌補 難逃那煩惱
    修修補補亂世中 一起蒼老

    《2084》
    曲:Howie@Dear Jane
    詞:林寶
    編:Dear Jane
    監:Howie@Dear Jane / 關禮琛 / Tim@Dear Jane

    願我可花足一生和你甜蜜
    再走到一百歲那誌慶場合
    用幾代韻律再聽一遍 動盪時日
    願你可不管出生在哪年份
    每一生都會有個完美名份
    當氣候在震 大氣層重生
    無論共我在哪星體都可接一吻

    《不許你注定一人》
    曲/詞:Howie@Dear Jane
    編/監:Dear Jane/Adrian Chan

    不許你註定一人 永遠共你去抱緊
    一生中百樣可能 愛上你是種緣份
    簡單的一吻 手心的抖震
    示意我再不必孤單寄生
    只想會有日可能 與你共姓的身份
    要回望這生 也有你陪襯
    不作陌生人 只做你情人 不枉此生
    從來不相信一生一愛侶 從來不堪一對
    別再等 別再等 是你的聲音給方向感

    《銀河修理員》

    銀河上 邊跌宕邊看緊對方
    跨宇宙又橫越洪荒 不怕在盡頭無岸
    遠近我都護航 還能互安慰
    不必天氣多清朗 狂雨暴雪一起對抗
    任歲月再壞 不致心慌

    #DEARJANE #MEDLEYCOVER

    ——————————————

    SONG COVER CREDITS:
    Arrange, Guitar & Edit : Soho (@sohosth)

    VIDEO CREDITS:
    Director: Donald (@donaldfong)
    Video Edit: Yuki (@yukkitai) & Kaze (@kazelam)

    LAST BUT NOT LEAST: Brian Chan (@bluebanana8)

    -----------------------

    CHRISTY LAI
    Instagram: @christylaiii
    Facebook Page: Christy Lai 黎紀君

  • 跌宕跌盪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06 15:26:42

    如果每個人的心中 都有最嚮往的地方
    無論折磨或難受 最終都會走往同個方向

    如果人生是單向 必須咬著牙瘋狂去闖
    那麼又何必拒絕 每個可以享受的當下

    為專輯《倖存者 • 如你》中的第一首歌,是 JJ 想發動給大家的下一步,同時也是整張EP最終的目的,就像故事的倒敘法一樣。每首歌曲所帶出的體悟皆不同,但無論追求心中那份最渴望的過程中,經歷了多少失敗與痛苦,都不要看輕每個渺小的種子,要用力去追、享受當下。宛如站在遊艇的甲板上,望著一望無際的海洋,帶著重新啟航的衝勁、充滿希望的未來,音樂的每一個鼓點都成為重新拉緊的發條,重新整隊、面對明亮的開始。

    皮克斯年度原創力作《Soul》由三度奧斯卡金獎獲得者、皮克斯首席創意官彼得.道格特(Pete Docter)執導,通過一場行跨心靈與現實世界的暖心冒險,探究生命的意義。中文主題曲《最嚮往的地方》由林俊傑作曲、製作、演唱,歌曲同樣詮釋出了人生、夢想、希望等主題,充滿深度與溫暖:希望透過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傳達一種關於夢想和生命的動力,願我們都能一直向我們最嚮往的地方不斷航行。”

    JJ 通過與自己內心的對話,創造出大氣滂薄的弦律,與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相得益彰,彷彿帶領觀眾一起翱翔在唯美飄渺的“生之來處”。JJ 透過富有磁性的嗓音,更是唱出電影主角追逐音樂夢想路上的跌宕起伏,與他始終不變的堅定與執著,扣人心弦,彷彿“黑夜畫出的一道光”,鼓勵每一位追夢人思考關於人生的答案,抵達“最嚮往的地方”。

    #林俊傑最嚮往的地方
    #Pixar #Soul
    #最嚮往的地方
    #JJEmbark
    #JJDrifterLikeYouDo
    _
    最嚮往的地方 詞:楊彤 曲:林俊傑

    海上號角音符在空中飄盪
    你也聽見了嗎?
    順著洋流漂向未知的方向
    你和我都一樣

    穿越人海和時間的浪
    是誰的臉孔擱在心上
    帶不走的就讓他留下
    轉身前往下一個遠方

    每一顆心都有最嚮往的地方
    要堅持就會聽見奇蹟的聲響
    當未來在那黑夜劃出一道光
    渴望 信仰
    Oh woo yeah~
    潮起潮落再瘋狂咬著牙去闖
    看浪花積累多少歲月的收藏
    去擁抱眼前看似渺小的希望
    不讓 不放
    感受當下

    卸下一身負重不前的行囊
    別再回頭張望
    往前走下一刻藏什麼寶藏
    最終會有解答

    穿越人海和時間的浪
    是誰的臉孔擱在心上
    帶不走的就讓他留下
    轉身前往新的航向

    每一顆心都有最嚮往的地方
    要堅持就會聽見奇蹟的聲響
    當未來在那黑夜劃出一道光
    渴望 信仰
    Oh woo yeah~
    潮起潮落再瘋狂咬著牙去闖
    看浪花積累多少歲月的收藏
    去擁抱眼前看似渺小的希望
    不讓 不放
    感受當下

    迎著狂風和孤單並肩流浪
    就算前方看似無盡的迷惘
    再渺小的希望
    會乘著夢長大

    每一顆心都有最嚮往的地方
    沒有後悔抓著夢讓它去領航
    當未來在那黑夜劃出一道光
    渴望 信仰
    Oh woo yeah~
    每一顆心都有最嚮往的地方
    要堅持就會聽見奇蹟的聲響
    當未來在那黑夜劃出一道光
    渴望 信仰
    Oh woo yeah~

