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趨勢分析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趨勢分析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趨勢分析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趨勢分析心理學產品中有1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社會新鮮人 #職場心理學 🔴快閃直播🔴 如何在40歲前淨資產破億? 7/11 21:00 直撥Jamie老師逆轉人生...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小生梵浠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0:33:02

【碎碎念道】01 未來十年粗略預測|政策、經濟,及玄學角度。 自從筆者完成了MBA,又退出金融行業之後,已經很少寫經濟、政策方面的分析文了。由於很久很久沒有和別人交流這方面的想法,所以現在寫這類文章的技術也開始生疏了。 投票發現,既然原來對經濟政策這方面感興趣的讀者為數不少,那筆者就對之前IG限...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火力創新|創新實驗室 FI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27:47

#那顆很亮的星 第二季EP03 :【設計篇】 邀請到UI/UX設計師 圈外設計 @out_of_design 的Chris✨🥳!! UI/UX網頁、介面設計師在台灣算是新興的職業, 也許很多人不太了解、沒什麼聽過, 但其實UI/UX設計存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 訪談中Chris告訴我:「UI/U...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台中散戶工作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23:53

🦓🗣 #台中散戶工作室 #Btlの自我介紹 @btl.017 🔍回想那年還是我大學的時候,從上大學後陸續都有接觸股票,但真正開始密集交易的起點落在2006/3月,也算是我股票與權證的起源。當年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是權證,因為偶然與高中同學討論到,而買進了當時的中鴻權證。連動到那年原物料多頭的序幕,我...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22:02:34
    有 336 人按讚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31 10:00:01
    有 321 人按讚

    大家週六愉快😁
    #產業隊長教你看對主流產業選飆股
    東奧冠軍怎麼為國爭光的?是比賽那天?還是平常的練習中?
    #東京奧運

    還記得交易心法七龍珠嗎?這次來聊 #心法6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勤學研究才能進步」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段話出自《文心雕龍.知音》,也就是說,掌握很多首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劍後才懂得如何識別劍器。投資也是累積的行業,就算1天只進步1%,滴水穿石,累積起來也會很可觀。讓自己成為1 位勤學的投資人,這不只是第6個心法,也是我勉勵大家邁向財富自由的重要心法。

    投資的市場裡,知道與不知道,先知道比晚知道、一知半解與全盤了解,就是取決於勤學與否。簡單地說,資訊的落差、腦袋深度的落差,就是口袋與財富的落差,而且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沒有人會因為學習而一貧如洗、傾家蕩產,但一定會有人因為學習而改變人生。陶淵明也曾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我曾在2019年看過一篇報導,NBA球星雷.艾倫(Ray Allen)長達18年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提早4 小時到球場,滴酒不沾,規律練習。他說過:「你不是在比賽那一天贏得冠軍,你是在每天的練習中成為冠軍!」

    我在入行13 年以來,實行「666 法則」,就是每天6點起床、每天工作16小時、1週工作6天,早上從看報紙、電子時報、券商晨報、整理國際資訊,擬定交易策略。開盤後,負責操盤、拜訪公司;拜訪公司結束,再整理成報告;另外每週除了大量閱讀產業報告外,各大雜誌及各類型的書皆不放過。多思考、體驗生活、尋找飆股,每個部分都孜孜不倦。

    每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最常分享的名言就是:「當所有工作都發生在準備,奇蹟才會發生在完成。」

    股票市場裡,挑困難的做,賺錢才會變簡單。像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輩子醉心於財報分析、價值型投資;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研究貨幣、利率、政治與經濟;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致力研究交易心理學;彼得.林區(Peter Lynch)由下而上尋找隱形冠軍;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專注於強勢板塊操作。那麼,普通的投資人,想要學大師賺錢,為
    何總想從輕鬆容易地開始學?我反而建議投資人從產業分析與個股基本面開始深入,一段時間累積後必有小成。

    很多人會說工作與生活忙碌,沒有時間學習或是研究產業趨勢。事實上,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邊。事有緩急之分,你是否把不重要的事情塞滿了生活,然後把沒空當作藉口?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可以按急迫性、重要性,做簡單的分類(詳見圖1);其中,「勤學」(累積專業知識)是重要,但不是急迫的事情,可以慢點做,但不能忘了做。

