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跌倒危險因子評估量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跌倒危險因子評估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跌倒危險因子評估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跌倒危險因子評估量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7萬的網紅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英國研究:疫苗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 症狀較輕 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近來國人對於所謂突破性感染聞之色變,但突破性感染真的有這麼恐怖嗎?讓我們來看看英國對於施打疫苗後再突破性感染患者的研究。主要想探討會突破性感染的危險因子,還有感染後的症狀為何。 1.刺胳針感染醫學期刊9月1日刊登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

  • 跌倒危險因子評估量表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1:24:45
    有 2,655 人按讚

    英國研究:疫苗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 症狀較輕 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近來國人對於所謂突破性感染聞之色變,但突破性感染真的有這麼恐怖嗎?讓我們來看看英國對於施打疫苗後再突破性感染患者的研究。主要想探討會突破性感染的危險因子,還有感染後的症狀為何。

    1.刺胳針感染醫學期刊9月1日刊登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指出,疫苗仍能提供保護力,防止重症、住院及後遺症,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極低。

    2.這項研究採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資料來自英國超過100萬名成年人在應用程式「covid症狀研究」(COVID Symptom Study)上所記錄的疫苗施打狀況及染疫記錄。突破性感染者是在2020年12月8日到2021年7月4日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並去抓出在注射疫苗後陽性確診者。然後再以年齡,性別,醫護人員與否,來抓出有打疫苗檢查陰性的對照組,和沒打疫苗檢查陽性的對照組。

    3.結果在124萬名打完一劑疫苗的成年人,發現有6030人(0.5%)出現「突破性感染」。
    在97萬多名打完兩劑疫苗的成年人,發現只有2370人(0.2%)出現「突破性感染」。

    4.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的風險因子:
    超過60歲較衰弱的年長者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 風險是1·93倍
    生活在較貧困地區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後:風險是1·11倍 
    沒有肥胖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出現突破性感染的機率較低:風險是0·84倍

    p.s.衰弱frailty是在老人醫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不是所有老人家都衰弱,也有很健康的老人!老人衰弱是有評估量表的,這群人可能容易失能,跌倒,住院等等。

    5.受試者施打的疫苗為輝瑞BNT、莫德納以及AZ
    第一劑:BNT 44萬,AZ 75萬,莫德納一萬七千人
    第二劑:BNT 33萬,AZ 62萬,莫德納3417人

    6.在出現突破性感染的人當中,和沒打疫苗感染者相比:所有的症狀都比較少。
    無症狀感染的機率打一劑增加了63%,打二劑增加了94%
    所有急性症狀打一劑減少了26%,打二劑減少了31%
    住院的機率打一劑減少了69%,打二劑減少了73%
    出現長期副作用(Long COVID)的機率,打兩劑減少了49%

    7.有快兩倍的機會即使感染也是無症狀感染,特別是在60歲以上老人。這個對於個人來說應該算是好事,但對整體防疫來說比較麻煩,就是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變多。

    8.結論指出,對於放鬆NPI的措施,特別是這篇找到容易突破感染的三個族群,即使在打過疫苗後可能都要小心。此外這三個族群可能值得考慮施打加強針。

    04b解讀:
    1.首先要強調突破性感染本來就是可能出現的。即使是BNT,保護力95%,也是指相對於沒打疫苗的人降低你95%的得病機率呀。而英國這篇研究已經是Delta開始流行的時間,打完兩劑疫苗發生突破性感染也不過千分之2。你不能只放大這個2,忘記那998人還是沒有染疫的呀。

    2.打疫苗後即使突破性感染,所有症狀都比較輕,也有近兩倍無症狀感染的這件事,對個人來說是好事,但對整體防疫來說當然就比較麻煩了。

    對高風險已接種疫苗者,比方說這次台灣的機師,應該還是要定期檢測,避免因為無症狀感染而讓Delta溜進來。

    未來如果Delta進社區,對打疫苗後的長照機構服務人員或是醫護人員來說定期檢測也很重要,避免傳給病人。

    3.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到第二劑之前,在這三群人比較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對於目前我們台灣多半人衝第一劑的政策也有啟示。在一定的覆蓋率後應該要回頭衝第二劑覆蓋率了,且可能該從老人家,肥胖者開始。

    4.英國近來也要準備公布其加強針(booster)的政策了,這個針對突破性感染的分析可說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內容也很重要,告訴我們哪些人是比較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族群。未來應該要針對這群人優先考慮施打加強針的政策。但這些人施打加強針是否能夠有效增加保護力,則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