    潮起潮落再瘋狂咬著牙去闖
    看浪花積累多少歲月的收藏
    去擁抱眼前看似渺小的希望
    不讓 不放
    那是力量
    _
    詞 Lyrics:楊彤 Amber
    曲 Composer: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林俊傑 JJ LIN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CE:黃冠龍 ALEX.D / 周信廷 SHiN CHOU / 蔡沛蓁
    編曲 & 鍵盤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Troy Laureta
    弦樂 STRINGS:李琪弦樂團
    吉他 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 BASS GUITAR:甯子達 Michael Ning
    鼓 DRUMS: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林俊傑 JJ LIN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林俊傑 JJ LIN
    製作部 - 周信廷
    經紀部 - 陳明君
    科技部 - 鄭宇翔
    林距離 - 姚辰雨
    Miracle Coffee - 謝沛瑜
    SMG - 陳東緯
    好撐唱作人 - Vera Chai / Dena / 魏妙如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 / Smile 錄音棚(Beijing)/ East West Studios(Los Angeles)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周信廷 SHiN CHOU / 李杰汇 / Wil Anspach / 黃冠龍 ALEX.D
    鼓組音頻編輯 ADDITIONAL DRUMS ENGINEERING:Brendan Buckley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混音助理 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Domenic Tenaglia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林俊傑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JFJ Productions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forj
    JFJ Productions 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fj_production
    JFJ Productions新浪微博:https://www.weibo.com/jfjproductions
    華納音樂官方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 跌宕跌盪 在 王薀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7 17:08:06

    王薀老師最新著作《茶堂懷錄》
    茶香,綻放在啜飲的餘韻 ; 雨電風霜都是人生的淬鍊連結
    : http://sc.piee.pw/RHQWN

    還記得《茶堂》與《建盞·茶談》裡那一則則動人心弦、極富人生哲理的故事,在茶香滿溢、燈光昏黃的古典茶堂裡展演開來.....,讀來讓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讀後卻又令人回味再三,警醒深思。

    在眾所期盼下,王薀老師《茶堂懷錄》正式和讀者們見面了,依舊是~「人情閲盡義理深,世道感懷見真性」,在艋舺阿嬸的故事裡,「活在人前背後,倘若不能自在,那其實是有愧於己的」訴說著你我的心事。每一杯茶都是歲月,也是人生!這些心茶和話語都是啟發和教導,雋永的遇見都讓人心中如朗目開襟,暸若發通。在大江大海的人生裡,誰不是在風霜裡成就自己和他人?
     
    道盡人世滄桑幽微
     
    《茶堂懷錄》是王薀老師「茶堂」系列的最新作品。王老師藉著「茶堂」來敘說他的見聞,塵封多時的潘朵拉盒,頓時成為悲歡離合的舞台一如曹雪芹藉著青埂峰下一頑石,道盡金玉良緣總成空,賈府興衰一場夢,成 就千古奇書《紅樓夢》。同樣茶堂川流聚散,人往風微,但雪泥鴻爪,總有足堪憶者,或有一德之足式,或有一言之可傳,就成為書中精采之篇章。
     
    《茶堂懷錄》開篇即以濃墨重彩寫出深巷尊爵跌宕起伏的一生,更兼及「南社」風雷並起的歷史,他從動盪的大時代來到「歸骨於田橫之島」, 原本是王謝堂前燕,如今落得只剩一襟晚照。酒醒時往事愁腸,傷心處淚眼凝噎。然因他體悟陵谷更迭之無常,多少前塵舊夢,如漚似戲。於是他將平生所學於一觴一詠中娓娓道出,澤被後起的學子。而〈異國茶緣〉則以兩名女子在感情道路上不同的面對與抉擇,而映照出其處境亦迥然有別,一位鶼鰈情深而幸福美滿,一位卻紅樓隔雨滿身傷痕。藉此實例,王老師提出「兩悔無不釋之怨,兩求無不合之交」,做為男女交往的至理名言。
     
    王老師由於對社會人情長期觀察及潛心地思考,再加上學識豐贍,下筆為文縱橫馳騁,咫尺千里,寫人則婉孌生姿,敘事則餘韻獨留,雖是平凡瑣細之中卻有真知灼見,而筆酣墨飽之餘又道盡滄桑幽微!清代史家章學誠談到為文要有文情、文心,尤貴有文性。王老師可說三美俱,故成佳篇。目所見,耳所聞,筆之於文,真情流露,聲容並至,皆在《茶堂懷錄》中。
     
    書籍特色:
    一、王薀老師暢銷系列《茶堂》第三部!也是傾慕懷念的師友錄!
    二、從上海到台灣、日據到民國,點評近代知名文人、藝文軼聞。
    三、疏理台灣早期被遺忘的庶民史,往事歷歷如繪。
    四、根據真人實事,比小說更曲折離奇的現實故事。
    五、從康德到唯識,囊括中西哲學及儒釋道的不傳之學!
     
    茶香,綻放在啜飲的餘韻 ; 雨電風霜都是人生的淬鍊:http://sc.piee.pw/RHQWN

    王薀老師相關資訊:
    【盡薀於書官方網站】:https://teacherwang777.com
    【臉書粉絲團FB】: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wang777/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S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eacheryun777/
    【拾慧文化創意】:https://www.modernwisdomcc.com/
    【LINE@】:拾慧文創
    【痞客邦】:http://teacherwang777.pixnet.net/blog

    #王薀老師 #暢銷書 #茶堂 #心茶堂 #一杯心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