    如果覺得自己沒空,又想在投資上有所斬獲,或許你所需要的是先把自己1天、甚至1週的行事曆列出來,並用圖1的方式分類在不同的象限,或許會發現運用時間更有效率的方法。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會成為專家;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才會是贏家。英國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說過,人類腦部需要1萬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1種知識或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準。

    因此,在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只有2種方法,1種是在勤學與努力的過程中,被幸運女神找上,例如中樂透,這是幸運;另1種是因為勤學與努力,而遇見幸運女神。

    瑞典傳奇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說:「只有準備充分的人能夠即席表演。」我更要強調,梅花香自苦寒來,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堅持的人改變命運。滴水穿石的研究實力累積,是投資必經的過程,平時做好準備,才不會錯過重要的產業趨勢,大行情來時亦能游刃有餘地應對。(本文摘自第5章)

    好書這邊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137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3 00:13:45
    有 562 人按讚

    Joe:「美國經濟還是很不錯,但是就業市場成長就相對緩慢,美國消費類股的表現很不錯,最近半年的表現還大幅勝過科技類股。」

    中國武漢肺炎Delta變種病毒導致美國疫情反撲,許多人憂心會影響經濟復甦,美國地方衛生官員擔憂若再度祭出防疫限制,將影響經濟復甦成長,因此改採強化疫苗接種應對。但經濟學家認為,其實防疫限制對經濟干擾有限,因為在評估經濟成長前景時,重點不在病例數,而是通膨的穩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Oren Klachkin表示,Delta的確是經濟衰退的重大風險,但這種風險已被強勁的基本面抵銷,在經歷18個月的居家防疫後,消費者已存有大量現金,也急著大肆消費抒發在家悶壞的心情,並認為目前疫苗應該能夠將病例的高峰維持在相當低的水平。

    牛津經濟研究院並未改變對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預測,該機構先前估美國第三季GDP成長近9%,延續今年上半年刺激措施推動經濟成長的動能,另一間預測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表示,通膨才會導致經濟成長放緩,而Delta的病例數不會,分析師Paul Ashworth說:「除非Delta造成的疫情完全失控,否則我不認為會有什麼很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各地並非各州疫情都升溫,只有在疫苗覆蓋率較低的州才出現較嚴重的情形。此外這次的疫情復燃並未實施如去年春季的大範圍封鎖、裁員、商業活動限制等措施,不過密西根大學的經濟預測專家Donald Grimes表示,儘管Delta變種病毒對經濟影響不大,但政府應對該病毒採取的應對措施可能導致復甦沒有原先強勁,例如大學、私人場所與體育館新的防疫限制,可能減少當地的經濟活動、一些企業也可能不會選擇重新開放公司辦公,影響汽油、交通運輸等秋季消費成長。

    此外,經濟學家也預估,職缺招聘也將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成長,職缺數將創下歷史新高,而企業裁員趨勢將有所下降,不過田納西大學經濟學家Marianne Wanamaker表示,儘管如此,Delta病毒還是影響勞動力重返工作職場的時間,就業市場要重振就會更加困難,雖然美國今年6月就業機會迅速增加,但整體就業機會仍比2020年2月少680萬個職缺,Delta變種病毒仍會持續影響股市,今年9、10月對股市來說或許會很艱難,投資者需密切留意。美國勞工部表示,截至7月17日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後為41.9萬人,意外上升。

    疫情似乎給全球經濟僵局帶來解藥。2020年美國疫情最嚴峻期間上千萬人頓時失業,但一年後,經濟重新開放的美國卻出現奇怪現象,即數百萬勞工趕著辭職,今年6月辭去工作失業的人數達疫情以來新高,導致多行業缺工,專家預期勞工短缺現象至少會持續一兩年時間,繼4月400萬人辭職創20年來最高數字後,5月又有360萬人辭職。一項調查發現,約95%的人正在考慮換工作,92%受訪者表示會換產業尋找新工作,企業心理學家Anthony Klotz博士稱之為「大辭職潮」。美國總統Biden表示,「我們的經濟實力正幫助我們改變劇本。雇主不是為了稀缺的工作相互競爭,而是為了吸引勞工相互競爭。」

    到底美國人辭職的原因是什麼?《Business Insider》訪問Howa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總結三個原因,第一是嬰兒潮一代退休,約有260萬疫情前工作的人已退休且沒有找工作。55歲以上勞工失業率50年來首次高於年輕群體,有些人是在疫情期間得到足夠財務支持,讓本來就準備退休而猶豫不決的人決定今年退休,或其他因素如失業、減薪或疾病被迫提早退休。

    第二個原因是,從事低薪工作的人看到新機會。如可能放棄休閒和酒店工作,雖然這行最近薪資成長,但仍遠低於許多職業,即使物流業薪水都較高。專家認為,這並不是說勞工獲得新權力,只是因為其他部門在擴張,所以機會更多,第三個原因是勞工願意等待更好的工作機會。專家認為,現在美國不斷擴大的新機會網路破壞低薪工作的「俘虜性質」,讓勞工的眼睛和錢包看到更廣泛的機會網路,但也有可能產生職缺需求與勞工技能落差,導致長期失業,這在富裕國家特別容易發生。

    想在這個時間點離職的原因主要還是倦怠,職業倦怠是95%勞工現在考慮辭職的主要因素,雖然人們以前可能也想辭職,但經濟讓他們有信心說不,讓美國勞工敢離職還是因美國政府大灑錢政策。現在美國有超過900萬個職缺,雖有創紀錄的職位空缺數量,美國人不急著填補,只有約10%求職者積極找新工作,首要原因是擔心疫情,其次就是財務緩衝,為他們提供找工作的時間禮物,到底何時才會積極開始找呢?

    Indeed調查發現,除非看到更多工作機會、更多疫苗接種和秋季開學,才會積極找工作。孩子在家也是阻礙,約18.4%失業者表示,照顧責任使他們無法現在開始找工作,美國現在到處都缺工人,隨著秋季開學,美國失業救濟金逐步停發,未來幾個月失業的美國人可能會加快求職步伐,但就業市場不會很快填補,專家認為現在缺工至少會持續一到兩年。

    https://technews.tw/2021/07/08/why-americans-quit-their-job/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3009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delta%E4%BD%BF%E7%BE%8E%E5%9C%8B%E7%96%AB%E6%83%85%E5%BE%A9%E7%87%83-%E5%B0%88%E5%AE%B6%E4%BB%8D%E7%9C%8B%E5%A5%BD%E4%B8%8B%E5%8D%8A%E5%B9%B4%E7%B6%93%E6%BF%9F%E6%88%90%E9%95%B7-045343576.html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10 17:30:13

    ●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社會新鮮人 #職場心理學

    🔴快閃直播🔴 如何在40歲前淨資產破億?
    7/11 21:00 直撥Jamie老師逆轉人生的致富心法💰
    新人教戰3守則 如何贏得職場好印象
    你是社會新鮮人嗎?
    總是在職場中不太順利嗎?🤔
    恭喜你今天看到這部影片賺到了
    將教你如何贏得職場好印象✨

    目前處於許多社會新鮮人找工作的時間點🕖
    也有很多朋友因為疫情的關係
    目前正在轉戰下一個職場🔥

    今天Jamie老師以職場大Boss的身分
    把一些處於管理階層的想法偷偷告訴大家
    讓大家在職場能夠贏得上司好印象
    到底有哪些小細節,要注意呢?!
    一起聽聽Jamie怎麼說?
    🎬https://youtu.be/dS6ExyK0Aqc

    剪輯: 鄭宇涵

    00:00 新人教戰3守則 如何贏得職場好印象
    00:26 主題-職場生存學
    00:39 第一點:員工是來解決問題的
    00:58 新人步驟:1.聽話照做 2.自主思考能力 3.換位思考
    01:42 #重要觀念:跟老闆的意見不同怎麼辦?
    02:18 第二點:不抱怨、要感恩及學習
    04:23 第三點:形象及整體清潔

    ●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投資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免費領取🆓有錢人獨家理財表🔮https://reurl.cc/keyQr

    // Jamie給你正能量💪 //
    IG ‣ https://reurl.cc/0K1ax
    FB ‣https://reurl.cc/VLoWR
    YouTube ‣http://bit.ly/2WWUv7A

    ⬇️變有錢秘密在這裡⬇️
    ‣ 啟動天賦三步驟:https://reurl.cc/5l2LRv
    ‣ 輕易豐盛粉絲團:http://bit.ly/richjamie
    ‣合作邀約:choujamie33@gmail.com

    更多推薦影片:
    📍#關於天賦
    💡必看!財富翻倍找到自己的財富流:https://youtu.be/l_PXoJdY09Y
    💡為什麼你一定要了解天賦?:https://youtu.be/ptIS97NGdpk
    💡 #順流致富 GPS:https://youtu.be/19iIYB9xbQY

    📍#理財達人秀
    🔹獨家知識型YouTuber 好葉Better Leaf 專訪:https://youtu.be/llx4KvcLnwI 
    🔹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Ms.Selena專訪:https://youtu.be/MeeSmrWg35U
    🔹2020房地產投資?李同榮老師房產趨勢分析:https://youtu.be/UzztESwbr60
    🔹共居美好房東生活-時尚包租婆Gina姊姊:https://youtu.be/1cbFb6Jvepc 
    🔹投資基金搞懂投資3個基本觀念賤芭樂老師:https://youtu.be/RuVZ1W_c9hs
    🔹假如我有五千萬,自己的投資會有什麼不同? feat. 市場先生:https://youtu.be/dXE3Y0F9dAM
    🔹流量變現金-自媒體的獲利模式 佐邊茶水間 Zoey:https://youtu.be/OuUPhqidNtI

    📍#財富能量
    ⭐如果你想多了解心想事成的秘密:https://youtu.be/GAFUB_kaRuM
    ⭐面對憂鬱與躁鬱的情緒失衡:https://youtu.be/IwU-8Hobq2g
    ⭐我中了一台賓士...財富能量7大關鍵:https://youtu.be/GAFUB_kaRuM

    📍#被動收入
    💎斜槓人生主動收入系列:https://youtu.be/UwkqUfEGVtk 
    💎你愛的被動收入系列:https://youtu.be/V7yQk61DPBg

    📍#投資理財
    ▪如何從0存款到!5步驟小資財富大翻身:https://youtu.be/4OUvOCrHmIA
    ▪打造巴菲特複利王國:https://youtu.be/uiv4-QoZjS0 
    ▪信用卡推薦-現金回饋:https://youtu.be/C9tpl0B4W5E
    ▪沒有錢怎麼理財:https://youtu.be/F1LwoGTIOEk
    ▪晉升小資的五個聰明花錢方法:https://youtu.be/u_2Ps16oKRk
    ▪用一張紙看完人生 瞬間秒懂時間的威力:https://youtu.be/Rjk4NsDb-_M

    📍#電影影評
    🔸寄生上流#寄生上流 3大人性弱點:https://youtu.be/x9mQt3AiR2E
    🔸阿拉丁面對金錢誘惑7招扭轉人性弱點:https://youtu.be/vkWbGpLD9Pg

    📍#輕易豐盛 #見證
    📌8年級年收百萬的秘密 掌握時機高獲利出場 :https://youtu.be/GehxE7cRRTA
    📌透過夫妻理財找到財富順流:https://youtu.be/5suWRqD7Bwo
    📌資源整合擁有4個主動收入+自助洗事業:https://youtu.be/Ok8eyIMDqu4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20:00:12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00:00 泡泡瑪特IPO popmart是什麼?
    《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8:02 盲盒使人上癮的魔力是? 來司機又開車...
    16:57 強IP 強運營 新的零售體系 誰能超越?
    22:57 是IP經紀公司還是零售公司?
    27:44 MOLLY印鈔機 錢潮不斷



    👉成為金鐵桿,收看每日會員獨享專題👈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楊世光 #金錢爆

  • 趨勢分析心理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15 17:22:22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